寒湿论目录
上焦篇
温病条辨中焦寒湿篇云:湿之入中焦,有寒湿,有热湿,有自表传来,有水谷内蕴,有内外相合。其中伤也,有伤脾阳,有伤脾阴,有伤胃阳,有伤胃阴,有两伤脾胃。伤脾胃之阳者十常八、九,伤脾胃之阴者十居一、二.彼此混淆,治不中款,遗患无穷,临证细推,不可泛论。
此统言中焦湿证之总纲也。寒湿者,湿与寒水之气相搏也,盖湿水同类,其在天之阳时为雨露,阴时为霜雪,在江河为水,在土中为湿,体本一源,易于相合,最损人之阳气。热湿者,在天时长夏之际,盛热蒸动湿气流行也;在人身湿郁;本身阳气久而生热也,兼损人之阴液。自表传来,一由经络而脏腑,一由肺而脾胃。水谷内蕴,肺虚不能化气,脾虚不能散津,或形寒饮冷,或酒客中虚。内外相合,客邪既从表入,而伏邪又从内发也。伤脾阳,在中则不运痞满,传下则洞泄腹痛。伤胃阳,则呕逆不食,膈胀胸痛。两伤脾胃,既有脾证,又有胃证也。其伤脾胃之阴若何?湿久生热,热必伤阴,古称湿火者是也。伤胃阴,则口渴不饥。伤脾阴,则舌先灰滑,后反黄燥,大便坚结。湿为阴邪,其伤人之阳也,得理之正,故多而常见。其伤人之阴也,乃势之变,故罕而少见。治湿者必须审在何经何脏,兼寒兼热,气分血分,而出辛凉、辛温、甘温、苦温、淡渗、苦渗之治,庶所投必效。若脾病治胃,胃病治脾,兼下焦者,单治中焦,或笼统混治,脾胃不分,阴阳寒热不辨,将见肿胀、黄胆、洞泄、衄血、便血、诸证蜂起矣。惟在临证者细心推求,下手有准的耳。盖土为杂气,兼证甚多,最难分析,岂可泛论湿气而已哉
张文选在《温病方证与杂病辨治》论曰:1.关于寒湿寒湿是温病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叶桂、薛雪、吴塘、雷丰均十分重视寒湿的辨治。然而,现今温病学界却只重视湿热而很少有人研究寒湿,从而导致蕴含于温病学中的寒湿理法未能得以发扬。从临床实际来看,寒湿病与湿热病一样常见而复杂难治,温病学已经形成的寒湿理论及其论治寒湿的治法方剂具有重要的价值。
清代关于寒湿的研究,贡献较大者当属吴塘。《温病条辨》中不仅将湿温寒湿相提并论,甚至在中焦篇、下焦篇把寒湿独立为专篇,先论寒湿,次论湿温,足证寒湿的重要性。吴氏在《温病条辨》中,从以下五个方面阐发了寒湿之论:第一,提出了寒湿的概念:“寒湿者,湿与寒水之气相搏也……最损人之阳气”。(中焦篇第43条自注)第二,阐发了寒湿的病机:“湿之人中焦,有寒湿,有热湿,有自表传来,有水谷内蕴,有内外相合。其中伤也,有伤脾阳,有伤脾阴,有伤胃阳,有伤胃阴,有两伤脾胃,伤脾胃之阳者十常八九,伤脾胃之阴者十居一二。彼此混淆,治不中家,遗患无穷,临证细推,不可泛论。”
(中焦篇第43条)“其在人身也,上焦与肺合,中焦与脾合,其流于下焦也,与少阴癸水合。”(下焦篇第42条)第三,概括了寒湿的主要病证与特征:“其间错综变化,不可枚举。其在上焦也,如伤寒;其在下焦也,如内伤;其在中焦也,或如外感,或如内伤。至人之受病也,亦有外感,亦有内伤,使学者心摇目眩,无从捉摸。其变证也,则有湿痹、水气、咳嗽、痰饮、黄汗、黄疸、肿胀、疟疾、痢疾、淋证、带证、便血、疝气、痔疮、痈脓等证,较之风火燥寒四门之中,倍而又倍,苟非条分析,体贴入微,未有不张冠李戴者。”(下焦篇第42条自注)第四,论述了寒湿的治疗原则:如中焦寒湿“开沟渠,运中阳,崇刚土,作提防之治”;下焦寒湿“泄膀胱之积水,从下治,亦可以安肾中真阳也”;“脾为肾之上游,升脾阳,从上治,亦所以使水不没肾中真阳也”。
第五,总结叶氏医案,参以个人心得,制定了一系列治疗寒湿的方证。探讨吴塘的寒湿理论,加强温病寒湿辨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寒湿上焦篇
寒湿论中焦篇
寒湿中焦——厚朴草果汤,加减附子理中汤,苓桂杏薏汤,大黄附子细辛汤
寒湿下焦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