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文尚书】28篇释意(十六)[周书·大诰]

十三、周书·大诰

【孔序】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周公相成王,将黜殷,作《大诰》。

[释文]周武王去世后,当初被周武王留在东方,专门监视殷商遗孤遗老的管叔、蔡叔、霍叔(世称“三监”)和商朝余孽串通,以及淮河流域的邦国部落,相继反叛周王朝。于是,周公协助周成王决定东征,借此彻底铲除殷商残存势力和反叛势头。因此,周公把将要东征的原因和决心,昭告天下。这就是流传下来的《大诰》。

【原文】王若曰:“猷大诰尔多邦。越()尔御事,弗吊天降,割于我家,不少延。洪惟我幼冲人,嗣无疆大历服。弗造哲,迪民康,矧曰其有能格知天命。

[释文]周公作为周天王,曾经这样昭告天下:“现在,我要将天地间的大真理,告知你们这些诸侯和邦国。你们这些服务朝廷或邦国的人,你们有的不敬畏天命而为非作歹,不仅导致天降灾难惩罚你们,同时也连累了全国民众。太子年幼无知,嗣位治理四海边疆大任。但是,如果聪慧不足以明辨,还不能顺势为民众谋幸福,又怎能配享天命呢?

【原文】已!予惟小子,若涉渊水,予惟往求朕攸济。敷贲敷前人受命,兹不忘大功。予不敢于闭闭于天降威,用宁(“文”下皆同)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

[释文]唉!事已至此,我自己仿佛横渡大川,只能寻求祖宗先辈的支持帮助。从来,唯有敬奉祖宗神明,并勇于承担先辈赋予使命,才有可能成就巨业功勋。我不敢不敬畏上天的灵验启示,所以用先考文王传下来的神龟宝物,进行了祭祀占卜,借以照亮我前行道路。

【原文】即命曰:‘有大艰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静,越兹蠢。殷小腆诞敢纪其叙。天降威,知我国有疵,民不康,曰:予复!反鄙我周邦。今蠢()今翼()日,民献(注:人鬲,即俘虏、人牲)有十夫予翼(释文“佐”或应为“祭”),以于敉宁、武图功。我有大事,休?’朕卜并吉。”

[释文]占卜前,我曾这样祷告:‘现在,有灾难降临我们西边民众,而我们西部人民中,竟然还有人乘火打劫,他们蠢蠢欲动,尤其东部那个商朝遗孤,原本幼稚腼腆,竟敢梦想复辟。他看到天象异动,知道周王朝尚有瑕疵,国民还存在不安定因素。因此,他才说‘该我上台了’。竟然蔑视我王朝,到了如此程度。眼下春天在这翌日祭祀时,我贡献十个人生牲,祈求文王、武王保佑我们事业成功。我即将兴兵征讨,能否美梦成真呢?’随之,我占卜的都是吉兆。
【原文】肆予告我友()邦君,越尹氏、庶士、御事、曰:‘予得吉卜,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尔庶邦君越庶士、御事,罔不反曰:‘艰大,民不静,亦惟在王宫邦君室。越予小子考翼(引申义“父兄”)不可征,王害(何不)不()违卜?’

[释文]所以,我特别告诉你们这些邦国的诸君,以及公卿、幕僚、百官等诸位:‘我占卜已经得到如意吉兆。你们随我一起征讨殷商余孽,一定能够捕获这些应该被惩罚的罪人。’但是,你们这些邦君和官吏,也一定会担心并反问:‘这也太艰难了吧!因为,目前天下的混乱不安定,都和王公贵族有关;我们这些人的父兄也有在他们中间,天王何不违背占卜放弃出征呢?’

【原文】肆予冲人永思艰,曰:‘呜呼!允蠢(动用)鳏寡哀哉,予造天役遗(及遣)。大投艰于朕身,越予冲人,不卬自恤。’义()尔邦君,越尔多士、尹氏、御事,绥予曰:‘无(亡、無)毖于恤,不可不成乃宁考图功!’

[释文]如同你们一样,我们家幼稚的继承人也这样顾虑重重,并说过:‘愿天地保佑我们!如果导致鳏寡孤独悲苦哀怜,我将遭到天谴。面对如此巨大压力,作为年幼无知的人,只能好自为之。’然而,作为能够明辨是非的邦君和官吏,你们应该劝我:‘不能只顾个人安危,必须维护文武大业’

【原文】已!予惟小子,不敢替上帝命。天休于宁王,兴我小邦周。宁王惟卜用,克绥受兹命。今天其相民,矧亦惟卜用。呜呼!天明畏,弼我丕丕(丕显)基()!”

[释文]事已至此!我依然不敢擅自冒犯上帝的指令。以往苍天惠顾先考文王,让我们微弱的有周部落得以崛起,而我先考文王所仰赖的就是占卜昭示的命运。所以,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又怎能不信赖占卜的指引呢?愿天地保佑我们吧!畏天信命,才能保障我们的事业发扬光大。”

【原文】王曰:“尔惟旧人,尔丕克远省,尔知宁王若勤哉!天閟毖(毖劳、慎劳)我成功所(匹、配),予不敢不极卒宁王图事。肆予大化诱(义“诰教”)我友邦君,天棐(匪、非)忱辞(),其考我民,予曷()其不于前宁人图功攸终?天亦惟用勤毖我民,若有疾,予曷()敢不于前宁人攸受休义“祛除忧患”)!”

[释文]作为周天王,我还要对你们说:“你们作为我们周人的老部下,如果回首我们一路走来的艰辛,都应该懂得当年文王的勤奋和谋略。我们要想赢得成功,不得不遵循文王路线。所以,我要告诉你们诸位,并非老天特别眷顾我个人,而是祖宗先辈福佑我国家民众,因此我怎能不肩负发扬先考文王功业的责任呢?现在老天依然显示关爱帮助我国家民众,如果天下有难,我又怎敢不像先考文王一样去解忧救难啊!”

【原文】王曰:“若昔朕其逝(誓),朕言艰日思。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厥父菑(田中除草翻土),厥子乃弗肯播,矧肯获?厥考翼,其肯曰:予有后弗弃基?肆予曷敢不越卬敉宁王大命?若兄考,乃有友伐厥子民养,其劝()弗救?”

[释文]我还要说:“如同我在以往誓言中曾经说的一样,我深知责任重大而终日深思。这就如同前辈盖房子,尽管已经打好了地基,但其小辈孩子们根本不在意这房子,他们又怎能去舔砖架梁呢?这又如父辈辛辛苦苦的开荒耕地,但后辈儿孙却不去播种,那又怎能有收获的成果呢?当初,面对父辈(对我们)的希冀,(我们)当时还可以强调,‘我们不是还有不会放弃前辈基业的继位天子吗?我们怎么可能不去完成先考文王赋予我们的使命呢?’眼下,兄长过世,竟然有人戡乱他的儿子和民众,难道(我们)真能看得下去而见死不救吗?”

【原文】王曰:“呜呼!肆哉尔庶邦君,越尔御事。爽邦由哲,亦惟十人迪知上帝命,越天棐忱,尔时罔敢易法(),矧今天降戾于周邦?惟大艰(难)人(指三监),诞邻(诞以)胥伐于厥室,尔亦不知天命不易?

[释文]周王接着说:“愿天地保佑我们!诸位邦君和官吏。我们敬天知命,贡献的人牲已经传达了上帝的决定。天命所在而非妄想,这种时刻谁敢违背天意?更何况家邦天下目前遇到如此险恶状况呢?那些引起灾难而造孽的人们,他们竟然挑起骨肉相残,难道他们不知道天命不可违吗?

【原文】予永念曰:‘天惟丧殷,若穑夫,予曷敢不终朕亩?天亦惟休于前宁人,予曷其极卜?敢弗于従()率宁人有指()疆土?矧今卜并吉。’肆朕诞以尔东征。天命不僭,卜陈惟若兹。”

[释文]我一直坚信不疑,所以才告诉你们:‘是老天要灭亡殷商帝国,这就如同耕地种庄稼,我怎能不去收割已经成熟的果实呢?过去老天始终眷顾先考文王,而我又怎能(不像他一样)不遵从占卜指示?又怎能不率领大家保卫先考文王开拓的疆土呢?更何况现在占卜都是吉兆啊!’所以,我将带领你们东征。因为我姬周天子的命运不会被替代,卜筮已经昭然若揭。”

【释者絮语】

自释意《尚书》(今古文)以来,本篇《大诰》,是近一年来最难下手之文,审视三番五次,左右不知如何下手!那么,其难在何处呢?根本难题,在于颁发此“大诰”的“王曰”者,究竟是周公还是成王呢?

无论何种底本的《尚书·大诰》,在其开门见山的“序”和以往传统的注疏中,尽管都已经表明,应是周公借用成王口吻发出的诰誓/告示。但是,在释意时,凡使用符合“摄政王”口吻的释意,随即便会感到其内容明显不符合人伦关系、通常思维和语言逻辑。正因如此,夲文在释意中,则以周公作为周天王的口吻,或用周公自任周天子的姿态,决意率领邦国及其官吏,即将征讨东方叛乱的理由和原因等,给予有理、有据、有节的诏诰天下。

上面一段话语,是前两天完成《周书·大诰》大半释意后,算是一段随想吧。在貌似思路十分明确的情况下,但余下部分的诠释,依旧举步维艰。于是,又通过网络查询资料中,荣幸读到了顾颉刚先生“《尚书·大诰》今译(摘要)”一文。经过认真读习后,随即将前面释意推到重来,尤其是“原文”部分,参照顾颉刚先生训诂意见,结合个人见解,在原文中加括号注明。

其实,在“《尚书·大诰》今译(摘要)”一文中,顾颉刚先生的“今译”,还是如同传统“注疏”书籍一样,只是针对个别字词或段落文字有所详解,并没有全篇的“通俗”译文。因此,即便读过顾先生上面“今译(摘要)”后,对于此篇“大诰”,尤其对我个人而言,依然问题多多。例如“予惟小子”和“予冲人”都当作一模一样的帝王自谦话语,真的合适吗?再如“今蠢今翼日”,若视为“春季彤祭”,自然与占卜话题及其前后文句较符合,但后面“民献有十夫予翼”,却一方面视“民献”为“人鬲、俘虏”,而另一方面对其解释,却又回到以往经典老路,特别是“十夫”无论看成有十人,还是更多低级部落民众/奴隶,自愿来参加征讨东方;对此,自觉有点牵强。再者,还有一个“三监”问题,尽管多数名家注疏都视为“管叔、蔡叔和商纣儿子武庚”之骚乱,而不赞同监管“殷商宗主武庚”的“管叔、蔡、霍”之总称等。总之,对于诸如此类问题,凡我个人深感不符合生活逻辑的地方,一概我行我素,姑妄自说自话,就算别出心裁,借以抛砖引玉,贻笑大方!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详注第七十六章

    原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 王弼注:强兵以暴于天下者,物之所恶也,故必不得胜. 今译:强大的武力是以暴力的毁伤作用于 ...

  • 杜泽逊:谈谈版本学与校勘学的相互为用——以《十三经注疏汇校》为例

    版本学的任务有三:一是确定版本的性质及年代:二是确定版本的质量:三是理清版本的源流.校勘学的任务有二:一是改正古书的错误:二是保存古书的异文. 一.版本学的任务 面对一部古书,第一个任务是要确认书名, ...

  • 现存最早的记言体史书《尚书注疏》

    <尚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记言体史书,是关于上古时代的政事史料汇编.此<尚书注疏>由唐代孔颖达等疏,陆德明释文.全书共二十卷,按朝代分为:虞书五篇.夏书四篇.商书十七篇.周书三十 ...

  • 《大学》注释参考书目

    唐·孔颖达<礼记注疏> <尚书注疏> <毛诗注疏> 宋·杨时<答胡处晦书> 宋·朱熹<大学章句> <大学或问> <中庸章句 ...

  • 【今文尚书】28篇释意(二十六)[周书·立政]

    二十三.周书·立政 [孔传]周公作<立政>. [释文]<立政>是周公的言论. [原文]周公若曰:"拜手稽首,告嗣天子王矣."用咸戒于王,曰:"王左 ...

  • 【今文尚书】28篇释意(二十八)[周书·费誓]

    二十五.周书·费誓 [孔传]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作<费誓>.[释文]鲁侯伯禽(周公儿子)入住封地的城邑曲阜后,其周边的徐戎和淮夷起来反叛,敌对双方即将在曲阜东郊开战.这就 ...

  • 【今文尚书】28篇释意(二十五)[周书·多方]

    二十二.周书·多方 [孔传]成王归自奄,在宗周,诰庶邦,作<多方>.[释文]周成王征讨奄国归来,在宗周,昭告各处邦国.这就是<多方>的故事背景. [原文]惟五月丁亥,王业自奄, ...

  • 【今文尚书】28篇释意(二十四)[周书·君奭]

    二十一.周书·君奭 [孔传]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召公不说,周公作<君奭>. [释文]召公任太保,周公任太师,二人辅佐周成王左右.召公有不满情绪,周公劝诫召公,这就是流传下来的 ...

  • 【今文尚书】28篇释意(二十二)[周书·多士]

    十九.周书·多士 [孔传]成周既成,迁殷顽民,周公以王命诰,作<多士>. [释文]新都邑成周洛阳建成后,殷商流民开始集聚周围安置驻地,周公发布周王告诫文书,这就是<多士>的由来 ...

  • 【今文尚书】28篇释意(二十)【周书·召诰】

    十七.周书·召诰 [原文]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作<召诰>. [释文]在丰京的周成王,决定将朝廷迁址洛阳,先派召公到洛阳勘察位置和布局.因此,流传下来此篇<召诰>. ...

  • 【今文尚书】28篇释意(十九)[周书·梓材]

    十六.周书·梓材 [原文]王曰:"封,以厥庶民,暨厥臣,达大家.以厥臣,达王.惟邦君,汝若恒,越曰:'我有师师.司徒.司马.司空.尹.旅.'曰:'予罔厉杀人.'亦厥君,先敬劳,肆徂厥敬劳.肆 ...

  • 【今文尚书】28篇释意(十八)[周书·酒诰]

    十五.周书·酒诰 [原文]王若曰:"明大命于妹(沫)邦.乃穆考文王,肇国在西土.厥诰毖庶邦庶士,越少正御事,朝夕曰:'祀兹酒.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天降威,我民用大乱丧德,亦罔非酒惟行: ...

  • 【今文尚书】28篇释意(十四)[周书·金滕]

    十二.周书·金滕 [原文]武王有疾,周公作<金滕>.[释文]周武王身患重病后,周公的作为故事,被记载在<金滕>一文中.[原文]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二公曰:"我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