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建窑建盏的探索与复兴之路(附珍贵照片资料)
原创:建盏为什么必然诞生在水吉
(十问建盏:第六问)下
文/建盏君
我们在上篇说到建盏必然诞生在水吉的原因,下篇我们继续来了解,水吉建窑遗址和建盏文化是怎样在沉寂数百年后,重新回到世人视野的。
三、名窑的探索与复兴之路
虽然建窑在宋末元初因饮茶风俗的流变,逐渐停烧黑釉瓷,但在千年之后的工业社会,代表着黑釉瓷烧制技艺最高峰的建窑建盏,仍然牵动海内外陶瓷研究者、手工艺者、收藏者的心。
清末宣统二年(1910年),陈浏《陶雅》记载:“近有闽人掘地,所得古盏颇多,质厚色紫黑。”
民国十八年(1929年),《建瓯县志》(水吉曾长期隶属于建瓯)曾记载,有人从水吉的宋代建窑遗址盗挖黑釉碗,销往上海、日本。建盏开始被一些洋人认识到是珍贵的宝物,但它的烧制方法、制造者、作用、使用者、文化背景,在当时都是不解之谜。
1932年~1933年间,就职于海关的美国人詹姆士·马歇尔·普拉玛(James Marshall Plumer,1899~1960)在福州的一家古玩店买到建窑黑釉盏,打听到它来自闽北的水吉之后,普拉玛氏就开始策划去窑址调查。
▲普拉玛氏查询到的建宁府八县总图,点击可放大
【注: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即位,升建州为建宁府,辖境包含今建瓯以北建溪流域和周宁、寿宁两县,治所位于今建瓯。 元朝时改建宁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回建宁府,下领图中八县。】
1935年6月,普拉玛氏从上海取道浙江进入闽北,到水吉当地调查建窑遗址。到达目的地后,他大为惊叹,写道:
“这里就是建盏的生产地,也是我梦想许久、千里迢迢来寻找的东西。”
在寻访途中,普拉玛氏拍摄记录了当年水吉的风貌,并运走大量残片标本,加上在福州收购的整器,悉数运回故乡美国。这些珍贵样本,如今多保存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美术馆。
▼以下为普拉玛氏寻访建盏之旅中,拍摄的照片资料
离开中国后,普拉玛氏发表了建窑的调查成果,成为西方第一个发现建盏真实来源的人,引起轰动。可惜当时民国政府不重视,也无力组织本国专家团队对建窑进行考察和保护。
建国后,文物考古工作逐步走上轨道。
1954年,华东文物工作队福建工作组对水吉窑进行考古调查。
1960年,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对芦花坪窑址进行首次发掘,发掘面积约90平方米,出土标本千余件。
1977年,福建省博物馆、厦门大学历史系和建阳县文化馆联合对芦花坪进行第二次发掘,发掘面积208平方米。
1990年~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福建省博物馆联合组成建窑考古队,对建窑遗址进行全面调查和重点发掘,揭露多座窑炉遗迹。
历次考古发掘,出土窑具、工具、瓷器标本逾万件。
1985年,建窑遗址被福建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建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建窑遗址考古工作持续开展的同时,专家们对建盏烧制工艺的恢复研究也一直在进行。
1979年开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福建省科委、福建省轻工所和建阳瓷厂等部门和单位共同研究恢复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经过数年努力,最终成功烧制出了仿宋建盏。
2009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5月23日,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宋代建盏在拍卖市场上逐渐受到理解与欣赏,成交价节节走高。现代工艺师的烧盏技艺也逐渐走向成熟,涌现出不少佳作与精品。
从水吉到整个闽北,乃至福建省、大陆其他省市、台湾、日本和西班牙都有人在研究、仿烧建盏。现代的建盏工艺品也开始形成稳定的消费市场。
▲日本美浓陶艺协会第四代会长 林恭助
将仿烧的曜变天目捐赠给故宫博物院收藏
如今走在水吉的街道上,不但能闻到当地知名小吃水吉扁肉的香味,亦能发现不少建盏的招牌,仿佛飘着阵阵茶香。
建窑窑火能重新开始燃烧,是建盏之幸,亦是爱盏之人的幸运。纵然时隔千年,世殊时异,人心嬗变,但总有人因为各种缘由爱上建盏,甚至为之沉迷。
他们之中有以传承建盏文化为理想的学者,有以恢复宋代建盏制造工艺为目标的陶人,有以手捧建盏缅怀简古淡泊之美为人生乐趣的藏家。
▲如今的大路后门窑址侧景(最长龙窑)
▲大路后门龙窑旁的捐赠登记碑
这些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甚至不同国界的人们,逡巡在水吉的土地上,为沉睡多年才苏醒的建窑带来勃勃生机,续写着建盏与这片土地的不解之缘。中国传统文脉历经多舛的劫难至今未断,因为总是有人在坚持传承,而建盏,亦然。
-本篇完-
勘误:上篇文中对建阳城区至水吉镇的车程描述不够准确,应为数十分钟,在此致歉更正。
本文为十问建盏系列的第六篇(下)。
阅读前五篇与第六问上篇,请点击以下标题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