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和盆有何异同?40图欣赏宋瓷中精美洗与盆
文房清玩中常见的“笔洗”,一般用于洗涮毛笔或贮存磨墨用水,简称“洗”。
“洗”最早指向人类用水清洁的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变为礼的一种。周礼对清洁的要求极为严苛,触碰鼎、觚、爵等礼器之前须盥手,酌酒之前要洗爵。
▲上图“后母戊”、“受”、“父戊舟”均为器物之上铭文,鼎藏于国家博物馆,觚、爵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至于“洗”是什么时候从清洁之礼变成一种器物的,还有待考究。较早的相关证明文献是东汉(公元25~220年)经学大师郑玄(公元127~200年)的《仪礼注》[注]:
也就是说,当时“洗”已经从用于清洁的礼器组合“盘”一类器物中脱胎而成一种特定的器物。
▲青铜器中的盘一般为承接器,多与匜搭配使用,以匜或盉浇水于手,盘则用来承接弃水
到两宋时期(公元960~1279年),随着金石学考证与著书论说的发展,“洗”作为一种器物的用途、样貌更加明晰,宋代名窑普遍烧造瓷制洗。
五代末年、北宋初著名经学家聂崇义在《三礼图集注》中记载:
▲《三礼图集注》是聂崇义参互考订多种古代《三礼图》所纂辑。《三礼图》即为《仪礼》《礼记》《周礼》宫室、舆服等物之图,是流传至今解释中国古代礼制附有图像较早的文献。
被称为“考古鼻祖”的吕大临(约1042~约1092,北宋)在《考古图》中,不仅将“弃水之器”称为洗,还描绘了多种洗的形制。
▲《考古图》是一部金文著作,较系统地著录当时宫廷与私家收藏的古代铜器、青铜器和玉器等古器物,数量多达234件
宋代有“洗”但无“笔洗”。从现有的文献与图像资料看,并没有一种专门的器物用作盛水浣笔,更无“笔洗”之名。
《后汉书》载,张芝“临池学书,水为之黑”。北宋曾巩《墨池记》载,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这说明文人用毛笔书写后,常在池中浣笔。
▲宋 佚名《槐荫消夏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笔洗”作为器物名称,最早出现于明代文人的谱录著作中,如明代屠隆(1543~1605)的《考槃余事》、高濂(1573年-1620年)的《遵生八笺》等。
《考槃余事》十五笺之文房器具笺中专门介绍了笔洗功用:“妙笔书后,即人笔洗中涤去滞墨,则毫不坚不脱,可耐久用。”
▲明宣德(1425~1435) 青花鸾凤纹葵瓣式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高4.5厘米,口径17.5厘米,足径14.2厘米。
明代的笔洗成为正式的文房用具,用来盛水浣笔,其功能与命名均来自于宋人定义的“洗”。
▲明代 杜堇《玩古图》,台北故宫博物馆收藏
明代时文人圈已有收藏文物的意识,一些宋代名窑如官、哥、定、龙泉窑等烧制的洗最初并非用作浣笔;
但因器型、尺寸恰好,适宜摆放于案头,可赏可用,因而被明代文人用作笔洗,笔洗之名也是后加的。
宋瓷以单色釉著称,整体风格简约优雅、端庄恬静,釉色素净无繁复纹饰,器型线条简洁、曲直协调,韵味无穷。
宋代名窑出产的各式洗诠释宋瓷美学,成为陶瓷史上洗的经典之作。
常见有按形制区分的基本器型圆洗、椭圆洗、直口洗等,独具特色的单柄洗、鼓钉洗、折沿洗等,以天然生物为蓝本的仿生制品花式洗、菱花洗、葵瓣洗等,有独特纹饰的双鱼洗、龙纹洗等。
洗敞口,浅弧壁,圈足微外撇。
洗外底浅凹为内圈足椭圆形。
洗敛圆口,周壁深直,平底无足。
洗长圆形,口沿局部为伸出的仿生形折沿,沿下有一环形柄。
洗敞口,浅弧壁,外壁口沿下和近底部均装饰鼓钉一周,平底,下承以三个如意头形足。
洗口沿平折,器壁较直,下腹斜折为底。
▲南宋 龙泉窑青釉折沿洗,直径14.5厘米,纽约佳士得2016年,成交价约 686万人民币
洗内底印有苍龙。
▲宋 官窑青釉暗龙纹洗,高5.6厘米,口径19.5 厘米,足径12.3厘米,天津博物馆藏
洗心内塑贴两条游鱼,外壁刻凸菊瓣纹一周。
▲龙泉窑青釉塑贴双鱼纹洗,高6厘米,口径23.5厘米,足径1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口缘与器腹呈花形,弧形浅壁,平底,矮圈足。
▲南宋 官窑青瓷花式洗 ,高4.3厘米,口径14.9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洗八瓣葵花式,浅腹,敞口,器身随沿起伏。
▲南宋 官窑青釉葵瓣洗,口径14厘米,香港苏富比2018年,成交价约7200万人
民币
洗侈口浅壁,口及壁作菱花形,平底,浅圈足。
▲南宋 官窑青瓷菱花式洗,高5.2厘米,口径17.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洗有数十段花口,外壁随口形分为数十段垂直曲面,状若蔗段,深壁,平底无足。
▲南宋 官窑青瓷蔗段式洗,高5.8厘米,口径18.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交流购盏
微信id:2970846335
▲北宋 定窑划花莲纹洗 香港佳士得2015年 成交价折合人民币约408万人民币
▲宋 定窑八角镂雕兽首瓷洗,河南博物院藏
高5.2厘米,口径11.8厘米,外口径最大径16.8厘米
▲宋 哥窑五足洗,上海博物馆藏
高9.2cm,口径18.8cm,底径7.7cm
▲二图所示均为古代洗手或洗脸用的面盆,只不过尺寸不同
古代洗和盆不分家,有时把“盆”叫做“洗子”,有时把“洗”称为“盆”,共通的器型特征是敞口、折沿、深腹、平底。一般来说,盆腹较洗更深,器型上多模仿青铜器。
▲左图标记处为取暖所用的炭盆,右图标记处为洗手所用的盆(洗)
宋人颇行赏花、雅好植株,每逢佳节不论男女老少必簪花,插花还与点茶、焚香、挂画一同成为宋人的四般闲事。因此宋窑多产花盆,如汝窑水仙盆、钧窑花盆等。
▲宋 佚名《狸奴婴戏图》,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水仙盆特指用来种植水仙花的盆具。宋代最名贵的品种是汝窑专为宫廷需要而烧制的天青釉水仙盆,釉色澄澈,造型俊美。
器型一般呈椭圆形,侈口直壁,平底外缘凸出一道窄边,下接云头形四足。
▲北宋 汝窑青瓷水仙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6.3厘米,口径26.4厘米,底径18.5厘米
▲北宋 汝窑青瓷水仙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5.7厘米,口纵15.1厘米, 口横22.9厘米, 底纵13.1厘米, 底橫19.6厘米
钧窑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一代,曾烧造大量花盆以供御用,形式多样,见有葵花式、海棠式、菱花口式,六方形、长方形等,底部有一定数量的渗水圆孔用以透气与排水。做工考究,造型端庄,既美观又实用。
传世官钧窑瓷器的外底大都刻有从“一”到“十”不同数目,其意义历来众说纷纭,根据现存实物证明,数目字越小,器物尺寸越大。
▲宋 钧窑玫瑰紫釉长方花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高15厘米,口纵20厘米,口横16.5厘米,足纵13.4厘米,足横10厘米。
花盆长方体。广口委角,折沿,斜直壁,平底,四云头足。通体施天青色和玫瑰紫色釉。釉面呈现“蚯蚓走泥纹”。底有5孔,外底施酱色釉,并刻有数目字“十”。
▲宋 钧窑天蓝釉六方花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高13.1厘米,口横22.5厘米, 口纵15.2厘米;底横13.4厘米,底纵8.4厘米。
花盆呈六方形,折沿,深腹,底下承以六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口沿、边棱釉薄处呈酱黄色。外底涂刷酱釉,有七个渗水圆孔,并刻釉数目字“八”。
▲宋 钧窑灰紫釉渣斗式花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高21.5厘米,口径23厘米,足径13.5厘米
花盆呈渣斗形。广口,口以下渐敛,圆腹,圈足,头与腹部高度相当。通体施灰紫色釉,釉面开有细碎片纹。外底刻有数目字“二”。
▲宋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四足花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高12.7厘米,口横21.7厘米,口纵16.8厘米,足横12厘米,足纵8.4厘米。
花盆整体呈四瓣海棠式。敞口,折沿,口沿起边,深腹,底下承以四个云头形足,一足磕缺。外施玫瑰紫色釉,里施天蓝色釉,外底涂抹酱色釉。外底刻数字“七”。
▲宋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高15.8厘米,口径22.8厘米,足径11.5厘米。
花盆呈六瓣葵花式。折沿,深腹,圈足,盆壁里、外分别凸起、凹进六条直线纹。内外满釉,釉色为窑变的玫瑰紫色,边、线呈酱色。外底刻划数字“七” 。
▲宋 官窑青釉方花盆,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高9.2厘米,口边长15.3厘米,足边长13.0厘米
花盆呈长方体形,敞口,器口镶铜,直壁,平底中央开有一渗水圆孔。器底承以四矮足,底足露胎处呈黑褐色,俗称“铁足”。通体施粉青色釉,釉面开片,开片较大,裂纹遍布器身。
▲宋 哥窑青釉海棠式花盆,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高7.8厘米,口横14.6厘米,口纵11.8厘米,底横11厘米,底纵8.5厘米,
花盆呈四瓣海棠花式,直口微撇,出沿,斜壁,平底,下承四如意云头形足。釉面开片,外壁釉面开片较大,为冰裂纹,盆内釉面则开细碎片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