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谪居黄州,写下一首《卜算子》,自誉为凤凰,末句意境高远
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苏轼贬官黄州,寓居定慧院时写了一首“婉约词”。可是有词评家指出,当中存在“语病”,根本说不通。
并且该词的章法奇怪,看上去东一句,西一句,并不知道作者要讲什么。它究竟是为谁而作,也说不清楚。然而,词作最后那一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意境高远,成为了千古名句。
一、《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北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来往,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作意译:
月亮挂在稀疏的梧桐树梢上,计时的沙漏也已经滴尽,院落里也没有人声了。一个影子在灯火下飘来飘去,它孤孤单单的,好像是一只鸿雁。
仿佛受到惊吓,它回过头凝望我一眼,眼神中藏着怨恨。在恨什么,外人无从知晓。是想找一个地方栖息吧,又嫌弃院中的树枝配不上它的身份,宁可孤独地飞到寂寞寒冷的沙洲上去。
在中国神话中,梧桐是凤凰偏爱栖息的一种神树。传说凤凰这种神鸟,渴了只饮甘露,累了只栖梧桐。词中描写的事件发生在一个夜晚,所有人都去睡觉了,只有苏轼自己睡不着。
这个时候,他忽然看到了一个影子。但是,词中并没有说明他看到的影子是人还是动物。他只是在后一句中说:它的影子像鸿雁一样。
假如把苏轼笔下的影子直接理解为大雁,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大雁这种东西不一定会栖息在梧桐树上,它更可能是栖息在芦丛中。因此在南宋时期,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语病”。也就是说:苏轼缺乏常识,写错了。
不过,也有人表示反对。金朝的王若虚认为:苏轼写这一句诗的目的,只是为了表达“它”的品性高洁,不愿落在肮脏的凡木上面,并没有说“它”一定就是大雁。他明显只是在把他所看到的影子,比喻成了大雁。
这个“它”的眼中还有“恨”,而这种“恨”一般是人类才会有的情感。苏轼看见它在院落中转啊转,就像一只有“洁癖”的凤凰一样。即使再怎么疲累,宁可飞更远的路,落到寂寞寒冷的沙滩上,也不要落上凡枝。
这个影子到底是什么,苏轼从来都没有明说。不过因为这个“它”拥有人类的情感,所以也有人认为这个“影子”,可能是苏轼原配王弗。
苏轼曾写了一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说自己梦中曾与亡妻会面。现在是不是因为被贬在外,思念家乡,又想起了从前的亲人呢?
有一本叫《野客丛书》的古书说:这是苏轼为一个温都监女所作。这么看起来,这一首词竟然成了聊斋一样的“鬼”东西了。所以,一般词评人大都觉得不可信。
另外,这一首词的章法其实也是比较乱的。开头在写风景,下面突然转去描写一个缥缈而神秘的东西,接下来就再也没提风景这回事了。
二、屈、杜传人,婉约旷达
苏轼是豪放词的大宗师,但是宋词以“婉约”为正宗,而苏轼也并非只能写豪放词。比如这一首《卜算子》,表面上看起来就不那么“豪放”。但你要说这一首词“婉约”,它又带着一点旷达的意味,和普通“婉约词”也不尽相同。
苏轼虽然是一代词宗,但是他的诗作的数量是词的十几倍。早年他写诗的时候,风格颇有一点像杜甫。因为心系民生,常用诗歌揭露王安石新政之恶,结果被人恶意中伤,最后下了大狱,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在案发之前,苏轼创作的诗都是《吴中田妇叹》这类关心民生,以及《戏子由》那种劝谏帝王的作品。他一会儿说“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一会儿又说“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结果因为说话太“直白”,被人罗织罪名,指他不尊重帝王,差一点被判了死刑。
苏轼在“乌台诗案”之后,行事作风和诗词风格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思想上慢慢转向于佛道,及至晚年,彻底转向了禅宗。但是在写前面提到的这一首《卜算子》时,他性情还没什么大的改变。仍然在借着一个“影子”的传说,歌颂着清高文人的品性。
理想中的中国传统文人,就该像凤凰一样孤高。对于普通的凡鸟来说,筑巢于深林,随便一根树枝就得安歇,但是凤凰不是凡鸟。它是尊贵而高傲的神鸟,即使心中的怨恨无人能够理解,它也不屑栖息于普通的树木上。宁肯让自己飞向没有人的沙丘,只为了保持自己品性的高洁。
所以在这里,可以把“缥缈”的“孤鸿影”理解为作者的自喻。苏轼本来常怀经世济国之志,谁知被政敌构陷,落难遭贬到了黄州。此时此地,他内心中有苦说不出,但也不屑向凡人低头,而去寻得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凡鸟不能理解凤凰的品性,凤凰是不能住在普通的梧桐上的。它就该独自高飞,远涉重洋,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株神梧。即使累得飞不动了,宁可摔落在寒冷的沙丘之上。
人浮于世,想要终身保持自己的高洁的品性,择善而固执,是非常困难的。苏轼在填这一首词的时候,我们还能从他的作品中看出像屈原《离骚》那样的精神。
结语
大概自唐朝以后,每一位优秀的诗人都曾经以屈、杜为自己的榜样来进行创作学习。
他们在青年时代以前大都是踌躇满志,一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存”。然而越往后世,朝廷对文人的思想禁锢愈加深严。一不小心,就得罪了权贵,落下了一个杀头的罪名。
初时,他们仍“不思悔改”,抱着和屈子一样的牺牲精神,把自己比喻成芳香的兰草,或是高傲的凤凰。作出一种“倔强”的姿态。但最终还是向现实低头,放弃了“凤栖梧”一般的孤傲而高贵的精神。
苏轼的这一首《卜算子》,正因为写出了中国传统文人最推崇的“自尊自贵”的凤凰品性,所以历来深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