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录 | 当一所小学决心探索节气教育
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以下简称“科实小”)是一所“节气学校”。夏至,学校二十四节气社团测量全年正午最短日影。小暑,教师为学生们演示“梅雨得霉”等实验。去年,科实小研发的《二十四节气课程开发与实施》(春夏卷、秋冬卷)由海豚出版社出版上市。
至此,国内诞生了第一套由一线教师编撰的节气课程教学指导用书。它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每个节气为授课单元,结合项目式学习理念,用“教案 视频”的呈现方式,生动完整还原节气课程实施全过程。这套书是科实小近年教研成果的呈现,也是海豚社将节气主题出版与青少年教育深度融合推出的又一力作,为全国对节气教育感兴趣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博物科学的探究实践之路。
开展节气实践
科实小推动节气教育,始于2016年。当时,三(1)班班主任李琴红有意识地讲授节气知识,从民俗活动开展节气教育。第一次节气活动是“春分竖蛋”,每名学生都带2枚鸡蛋去学校。班会课上,李琴红和学生开展护蛋、画蛋、立蛋比赛。这项活动受到学生的喜爱。学生韩旭桐在日记中写到:“立蛋最考验选手的耐心、细心和技巧。如果你不安静下来,特别粗心的话,那你就不可能把蛋立起来。”
立夏斗蛋时,韩旭桐的鸡蛋碎了。他得出的结论是“攻击是最好的防守”——自己一直在防守,这是输的原因。小满挖野菜时,学生王语萱感受到了艰难。她在活动总结中写到:“小满的时候我们去挖野菜,手上的皮都破了,还没有挖出野菜。我好几次都想放弃,但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
李琴红感受到学生变得更敏锐了。同事王卫坚还专门找到她,谈起女儿王语萱的变化。一早起床很冷,王卫坚提醒家人注意保暖。女儿不自觉地说:“是这样的,爸爸,霜降到了,李老师讲过霜降会降温。”王卫坚捕捉到了这句话,意识到女儿在扮演解答的角色。这则发生在家庭中的小对话,给了李琴红节气实践的信心。
她记得学生们第一次写自然日记是在谷雨时节。当时,李琴红给每位学生发了2颗芸豆,学生把芸豆种在花盆里,在花盆上贴上自己的名字,每天浇水、观察。1周后,李琴红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都围着窗台。他们惊喜地告诉她,金辉种的芸豆发芽了,幼苗又细又长。“不对不对,又细又长的是草。”立刻有学生提出质疑。另一位学生搬出自己的花盆,幼苗又矮又圆。一时之间,谁也无法说服谁。李琴红也没见过芸豆苗的样子,她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继续观察记录。学生们看到了时间给出的答案:细长的是草,而那株芸豆苗后来长得又高又壮,一直攀援至窗台顶部。这是节气教育独有的时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答问题。
教师王恺恒设计过一次实践活动——测正午日影。测日影是有意义的,学生齐香媛在《在于坚持,在于认真》中写到:“每天正午11点55到12点是测日影的最佳时间,我们总会准时站在太阳下测量、记录……若干天后,它可能被雨水冲走,木杆也会弯曲,但精确的数据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录表格上,这是坚持的结果,虽然只是一个个数字,加起来却是一年的太阳轨迹,是我们的成果。”这是王恺恒希望告诉学生的,就像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测量工具一样,科学也潜藏在日常生活中,要在日复一日的测量中培养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师生共同学习和传承二十四节气,既是为了唤醒并重塑民族的共同记忆,又是在激活当代文化的内在基因,旨在实现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这是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集团总校长徐瑛在《二十四节气课程开发与实施·春夏卷》推荐序中,对节气教育的价值描述。在该书的推荐序中,新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卢志文表示,科实小师生是节气教育的“先行者和先试者,也是探路人、探索者”,并表达了期待——“坚信只要上路,总会遇到庆典,我们期待着二十四节气这门中国课程,尽早走向全国,走出中国,惠及世界。”《二十四节气课程开发与实施》是科实小迈出的一步。未来,学校将带领师生继续行走在农历的天空下,开拓节气与教育的新空间。
开发节气教具
二十四节气作为一门博物科学,包罗万象。但要将节气真正带入课堂,形成一节脉络清晰且体系完善的节气课,教师需要填补的空白有很多。开发直观呈现节气内涵的教具,是无法回避的环节。
在清明时节的节气课上,学生测风时使用的风向标是自制的。风向标的构成材料并不复杂:一根吸管、一张硬纸板、一枚大头针、一个纸杯。据教师刘亚平介绍,难的是控制比例,比如吸管的长短、箭头与箭尾的大小,甚至是接头的位置都会影响测量效果。课前,刘亚平和团队经过反复模拟测试,确定相应比例。吸管两段纵向切开的缝隙是1厘米,下发的硬卡纸上印好了箭头与箭尾的形状,制作步骤写成了说明书。这些教案之外的准备工作,很大程度地保证了学生可以当堂完成风向标的制作与调试,并且为测风活动预留出时间。
实际上,测风实验可以在室内进行。节气教室配备了小型台式电风扇,不仅可控而且实验效果明显。但刘亚平还是想走到室外,因为“想让小朋友感受大自然的风”。带着测量仪器,刘亚平及摄像团队来到室外。那天的风不大,时有时无。风是需要等的,他们静静地等待,等风来。然而风向标缓缓转动,有时几乎停滞不动,没有指出一个明确的方向。
由于实验效果不够明显,刘亚平很难控制教学节奏。与此同时,室外环境嘈杂,收音效果也打了折扣。两相权衡之下,他们当即决定回到室内录制,用台式电风扇完成“测风速”的实验环节。这个几经调整的录制过程,隐含着节气课程在实施阶段的现实命题:教师如何带学生走出教室?
数学教师王文洁负责“雨水”。她先带学生制作简易雨量器,再用装满水的喷壶模拟下雨的场景,学生掐着秒表测量“降雨量”。王文洁介绍了人类测量降水量时的历史沿革:从南宋数学家秦九韶的“天池测雨”法,再到雨量器的使用,随着自动气象站的普及利用,雨量器逐渐被自动站代替。这堂课与气象、数学、工程有关。
教“小满”的彭春宇同样面临这个问题。她的教学主题是“小麦的一生”,讲述小麦从种子到餐桌的历程。这堂课跨越的时间维度更大。最理想的情况是,教师提前找到一块小麦田,让学生近距离连续观察,经历一个完整的生长周期后再授课。彭春宇决定自己育苗,她从集市买了小麦种子和育苗盘。当时她正在哺乳期,每隔2~3个小时就要给孩子喂一次奶。为了保持湿度,麦种需要3小时喷一次水。每次喂完奶之后,彭春宇就给盖在纱布下的种子喷一次水。两三天后,种子长出了嫩芽。又过了五六天,嫩芽长到了十几公分,像是一块茂密的草坪。她拍下小麦苗生长的过程,作为教学材料。
身为语文教师的府婷婷没有想过,显微镜有一天会成为自己的教具。节气课前,她向科学教师请教了显微镜的使用要点,准备好了一份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的PPT。正如她的设想,这也确实是课堂的高潮和难点。小学生对显微镜展现了超乎寻常的热情,甚至超过了观察对象——霉菌。她发现,节气课中学生的参与度更高。在日常的语文课上,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剩下的学生坐着听,师生的互动很有限。而在节气课上,团队合作显现出来。府婷婷举例,在一堂观察霉菌的课上,四人小组进行分工,观察、绘图、描述、记录,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更显著的变化是,学生在日记里有事可写。二年级学生刚开始写作文,每天写一两句话。有学生一开始觉得没什么可写,但随着节气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逐渐养成了坚持观察的习惯。后来,上学路上道旁的一株小花或一株小草,也成为学生笔下的主角。
打造节气教室
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本身就是一间“节气教室”。2015年9月,科实小正式迁入科业路校区,新校区占地4.39万平方米。其中,生活馆占地1500多平方米,涵盖“衣食住行财”5个场馆。提前预约,师生就能在生活馆里开展实践活动。美术教师带学生在校园里采摘花朵,在“衣馆”尝试扎染。利用衣馆里的40台缝纫机,师生可以从染色推进到设计、缝纫环节。教学楼三楼阳台有一处闲置的空地,学校将其改造为“行知农场”。你可以把它看成是“加大号”的简易花圃,一米宽的黑色塑料花盆排了几列。教师可以认领“农田”,师生自己决定要种什么。就像看管班级内的盆栽一样,每天都有学生花上几分钟,来到三楼阳台给“自留地”浇水、除草。3个月后,有班级种植的蚕豆成熟了,颗粒饱满。摘下蚕豆以后,师生来到“食馆”,这里有简易的炊具。时任学校教导主任的刘琴回忆起那个场景,虽然没加盐,只是清水煮蚕豆,但学生吃得很开心,“那是收获的味道”。
智能暖棚在2017年建成,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运用现代化的手段遥控观察和管理温室植物的生长。在这里,学生能在冬天看到红通通的草莓、翠绿的生菜和黄瓜。看起来,智能暖棚跟节气似乎有些矛盾,节气讲求的是顺应自然。刘琴对此进行了解释,“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温度、湿度给植物的生长带来的变化,这也是观察的一部分。”同时,智能暖棚与露天开放的行知农场形成鲜明对比。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在人类进化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是如何认识、利用大自然的。智能暖棚安装了自动感应门,全天开放,学生可以随时进入观察或研究。果蔬成熟以后,教师没有采摘的资格,采摘权只属于学生。校长小助理会摘好果实、分成小份,午休时通过广播发布通知。饭后,学生拿着“蝌蚪币”,在暖棚门口排起长队。来得晚的学生很有可能空手而归——不是“饥饿营销”,只是收成有限,即便一人“购买”一份,一般也只有前20人能买到。
有一天,交易现场出现了特殊情况:两位“买家”相中了同一根黄瓜,互不相让。这根黄瓜长得大,卖相也好。辅导员教师华志益提出了解决办法——拍卖。竞价开始了,从10“蝌蚪币”一直竞拍到70“蝌蚪币”。最终,学生薛逸航拍下了这根“天价黄瓜”。“蝌蚪币”是学校设计的特殊货币,教师发放给表现优秀的学生,70“蝌蚪币”通常要攒一个学期。
一年过后,这件事情时常被提起。有孩子好奇地问薛逸航,有没有后悔?薛逸航很平静,他仍然觉得值得。那天回家后,他给妈妈展示了“竞标”成果,两人一起炒了一盘鸡蛋黄瓜,很好吃。一旁听闻的教师受到启发,设计了“孝心菜”活动——购买暖棚蔬菜的学生,回家后给家长炒一盘菜并拍照留念。刘琴阐释了活动目的,“虽然这只是节气教育的一个小切口,但我们希望通过这一个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行为——从购买到分享,更明确地指向立德树人。这也是我们所期望的。”节气教育最终还是要落到立德树人。
目前,科实小对未来3年的课程做了升级规划,将二十四节气与学科融合,打造节气文化视域下的“科学 ”课程。课程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建构路径,经学校顶层设计,继而在课堂实践中生长出具体的课程之花。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调整学科教学内容与课时,发挥团队设计与实施能力,逐渐形成以科学为主,语文、数学、美术等学科为辅的课程教学模型,构建具有地域、学校特色的课程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