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前第一课@中学生、大学生
转自 | 中国疾控动态
大手拉小手
让志愿精神成为
抗疫路上的一盏灯
2月18号,我在学校研支团的官微看到了志愿者招募信息:
“康定市疫情防控一线人员由于抗疫工作无暇顾及家中子女的学业辅导,且部分中小学未设置网络教学。为帮助这些“最美逆行者”减轻压力,现面向全校广大青年团员招募线上家教志愿者,为康定抗疫一线职工子女提供义务家教服务。”
经过认真考虑,我决定报名。
我应该做点什么,哪怕只能给一个孩子讲一个知识点。于是,加群、填写报名表、志愿者分配…等了一两天,终于等来了一个叫方睿的孩子。
她是康定市第三中学初一的学生,需要我辅导的科目是语文。虽然我在大学学的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但俗话说文史不分家,作为喜欢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历史学专业生,我还是很有信心的!
接着,我联系上了她的家长,进行简单的沟通后,了解到她文言文和诗歌比较薄弱,于是初步决定对她进行专题讲解和训练。
我习惯在做事之前把一切状况都考虑到。
家里没有三脚架,我就找到一根绳子绑着自拍杆吊着手机,作为临时的直播台;
我没有教材,就手抄两份,一份自己备课使用,一份上课时用来板书。
开课前,我咨询了高中语文老师余华老师和教初中语文的姐姐,文言文应该怎么教、怎么学,以及有哪些好的教学方法,再结合中学时期对语文课堂的深刻印象,我大概摸清楚了老师的上课步骤。
至于授课内容,我翻出了高中文言文的积累本和两本参考书,备课的时候发现能补充到很多知识点,有遗忘的知识就及时请教,同时也庆幸当年学文言文做了很多的积累,到现在都还记得很多考点和文化常识,所以备课越备越开心,越备越感谢当年的老师们以及努力学习的自己。
部分备课笔记
虽然我的备课笔记看起来比较杂乱,也没有像模像样的教案,但讲课思路还算清晰,没有断过片。第一次上课时,我讲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准备充分,很有底气,一时竟忘了时间,讲了一个半小时才下课(编者按:拖堂了哦,学生很在乎的!不过,文学教育本该如此)。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以老师的身份面对学生讲新课,感觉棒极了,但是非常累。我要随时看板书效果以及学生那边的视频情况,还要跟学生进行互动,调动积极性,检查听课认真与否,所以只能站着讲课。
另外,每当讲到作者情感态度的时候我都会非常激动,会一个人在房间手舞足蹈。一个多小时下来,已经是四肢乏力,大汗淋漓,但是那种满足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我妈妈说:“你一直志在教书育人,看来还要多多历练,今后工作了遇到四节连堂怎么办?”
往后几次课都是如此。刚开始她对我不是很熟悉,胆子也比较小,不太愿意开口回答问题,所以我经常跟她互动,鼓励她说出自己的想法。
慢慢地,她对我的课堂有兴趣了,现在每当我提出一个问题,她都会很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作业方面从需要我提醒到现在主动上交,从我每天询问学习情况到现在主动跟我沟通学习问题,而且渐渐改掉了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都让我倍感欣慰!
不过,我对她也很严格,每天开视频检查背诵、每两天检查一次积累本、每周一篇读书笔记、一篇作文。
另外,每次上完课我都会跟小朋友聊聊天,进行一些心理疏导,让她提升信心,对学习充满兴趣。有一次问她将来想去哪里读大学,她说北京大学,我说好啊,只要你每天都像今天这样认真,坚持下去一定可以的!
今天是给小朋友上课的第17天了。我的生活因此也变得充实且规律:备课、讲课、布置作业、检查作业、在群里汇报一天的辅导情况······看着小朋友积极参与,再累也快乐!
虽然我没有什么教学经验,也从来没有上过语文课,但我体会到,语文不是靠一朝一夕提升,却是用一文一字积累出来的。
能在特殊时期做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真的很开心,我们大手拉小手,一起加油,让志愿精神成为抗疫路上的一盏灯!
也希望小朋友们都能用知识改变命运,走出大山,去更高的地方看世界!小谭老师祝福你们哦!
作者简介
谭喻月,湖北恩施高中2017届毕业生,现就读于湖北大学历史学专业。
大学期间参与多次志愿活动,大二任湖北大学校志愿者协会公关部副部长,积极参与校内外多项志愿服务,曾作为志愿者参加“2019·武汉马拉松”、“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等活动,被评为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9年度“十佳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