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时养生四季无病,阴阳平衡百病不生

黄帝道:“阴阳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是万事万物的纲领和变化之源,是生长和毁灭的根本,也是一切事物新生、成长、变化、消亡的基本规律。所以治疗疾病时,必须探求阴阳这个根本。”用自然界的変化来比喻,阳气上浮,聚积成为天;阴气重浊下降,聚积为地。阴沉静,、阳焦躁;阳主生发,阴主成长;阳主肃杀,阴主收藏。阳能产生力量,阴能赋予形体。寒到了极致就会转化为热,热达到了极致就会转化为寒;寒气能产生浊阴,热气能产生清阳。清阳之气下降而不能上升,就会发生泻泄症。浊阴之气上升而不下降,就会引发胀滿症。这是阴阳的常异变化而导致的疾病的逆顺之别。阴与阳、逆与从、标与本,作为一种原则,可以让人由小到大地认识疾病,谈一个阴阳标本逆从的道理,就可以知道许多疾病的利害关系;由少可以推多,执简可以驭繁,所以一句话可以概许多事物的道理。从浅显入手可以推知深微,观察目前的现象可以了解它的过去和未来。不过讲标本的道理很容易的,运用起来就比较难了。

阴阳的相对协调平衡可保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若因某种因素的侵扰,打破了这种动态的平衡,就会出现阴阳的偏胜偏衰,从而破坏正常生理状态而发病。如果阳偏盛就会形成阴虚,阴偏胜就会导致阳衰。阳盛则出现热象,阴虚也出现热象;阴盛出现寒象,阳衰也出现寒象。即所谓“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至于用阴阳的盛衰来阐明内外寒热的机转,一般来说是“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这些阴阳盛衰的表现就是病理总纲。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化,阴证可转化为阳证,阳证可转化为阴证,即《内经》中说:“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表现为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可完全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在转化过程中,是由量变到质变,存在着此盛彼衰,此消彼长的变化过程。

讲标本的道理是很容易的,运用起来就比较难了。背逆病邪而治的为“逆治”,顺应经气而治的为“从治”。先患某病而后发生气血逆乱的,先治其本;先气血逆乱而后生病的,先治其本。先有寒而后生病的,先治其本;先有病而后生寒的,先治其本。先有热而后生病的,先治其本;先有热而后生中滿腹胀的,先治其标。先有某病而后发生泄泻的,先治其本;先有泄泻而后发生疾病的,先治其本。必须先把泄泻调治好,然后再治其它病。先患某病而后发生中滿腹胀的,先治其标;先患中滿腹胀而出现心烦的,先治其本。人体疾病过程中有邪气和正气的相互作用,凡是出现大小便不利的,先通利大小便以治其标;大小便通利则治其本。疾病发作表现为有余,就用“本而标之”的治法,即先祛邪以治其本病,后调理气血、恢复生理功能以治其标;疾病发作表现为正气不足,就用“标而本之”的治法,即先祛邪以治其本,后调理气血、恢复生理功能以治其标;疾病发作表现为正气不足,就用“标而本之”的治法,即先固护正气防止虚脱以治其标,后祛除邪气以治其本。总之,必须谨慎地观察疾病的轻重深浅,观察缓解期与发作期中标本缓急的不同,用心调理。凡病轻的,处于缓解期的,可以标本同治;凡病重的,或处于发作期的,应当采用专一的治标或治本的方法。另外,如果先有大小便不利而后并发某它疾病的,应当先治其本病。

阴阳消长的解释是: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的平衡。阴阳消长是阴阳运动变化的一种形式。阴阳消长包括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是阴阳对立双方的增减、盛衰、进退的运动。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气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飱泄;浊气在上,则生腹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是事物抽象出来的一对基本概念,阴阳学说是事物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的朴素表达。祖国医学中的阴阳学说,是古代辩证法在中医学的具体应用。中医学运用阴阳学说作为一种说理工具,用以阐述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等。基本内容有四个方面:

(1)、阴阳互争:即阴阳相互对立斗争,它们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制约的。如有胜负而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2)、阴阳互根:阴阳双方,即是互相对立,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例如,上为阳,下为阴,沒有上就无所谓下,沒有下,也无所谓上,这种互相依存的关系叫做阴阳互根。也就是阴根于阳,阳根于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的:“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前半句是讲,居于体内的物质(阴),是产生功能活动(阳)的基本础;后半句是讲,在外的功能活动,是在内的物质运动的表现。从而说明阴(物质)和阳(功能)的依存互根关系。如果阴阳离决,人的生命就会停止。“阴阳离决,生命乃绝”。

(3)、阴阳消长:是说相依存、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并非停止不变,而是处于互为消长的变化之中,“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如果这种消长过度,将出现阴阳某一方偏盛或偏衰,因而发生疾病。

阴阳的消长和转化:

阴阳理论相对论,绝对静止不可能。

阴阳有消长,变化缓缓进。阳消则阴长,阴消则阳生。春去夏来临,秋逝冬寒侵。

寒暑消长动不息,寒热更迭亦分明。

热甚转为阴,寒胜则热生。阴极能变阳,阳极则变阴。

阴阳消长与变化,错综复杂要理顺。

阴阳不和四季乱,有春无秋不合情。

阴平阳秘邪不入,和平诸调得安宁。

(4)、阴阳转化:即阴和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阴阳转化则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当“阴长”到极点或“阳长”到极点时,均可向对方转化;而寒属阴,热属阳,当“寒极”或“热极”时,也会向对转化。这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所说的“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的道理。

中医学说谈阴阳,是谓物质两重性。

事物对力又统一,哲学理论矛盾性。

任何物质有属性,属性对立阴阳生。

昼夜寒热动与静,内处有形或无形。

上下来去迟与数,均为阴阳对立论。

天地万物之上下,天为阳来地为阴。

清阳上升积为天,地为浊阴成下降。

四时也有阴阳变,春夏为阳秋冬阴。

天有阴阳寒暑变,人有虚实阴阳分。

女属阴而男属阳,壮实为阳虚弱阴。

阴阳还可分阴阳,物质分割无止境。

昼为阳兮夜为阴,上午为阳下午阴。

阴中之阴是半夜,阴中之阳天将明。

阴阳平衡,百病不侵。阴阳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例如上部属阳,下部属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外侧属阳,内侧属阴;六腑属阳,五脏属明。每一脏腑,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等等。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是阴阳双方保持协调的结果。如物质属阴,机能属阳,没有阴精就无法产生阳气,也只有依赖阳气的作用才能不断化生阴精。如果阴阳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人的生命活动也就停止。《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失衡是一切疾病的基本病因。阳邪致病,可导致阳偏盛而伤阴,出现热证;阴邪致病,则使阴偏盛而伤阳,出现寒证。阳虚不能制阴,出现阳虚阴盛的虚寒证;阴虚不能制阳,则出现阴虚阳亢的虚热证。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素问-调经论》也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4)、用于疾病的诊断:一切疾病均可用“阴证”和“阳证”加以总括,八纲辩证是各种辨证的纲领,而阴阳又是其中的总纲。正确诊断疾病,首先要通过四诊所得,分清阴阳,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在辨证方面,阴阳是总纲,可分别归纳为表、热、实证(属阳)和里、寒、虚证(属阴)。用于疾病的治疗: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使阴阳恢复相对平衡协调,是治疗的根本目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这是针对病理变化而采用的具体治法。

(5)、用于疾病的治疗:对于一切疾病的治疗,都在于调整阴阳以恢复相对平衡,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阴阳在医学上的具体应用:

阴阳客观辨证法,生理病理说理清。

诊断疾病有规律,变化万千阴阳寻。

组织结构定属性,人体上下内外分。

背外为阳腹内阴,上身为阳下身阴。

脏腑也要分阴阳,六腑为阳五脏阴。

具体脏腑阴阳配,功能为阳器质阴。

同一事物两方面,相互对立阴阳遵。

阴阳的相互关系。阴阳是平衡、协调的关系。阴阳消长是阴阳在同一系统、事物中具有此消彼长、此长彼消、互生依存的两个方面的物质相互作用的关系。即“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阴阳互根:是从另一方面说明依存关系,即阴生于阳的温煦,阳生于阴的滋养。阴助阳生、阳助阴成是阴阳互根的基本关系。因此《黄帝内经》认为元阳、元阴是阴阳赖以生成的基础,阴阳一方的耗损也必然影响到另一方,可以导致阴阳俱虚。

阴阳变化:阴阳转化是指在阴阳量变超出某一域值时,阴阳平衡的趋势就会改变,发生质变。如阴阳的平衡被破坏,阴多则表现为寒(疾病性质),阳多则表现为热(疾病性质);同样阴虚、阳虚、寒极、热极等也是同样道理,即阴阳平衡的关系改变,一方或两方的量变超出平衡域值时,就会出现阴阳失衡的疾病性质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人体的阴气蓄藏精气并不断供应阳气;阳气则能在外保卫人体外部,使身体固密不受侵害。阴阳协调的关键,在于阳气致密于外而阴精才能固守于内。如果出偏盛使两者不和协,就像一年之中只有春天而沒有秋天,只有冬天而沒有夏天。根椐情况来使阴阳平衡协调,这是圣人调养身体的法度。如果阳气过盛不能密藏,阴气就会衰竭;只有阴气平衡阳气固密,阴阳平衡,才能使人精神旺盛;如果阴阳离析而不外相交,人的精气便会竭绝尽失。《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者,藏精而起十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凡阴阳之要,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阴平阳秘,精气乃治”所体现的阴阳关系是:阴者藏精而起使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真阴要有收敛、藏阴精的作用,并能滋养真阳(阴平);真阳要有生长生发抵御外邪,并不让真阴外泄的一个作用(阳秘)。也就是阴阳互根互用、阴阳在都能各司其职的情况下,才能做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境界。

阴根于阳阳根阴,阴阳互根学说生。

阳主杀,阴主藏,阴主长,阳主生。

阳主热蒸能化气,阴主寒凝能成形。

天气下降变成雨,地气上升聚成云。

阴在内而阳守外,阳卫外而阴后勤。

阳出于外阴内守,阴守于内阳布行。

阴阳相对有依靠,孤阴独阳均难存。

无阴孤阳无所化,无阳独阴难运行。

阴阳互根生万物,生命活动永不停。

一旦阴阳有离决,生命终止命难存。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明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腑。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由此可知,《黄帝内经》认为阴阳虽然相对或矛盾,但两者又是相互联系和依存的关系,阴阳相互作用、分工协作、互为依存是维特生命过程的基本条件。所以阴阳平衡百病不生。

中国医药学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有一套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有极为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有绚丽多采的防治疾病的方法。它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世界医学也有重大影响,迄至现代,仍有强大的生命力,所以有待我们努力去发掘、整理、研究,并加以提高。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自发的辨证法思想。它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都可概括为阴和阳两类,任何种事物内部又可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而每一事物中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这种事物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现象,在自然界是无穷无尽的,它反映了万事万物变化的规律。在医学上是一种说理的工具。

天地之间,万物初生,还沒有长出地面的,叫做伏居阴处,称为阴中之阴;已经长出地面的,叫阴中之阳。万物因为有阳气才能生长,因为有阴气才能有形体。所以万物的初生,是凭借着春气的和暖;万物的生长,是凭借着夏气的炙热;万物的收成,是凭借着秋气的凉爽;万物的闭藏,是凭借着冬气的严寒。假如四时失去正常的顺序,气候失常,那么万物生长收藏的变化也会失常。阴阳的这种变化,于人而言,是有一定规律的。并且可以推测而知的。

阴阳协调的关键在于阳气的固密。阳气固密,阴气才能固守于内。阴阳失调,就如同一年中有春季而无秋季,有冬季而无夏季一样。所以,阴阳调和是最好的养生法则。因此阳气旺盛但不能固密,阴气就会衰绝。阴气平和,阳气固密,人的精神活动才正常。如果阴阳分离,不能互相维系,精气就会竭绝。风邪侵犯人体,损伤阳气,渐渐的侵入内脏,阴精也会随之损耗,这是邪气伤害肝的缘故。此时如果饮食过多、过饱,胃肠的筋脉横逆迟缓,就可下泻脓血之形成痔疮。如大量饮酒,会导致气机上逆。如果强行入房,会耗损肾气,腰部脊骨会也受到损伤。

风邪侵袭人体,会使人们患寒热病。春天被风邪所伤,邪气滞留不去,到夏天就会直泻无度,而成洞泻之病。夏天被暑邪而伤,秋天就会患疟疾。秋天感受湿邪,邪气上逆,就会咳嗽,还可能演变成痿厥病。冬季感受寒邪,第二年春天就会患温病。四季的邪气,会随着季节的更替而挨次损伤人体的五脏。人体生理功能:

物质为基础,功能乃发生:

正常生理活动中,物质机能协调成。

沒有物质阴不固,沒有阳气阴难行,

无阳则阴无所化,无阴则阳无以生。

阴阳一方有衰盛,一旦失衡患疾病。

人体疾病变化:

阴损能及阳,阳盛能及阴:

季节寒热有更迭,人体气血有衰盛。

阴阳平衡得生机,太过不及疾病生。

阳主表,其气热,阴主里,其气寒。

故曰阳虚则生寒,阴盛之极寒亦深。

阴盛导致阳气虚,阳盛阴伤阳难存。

是谓阳盛则阴病,阴盛阳病寒更沉。

慢性疾病阴阳虚,乃为阴阳互伤损。

五脏共同的生理功能是:“贮藏精气”。五脏是心、肝、脾、肺、肾的合称。在经络学说中,将心包络也称一脏,合为六脏。藏象学说习惯了将心包络附属于心,故一般称五脏。五脏能化生和贮藏精气,但各有各的专司。与六腑、形体、宫窍、情志、时今关系密切,在心的主宰下,形成五大功能系统。

正是由于阴阴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而又是互根的,也就是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关系,因此,阴与阳之间在作用上必须保持着一个和调状态。阴气和平,阳气固密,两者互相调节而维持其相对平衡,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是事物抽象出来的一对基本概念。祖国医学中的阴阳学说,是古代辩证法在中医学的具体应用。阴阳学说认为,阴阳各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正如一所说:“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全阴则阳气不极,全阳则阴气不穷。”在人体说来,阴所代表的精血津液等物质的化生,有赖于阳气的摄纳、运化,输布和固守。阴阳学说的这种对立而又互根,相反而又相成的观点,辩证地说明了脏与腑、气与血、功能与物质在生理上和病理上的联系。阴阳学说还认为,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可互相转化……表现在生理上,阳生于阴,阴生于阳,为机能与物质的转换;在病理上,“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表现为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完全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在转化过程中,是由量变到质变,存在着此盛彼衰,此消彼长的变化过程。因此,阴与阴之间在作用上必须保持养一个和调状态。阴气和平,阳气固密,两者互相调节而维持相对平衡,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疾病的发生、变化过程,也是阴阳双方的斗争过程。双方在矛盾斗争中,一方亢盛会导致另一方面的衰损,出现阴盛阳衰或阳胜阴伤的情况。亦可出现胜衰现象:“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成无已注:“阴气胜则厥逆而利;阳气复,则发热,利必自止。见厥,则阴气还胜而复利也。”阴阳在斗争中如果得到了协调,其病自愈。若阴阳胜负失调,则必然导致疾病的发生,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甚则阴阳不相顺接。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关键所在。疾病的发生及其病理过程,正是各种原因导致体内阴阳失衡的结果。无论病变部位、病势趋向、病性寒热以及正邪虚实的消长等,无不体现了阴阳两方面的偏胜和偏衰。“阴胜则阳病”,如阴胜阳虚可见恶寒、肢冷、泄泻、水肿、舌淡苔白滑,脉浮取则小,沉取实大。阴盛格阳,则出现真寒假热证,可见身虽热,但喜衣被覆盖;口虽渴而饮不多;手足虽躁扰,但神志安静而不狂妄;苔虽黑但滑润;脉虽洪大,但按之无力。“阳盛则阴病”,如阳盛阴伤,可见发热、口渴、多饮、大便干、小便赤,舌红苔黄干燥等。阳盛格阴,可有心胸烦热,腹部扪之灼热,身虽寒反不欲近衣,四肢厥冷,咽干,口渴,舌苔黄干,小便黄,大便臭秽等。阴虚阳亢,可有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咳血,消瘦,眩晕,失眠,烦躁易怒,舌红干,脉弦数等症。阴虚阳浮,可有头目眩晕,面色潮红,目赤、咽干、喉痛、牙痛等。阳虚阴盛,可有形寒肢冷,痰饮水肿,泄泻等症。阴阳离决,则精气乃绝。总之,阴阳失衡,其害无穷,不胜枚举。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阴阳失调,在治疗上应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使其阴平阳秘,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平衡之法有很多,如“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等等皆是调整阴阳平衡。

一旦阴阳失衡疾病随之产生,治疗应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使以平为期,而不可过也。阴阳的这种变化,于人而言,是有一定规律的,并可推测而知的。天地阴阳的范畴由十推到百,由百推到千,由千推到万,甚至一直演绎下去,无穷无尽,但其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对立统一的阴阳之平衡。

一般人到四十岁时,体内阴气已自然减掉一半了,起居行动上会出现衰老迹象、到五十岁时会感到身体笨重,活动不能自如,耳不聪、目不明,到六十岁,阴气萎弱,肾气衰减,九窍不能通利,出现下虚上实的现象,还会不时淌眼泪、流鼻涕。如果懂得七损八益养生之道,去调整阴阳,身体就健康;反之,行为举止与阴阳变化相违背,身体就会被疾病侵袭导致衰老。

阴阳平衡,则天地之气和平,人体气机安宁;阴阳逆乱,则天地之气闭塞,人体气机横逆。生与死的道理,蕴涵于阴阳的运动之中。阴不足用属阴的药物治疗,阳不足用属阳的药物治疗。阴阳相济,各有升降之道路……阴气宜常常减损,阳气宜常常充盈……顺应阴的事物大多消亡泯灭,顺应阳的事物大多长久生存。迎合这种奥妙和旨意,则不会使病邪的侵害。

古代文人追求淳朴真诚、淡泊宁静的人生,回归田圆,崇尚自然,或憩息于庭院,饭酒自酌;或流连于岩壑涧水之间,与自然万物亲密接触;或如闲云之自来自去。《论语》中说:“及其老也,戒之在得。”财与利这一关很难打破,但是想想一生中剩下的日子已不多了,即使堆金积玉,又有何用呢?让你恣意挥霍,反而会弄得沒钱养老,老了还要想法赚钱,这是最苦的事了,所以“节俭”时终不能忘。

古人养生强调“安”、“和”。安即静心,以减少外界对我诱惑;“和”即顺心,以顺和来适应外事外物的变化,这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心和则百体皆和。”两者得到统一和协调,养生的目的才可能达到。

仁者寿。鲁哀公向孔子问道:“有智慧的人长寿吗?有仁慈之心的人长寿吗?”

孔子说:是的。“人有三种死亡的原因,并不是命该如此,而是咎由自取。一是生活起居没有规律,饮食不节、劳逸过度,体内生痰而将他杀死;身为臣子却冒犯君王,贪得无厌不知收敛,国家的形罚就会置他于死地;以少犯多,以弱欺强,愤怒暴躁又自不量力,这样下属就会把他杀死。这三种情况都是死于非命,是他们自己造成的。那些有智慧而又仁慈的人,有美好的德行,言行举止合乎礼义,喜怒哀乐自有规律,对性情没有任何损害。这些人能得以长寿,不也是应该的吗?”《孔子家语》

老子养生也有三件宝贝,他很看重并坚守它们:其一为慈祥,其二为俭约,其三是不敢做天下的带头人。慈祥所以能勇,俭约所以能大,不为天下先所有能为万物之长。现在舍慈而取勇,舍俭而取广,舍后而取先,这是走上绝路啊!(春秋)老聃《老子-六十章》

通晓养生之道的人,不去拼命追求自已所做不到的事情;把握命运规律的人,不去无谓地追求自己的智慧所无法达到的东西。心如止水有利于固守正道,不为世俗利害所动,在世事繁杂中豁然不惊,把养心悦情化作涓涓细流淌入心田,便可求得健康生命中的葱郁风景,在安然宁静中怡然自得。事情巳发生,不必过于担忧,事事留不住,就听其自来,任其自去。愤怒恐惧与喜悦忧愁都要正确时待。

生命的诞生不可拒绝,生命的消失也无法阻止。弃绝世俗之事形体就不会劳累,才能做到心正气平,从而与自然相生相长。形体无伤、精为充沛,便能与自然相合……便称得上随物而化。“安静淡然,空虚无物”是自然的准则、道德的本质。圣人宽容,与外物沒有矛盾,没有矛盾就是安静淡然,无忧思,邪气不能侵袭,就能德性完善,精神饱满。如果在思想上不严格要求自己就能做到清高,不讲求仁义就能做到修身,不追求功名和名利就能治理国家,不闲居江湖就能获得旷达的心境,不疏通血脉、柔和肢体就能做到长寿;没有什么使自己刻意去忘掉,也没有什让自己去占有,淡然无谓而什么都做到了,才符合自然的规律,是圣人的德行。完善本性,清心寡欲。《千金方》上说:“修身养性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逐渐形成性格,以完善人的本性。人的本性得到善,自然会做善事,不用学习也可知道很多道理。”修身养性有成以后会自动为善,会百病不生,祸乱灾难也不会发生。修身养性就是所说的“治未病”,即未病先防。养性并不仅仅是服食饵药、吐纳练气,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善心、善行。如果德行好,所有的行为都无过错,即使不服食饵药也可延年;如果德行不好,就是灵丹妙药,也不能使寿命延长。夫子说:“真正懂得养生的人,其心中无所畏惧,这就是因为他品德高尚,所以心里非常坦然。”心是万法之家,一身主宰,生死的根本,善恶之根源,关系到一个人的疾病和健康。若某种意念在内心萌发,则各种意识便转向身外,不向善就会导致心内颠倒,大病缠绕;如果心地纯清、澄净各种味灾祸自然消除。孟子说:“调养内心最好的办法是寡欲。”因此,一旦为妄想所累,即使神仙也帮不了。心思端正,鬼神也怕。魔由心生,心定即降魔。万殊一本,一本一万殊,只要守住自己的一心不乱,世界就会是清明的世界。如果在形体之内保持一颗尽善尽美之心,其好处就会明显地表现出来。它能使人形体、容貌安详和蔼,表现在肤色上则润泽而充满生机。《老子》中说:“人的寿命以百年为限。注意调养的人,可活到千岁,这与蜡烛燃烧的道理一样,火苗小烧时间长,火苗大燃烧时间短。众人大声说话而我小声言语,众人多烦恼而我少忧虑,众人惊恐暴怒而我不急不躁,不因世间俗事费心劳神,心情淡泊无所追求,精神气血自然会处于饱滿状态,如此处世方法可视为长生不老之药方。”《庄子》中说:“珍视生命的人,即使富贵却不会因饮食而伤害自已的身体,即使贫贱却不为一丝私利而劳累自己的形体。当世之人,尤其拥有高官厚禄的人,都未能如此。”心存安乐、仁厚也很重要。就像今日,天下太平,岁岁丰收,身不寒,腹又饥,此即是上苍赐予百姓的福气,加上身体安康无事,更是幸福无涯。要知此时此刻,有在风雨烟尘中四处奔波,浪迹天涯,劳忧不停之人;有卧病在床而痛楚呻吟,医药也无以救治之人;又有惨遭讼狱刑罚之人;还有饥寒交迫,借贷无门,血汗劳苦,四肢无力、不宁,遭遇火灾,遇盗逢奸之人。种种苦恼,要没身处地与他们相比较,自己就是一个有福之人。人的一生没有不遭遇逆境的,应该将过去的逆境与现在的乐境相比,即生出无限的快乐。人们如果不知足,虽富可敌国,贵为天子,则心中仍想图谋争占,优虑不止,得陇望蜀,有东想西,以有限的精神,去追逐无穷的嗜欲。虽处于极乐的环境中,也会生出许多苦恼。人们如果知足,即便是贫如乞丐,贱似奴婢,也会安然自在且有无穷乐趣。总之,需要就事论事,寻安乐则安乐自至,切不可以认为自己虚弱的身躯如同铁石一样坚固,而穷思极虑,日夜耗损。每遇到不如之事,就将其与更痛苦的事相比较,则自然心中坦然乐观。古人讲:“世人纷纷说不齐,他骑骏马我骑驴;回头看到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他骑骏马我骑驴,比上不足下有余,虽然没有骑马好,也比步行高三级。”乐观是养生的不老丹,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境。它可激发人的活力和潜能,逾越困难。养生之道,应顺应四时变化以适应寒暑,调节喜怒情绪而安然处世。风物长宜放眼亮,精神饱满达神明。

五脏能从属于心而无乖异,悖逆的心志消失,也不会有邪僻的行为,精神饱满而气也不会散失。精神盛而气不散便能公允理事;能公允便能通达;能通达便是达到了神明之境。到了神明之境,则没有什么不能见到,没有什么不能听见,没有什么事不能干。忧患不能入心,邪气不能加害。耳朵眼晴沉溺于声色欢乐之中,五脏便被激动而不能安宁;五脏动摇不定,血气便被激荡飞越不能休止;那么精神便驰骋于外而不内守,精神驰骋于外,祸害就会加身……假如耳目清静、听视明达,不被其诱惑,内心空虚宁静,恬淡愉快而嗜好欲望又少,五脏安宁充盈而不外泄,精神内守不散。

太一真人说:“我有经三部,共有六字,儒学之人念诵可成圣,道士读了能成仙,和尚读了能佛,它的功德很大,但必须要身体为行。一字经叫做“忍”,二字经叫做“方便”,三字经叫做“安本分”。这是极有意味深长的话啊!又说:“心里宁静可通达神明,以致能在事情还未发生时就预先知道,不出门口就能知道天下的事,不看窗外也知道天空的景象。”心像水,只要长期不去扰动就会清澄见底,故称为灵明。所以,心静可以保住元阳之气,百病不生,可活到一百岁。如有一个念头搅乱了宁静的心境,那么心神就会飞驰于外,元气就会消散在体内,以致营卫混乱,各种疾病就会趁机侵袭,年寿自然就缩短了。(明)高濂《遵生八笺》。

无论在山水之间,还是在广袤荒野,都要让自己的心如山涧溪水,清澈透明。种种烦恼大多皆是庸人自扰,若我们能盈一份博爱与豁达于心灵深处,不好高鹜远,不妄自菲薄,是云在天空中逍遥飘游、是水在江湖里安逸自在、是风就去吹开百媚千红、是雨就默默无闻润物无声,这样,相信人生就能风清日朗、四季如画、美不胜收。自古以来,很多名人墨客归隐山林、幽居田野,他们绝不不是自甘堕落,或是消极颓废、那是他们阅尽沧桑后一种了话,也是对世事名利的一种释然。

当我们渐渐的领悟了生命的真谛、懂得了生活的不易,虽然希望长生不老,诵读至理名言,咀嚼着芬芳嫩蕊,呼吸着阴阳二气,也难免事与愿违,直至中年丧命。如果心中除去五难,就会信服顺从,日日长进,完成至大美德。无所无求自有福禄,不求高寿则自然寿长。

养生先避祸:如果平时保养精神,调理呼吸,注意起居,适应冷热变化,饮食注意禁忌,合理用药,顺其自然,则不至于短命而死。因为适当服用一些药物,并不影响做其他事情。庾肩吾经常服用槐实,70多岁还可看清书中的蝇头小字,而且头发和胡须仍然乌黑。另外,邺中的朝官,也有单服杏仁、枸杞、黄精、白术、車前子,受益很多。

凡是想服用药物的,陶弘景所著《太清方》一书中记录得很完备,但用时必须慎重得法,不能草率从事。因为曾经有一个叫王爱州的人在邺中练习服用松脂,结果没有掌握好用量,导致肠子堵塞而死,像这种服药失误而造成身亡的例子有很多。养生之人首先应考虑避免灾祸,保全性命。有了生命才能谈得上延年益寿,不至于徒然保养随时都可能失去的生命。单豹的身体可以说保养得很好,但不小心会被老虎吃掉;张毅注意了身外的安全,不料却被体内的疾病夺去生命。这都是前人留下的告诫。

嵇康虽然写过《养生论》,却因为傲慢得罪了权贵而被处死;石崇希望服药能使体魄强健,却因为贪于女色而招杀身之祸,这都是从前的糊涂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自古奸情多伤命,不信问问西门庆”。

纵欲伤身:儒学之人倡导“正心、收心、养心”,这都是要防止心火随意妄动。医生倡导“恬澹虚无,精神内守”,即遏止心火,使之不要随意妄动。相火藏于肝肾之中,心之君火不妄讷,相火也会遵守命令而坚守岗位。《周易》的兑卦,是少女的取象比类。兑,表示喜悦心情,少女遇见少男而心先喜悦之情。艮卦有适可而止的意思,示意夫妇间的性事也应节制。纵欲房事只会伤害身体,又何能所补益呢?

女性如水,男性如火,水能克火,一方乐于施予,一方乐于获取,这是自然界事物的法则。如果认为房中术可补益身体,那简直是痴人说梦,适得其反,反招致丧生殒命的危险。(元)朱震亨《格致余论》。

力不胜,不可强举之。古书曰:“固阳痿不能享受性交的快感,就强行服用丹石之药壮阳,以致肾水枯竭,内火中烧,五脏干燥,患上消渴之症。”有人说:“杯水不能救大火,内火会生疮疡。”正如《灵枢-经脉篇》所说:“人始生,先成精”,《素问-金匮真言论》也说:“夫精者,身之本也”。“肾为先天之本”。肾精充足与否和他脏之精的盈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他脏之精足,则肾精亦足;他脏之精虚,则肾精亦虚。例如肾阴亏损,水不涵木,可导致肝阴亦虚;而肝阴不足,下汲肾阴,亦可导致肾阴亏虚。

《抱朴子》中说:“才智不足去极力地去思考,力量不足却强行举起重物,对身体肯定会造成伤害。勉强二字,真是残害生命、损寿折岁的大敌。饮食可以滋养身体,但如果喝醉了还要勉强再喝,吃饱了还要勉强再吃,沒有不得病而损害身体的,况且是纵欲呢?纵欲不旺盛,勉强去行房事,元气就离散,对此要戒备。”(元)李鹏飞《三元延寿参赞书》。勿恣意酒色:薛文清说:“有的人体质平素就瘦弱,却能谨慎的修身养性,凡是酒色伤害身体的事一概不沾,那么他的寿命就会延长。有的人体质平素强壮,却恃强而恣意于酒色等伤害身体的事情之中,那么他的灾祸指日可待了。”这就是所谓的人的寿命虽在天定,但驾驭寿命的力量则在自己的手中。(明)龙遵叙《食色绅言》。

善养生者,宝其精。不可纵欲,以免导致肾精耗竭,肾精不可以耗竭,否则就会导致真气耗散。精能生气,气能生神,营气卫气运行全身,设有比这更重要了。因此,善于养生的人,必定珍惜他的肾精。肾精充盈则正气旺盛,正气旺盛则精神饱满,精神饱满则身体健康,身体健康则少生疾病,精神与真气坚实强健,越老越健壮,这都是来自肾精。广成子说:“必须清心寡欲,不劳伤形体,不动摇精气,才可以长生不老。”就是说的这个道理。(明)张介宾《类经-摄生类一》。

醉饱戒房事。孙思邈在修养决中说:“醉饱若行房,五藏皆反复。”特别强调五脏动摇,须谨诫勿犯。也许是酒醉之后,人的血脉散乱,神气昏败,此时即便静卧怡养,还会担心酒毒停聚,损伤脏腑,严重危害身体,更何况此时行房事呢?凡饱食之后。脾胃为饮食所阻滞,必然导致脾胃之气壅滞,难于运化食物。此时,若再行房事,导致脾肾两脏都受到损伤,这难道不危险吗?所以醉饱之后,色欲尤须禁戒(清)石成金《长生秘诀-色卻部》。

彭祖说:“最好的养生家与妻子分床而睡,中等的养生家与妻子分被而睡。”吃上一千副补药,也不如独自睡觉减少性生活有效。贪色会使双眼失明、贪声会导致耳聋、贪味会导致味觉受损。般如能运用养生之道,节制性事,适当把握通畅与不通畅的程度,可以延年益寿。

一天中的忌讳在于晚饭吃得太饱,要减去一天之寿;一月中的忌讳在晚饭饮酒过量,要减去一月之寿;一年中的忌讳在于晚上睡觉不离房事,要减去一年一寿,调养也不会恢复;一生中的忌讳在于晚上睡觉时张嘴呼吸,邪气会从口而入。(南北朝)陶弘景《养生延命录》。

有节乃和:夫妻之间有所节制,则阴阳之气就会和顺;风雨协调有节,则五谷就能成熟;穿衣有节注意冷暖,则身体舒适。生,是每个人所期望的,人们的欲望沒有超过生的。死,是人们所厌恶的,而人们所厌恶的没有超过死的。沉溺于声色之中,生不能生,死却逃不掉……节欲是大的义举,否则,沉溺于女色,精液就会渐渐渗泄以致干涸。沉溺于女色不能自拔,所得之病扁鹊也不能救治……养心莫善于寡欲!

君子三戒很重要。孔子说:“君子应该遵循三条戒律:年轻的时候,血气尚未定型,要避免贪恋女色;壮年的时候,血气才开始旺盛,要避免殴斗;等到年纪老了,血气已经开始衰弱,要避免贪图名利得失。”君子宽容而不怠慢,方正而不伤人,据理辩论而不强词夺理,明察事理而不过激苛刻,独立不阿而不因为天意有“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缘故。虽然也有贪穷而短命的人,但一定是德性修养不足,所以夭折。因此,世上的人应安分守己。现在做官的非分之想特多,出门思车马,在家思妻妾、房屋、货物,将全部的心思都放在这非分之想上,天必定会征罚他,以致降给他灾难、疾病,最后使他夭折,而他自已却不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又说:“世上的人,侥幸所得到的一切,即最终仍是灾祸,只有份内应得到的,才是真正吉祥的。”一个人到了五十岁的时候,能够悔悟以前的错误,弥补以前的过失,对人都赐予仁慈、施以恩惠,有悯恤人的心念,奉守道德而不欺骗,这样圣人就能了解他,贤人也会保护他,上天爱戴他,人人喜欢他,鬼神尊敬他,因此他也就能富贵长寿,平安健康了。

范尧夫的《布食铭》曰:粗茶淡饭的甜味,棉布衣服的温暖,名人教诲的快乐,仁义道德的尊贵,都容易得到。只要乐于享受,便会常常平安。丝绸锦绣的奢华,山珍海味的珍贵,权贵宠幸的盛况,名利欲望的繁荣,都很难得到,危险耻辱也会接踵而来。舍难取易,去危就安,愚蠢的人尚且知道这个道理,何况聪明的士大夫们呢?

颜回乐于箪食瓢饮,从而成为百世的师表和楷模。桀纣居于华丽的琼台之上,死后被万世骂为独夫。君子以节约为美德,小人以奢侈丧失生命。虽然布衾简陋,却可以保暖而不可忽视。(明)高濂《遵生八笺》。

有道德修养的人知道形体是凭借精神而存活,精神因形体的存活而存在;感悟到人的生命易失,明白每次不慎的过失对生命的害处。所以,修身养性而保养精神,使内心安静而保全身体,情感中不存有爱憎,意念中不存有忧喜,淡泊无欲,从而体安气和。再加上呼吸吐纳及服食药物对身体的保养,从而使形体与精神紧密相依,外形内神互相补益。

保持内心平正,愤怒过度,就没法去掉它。节制诸如忧、乐、喜、怒、利等,特别是要去掉喜怒过度而为害的“二凶”,不过度喜,不过分怒,保持心境平正。人的生机在于平正。人之所以失去生机,一定是因为喜怒忧患的原因。制止过怒没有比《诗》更好的了;解除忧愁沒有比《乐》更合适的了;节制过度的欢乐沒有比《礼》更好的了;保持谦敬,没有比内心平静更有效了。如能做到内心平静,形貌谦恭就能返回到人固有的性情上来。这样,人的性情就可以得到最大的要定了。《小有经》说:“少思、少念、少欲、少语、少笑、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遵循这十二少,是养生的关键。”多思使神气耗散,多念则使志气散乱,多欲损人心志,做事过多伤人形体,多语伤气,多笑伤脏,多愁令人心惊,过分快乐则令人意溢,欢喜太过使人心涣散、神志昏乱,大怒不止使人百脉不畅,爱好过多则令人专迷不治,厌恶过多则精神委顿,毫无欢乐可言。这十二多不去掉,是导致寿夭的根源。“望天边云卷云舒,宠辱不惊。观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回归自然,隐逸山林之乐胜于求仙。故往今来,总有才子佳人审时度势,望尽千帆后退隐于千山万水中获取自然之乐。真人总保持一种无欲无求的心境,不放纵私欲和情感。而那些不懂养生之道的人,私欲还未得到滿足,身体巳先受到损伤(彭祖)。

奢侈懶惰的人寿命长,而勤劳辛苦的短寿,这是放溢其心、劳苦其形所造成的差异;种田地的农夫高寿,食高粱厚味之达官贤贵则短寿,这是嗜欲多少不同所造成的;生活安定的人病少,浪迹天涯的人病多,这是事物繁简的不同所形成的。人不可没有欲望,也不可没有任事情,只是当调和心志,减少妄念,排除思虑,保持形神的安静,这是爱惜神气的重要方法。(南朝)陶弘景《养生延命录-教诚篇》。心地纯正,万祸消除。心是各种养生法的基础,是身体的主宰、生死的根本、善恶的根源。心与天地之气相通,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主宰,是否患病也是由心来决定的。心中产生某种欲念,通过“六识”的作用而表现出来,使五脏形体颠倒,大病就会缠绕。如果是豁达之人,则不是这样,他们可排除杂念、神明清净,各种灾祸就能自消。老子说:“神喜好清静,而心却扰乱它;心喜好平静,而欲望却来引诱它。若能戒除欲望,则心自然平静;心平静,神就自然清静,从而六欲不生,贪、嗔、痴全无。”孟子说:“养心之法没有比寡欲更好的了。因贪欲过度而导致疾病,神仙也都无法医治。心地纯正之人,鬼神也惧怕他。这就是养心与否的区别。”目不妄視,耳不妄听,口不妄言,心不妄动;放下贪嗔痴爱、是非人我的观念;还未发生的事情就不要去想,遇事心中不要过于纷乱,往事不再留于心中。来去自便,顺其自然,使喜怒哀乐各种情感活动相互协调、相对稳定,这就是修养之法。(清)尤乘《寿世青编》。

养生必须减少私欲,先正己后正人,要与人为善,要交品德高尚之友,要守分安已,不忧穷困,这些都是圣人的忠告。归根结底,养生最重要的还是自身品德和人格的修炼。修身不应该因外界环境而改变自身守持道义的志向。圣人荀子说:“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君子不为贫穷失乎道。”荀子所论述的观点是养生者必须具备的品德。凡是动用血气、意志、思虑时,遵循礼道的,则平正而通达;不遵守礼道的,则悖乱而滞慢。在饮食、衣着、居处、动静这些方面,遵守礼法,则和节;不遵守礼道,则会触动危险,招致疾病。“吃菜根淡中有味,守五法夜不惊身。”

静则明,明则虚……消解意志的悖乱,打开心灵约束缚,除去德性的累赘,贯通大道的障碍。贵、富、显、严、名、利六项,扰乱意志;容、动、色、理、气、意这六项,束缚心灵;恶、欲、喜、怒、哀、乐六项,拖累德性;去、就、取、与、知、能六项阻碍道。这四大类的每六项都不在胸中扰乱,就能心平,心平则心静,心静明澈,明澈便空灵,空灵就是顺应自然而能成就任何事。(战国)庄周《庄子-庚桑楚》。达到虚的极致,专守纯一的静境,万物盎然生长,世间万物最终都要回到自己的本原。回到自己的本原叫做静,又称复命。复命是一种常道,这种常道称明白事理。知道这种常道,才能兼容天下万物。如兼容天下万物,方能保持公正。公正对待每一事物,办事才能圆满周全。办事圆满周全便合乎造化。合乎造化,方能得道。得道多助才能久远,终身不遇任何危险。

静是万物之根本,万物不能扰乱其心,所以能保持宁静。水静能照遇与胡须,匠人以合乎尺度为法。水静便能明,何况人的精神呢……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这便是天地的准则与道德的极致……虚则静,静则天机自发,天机自发便是心有所得了。静便无为,无为即是让万物各任其事而自负其责。无为方能从容和乐,忧患不能入居其心,从而年高寿长。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是万能的根本。(战国)庄周《庄子-天道》。

天之道虚,地之道静……天的规律是““虚”,地的规律是“静”。虚则无穷无尽,静就沒有变化沒有变化就不会有过错,所以叫做“不忒”(即无差错)。人们做事喜欢依仗强力,致力于追求尽善尽美,喜好逞能,俊借着聪明行事。圣人则不这样,所以与外物殊形异势。与外相异就达到了“虚”的境界,“虚”是万物之源。(春秋)管仲《管子-心术上》。人主安静……天主持公道,地主管着均衡,人最重要的是清静无为。春秋冬夏是分出的四时,山川河流是大地的肢体;喜怒取予,是人谋划的产物。因而圣人与时推移,但不受其左右,任凭万物变化而不受影响。若能保持形体健康、清静无为,就能使心神安定。体内有颗安定的心,就会耳聪目明,四肢康健有力,可作为精气长久留处的场所。精气就是气的精华。总之,阳气安静就会纯笃,阴气安静就会收敛闭合,人体内的阴阳二气只有得到休养生息才能安逸保全。过度劳累,人就会一天天的憔悴下去。阴阳平衡百病不生。

阴阳辩证要仔细,有神阳证无神阴。阴阳合一地天泰,水火既济气化成。中医原本调平衡,阳化阴精成气行。阴阳合一是为气,气化百病不能生。中医本质就是气,寒者热之气化成,热者寒之气化生。枯者温润气融融。寒热错杂饮邪留,少阴少阳枢机求。不必他山药石求,祖宗明训记心头。百病皆因气化行,气化之后去百病。人身水火一团气,水多太阳是冰池。回阳化气冰解冻,春暖花开百病释。阴阳合一气化成,阴阳分离生命终。坎中一阳二阴抱,离中二阳抱一阴。坎离交媾既济成,八纯卦乾气融融。百病不生气化功,阴阳合一气化成。阴阳分离生命终,世人不知阴阳理,诊病辩证离其宗,不知无阳在阴中。附子干姜助其生,不知阴盛虚阳升。却以湿热苦寒泄,虚虚实实难愈病。口腥兼臭是阳虚,寒热驳杂中焦虚。真寒味腥真热臭,口渴溲黄大便干,此为阴虚需滋阴。口气腥臭寒热杂,寒多热少理中下。重加姜附可理中,寒去腥臭自然无。妇人下焦味气腥,少腹喜暖腰酸痛,此是坎阳太虚弱,厥阴清气不上升,回阳化逆热气通,再加吴萸椒细辛,驱寒还给快几分。有气神采必内含,精神矍铄难成病。小便淡黄便成形,若病也是真阳证。溲短便结喜冷饮,苦甘寒药病痊愈。无气倦怠面色苍,小便清长大便溏。口渴必是喜热饮,畏寒蜷卧又懒言。理中四逆方可行,阴盛便结要温润。麻黄附子细辛行,阳虚津亏大便干,溲短便干面色青,麦味理中麻附辛,温润之后大便通。阳气虚极是戴阳,上盛下虚溲便长,面赤足寒躁欲死,虚阳外越四肢烦,溲清而频可决断,通脉四逆可回阳,如要深知医中理。

各种疾病都是因气而生。百疾生于气,万病不离郁。正是气的功能无所不至,一旦出现失调,就可导致百病丛生。人身之外有六气侵袭,内有九气之乱,而病之虚实、寒热以及各种说不出的症状,如要寻找它们的根本,那么一个“气”字就足以概括了。凡是气不调和的部位,就是病根所在。只有高明的人才能察病根,并集中力量调治。调治得当,治病就像解开绳之千结、化除雪污一般,举手之间就使疾病好转,确实不难。所谓调气,就是调和那些失调之处。比如邪风在表,使之散发就是调;邪气在里,使之顺行就是调;实邪壅滞,使之下泻就是调;虚弱疲惫,服用补剂就是调。务使平衡之气更加完固,使失衡之气恢复平衡,使气必清必静,各安其位,则无病不除。此外,按摩、导引、针炙、熨洗,可以调经络之气;喜能克制忧、悲能克制怒、怒能克制思、思能克制恐、恐能克制喜,可以调情志之气;五谷、五菜、五畜,可以调化育之气;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避免风寒、节制饮食、重视起居、调节喜怒可以调养生之气。

更妙的就是互根互用人身精气,颠倒施治人身阴阳,似应闭塞其气而用疏导之法,似应疏导其气而用闭塞之法;或众人诊治某处有症结而我独判无;或病实在此而治彼。只有智慧超群者才能看见还没有发生的病,只有仁爱慈善者才能爱惜患者固有的精气。以上尽是调气的方法,如能懂得这个道理,则就不只用于治病,内而身心外而民政,皆可用这种方法,没有不能调和的。(明)张介宾《景岳全书-论调气》。

恶疾的产生是因为精气的闭结。人有三百六十个关节,有九窍、五脏、六腑。肌肤应该保持细密,血脉应该保持通畅,筋骨应该让它强壮,心志应该保持平和,精气应该让它运行。这样,使疾病无处滞留。恶疾就无法产生。中医学认为整个自然界的精华集中于阴阳二气的调和,所以万物以气为宝,迎气而生养气而长。世间的养生之道都讲究养心 --气的根本所在。

恬静淡泊方能修身……人们因为面临祸患而心怀恐惧敬畏,心怀恐惧敬畏行为就会端方正直,行为端方正直便可深思熟虑,深思熟虑便能知晓事理。行为端方正直便不会遭受祸患,无祸患便能尽享天年;知晓事理,必定能成事。尽享天年即是身全而寿丰;成事便能获得富贵。但是,欲望不可太多,欲望太多就会乱其方寸,方寸已乱势必造成更多的欲望,欲望过多会使邪心胜于正气,邪心胜会使处事的途径堵绝,处事的途径堵绝势必招来祸患灾难。清幽的旷野,山石横卧,悠然闲逸,清静恬静,在这样的环境里能培养高尚的品德,且不为外物而扰乱内心,使自己的性志得到养护,从而体验到自然之道。无欲无求,超脱于自然,一直是古人追求的境界,因此,洁身自好和修身养性也就成为圣人修炼的一个目标,甚至宁愿舍弃荣华,隐居于乡野山村。老子说:“我好静而民自正。”快乐是天地善气、精气聚合而成,可以使心神明亮。用快乐来调理保养形体,理顺思绪散忧虑,可以消除病灾。人若能通神明,又施行养生之道,可获得高寿。鸟翔于天,鱼游于水,万物皆有其生存之道;蝙蝠行黑夜,蚯蚓窜泥中,亦皆各适其性,各安其命。人生于世,应顺自然,乐观豁达,才能有个健康的身体。

情志养生对于健康的意义……所谓情志,即指喜、怒、忧、思、悲、惊、恐些等人的七种情绪。任何事物的生变化,都是有两重性,既能有利于人,也能有害于人。同样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亦有利有弊。“忧虑动摇心绪,万事劳累形体,心中动摇不定,定会损伤精神。”中医学认为,精神活动伴随生命的开始就产生了,生命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精神活动则是生命话动的具体表现。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精神活动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须的。《黄帝内经》中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中医认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人体所具备的神,是指人的生命力及其灵性和生机。神在于养,情在于节。《黄帝内经》中强调:“恬淡虚二心,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一个人如果能够保持精神情绪上恬静、安祥,不要有太多的欲望和杂念,体内真气就会始终保持充足的状态,怎么会得病呢?人的七情与五志对人体健康影响非常大,在《灵枢-本藏》也强调:“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情志过用或失控易导致疾病,甚则是重要的致病因素。《黄帝内经-举痛论》中说:“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哭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很多疾病的发生,都是因为气机失调所致。如发怒则气上逆,欢喜则气和缓,悲哀则气消损,恐惧则气下陷,遇寒则气收敛,遇热则气外泄,惊骇则气混乱,过劳则气耗散,思虑太过气郁结。这七种情绪都会搅乱人的“气机”,让人体内的气血无法正常流通甚至逆向流动,其危害十分严重。情志与疾病治疗……舒畅的心情是治疗疾病的良药,《黄帝内经》中有相关论述,强调治病要根据患者的神志状态,决定、选择治疗措施。如“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躄为挛”《素问-疏五过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滿脉去形。”形神共养是《黄帝内经》中提出的重要观点。“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从正反两方面告诉人们:要顺应春夏秋冬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保养神气,调节情志,勿使过度。“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四季山色的不同,按阴阳变化通达,需顺应四时变化以适应寒暑,要调节喜怒情绪而安然处世。生命才能与天地一样长久。中医学认为整个自然界的精华集中于阴阴的和合。《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疾病的发生、变化过程,也是阴阳双方的斗争过程。阴阳双方在矛盾斗争中,一方亢盛会导致另一方衰损,出现阴盛阳衰,或阳胜阴伤的情况。在阴阳斗争中,如果得到了协调,其病则愈。否则疾病发生。

思虑害人超过酒色,苦思焦虑耗损精神,肾水枯竭心火旺盛,百病缠身长寿难求。世人要知养生之道,喜笑要多烦恼要少。不寻欢乐独自寻忧,自讨苦吃自设地狱。沉溺恩爱失去自由,功名羁绊几时罢休。放宽心胸受用不尽,避免中年早早白头。人参茯苓药性平和,滋补身体让人难忘。依仗药力纵情声色,后患无穷如养财狼。过去未来是非短长,不必总是记在心上。只要心中不留烦恼,便是延年益寿法宝。上述道理非常明白,诸君谨记时时莫忘。那么,让我们心灵洒滿阳光!使身体健康福寿延长……

待续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