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分兵期间粟裕兼豫皖苏军区司令员由来及华野建制情况

一九四七年八月初,粟裕任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西线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华东野战军陈毅司令员率野直机关随行,最终,西线兵团落脚于豫皖苏地区。

分兵之初,中央军委周恩来副主席曾有重新划分华东野战军及渤海区建制的想法。也即陈粟西兵团改为晋冀鲁豫野战军,受晋冀鲁豫中央局领导,渤海区划归晋冀鲁豫。陈粟邓(邓子恢)张(张鼎丞)加入晋冀鲁豫中央局,陈毅任晋冀鲁豫第二副书记。但此意见并没有落实,渤海区仍归华东区,陈粟华东野战军和刘邓晋冀鲁豫建制均未变。以上内容,见于周恩来军事文集第三卷256—257页。

那么,中央对豫皖苏地区和华野是怎么样的考虑呢?1948年1月26日,中央军委毛主席在关于南线三军三个月作战的方针电报中指出:(六)许谭率七九两纵休整完毕后,有胶济线向苏北出动。今后苏北、苏中可形成一重要战场威胁京沪。中央决定,恢复华中分局,陈毅为书记,邓子恢为副书记,受华东局领导,管辖豫皖苏地区,苏北苏中地区及巢湖以东至淮南地区,七、九两纵,及一切华中部队统归陈粟指挥。以上内容见于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四卷375,376页。

随后,华东野战军内部编制调整为四大兵团。许谭并没有率七、九纵南下。而是韦国清率二纵南下,与在苏北活动的十一纵十二纵合并为第四(苏北)兵团。许谭部七纵,九纵和十三纵组成第二(山东)兵团。原来的西线兵团分成两个兵团,也即粟裕的第一兵团和陈士榘、唐亮的第三兵团。

粟裕第一兵团和陈唐第三兵团原本考虑分阶段渡江南下。在城各庄会议后,中央纪委采纳粟裕建议,华野暂留中原与国军决战。基于中原决战考虑,一九四八年五月九日,中央军委决定基于华中分局区域和刘邓南下大军基础上成立中原局除华中解放区现辖境地外,凡陇海以南长江以北直至川陕边区均属中原解放区)。中原中央局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原华中分局书记陈毅为第二书记,原华中分局副书记邓子恢为第三书记。同时,在中原局下成立豫皖苏分局(即原华中分局地盘),以宋任穷为书记,粟裕兼豫皖苏军区司令员。

这是中原局成立渊源及粟裕任豫皖苏军区司令员的由来。接下来,不少人关心的问题是,豫皖苏军区是什么级别呢?答案是二级军区,与贺龙的晋绥军区、程子华罗瑞卿黄克诚的冀察热辽军区同级,级别高于中原军区其他军分区。

周恩来军事文选第三卷518页明确指出:军区现分四级与中央局同级并受其领导者为第一级军区(西北、华东、中原、东北、华北)。与中央分局同级并受其领导者为第二级军区现有(注释:1948年11月1日)三个,为晋绥军区、豫皖苏军区、冀察热辽军区。与区(省)党委同级并受其领导者为第三级军区,现有三十个。中原辖六个第三级军区(注释:豫西、陕南、江汉、桐柏、鄂豫、皖西),华东辖五个第三级军区(注释:渤海、滨海、胶东、鲁中、鲁南)。

那么另外一个读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是,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的建制情况又是如何?答案也很简单,七月分兵期间,两个野战军建制并没有改变。

周恩来军事文选第三卷516页明确指出,属于中原建制有八个纵队,属于华东建制者有十六个纵队,包括四个兵团所有纵队。由此可见,所谓华东野战军纳入中原建制纯属子虚乌有。野战军在作战区域受当地中央局领导,与被纳入当地中央局编制,是两个概念。

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厘清一些读者的困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