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女孩玩网游偷充2万讨不回 家长如何不买单!

据澎湃新闻报道,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11岁的刘新言(化名)在两个月时间里,往自己的游戏账号里充值了两万多元。当其父母以“未成年人盲目充值”为由,向申请游戏平台退款时,该平台只愿意退还两千余元

该游戏平台名叫7K7K,国内老牌小游戏网之一,其所属公司为北京奇客创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刘新言的哥哥刘方(化名)告诉澎湃新闻,刘新言很长一段时间在该游戏平台玩一款叫皮卡堂的游戏,该游戏内容是虚拟生活,玩家在游戏里需要挑选道具打造个人空间,而有些道具则需要金币购买。

今年8月中旬开始,刘新言就开始在该网络游戏平台上充值金币。记者从刘方提供的充值记录上看到,连续两个多月里,刘新言共往该游戏平台充值了50余次,每次充值数额少则三五十,多则一两千,总计22849元。

刘新言本人告诉澎湃新闻,她是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手机将自己的QQ钱包与父母的银行卡绑定,随后每次通过短信验证码将银行卡里的钱转到QQ钱包里,再通过QQ钱包购买游戏金币。

“我的手机有时候放在她那里,好联系。她每次充值完都会把验证短信删掉。”刘新言的母亲马女士对澎湃新闻说,就这样,直到今年11月初,因为家里用钱,查询到银行卡时才发现金额减少。

据刘方表示,其属于江苏新沂一个农村家庭,父母年过五旬,两万多元钱对父母来说是很大的支出。

“游戏网站为什么可以让未成年人充值这么大的金额,且充值频率那么高,也没有注意。

该游戏平台的客服对澎湃新闻表示,“只能退余额”。尽管玩家是小孩,但充值的账号是通过有实名的大人的银行卡“我们并不知道是她偷偷充的。只要实名想充多少可以充多少。”该客服说。

该客服还对澎湃新闻表示,该公司不止一次收到过类似事件的反映,且有比这数额更高的未成年人充值案例。

父母辛苦积攒的两万多块钱就让孩子这么轻而易举得花在网络游戏上了。相信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孩子花出去的钱是否能要得回来?父母又是否该为孩子的游戏行为买单?

嘉宾:云南冰鉴律师事务所主任 陈维镖律师

方弘:孩子花出去的钱是否能要得回来?为什么?

陈维镖律师:根据今年10月1号新实施的《民法总则》第19条的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从本案来看,11岁的刘新言在游戏平台充值了两万多,而且是以父母的名义进行充值。这属于重大误解。也就是说销售平台认为装备是大人购买的,而实际上却是小孩子购买的。

其实,父母要回这笔钱,可以以重大误解为由来申请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但是,有时限要求,要在知道或者应该知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三个月之内行驶撤销权。因此,刘新言家人在法律上是有救济途径的。

方弘:游戏平台的客服给的解释是,尽管玩家是小孩,但充值的账号是通过有实名的大人的银行卡。他们并没有办法识别对方到底是个孩子还是成年人。表面上,看似有道理,但是,实际上是属于重大误解,可以撤销。重大误解需要怎么证明?

陈维镖律师:小孩的父母要提供证据证明是小孩操作的,而不是大人操作的。

因为,如果是小孩操作的,在未经追认的情况下,这个行为就是无效的。除非是小孩的父母知道刘新言充了钱,他们没有意见。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行为就是有效的。

小孩父母主张是小孩充值,而且要求退款的情况下,他们就要举证证明充值行为是小孩实施的,而非大人实施的。如果在小孩的父母能够提供证据证明是充值仅仅11岁的小孩实施的,那么这就是重大误解。

因为,游戏平台在接受充值的时候,不可能判断是大人实施的还是小孩实施的。

这个举证责任的证据在于小孩的父母。只要父母能证明是小孩实施的,这个行为和她的智力、年龄不相适应。这个民事法律行为就是可以撤销的。但是,需要在三个月之内实施撤销权。

首先,双方可以协商。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人们法院确认这个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既然是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就自始无效。

游戏平台所取得的财产就应当依法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是没有必要返还的,就应当折价的补偿,而且有过错的一方就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

但是,本案中,作为小孩的监护人也是有过错的,自己的手机和密码没有保管好。这就给小孩一个可乘之机。对此,小孩的父母自身也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

但是,游戏平台只愿意退两千,我认为是不公平的。

方弘:父母能够要回这2万多,关键就在于证据的收集。也就是说,刘新言的父母必须证明充钱的行为是刘新言所为,而非自己。这个证据怎么收集?

陈维镖律师: 这就需要父母举证证明,在充值的时间,父母没有对自己的手机进行操作,要有证据。否则双方会争执不下。

方弘:本案中,刘新言有50多次的充值,也就是刘新言的父母要对每一次的充值都要举证证明充值时间自己是在工作或者做其他事情,没有机会操作手机。这个证明就特别难了?

陈维镖:因为民事诉讼的原则之一就是谁主张谁举证。如果小孩父母不能举证证明自己没有操作的时间,游戏平台就推断是大人操作而非小孩操作,可以以此来抗辩。

方弘:尽管,从法律上来讲,对于未成年人动辄几万的游戏消费,家长是可以要回来的。但是,从举证的角度来说,要回来又很艰难。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陈维镖律师:对,举证还是很困难。因此,我建议,小孩的监护人不要把手机随便交给小孩玩。而且要把手机锁定密码,密码不要让小孩知道。主要还是从源头来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是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维权的成本是很高的,举证的难度也是很大的。

我建议,作为小孩的监护人,还是管好自己的手机,并且尽可能的让孩子不要迷恋游戏。这不仅仅是预防经济方面的损失,而且对小孩的学习等各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方弘:的确。预防比发生事情之后再想办法怎么解决要更为重要。有的时候,购买装备等还不一定要输入密码,直接一个验证码就可以把钱扣划了。

今年5月1号,文化部印发的《规范网络游戏运营》的通知已经开始实施了。通知对一些网络游戏运营企业、游戏平台进行规定。比如说用户一定要实名注册,这个就是为了防止未成年人玩游戏。但是,网络游戏平台对于这样的一些规范,在实施的过程当中,能否做到完全执行是一个未知数。相应举措以及是否能够预防儿童玩手机,也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只能请家长做好从源头预防和监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