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意也·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人之病,因人之有命,没有命就没有病。人之命,上系于天,下系于地,中系于人事,五藏六腑、气血阴阳,动态变化,和则不病,逆则生病。
命是动态差异的、自然完整性的、多维联系的,所以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知“贵贱贫富,少长勇怯”,才可能知人之命,知人之病。
有生命的是人,无生命的是尸。日月之升降,四季之寒暑,是人生存的根本;贵贱贫富之生活,少长勇怯之体格,是人生存的现实。没有日月宇宙,脱离生存现实,就不能认识生命,不能认识生命,医学就没有人性。
有生命的人是个体存在的人,生存的因应联系,生命的气化活动,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病同样如此,在活生生的人有共性,有个性。
生命客观,是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客观,是我命的客观。共性是普遍存在的规律,可以规范;个性是我命存在的特殊,不同人不一样。把人当人的中医,从理论的形成讲,是在个性基础上形成共性的认识,从临床运用讲,是用共性理论求证个性客观。
如果把实事求是作为科学原则,中医是厚重而真实的科学,它直接来源于活生生的人,立学基础纯粹自然客观,其理论是在《易经》之后,立足药物(治疗)作用人体后的反应(疗效反观),如神农尝百草等生命体验的客观事实,应用“阴阳应象思维”逐步发展起来的。
中医理论中的人,应天之动,应地之静,具有“阴平阳秘”,动态平衡的生命客观。所以在中医理论,宇宙星辰、四季寒暑是客观,劳逸苦乐、性格刚柔是客观,这方方面面的客观,成就人的生命。
吴鞠通认为:“医者易也。有不易之定理,有交易之变通,有变易之化工。”(《增订医医病书·医字论》)
中医之道客观大于主观,是生命之至理,集共性与个性于一理,融原则性与灵活性于一方,是“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的不二之途。机械标准,思维僵化,用共性否定个性,以主观标准客观,都不可能成为中医。
清·李德中:“得医之意,不能出乎规矩之外,不可拘于规矩之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是为得之。”(清·李德中《医学指南·医论》)
所以说,“医者意也”!把人当人的临床诊断,有共性的认识,有个性的判断,不能标准;把人当人的临床治疗,有原则的要求,有灵活的对应,不能规范。不机械、不刻板、不僵化、不守旧,斯能行中医之道。
元·朱震亨《局方发挥》:“医者,意也。以其传授虽的,造诣虽深,临机应变,如对敌之将,操舟之工,自非尽君子随时反中「1」之妙,宁元愧于医乎?”
明·刘纯《医经小学·序》:“医,意也,临病立意以施治也。其书《内经》载运气病源,靡不悉备。候天地之变,究疾病之机,尽调治之理,此神圣爱人之仁。拯羸救枉,济物之至道也。……嗟夫!学必本于经,病必明于论,治必究于方,而能变通而无滞,斯能尽夫立医之意矣。”
清·陈念祖《陈修园医学寻源三指禅·经验方》:“医者,意也。不离古法,不执古方,言贵乎圆通也。”
冉雪峰《冉雪峰医案·中恶》:“治病不可不明古方,不可不明古法,又岂可泥守古方、泥守古法?一言以蔽之,以适合现实病机病情则宜。”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临床模式。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不能墨守成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不能有门户之见;尊重活生生的人,尊重自然客观的生命,不能有实验实证之枷锁,规范标准之桎梏。
清·尤在泾《医学读书记·卷下》:“医悟融会诸经,贯穿百家,不为名言高论,而义理自著,以视夸大其言而不适用者,奚啻霄壤!”
伤寒之三阴三阳,温病之卫气营血,脾胃论、瘟疫论,金元四大家,清代叶薛吴王,扶阳理论、滋阴学说,古代名家之医案、医话、医论等等,兼收并蓄,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医。
[1]反中。反,返也,回复原本的健康。中,中庸、中和,生命健康就在生命之和,不偏不倚。君子中庸,中医为君子之道,补偏救弊,使生命阴阳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