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通脉是中医古方治疗大多数心衰的核心主旨
武汉广慈中医认为,心衰患者主要为血脉凝涩瘀滞或挛缩的病理变化,所以辨治的着眼点就要放在和畅血脉,进而促进机体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的协调上。但如何使血脉和畅呢,关键有两个字,一个是“温”,一个是“通”,这就是扶阳通脉法思维的关键点:以温而促通。
温,是指温扶元阳以促进生命功能振奋,脏腑阴阳协调平衡。通,是指疏通阳气,通畅气血。疏通阳气,也就是“通阳”,用扶阳药物打通经脉,使机体阳气回纳复元;通畅气血,就是温阳而活血,祛除阴寒、血瘀、痰浊等病邪,以扶阳而促使血脉通达和畅。
以温扶元阳为主旨
“温”,就是温扶以元阳为主的阳气,促使机体元气通达,血脉和畅,阴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方法。扶阳通脉心法就是以元阳为主的阳气为基础的。
阳气,是天地自然和谐变化及万物生长化收藏的主动力,是人体生命功能动力和能量的源泉。
人的五脏各有自己不同的阳气,而真正决定着人体生命整体功能和进程的这个阳气,就是元阳、真阳,亦即肾的阳气。元阳对于人体生命功能活动的正常运行是极为重要的,生命的过程,就是在元阳的主导、激发、调控下,不停地积聚和转化能量的过程,人身一切阳气皆是在元阳的主宰下发挥各自的作用。
一般来说,人到了中年以后,元阳就逐渐趋于虚耗递减的状态,阳气亏损则生命功能的动力不足,气血循行障碍,易于罹患心脑血管病等急慢性病变。因此,辨治心脏病,重视扶阳,以温阳为主导来遣方用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人身以元阳为主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肾阳的盛衰决定着人体生命的进程,古医家早已认识到了以阳气为主维持人体阴阳平衡的无比重要性。如明代张景岳,将人身之阳气与天上的太阳相提并论,视肾阳为人身之宝,肾中“一息真阳”为人体五脏六腑的正常工作提供原动力,因此把肾阳喻为人体内的太阳,可见其重阳的理念非同一般。
天地运行离不开太阳的能量,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亦离不开以元阳为主的阳气的温养和气化,血在经脉中运行而濡养脏腑经络四肢百骸,须臾离不开阳气的激发和推动。
天空中的太阳是温热的,故古有“离照当空,阴霾白化”之说,而人身之阳气也是温热的,阳气充沛振奋,可使体内阴凝寒邪尽消。所以说,气得阳则达,血得阳则旺,脉得阳则畅,瘀得阳则祛,痰得阳则化。所以,机体的“阳”无时无刻都在发挥着温煦、激活和推动各脏腑组织器官功能的作用。
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之精髓就是处处以顾护阳气为重点的,《伤寒论》以风寒伤阳为立论之本,创六经辨证,全书贯穿了以阳气为重的经旨。
后世医家深知《伤寒论》之精要,并将六经的理法方药圆通运用于临床各科者,首推清末伤寒大家郑饮安,其临证特别强调真阳气机在六经辨治中的重要性,治病立法,首重扶阳,创立了治病注重真阳的基本思想。
所以,治病注重扶阳,就是抓住了根本,诚如宋代窦材在《扁鹊心书》中所谓:“为医者,要知保扶阳气为本,人至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暖,下元虚惫,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在阳所在也”,所以说在临床上,对于心脏病等慢性疑难病症(证),以温通扶阳为治,常可提升疗效。
以通脉活血为核心
“通”,就是疏通阳气,通畅气血,以温通阳气达到祛除阴寒、血瘀、痰浊等病邪而活血通脉的方法,扶阳通脉心法是以通脉活血为核心的。
一些慢性心脏病患者,或年高肾阳亏虚,或久病元阳日损,多呈现生命动能衰退,即心脾肾之阳虚的征象,阳气虚衰则阴阳气化失职,气机升降失常,脏腑功能失衡,经脉气血不通,致使阴寒凝结,瘀痰壅塞而生重危疑难之病症(证)。因而,辨治心脏病证,应首重阳气,以温扶阳气而促通脉活血。
扶阳通脉心法的中心思想就是重阳,立法处方谨守病机,时刻把握阳气之动态变化过程,以扶阳(温阳、振阳、通阳、回阳)为主导,元阳旺盛,则可激活阴阳气化,复常气机畅达,促进气血运行,从而促进机体真气血脉通达和畅,生命功能振奋,脏腑功能协调,整体生命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由此,则机体足以消尽阴气(邪),使气机之升降出入复常,即可达“阴平阳秘,正气存内”,阴阳平衡,脏腑和谐,不易受邪发病的目的,特别是可使心血管脉络通达和畅,心脏得养,这是整体安和的基础。
对于通阳的问题,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匱要略》中用的最早也最活,《金匱要略》中有一句名言:“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这就是“通”的最重要涵义。
为什么要通阳呢,这肯定有阳气不通的病机,阳气是机体的动力,有温煦、推动、防御、气化的功能。阳气呈弥散的状态在机体内流动,无处不到。哪里阳气不到,哪里就会病变,气可阻痹,阳也能阻痹,气阻可以导致阳阻,阳阻即为阳气不通,可导致阳气不通者,必是阴类病邪,如痰饮血水湿等,这些病邪可遏制阳气的通畅流动敷布状态,也就是阳阻可以导致阳遏,这也就是临床心脏病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
扶阳通脉主药为桂枝、薤白、细辛等,而最重要的则是中药附子。扶阳通脉的方剂也有10多种,我们以后有机会专门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