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旭东老师讲解站无极式的时间问题及三层境界(外一篇)

童旭东老师讲解站无极式的时间问题及三层境界(外一篇) 谈谈站无极式的时间问题——童旭东 站无极式不是以时间论功夫,而是以动静论功夫。 那么什么是无极式的动静功夫呢? 无极式的动静是两段功夫。 第一个阶段是动中求静的功夫。 第二个阶段是静中生动的功夫。 如果作为教拳,话说到这个地步就已经说完了。但今天的人总不满足于此,总要问什么是动中求静?什么是静中生动? 过去如果这么去问,一般是要碰钉子的。 但是我以为今天的人学习拳术,就应该这么去问,只有这么去问才能使东方的艺术与西方的理性发生碰撞,产生有意义的思想火花。有人说没有困难就没有艺术。同样我以为没有冲突就没有思想。这是题外话。 站孙氏无极式在开始阶段是动中求静。因为孙氏无极式要求两脚成90度,两脚跟相并,如同平地立杆。显然这个姿势是不利于身体平衡的,这正是此式之卓越。 什么是平地立杆呢?就是在开始阶段需要微调其平衡,然后才能立住。站无极式也是如此,开始需要通过大脑的意识去微调身体的平衡。当站到一定程度后,大脑中的意识消失,身体不通过大脑的意识自己调节平衡。于是由动中求静进入最初步的动静合一。 身体趋向动静合一的过程就是养气的过程,当身体达到动静合一后,先天真一之气逐渐充盈,开通丹田气机,体内真气遍体周流。这就是由动静合一达到静中生动,即意静而气动。 这就是太极的状态。 所以孙禄堂先生说:“太极即一气,一气即太极。” 接下来,就需要由意来引导,以气为本,以意生形,通过意、气、形的协同合一而成拳中之劲。其过程还是由动中求静到静中生动。 开始的动中求静,是以气为本,由意生形,所谓内动外随,这个外随的形式可以多样,但无论形式怎样变化,其原则是不能影响体内真气的运动,符合这个原则的外动就是外随。即意引——形至——气真。当意、气、形协同一致后,逐渐进入动静合一的状态,当完全进入动静合一状态就是形虽动而意静神空,此时就进入到静中生动的状态,也就是太极,于是具有感而遂通之能。当练习运用技击实战的技法时,同样还是要遵循由动中求静——动静合一——静中生动这个逻辑过程。于是使感而遂通之能逐渐适应实战技击,随着与各类技法融合程度的提升,使感而遂通之能逐渐完备。 以后在技击实践中同样遵循由动中求静——动静合一——静中生动这个逻辑过程。 这个逻辑是人体内外机能完备的逻辑。全面认识这个逻辑、全面掌握这个逻辑只能走孙氏武学的体悟路线。 综上,动中求静——动静合一——静中生动这个逻辑过程是通过站桩、走架(融合技法)、实战技击这样三个台阶贯穿始终,逐渐完备感而遂通之能。这个进阶过程就是孙氏拳对神、气、意、形融合的进阶过程。 这就是孙禄堂先生所揭示的:“一以贯之,纯以神行”之意义。 因此,孙禄堂先生指出:要将无极到太极这个起点之意贯穿到拳术体用的所有过程中。 了解上述这个修炼过程,就知道练无极式不在于站多长时间,而是第一步要站出动中求静,第二步要站出动静合一,亦即身动不知动。第三步要站出静中生动,即意静而气动。 静为本体、动为作用,动中求静、静中生动,动自意觉、意由神出,动静合一、形至气真。故技击要素乃神、气、形、心、意,以五行论之,意为金,气为木,神为水,形为火,心为土。由此可悟孙氏拳学体用逻辑。 动静交变中的那个点子就是太极,即先天真一之气的气机。 第一个阶段是形(动)——意(静)——气(机)的生成,通过即站无极式、三体式来完成。 第二个阶段是气(机)、静(意)、动(形)的合一,通过走孙氏三拳的拳架来完成。 第三个阶段是气(机)、静(意)、动(形)的协同作用,即感而遂通之能——孙氏三拳建构的技击基础。 动静者阴阳也,其交变之机就是气机——当中那个一点子——太极是也。由此孙禄堂先生把太极的义理融会贯通到所有的武技中,形成宏观太极的新的武学体系——为提升各派武技的技击实效和品质建立了完备的模本。 所以,2001年在为孙禄堂先生立铜像时,孙剑云老师将孙禄堂先生定位为“太极宗师”,可谓深刻而准确。太极是对包括太极拳和所有的武术门类乃至一切学理的升华。无极式的三层境界 关于三步功夫在《拳意述真》中已有论述,可谓经典。此外我在《孙氏武学研究》中也有相应的注解。本无需再行赘述。因近来站无极式、三体式,想起当年剑云老师曾讲三步功夫要历经三层境界,即松沉——轻灵——空明。无论站无极式、三体式,还是行拳走架,乃至技击实战都要经历这三层境界,孙氏拳只有到达空明的境界,才算登堂入室。 然而要达到每一层境界,都有很多误识,需要辨认。所以有三年内不可一日无师之说。比如关于练习无极式就有三忌。 站无极式忌讳者有三:一是意念假借,二是昏昏欲睡,三是身体怂恿。 既然是无极式,所修者是无意的状态,进入无意的状态为的是产生无意这种状态下的功能,所谓无意之中产生的真意。所以,任何意念假借都将使练习者远离这个目标。 无极式从混沌入手,目的是使练习者不要专意于某种意念,但决不是昏昏欲睡,而是观的状态,这个观不是用眼睛观,而是用全部身心去观,即观身外,亦观体内,其意大略似那种由火车窗口观看窗外景色的状态,不是盯着某一物看,而是有什么,则见什么。用于技击时,则是用全部身心观对手的内意,知彼意,于是能意在彼先。因此,昏昏欲睡地站无极式则是错误的。 站无极式时,身体自发地会产生微调,这种微动全是无意的,不是通过大脑指使的,是由身体自动产生的,故不是有意让身体鼓弄。 因此,站无极式要知道有此三忌。 前面讲了练拳要经历三层境界:松沉——轻灵——空明,站无极式也是如此。以下根据已故支一峰师兄的讲述,做个简略介绍: 站无极式最初的效果就是松沉,整个身体如同衣服一样垂挂在身体的意轴上。 松沉的境界,不仅仅是自我的感觉,更是对别人产生的效果。自己不加一丝力,但别人却很难抬起你的胳膊,觉得非常沉,好象你的胳膊内灌有水银一般。练习无极式站出这个境界一般要有半年以上的时间,每天坚持,站一次的时间不得少于2个小时。 站无极式有个从上轻下沉到上下一致犹如透空的过程,到了上下透空的阶段就是进入到轻灵的境界。同样这个轻灵的境界不仅仅是自我感觉,更是实际的效果。基本的效果就是举止轻灵,身体移动变化迅疾自如,身动而不自知,身法、步法的变化感而遂通。更进一步的能引发轻功,无须跳跃,身体能够飘离地面。 再进一步,就进入到空明境界,进入这个境界,前知(预知)能力大大提升,对体内身外的情况及现状与将要发生的情况都感应得清晰确切。如同通过透明玻璃看玻璃内外之事一般。所谓至诚之道可以前知之意。 练习无极式,是从混沌开始,逐渐到空明的境界才能算合格。 练习无极式要贯穿修习拳术的始终,在这方面与练习三体式是一样的。

(0)

相关推荐

  • 孙禄堂“无极而太极”练法抉微

    在上一篇文章,我对孙禄堂拳法"虚无一气"的诀窍进行了揭示,一些拳友通过体悟有了一些不虚的感受. 本文则进一步就孙老拳法中"无极而太极"学问谈谈自己的浅见,不当之 ...

  • 读经典 |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杨澄甫注: 不动为无极,已动为太极.空气变动而生太极,遂生阴阳,放练太极先讲阴阳,而内包罗万象.相生相克,由此而复化矣.太极本无极生,而阴阳之母也. 太极者, ...

  • 童旭东:孙氏太极拳的无极式与太极式

    写在前面: 研修太极拳必须从无极.太极入手. 无极.太极在孙氏太极拳中是客观存在的状态. 打着科学的旗号否定无极.太极的人,大多是那些既不懂科学,又自以为懂科学的人,这类人最喜欢批判无极.太极.八卦. ...

  • 童旭东:关于孙氏武学的问答(摘录)(之三)

    孙禄堂先生 (续上期) 问:你认为武式太极拳如何? 答:武式太极拳起承转合,动作简明,理法有序. 问:对其他几式太极拳你怎么评价? 答:以我本人的经验没有资格评价,我只能转述前人的看法,如刘子明先生说 ...

  • 童旭东:刍议孙氏八卦拳

    编者:目前以较大篇幅讨论孙氏八卦拳(作者:一般俗称八卦掌)的文章偏少,故此文值得研究者关注.依作者提示,编者起码认为现在有以下几点值得重视:1.此拳的理法与其他各支的八卦掌有哪些不同?2.孙禄堂先生是 ...

  • 童旭东:关于孙氏武学的问答(摘录)(之一)

    写在前面的话-- 说真话.讲实话必然要得罪各个方面,几乎让所有的人都不舒服--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性情如此,因此一些自称是孙门的人骂我,至于孙门外的某些人更是恨我恨得咬牙切齿--天下武术本非一家- ...

  • 谢瑞熙作品︱我和谭旭东老师的缘分

    谢瑞熙    长兴第一小学404班 我和谭旭东老师的缘分        妈妈让我猜明天是啥日子?这才想起来是谭旭东老师来长兴讲座的时间.想到这里,我兴奋得几乎整夜没睡着.第二天早上,我特意穿上了公主裙 ...

  • 童旭东:刍议五行拳中劈拳体用

    孙禄堂先生示范的劈拳 笔者在以前的文章中曾介绍过支燮堂先生在最初练拳的十几年里只练三体式和劈拳,劈拳是形意拳五行拳里的第一个拳式,可见其重要. 那么什么是形意拳的五行拳? 即劈崩钻炮横五种拳式,孙禄堂 ...

  • ​[抖音教学](收藏版)大卫老师讲解杨氏85式太极拳:弯弓射虎(试运行)

    [抖音教学](收藏版)大卫老师讲解杨氏85式太极拳:弯弓射虎(试运行)

  • 雷声浅谈——童旭东

    发声即是起落开合的一种表现形式,初练者发声有助于体会发力的关窍.通过声音可以判断内外相合的程度,可以判断发力的质量.雷声确是体会.检验内外相合的一种方法. 形意拳是在心意拳的基础上提炼出一套规矩.道理 ...

  • 童旭东:孙禄堂武学的文化气质之一——诚中刚勇,桀骜独立

    孙禄堂先生 孙禄堂先生在<详论形意.八卦.太极之原理>一文中指出:其形意拳的性质是至大至刚.诚中形外.孙禄堂先生又在其<江苏全省国术运动的趋势>一文中指出:其形意拳是各派武术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