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光日新1315】天天读经典:入则孝(图:农民施肥)

“V” 习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知行合一。
每天读(听)书不少于30分钟
遇到烦心事及时转念
对自己微笑3秒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物无美恶  过则为祸

 天天读经典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篇》
这段话没有什么异义,翻译过来就是:孔子说,年龄比较小的人在家里要孝顺父母,踏入社会就要处理好上下左右的关系,言行谨慎,诚实可信,要广泛地爱护众人,主动地亲近那些有仁德、品行高的人。这些都能做到了,再去学习一些文化知识。
这段话充分表明,孔子的仁德教育,是把仁德放在首要位置的,这些良好的仁德品性通过什么途径获得呢?很显然不是在学校里学来的,因为原文中是说前面那些(良好品行)都做到了,还有余力的话,才是到学校里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是从社会上习得吗?显然也不大可能。所以,良好的仁德品行,只能从家庭教育中获得,只能从家长的言传身教,最主要的是身教中习得、养成。

为什么孔子把仁德教育放在首位?其实几千年的社会事实证明,有德有才者是精英,是社会栋梁,是国家的中流砥柱,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有德无才的人可以信赖,也可以继续培养;无德有才者,在遇到别有用心的人的诱惑的时候,早晚会成为国家、社会、家庭的祸害,所以这样的人于国只能谨慎使用、难堪重任,于人则不值得信赖、无法与之深交;至于无德无才者,更应该敬而远之。

据新华社消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23日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可见国家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并开始通过立法来指导、支持、服务和规范家庭教育,促进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中更好成长。

家庭教育,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家长的教育,因为家长是孩子的榜样,是孩子言行品性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要做这样的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