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碳中和:国内外石化企业碳中和典型案例(二)(22)
目前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在能源总消耗结构中仍占到 85%,是碳排放最主要的源头,要减少碳排放就需要长期优化能源消耗的结构。塑料回收利用及可降解塑料的替代使用是对石油化工行业减碳的有效手段。
2019年,道达尔收购塑料回收公司Synova,此举将扩大道达尔公司的塑料回收业务,并有助于控制塑料废料。Synova公司从回收塑料中为汽车制造商生产大约20000吨高等级聚丙烯。道达尔表示,将Synova的回收技术与其在聚合物(用于制造塑料和其他物品)方面的专长结合起来,将增加汽车行业回收聚丙烯的供应。
SABIC与BP塑料循环技术合作,2030年将生产30%的乙烯、丙烯。认证的可回收聚合物是SABIC的TRUCIRCLE™产品组合的一部分,使用先进的回收技术生产,可将劣质的混合塑料和用过的塑料(焚化或垃圾填埋场)转化为热解油。该油可作为传统化石材料的替代原料,将在bp的盖尔森基兴炼油场进行加工,然后由SABIC在盖尔森基兴聚合物工厂中使用,以生产经认证的可回收产品。
bp和SABIC在盖尔森基兴工厂的石化产品上有着数十年的合作,这是鲁尔河北部地区化学工业网络价值链的起点。盖尔森基兴(Gelsenkirchen)的炼油和石化厂在德国人口最多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化学工业中起着重要作用。bp运营着德国最大的烯烃工厂之一,产能约为200万吨。“这是我们愿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到2030年,我们将利用可持续的可回收原材料实现多达30%的乙烯和丙烯生产” bp欧洲和非洲炼油和特种产品解决方案副总裁说。
2021年1季度,埃克森美孚与Agilyx合作成立塑料回收公司Cyclyx。该合资企业致力于帮助增加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埃克森美孚持有Cyclyx 25%的股权,而Agilyx持有其余75%的股权。Cyclyx将对塑料废料进行聚集和预处理,以满足各种回收工艺的技术要求,同时确保向其客户可靠地供应原料。
合资公司将Agilyx在塑料废弃物转化方面的专业优势与埃克森美孚的技术优势和大型石油化工制造网络相结合。作为协议的一部分,Cyclyx将帮助为埃克森美孚的先进回收项目提供塑料废弃物原料。先进的回收利用包括将塑料废弃物分解成分子砌块,然后将其用于生产塑料原料和其他有价值的产品。而埃克森美孚最近宣布,正在其位于德克萨斯州拜顿的工厂测试先进的回收技术。
可生物降解塑料中,以环氧丙烷和CO2为单体催化聚合生成的聚碳酸亚丙酯(PPC),是国内外生物降解材料中的关注重点。环氧丙烷和CO2合成碳酸丙烯酯,然后再通过酯交换法生成碳酸二甲酯的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但是环氧丙烷和CO2直接聚合成聚碳酸亚丙酯,是研究界的不懈追求。原因在于PPC作为一种可降解塑料原料,可以和淀粉混合在一起变成可降解塑料。
国外最早研究PPC的是日本和美国,我国于1985年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开始立项研究,主要研究单位有中山大学、中科院应化所、广化所、兰化所、浙江大学和等。其中,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王献红研究员、中山大学孟跃中教授是PPC聚合行业的领军人物。
自1997年起,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就开始布局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该方案不仅利用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还为石化行业和能源化工品的原料来源多元化提供了重要示范。若能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其内涵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2017年4月19日,采用长春应化所聚碳酸亚丙酯(PPC)生物降解塑料第三代合成技术的30万吨/年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项目在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举行了奠基仪式,并于2021年1月正式投产。2020年联创股份与中山大学签署《技术开发(合作)合同),共同合作开发二氧化碳系列可降解共聚物合成技术。
4月2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首次成功发行“绿色债券”,发行规模11亿元,发行期限3年,募集资金将用于公司光伏、风电、地热等绿色项目。这是是国内油气企业发行的第一支碳中和债。
此次“绿色债券”募投项目包括中国石化前期在全国各地布局的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地热供暖等新能源项目70余项,可实现每年减排二氧化碳36.28万吨,节约标准煤15.62万吨,减排二氧化硫93.35吨,减排氮氧化物98.07吨,减排烟尘18.68吨,充分展现了中国石化在推进新能源替代、加快结构调整优化等方面的示范效应。
3月22日,内蒙古久泰集团万吨级二氧化碳制芳烃工业试验项目开工会在成达公司召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崔连国,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甘克俭,清华大学教授魏飞和三方项目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万吨级二氧化碳制芳烃工业试验项目由内蒙古久泰集团、中国成达和清华大学共同研发设计建设,是全球首套二氧化碳制芳烃装置。崔连国对成达长久以来对久泰的支持表示感谢;并特别对成达在久泰产业链规划、工业试验项目中的工作态度、工作成果表示肯定和赞赏。
未来,久泰将在可再生能源、碳一化学、有机化工、新材料等领域持续发展。对未来继续与成达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前景充满信心。甘克俭指出,三方在久泰万吨级二氧化碳制芳烃工业试验项目的合作,开启了创新发展的新篇章。成达作为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新材料、可再生能源等相关产业的专业工程公司,与久泰现阶段及未来产业布局高度契合,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成达愿持续为久泰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工程技术服务,对未来三方取得更加深入的合作充满期待。
2020 年9 月25 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专家在海南东方召开了 由中国海油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和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专家评估会。评估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韩布兴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秘书长陈建峰院士领衔的八位专家组成。
专家组认为: 该项目率先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工业试验装置,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主要技术指标先进,对于我国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海洋石油集团科技项目、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先导项目、上海市科委重点重大项目支持下,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海洋石油富岛公司和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关键技术开发及中试放大研究,并于2020年7 月建成5000 吨/ 年工业试验装置。该装置已累计运行512 小时,并已于9 月21-24 日通过了石化联合会组织的现场72 小时考核。
7月5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启动。此次中国石化启动建设的百万吨级CCUS项目,由齐鲁石化二氧化碳捕集和胜利油田二氧化碳驱油与封存两部分组成。齐鲁石化捕集提供二氧化碳运送至胜利油田进行驱油与封存,实现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封存一体化应用,把二氧化碳封在地下,把油驱出来。
启动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项目是充分发挥中国石化上下游一体化优势,统筹二氧化碳减排与利用,将炼化企业捕集的二氧化碳注入油田地层,把难动用的原油开采上来,实现“变废为宝”。项目拟于年底投产,预计未来15年,项目可累计注入二氧化碳1068万吨,可实现增油296.5万吨。
此外,“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将加大建设力度实现CCUS产业化发展,研究建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中心,重点部署CCUS+新能源、CCUS+氢能、CCUS+生物质能等前沿和储备性技术攻关,加大二氧化碳制备高价值化学品、二氧化碳矿化利用等技术应用力度,突破碳捕集、输送、利用、封存等各环节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难题,建成“技术开发—工程示范—产业化”的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创新体系,延展清洁固碳产业链,打造碳减排技术创新策源地。例如,依托南化公司等炼化企业产生的二氧化碳,力争在所属华东油气田、江苏油田等再建设百万吨级CCUS示范基地,实现CCUS产业化发展,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图为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注汽技术服务中心技术人员正在纯梁油区进行二氧化碳注入前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