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读史之大唐(103):历史上唯一以军礼下葬的女性

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第一篇 创始团队:最初的神明(103)

李孝恭、李靖这个‘二李’组合,算是一对‘黄金搭档’。《李孝恭传》评价:‘自大业末,群雄竞起,皆为太宗所平,谋臣猛将并在麾下,罕有别立勋庸者,唯孝恭著方面之功,声名甚盛。

虽然说的是李孝恭,但实际上,真正建立‘方面之功’、能和李世民比一比的,正是这个‘二李’组合。

这两个人和李渊的关系也很有意思。一个是亲戚;另一个,是仇人。

李渊这个家族一直人丁兴旺。古人嘛,家天下。打天下这种大买卖,自己家里人肯定要先上。所以李渊的政策,是能用的都尽量用。行不行,给个位置干干就知道了。典型的例子是李世民的亲姐姐、平阳公主。起义之初,就自己拉了一支队伍。后来又长期带兵镇守一方,现在山西的娘子关就由她而得名。可惜英年早逝,死后李渊下令葬以军礼。有关方面汇报:按规定,女同志的告别仪式没有用军乐队的。李渊很生气:什么规定不规定,不知道公主什么人吗?‘亲执金鼓,有克定之勋。功参佐命,非常妇人之所匹也。何得无鼓吹!’于是就成了历史上唯一以军礼下葬的女性。女人都上前线了,其他人可想而知。

李孝恭是李渊的堂侄,在李氏家族中,算是领导才能比较突出的一位。关于他的性格,传记中有个生动的描绘:‘孝恭性奢豪,重游宴,歌姬舞女百有余人。然而宽恕退让,无骄矜自伐之色。’看完这段,给人的感觉:怎么跟李渊有点象呢?一是好玩乐。读《高祖本纪》,一个突出的印象:李渊休假制度坚持得很好。动不动就是‘上猎于某某处’、‘上幸某某地’。李世民在前线打得不可开交,他老人家照样这里打猎、那里巡游,不亦乐乎。好象现在美国总统,虽然操着全世界的心,但度假雷打不动。只不过活动内容换了,现在是高尔夫。而李孝恭的爱好,看来是组织饭局,还养了个百多人的歌舞剧团。二是没架子。地位虽然高,但是作风亲民、不装腔作势,对人一般也比较客气。总的看,李孝恭和李渊一样,属于比较洒脱、比较豁达的那一类人。

李靖又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况了。前面介绍过,他好像早年和李渊有点什么过节。在李渊起兵太原的节骨眼,还打算自费到中央去告个御状。结果还算幸运:李渊不管爱才也好、收罗人心也罢,给他留了个活口。放到李世民身边,打王世充立了点功,算是挽回一点印象。

体现李渊眼光的,是对他下一步的安排:‘时萧铣据荆州,遣靖安辑之。

不过所谓安辑,其实也是句空话:一没给兵、二没给钱,区区数人,就这么南下了。

尽管如此,李渊还是给了他一样最重要的东西:机会。

北方战场,有李世民带的一帮人,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南方这一片,有必要加强点力量。但那么多人,怎么单单派出个李靖呢?

这肯定不是拍脑袋的决定,而是经过慎重的研究。选人的标准,起码有两条:第一是有才干、能够独当一面;第二,不能是李世民的心腹铁杆。

第一条好理解,第二条,有那么严重吗?

对李世民的防范,其实早在打下长安后就已经开始了。当时他身边很多幕僚被调离,安排去外地任职。‘时府僚多补外官,世民患之。

倒不是说李世民表现不好,那时候他羽翼远未丰满,也谈不上什么异心。作只是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李渊必须遵守权力游戏的规则:你表现积极可以,拉帮结派不行。任何有可能坐大的势力,都要预先防范。不仅仅是针对李世民而已。

出于这种考虑,经营南方的人选,绝对不能出自李世民的派系。如果真有这样一个派系的话。

李靖的南行之旅,充满坎坷。中途打了一仗、换了三任领导,还差点丢掉小命。

他走的路线,大概以长安为起点。李渊这个人,休假归休假,工作还是勤快的。和所有负责任的领导一样,人走之前总要接见一下。一是听听本人工作思路,二是再作一番交待。当时任务还在准备阶段,无非说些:“现在你以中央特派员名义去巴蜀。军事方面,相信你是可以胜任的。但是打萧铣不是个小工程。这样大事,对你们是个全新的课题。你天资不错,据反映近来工作也很努力。去了以后,要尊重孝恭的领导、多联系群众,相信你们是能搞出点名堂来的……”李靖当然表态:皇上的谈话,对我鼓励很大。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反正就是这些话吧。

李靖出了长安,行程的第一站到了金州(陕西安康)。接替李孝恭镇守这一片的,是庐江王李瑗(yuàn)。当地正有数万土匪横行,李瑗进讨屡吃败仗。李靖一看:过不去了。没办法,只好临时当一把李瑗的参谋,结果出手不凡:‘靖与瑗设谋击之,多所克获。

顺利过了金州,他的第二站,来到峡州(湖北宜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的路线基本是沿汉水南下抵达长江流域,再从长江逆流而上入川。

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宜昌是入川咽喉——三峡的起点。它的地位,大概相当于我们前面反复提到的河南新安,那是进入关中‘崤函道’的入口。此时,峡州正是唐梁对峙的最前线,当地的长官是刺史许绍。在这里,李靖将遭遇他一生中最凶险的困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