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个害怕写作的人

加餐内容是:《一个害怕写作的人》

你有多久没有读完一本书?

你有多久没有动笔写过东西?

改变,其实只需要念头、坚持行动和科学的方法。现在就开始阅读,现在就开始写。

——有书CEO 雷文涛

写作是一件能让人冷静下来反思自我和审视世界的体验,我推荐每一个人都学会这种和自己内心对话的武器。

——知识IP大本营创始人 秋叶

如果说阅读是时间的积累,那么写作则要复杂得多!

基础的来讲:词汇使用的准确度,句式的变化,段落的承接......

高等级的说:文章与读者产生的共鸣,中心的表达,抓人眼球的开始......

听起来有没有点绝望?

没关系,让“爆文工厂”刘主编为你打开一扇全新的写作之门,带你深入写作的世界,让你变身“文章高手”![加油]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干货咯[吃瓜]

刘主编曾经也是一个特别害怕写作的人,大概一直到上大学之前,我都对写作怀有深深的恐惧。

用他的话来说,叫作“绞尽脑汁”。

“脑汁”是什么样我是没有见过,但“绞尽”的痛苦大家是可以想象的。

可是每个人又都逃不过写作——读书时小升初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这是每个人必过的三关;

工作后,写计划、写总结,偶尔还得写信、写个发言稿什么的。

小时候我们写下“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交到民警叔叔手里面”就敢交给老师。

可是现在,好像不使出洪荒之力,不写得惊天动地我们都不好意思拿出来。有个学员跟我说,“老师,我之前洋洋洒洒可以写好多,可是现在好像一个字都写不出来,特别痛苦。”

写作的痛苦究竟是什么呢?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

看起来,解决写作的问题就是要解决上述四个痛苦的问题。

而这四个问题,恰恰对应着学习写作中的四个环节,分别是素材、叙事方法、语言和逻辑以及写作套路。在这四个方面用功,也许能找到缓解写作痛苦的办法。

🌹一、素材从哪里来

毫无疑问,素材从积累中来。

我们都很熟悉一句话,叫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也是一样,再好的作者如果没有素材也写不出好文章。

著名作家李敖年轻时就著作等身,秘密就是他善于积累资料。

他有一屋子的书,每一本书他都会标记重点,如果需要引用,他随手就可以拿来。而且读书也帮他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写作中遇到各学科领域的问题,他都不会陌生。

普通人也是一样,想学习写作,第一步就是积累素材。过去我们说某个人的“文笔好”,可能更多看中他的修辞能力,而现在我们更喜欢用“走心”评价一篇好文章。

如何能走心?

靠的就是作者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扎实的素材积累,只有这样,作品才能言之有物。

学写作的第一步就是积累素材。

有一句话叫“读写不分家”,多读书、注意日常的积累可以帮助写作者积累写作素材。一旦肚里有货,就不太会出现“不知道有什么可写”的情况了。

关于写作中如何积累素材,我再另外抽时间大家加餐哈~

后续的课程也会有详细的介绍,包括直接积累素材和间接积累素材两种方法。积累是慢工出细活的过程,掌握方法,持续用力,慢慢就能有效果。

🌹二、如何把事情讲清楚

写作是为了传达思想,把事情讲清楚是写作最基本的要求。所以不管是故事也好,说明文也好,散文也好,小说也好,都是希望通过文字表达清楚意思。如何把事情讲清楚呢?这就需要用到一个写作的技巧,叫作叙述方法。

这里大家重点看看哈,这两天作业发现有的同学有这样的问题💪

叙述方法包括三种,分别是:故事叙述法、逻辑叙述法和发散叙述法。

🌱故事叙述法是按照时间和事情发展的顺序讲清楚一件事;

🌱逻辑叙述法是用先总结再分别展开的顺序描述一件事;

🌱发散叙述法是找到一个入口,脑洞大开联想到后面的结果或者跟事件有关的所有内容。

叙述方法是支撑文章的脉络,也是打开写作大门的钥匙,学会叙述方法,就基本不会出现“开了头但写不下去”的困境。

郭德纲就很会讲故事,大家可以多听听,看他怎么巧妙的讲各种故事

🌹三、语言和逻辑

我们判断一篇文章好不好最直观的感受叫作:语言是否优美、逻辑是否清晰,这也是我们评价一篇文章的基本标准。

如何组织语言,如何理顺逻辑,这是每个写作者最直观的问题。

语言的锤炼跟一个人的知识面、日常词汇积累、逻辑思维、表述习惯等都有关系。

中国古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就是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读书和经常的写作练习可以锻炼语言表达和逻辑能力。

同样的写作素材,理顺语言和逻辑之后,基本就不会发生“写出来的东西乱七八糟”的情况。

🌱关于语言,包括语言层次、风格、细节、对话、修辞。

🌱关于逻辑,包括行文逻辑、结构逻辑、内容逻辑;

大家在写完作业之后可以大声通读一次,检查逻辑是否清晰

🌹四、写作套路

做数学题时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一道复杂的题目,如果能套用公式或者模板,就会变得非常简单。

写作也是一样,写作也有模板,按照写作模板,普通人也可以写出叙述完整、逻辑通顺的文章。

模板是写作套路的一种,一般公文写作就经常会套用模板。

除此之外,哲理散文、时评、人物传记、隐形广告等都有各自的写作套路,甚至在小说创作中,也有总结出的情节模式可以套用。

写作套路是写作过程中的指路明灯。

首先,它不断提示思路,让写作者有话可说,理顺自己的表达;

其次,被反复验证过的写作套路会优化文章结构,为文章增色;

最后,写作套路能帮助写作者找到写作的感觉,增强自信。

所以,正确理解套路并适时用好套路,可以避免“表达不出来”这种情况。

以上是从四个方面下功夫克服对写作的恐惧。都无需担心,刘主编会帮助大家一起克服[拳头]

其实还有一种痛苦,也是大家经常遇见的,叫作“对恐惧的恐惧”。

这种痛苦跟写作方法无关,更多的是心理作用——总觉得自己写不出来,总觉得对写作有种莫名的担心,总是不知道要表达什么,不知道有什么好写的。

其实任何一种创造性的工作都会遇到上述问题:画家也会有不知道画什么的时候,作曲家也会写了一半写不下去了,编剧会握着一堆资料没有头绪,导演也会觉得作品没有完全诠释自己的设想……

写作,跟上面的工作一样,都是从无到有的创作过程,也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比过去好一点,比刚才好一点。

所以,不用想着一定要尽善尽美。我记得有个老师曾经说过,没有哪个作家想好了每一句话才下笔。

写作就是说话,而且是一边说着上一句,一边组织着下一句。先不管结果如何,跟着思路一步一步写下去就是了

写下第一行,就有第二行,写下第一段,就有第二段,当心里没有怕,写作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通过著名的蔡伽尼克效应也能说明先开始下笔的好处

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小说家,叫毛姆

有一个记者问毛姆,说毛姆先生,您应该很喜欢写作。毛姆说我喜欢写完,我喜欢的是写完这件事,而不是写作这件事

这个现象叫作“蔡加尼克效应”

蔡加尼克效应就是当你发现了一个未完成的东西,你心里很不舒服,你就想把它继续下来,就这样持续完成。

记者问为什么呢?你总是能够按时完成很多作品,为什么会这么厉害?

他就告诉记者,我每次写第一章的时候,写到快结尾的部分,剩一点没结尾的地方,我就不写了,我剩下一点,我去休息

就这样心里会一直惦记文章。

这个例子说明,当你只要有了开始,只要你下笔开始写了,不管多少,只要没写完,你的思绪会一直关注在这篇文章上

只要一件事,你没完成,这件事就经常会在你大脑里浮现,哪怕你在吃饭,哪怕你在洗澡。往往灵感就是在做其它事的时候来的。

我们的大脑机构非常强大,可以同时处理很多事情,虽然你不在意,但是它无时无刻不在运转

我们大脑有很多神经元,如果一个神经元网络活跃起来,它的发生必定会抵制另一个神经元的网络作为代价。就是我们的大脑分配 的能量是有限的,它只能够让一部分神经元活跃起来。当你有写作压力的时候,往往又会抑制其它神经元的活动,

你放松的时候,大脑放空不去思考问题时,其它神经元就有了活动空间,这也是我们所说的经常在无意间来了灵感。

完成作业、写加餐心得、作业互评、表达见解,是非常好的输出

在这几方面不要吝啬你的付出,也不要怕浪费你的时间,一定要写。

读书和拆书:

一个是“输入”,

一个是“输出”,

输入的是书籍,

输出的是智慧。

不要怕写不好,写就完了,写着写着就越写越有了。

看到的,听到的,都不是自己的。

只有输出的,才是自己的。一定要养成及时输出的好习惯哦。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按照老规则输出三点加餐学习收获哦[玫瑰]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今天的耕耘,一定可以换回明天的硕果累累!

大家尽量将作业发到群里哦,这样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量和天赋,我们不用去羡慕别人,要先把自己的能量唤醒,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

[拳头]我们都要努力做好自己

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点,就是成长

今天和昨天一样,那是老去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不要给自己设限,更不要低估自己。[拳头][拳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