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赏析》诲人不倦:孔子的人生追求
诲人不倦:孔子的人生追求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礼坏乐崩”的时代,他的政治主张不为当时的统治者采用。为了弘扬他的“道”,他选择了教书育人。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以教育为职业的儒者,是最早聚众讲学、使学术大众化的教师,是最早开启讲学游说之风的士人。就是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孔子也是最早把文化推广到大众中去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为了纪念他,联合国专门设立了孔子奖,美国加州以及一些亚洲国家,把孔子的生日——9月28日定为教师节。现在,孔子学院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园地。据公开数据,截至2014年12月,全球126个国家(地区)建立475所孔子学院和851个孔子课堂。
孔子学院标识
“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是孔子提出并终身加以贯彻的一个重要思想。他招收学生,不论贵贱贫富,凡来求教者,一律用当时最名贵的典籍《六艺》来授课。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可见其规模和影响之大。当时的社会是一个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的社会,受教育是贵族享有的特权,而孔子对前来求学的人,不分等级,不分地域,不分智愚,给予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实属难能可贵。这无论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还是对我们民族人文素质的进步,都是一件值得称道的大事。
杏林,据说是孔子讲学处
孔子的学生五花八门,他采取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启发式教育。一部《论语》,生动地记述了孔子和他的学生互问互答,交流探讨,举一反三,教学相长的许多故事,而孔子对于学生的教育、引导和提高,就体现在这个过程中。他是那样平易近人,又是那样高深高明。他最得意的学生颜渊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欲罢不能”这四个字,充分体现了孔子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学的成效,使人想不跟着他学也做不到。学生中最著名的十来个人,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四科十哲”,有的品行高尚,有的善于言辞,有的会治国带兵理财,有的精通诗书礼乐。他们各展其长,都为当时的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十哲”之外还有一位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他是孔子嫡孙子思的老师,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被视为思(子思)孟(孟子)学派的创始人,是儒学传承中的重要人物。
孔子教学,以育人为本。他的教学宗旨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这既是他自己的人生准则,又是他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他教学生最根本的学问,是“道”、“德”、“仁”,也就是做人的道理,是人的思想品德。“艺”指的是孔门的“六艺”之学,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综合起来看,孔子的教育思想既体现了以德为先的精神,又包括了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是德才兼备的教育。他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完善自我,提升以“仁”为核心的人生境界,以担当天下兴亡的责任。
孔子在他4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对古代的文化典籍加以梳理、总结和提高,形成了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基本内容的教材体系,后人称之为“六经”。《庄子·天下篇》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孔子教人的这六门功课,到汉代《乐经》失传,只剩下“五经”,延续2500多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干。
孔子的恒心和执著使他获得了成功,成为后人所敬仰的“万世师表”。
当前,如何深化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如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如何使我们的教育从小抓起,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德才兼备的现代化建设人才,这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进一步搞好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根本问题。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强调从小要把做人的道理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来进行教育,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教育传统,这对于我们解决好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