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已至,光伏产业链上游龙头亚洲硅业将迎来新风口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十四五规划”被提上日程。多家券商分析认为,“十四五规划”中留给新能源的份额远远超过预期。
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出,中国或将上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预计非化石能源将设定为2020年达到15%,2030年将达到20%。规划上调将大力推动国内光伏装机量,基于2025年国内非化石能源比例达到18%以及2030年20%比例测算,预计未来每年光伏新增装机有望达到55-60GW。
受利好消息影响,“黄金周”假期后,光伏板块迎来大涨行情。节后首日,光伏概念大涨接近6%,盘中接近40只光伏概念股涨停。
说到光伏,很多人不甚了解,对光伏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农村房顶上的光伏板上。事实上,光伏为所有新能源中颇具有潜力的一种能源。目前全球各国或将效仿欧盟实行类绿色新政战略,光伏或将成为重要工具。
为什么是光伏?
目前常用的新能源不外乎水能、风能、核能、太阳能几种,其中水能、风能、核能所受限制较多,如地理区域限制、安全因素限制等。相较于以上几种新能源,太阳能所受的限制相对要小很多,而且能量巨大。
据计算,如果把太阳光照射地球1个小时的能量“全部”收集起来,够全人类使用1年。地球上荒漠面积的1%装上光伏电站,就可以满足人类目前用电量需求。因而目前来看,光伏在能源替代上是最好的选择,这也是众多国家实施光伏发展政策的原因。
早在2013年,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并发文将多晶硅从产能过剩行业中摘除,国内光伏市场开始规模化扩大,再加上我国相继对美、韩、德等出台多晶硅反倾销、反补贴等政策,我国多晶硅产业逐渐迎来黄金发展期。
近年来,国内多晶硅市场需求开始扩大,产品价格也逐步提升,国内多家多晶硅企业开始复产。同时,多晶硅生产布局更加优化,逐步往能源价格洼地如西北等地区转移,生产设备也更为先进。
具体来看,光伏产业链大致可分为上游多晶硅、硅片,中游电池片、组件以及下游光伏发电系统三大环节。其中,多晶硅作为光伏产品制造的基础原材料,具有产能投资金额大、技术工艺复杂、投产周期长等特点,且具备较高的进入壁垒,行业附加值较高。
2019年,在全球应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全球光伏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的产能及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多晶硅方面来看,2019年全球在产多晶硅产能67.5万吨,同比增加7.5%;产量50.8万吨,同比增长13.9%。
而中国光伏龙头企业凭借着晶硅技术方面及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持续加码产能,使得全球光伏产业重心进一步向中国转移。多晶硅方面来看,2019年,中国多晶硅产能在全球占比达69.0%,同比提升7.4个百分点;产量在全球占比67.3%,同比提升9.2个百分点。
另外,截至2019年,我国光伏制造企业在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四个环节的全球产量排名前十中分别占据7、10、9、8个席位,并且第一名均为我国企业。
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还体现在资本市场上,即光伏企业上市步伐正在加快。据海通证券统计,截至目前,今年已有10家光伏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还有2家处于审核状态。
其中说到光伏上游产业链,就不得不提另一家位于青海西宁的多晶硅龙头企业——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亚洲硅业)
亚洲硅业:全球领先的多晶硅制造企业之一
作为全球领先的多晶硅制造企业之一,亚洲硅业于2006年12月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建设、运营多晶硅项目,已建成年产量达2万吨级的多晶硅产业基地,目前又在该开发区开工建设另一多晶硅生产基地,首期项目规模3万吨。
亚洲硅业开发和采用国际先进的设备和工艺,专业从事多晶硅半导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进行大型地面光伏电站运营和维护。
据悉,该公司的多晶硅产品属于高纯多晶硅材料,它是以金属硅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提纯后达到超高纯度的半导体材料,是制造硅抛光片、太阳电池的主要原料,属于信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最基础的原材料。
作为国内首批自主工艺包设计并全封闭循环清洁生产的现代化多晶硅企业,2016年,亚洲硅业建成国际首条全48对棒大型加压多晶硅还原炉万吨级多晶硅生产线,首次实现了电子级多晶硅的低消耗规模化生产,较原有多晶硅生产综合电耗降低20%以上、燃气消耗降低80%以上、还原炉余热利用率由过去的48%大幅提升至83%。
同等产能下,较原有技术产线该产线年节能量折合标煤约12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1.2万吨/年,经青海省科学技术厅组织权威专家鉴定,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成果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
从创办至今,亚洲硅业已经历了近14年的发展历程,公司已经成为全球高纯多晶硅的重要制造商之一,目前拥有19,000吨/年高纯多晶硅及9,000吨/年光纤级四氯化硅、185MW并网光伏电站,累计完成投资额45亿元。
截止2020年9月22日,亚洲硅业共拥有已授权专利242项,且专利质量较高,发明专利75项,连续荣获第十九届、二十届中国专利优秀奖,2018年获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公司共获得重大科技成果6项,其中国际领先成果1项,获得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多晶硅供需反转,龙头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据了解,多晶硅是光伏行业重要上游,改良西门子法为当前多晶硅制造主要工艺,亚洲硅业所使用的也是这种制造技术。
回溯最近一轮多晶硅价格周期,2017年光伏市场火热,推动多晶硅现货价格从2017年4月12.79美元/kg提升至2018年1月17.83美元/kg,随后多家硅料龙头企业相继宣布扩产计划。但由于531政策影响,2018年光伏装机不及年初预期,且后续新增低成本产能阶段性释放,导致行业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的阶段,多晶硅价格自此开始进入震荡下跌区间,尤其在2020年二季度,受国外疫情的严重打击,多晶硅价格甚至跌入一线龙头企业的成本线下。
财通证券龚斯闻表示,当前阶段,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下半年光伏产品需求逐步释放,且全球单晶占比上升,高品质硅料需求提升,多晶硅有望迎来供需反转,市场价格迎向上拐点。
近期,多晶硅市场价格呈明显上涨走势,包括单晶复投料、单晶致密料、菜花料、多晶免洗料价格都有不同程度上涨,主要受下游硅片订单需求增加,硅料供应偏紧所致。
财通证券预计,本轮多晶硅价格上涨具备一定延续性。且下游硅片产能扩产较快及光伏终端需求边际向好,供给端硅料产能短期扩张弹性有限,多晶硅价格目前尚处于底部空间,向上弹性可观。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产能持续爬坡优化,龙头厂商生产成本优势将进一步得到提升。一方面受益于新疆,内蒙古,云南,青海,四川等地区新产能所在地的低电价,使得多晶硅主要生产成本电力成本大幅下降。尤其是后三个地区的清洁能源占比较高,对光伏产业链减少“碳足迹”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龙头企业设备制造和生产工艺持续优化,成本管控能力不断提升。随着多晶硅价格持续回升,具有成本优势的龙头企业有望持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