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的艺术:含蓄幽默的暗示,比明说的效果好

 

心理暗示的实际作用因人而异,有时可以达到难以想象的程度。社会心理学中有几个初看之下似乎比较极端的案例。


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加德纳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名死刑犯捆在床上,蒙上眼睛,告诉他马上就执行死刑。随即将他的手绑在床边上,在手腕下放一个水盆,用一个类似小刀的东西在他手腕动脉处轻轻地划了一下,没划破皮更没流血——当然这些死刑犯是看不见的——然后让自来水从一根水管的尖嘴处一滴一滴地滴到水盆中。死刑犯听着“滴答滴答”的声响,感觉到身上的血液正逐渐滴完。听着这“致命的”滴水声,死刑犯不久就开始昏迷……因为在他的意识中,自己的动脉被割断了,体内的血液一滴一滴地流尽。尽管在生理上并没有受到实际的伤害,但对死亡的恐惧导致了他心理的崩溃。据说,马丁·加德纳1988年把实验结果公布出来时,遭到了司法当局的起诉,也受到了不少人的道德谴责。


在车站货运组工作的年轻健康小伙子尼克·西堤曼,一天晚上下班后留下来做最后的检查,在检查到最后一辆冷藏车时,车门弹簧突然绷断,尼克被反锁在车里。第二天早晨,人们发现身穿短袖工作服的尼克已死去多时。车厢内壁上有他用笔写下的遗书,其中对死亡原因的描述是:“我就要被冻死了!”“我全身正慢慢失去知觉……”实际上,电脑记录证明,当晚冷藏车箱内的平均温度是18℃,绝不至于冻死人。法医随即对他的尸体做了鉴定,结果令人吃惊的是,尸体呈现出冻死者的很多特征。
1985年美国洛杉矶举行的一场足球比赛期间,有六名观众反映胃部不适,有的说是肚子疼痛,有的表示想呕吐。赛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猜想他们是喝了场馆出售的某种饮料出现了不良反应,于是通过广播提醒大家不要再喝这个牌子的饮料。不料,广播播出后不久,竟然相继有两百多名观众出现食物中毒症状,随即被送往医院。所幸,该品牌的饮料送去检查后,发现饮料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检查结果传到医院后,那两百多名“患者”不治而愈,兴致勃勃地跑回球场继续看球。 
这几个案例都说明了心理暗示对人的生理和精神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学者们也都作出了不同的分析和解释。于是,人们就把在无对抗的条件下,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了这种信息后做出行为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称为“暗示效应”。


在具体实践中,可以用含蓄的语言、示意的动作和抽象的诱导等各种间接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影响,从而引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情绪、判断、态度、意见、观念,使其思想和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心理学家伊凡·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就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在人际沟通交流中,有许多情景、场合不便于直来直去地劝导、说服,就需要采用暗示的艺术,来引导工作对象的思想和行为,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运用暗示效应时,要注意掌握暗示的几个重要特性:


(1)运用暗示艺术,无论是采取言语形式,还是非语言形式,都应当含蓄、幽默,含而不显,隐而不明,但又不能含糊不清,造成误解。恰到好处的暗示,最好是使当事一方心领神会,而周围的其他人却不甚了了,从而给当事人留足面子。
(2)在某种场合、某种特定情况或特别氛围中,有些不便于明说的意思,可以用眼神、表情、体态等身体语言来传递信息。这种表意的身体动作,起到了使对方和在场人感觉不出他的被动,反而显示出主动的作用,对方也容易受到感染,有利于增强双方和解的意愿。
(3)暗示具有明显的个体特征,必须针对具体的对象,根据特定的语境和需要,随机应变,巧妙设计并灵活运用恰当的暗示方法,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4)暗示常常不是一次就完成的,根据工作对象的敏感程度、现场环境、具体事项,可以由暗到明,逐步提高暗示的明显程度,以便从心理上情感上逐步适应坏消息所带来的沉重打击。


   (本文系《心理效应与思想工作》交往沟通篇中的一章)
作者简介:赵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