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鄱阳湖之战

昨天我们说到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大战,朱元璋的水军因战船小而一直处在被动挨打局面,战船也被冲散了。陈友谅的骁将张定边率船队专攻朱元璋的指挥船,致使指挥船搁浅,要是没有韩成诈死和常遇春的及时赶到,朱元璋有可能就命丧鄱阳湖。于是朱元璋退回康郎山,陈友谅的军队尾随其后弃舟登山,象潮水般涌上山来,要活捉朱元璋。时值黄昏,朱元璋精疲力竭,躺在一棵古槐树下喘息。汉军的箭翎飒飒地从他耳边射过。他迅速把绿袍脱下,披在槐树上,身穿卒服,混在乱军中逃命。第二天,陈友谅派人到槐树下,收拾朱元璋的尸首,只见一件绿袍被无数只箭钉在古槐上。陈友谅命士兵将古槐砍去一截,以雪愤恨。朱元璋登基后则封这棵救命槐为“将军槐”,民间称为“槐树将军”。

第二天,朱元璋亲自率领水师出战。但陈友谅的战舰巨大,朱元璋的战舰小不能仰攻,接连受挫。这时朱元璋及时采纳了部将郭兴建议,决定改用火攻破敌。恰巧在黄昏时分湖面上吹起东北风,上天都在给朱元璋制造机会。就在陈友谅的弟弟陈友仁的五百只艨艟巨舰围攻常遇春的时候,常遇春将船队化整为零,分头进击,并派20名敢死队分乘七只小船,船内装满硫磺、火药、船头尾置数位身戴盔甲的稻草人,快速向陈友仁船队推进。陈友仁的战舰太大,转动不灵活,加之时值秋季,湖水落浅,洲滩众多,貌似排水倒海,但实际已经处在被动挨打地步。汉军箭如飞蝗,稻草人安然不动,待装满火药柴薪的小船靠近巨舰时,20名敢死队员潜出水面,跳进船仓,将点燃的火把和硫磺、火药向巨舰掷抛,顺风放火,风急火烈,迅速蔓延。一时烈焰飞腾,湖水尽赤,转瞬之间烧毁汉军数百艘巨舰,陈军死伤过半。常遇春接着就麾师掩杀,汉军被焚死溺死不计其数。陈友谅的两个兄弟及大将陈普略均被烧死。朱元璋挥军乘势发起猛攻,又毙敌2000余人。

陈友谅见其弟阵亡非常感伤,于是退保康山,坚守不出。此时,忽报朱元璋行枢密院同知丁普郎带领随从来降。丁普郎是湖北黄陂(今武汉市黄陂区)人,是陈友谅部将,守卫小孤山。在陈友谅设计除掉了赵普胜后,与傅友德在1360年一起投降朱元璋,授行枢密院同知。陈友谅听闻后怒道:“反复无常之人,要他何用,将他射死。”张定边劝道“问明情况再杀不迟。”丁普郎进帐叩头说:“臣死不足惜,有紧急军情请陛下提防。水域天堑,硬攻不入,今夜常遇春将由梅溪嘴登陆,从后边劫寨。”陈友谅半信半疑,亲自部署兵力,向梅溪嘴包抄。二更时分,湖州苇丛中人影绰绰,鼓声大作,似有伏军。汉军一阵呐喊杀将过去,苇中却无一人,只有几十面旗帜在苇中飘扬,陈友谅发觉中了疑兵计,正要退兵,忽然后营起火,朱元璋大队人马从矶山杀来,陈友谅又一次损兵折将,大伤元气。

转天,俞通海等人率领6舰突入汉军舰队,勇敢驰骋,势如游龙,如入无人之境。朱元璋军队士气大振,发起猛烈攻击。最后,陈友谅军不支败退,遗弃的旗鼓器仗,浮蔽湖面。陈友谅只得收拢残部,转为防御,不敢再战。当天晚上,朱元璋乘胜进扼左蠡(今江西都昌西北),控制江水上游,陈友谅亦退保诸矶(今江西星子南)。两军相持3天,汉军屡战屡败,形势渐越不利。在坚持数日之后,陈友谅与众将商量摆脱困境的对策。右金吾将军说:“既然出湖困难,我们就应当焚船登陆,直奔湖的南岸以图再举。”左金吾将军说:“这是向敌人示弱,他们利用步骑追赶我军。进退之间我们将失去自己的地盘,大势也将去也。”陈友谅不能作出决定,既而说道:“右金吾将军所言有理。”左金吾将军因其意见未被采纳,便率所部投降了朱元璋;右金吾将军知悉后,也率部投降。

陈友谅两员大将投降了朱元璋,汉军内部军心动摇,力量更加削弱。陈友谅又气又恼,下令把抓到的俘虏全部杀掉以泄愤。而朱元璋却反其道而行之,将俘虏全部送还,并悼死医伤,瓦解陈军士气,从而大得人心。汉军内部分崩离析,士气更加低落。朱元璋判断汉军可能突围退入长江,乃移军湖口,在长江南北两岸设置木栅,置大舟火筏于江中,又派兵夺取蕲州、兴国,控制长江上游,堵敌归路,待机歼敌。

朱元璋给陈友谅写了两封信,信的内容大致如下:“我想与你约定,你我各安一方,以待天命。你却盘算失误,企图加害于我。我军只以少量兵力,便攻取了你龙兴十一郡,你还不悔过,重新挑起战端。首先被困在洪都,再败于康郎,骨肉将士被葬身于火海。你即便侥幸生还,但也应当取消帝号,坐待真正的主人,不然将会丧家灭姓,到那时就悔之晚矣。”陈友谅收到信后怒不可遏,不予回信。经过1个多月的对峙,陈友谅被困湖中,军粮殆尽,于是孤注一掷,冒死突围。

朱元璋的将领们从上游加以拦截,双方大战于泾江口,汉军且战且走,但日落之时仍未能摆脱。陈友谅船大,朱元璋船小,丁普郎见状怒不可遏,奋勇作战,丁普郎虽然勇悍,到底寡不敌众,最终他身上被刺了十多个窟窿,头颅也在混战中被一刀斩断,令敌军丧胆的一幕发生了:只见丁普郎虽然脖颈喷血,头颅落地,身体却仍拿着兵器进攻——《续资治通鉴》记载:“普郎身被十馀创,首脱,犹执兵若战状,植立舟中不仆。”

陈友谅行至江西湖口时,朱元璋以舟师、火筏四面猛攻,陈友谅无法前进,复走泾江,又遭傅友德伏兵阻击,左冲右突,打不开生路,陈友谅中箭而死,军队溃败,5万余人投降。

(0)

相关推荐

  • 鄱阳湖之战:朱元璋崛起与陈友谅集团的彻底覆亡

    发布:2021-02-28 23:23:46 由于地缘政治和技术传承因素,古代的远东从来不是海战频发区域.但被古人视为天堑的长江流域,却发生过无数次的经典内河水战.甚至相比陆上的大型鏖战,更能成为左右 ...

  • 为救朱元璋他身中9箭,朱元璋:决不负你!27年后将其抄家灭族

    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上自皇帝皇子,下至贩夫走卒,基本上都信奉这一教条.然而在生活中,总是会有一些背信弃义的事情发生,无论当日恩情有多重,无论当初付出的感动有多少,到最后难免还是辜负了昔日恩情 ...

  • 常遇春:明朝第一战神,14年未有败迹,突然身亡让朱元璋哭湿草木

    原创2021-07-01 12:57· <汉宫秋>第二折里有句霸气的文字:陡恁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然而在元末,朱元璋振臂一呼,手下名将却似井喷.如攻城拔寨的邵荣,沉着稳健的徐达,所向披 ...

  • 历史故事——灵壁之战使南军主力大损

    建文三年(1401)三月底,南军大将领吴杰,平安率军出真定(今河北正定)去援助盛庸,走在途中就听闻盛庸在夹河被朱棣打败,于是只好原路退回真定固守.燕王朱棣打盛庸之后再次施计,令军士四出取粮,声言军中无 ...

  • 历史故事——决定朱元璋与陈友谅成败的鄱阳湖之战

    昨天我们说到龙湾之战大败陈友谅军队.陈友谅在慌忙之中跳到一艘小船逃跑了.朱元璋一方面派兵乘胜追击,另一方面派兵顺势拿下了空虚的安庆.张德胜的军队在慈湖一带追上了陈友谅的残军,纵火烧毁了不少敌人战船.到 ...

  • 历史故事——两都之战使元文宗获胜

    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又称札牙笃皇帝,元武宗次子.其父元武宗海山即位后,立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后,将武宗的儿子周王和世㻋(后来的元明宗)和图帖睦尔流放到南境.图帖睦尔被流 ...

  • 战疫史话:关于“隔离”的四千年历史故事

    如果懒得看文字可以听语音版哟~↓↓ (在 [喜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锤说史"关注收听过往节目) 友情提示 大锤粉丝交流群已经建立啦!各位读者老爷可以添加群助手微信:447 ...

  • 历史故事——著名的黄天荡之战

    提起擒方腊的人,很多人都会说方腊被"花和尚"鲁智深一杖拍翻生擒,还会说武松断臂擒方腊,谁个不知,哪个不晓.但是,对不起,此皆是小说家之言.历史上,真正擒获方腊的人,也是一个大名鼎鼎 ...

  • 历史故事——宋金的富平之战

    富平之战是南宋早期同金国爆发的最大规模战役.此战中,金军击溃了号称有40万人的宋军,最终获得了陕西与四川交界处的控制权.富平之战中南宋的40万军队只是号称,根据<三朝北盟会编>里记载也只有 ...

  • 历史故事——大败金军的和尚原之战

    富平之战失败后,和尚原(即今陕西宝鸡)成为金军入川的主要障碍.和尚原是从渭水流域翻越秦岭进入陕西汉中的战略咽喉,在名城大散关以东.地势险要.是拱卫四川.汉中的门户.其战略地位要与大散关不相上下.和尚原 ...

  • 历史故事——铁木真唯一战败的十三翼之战

    在铁木真的领导下,蒙古乞颜部迅速发展壮大.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28岁的铁木真,被乞颜氏贵族推举首领.铁木真从属民及奴仆中选拔自己的亲信组成"那可儿"(蒙古语,即护卫军),这 ...

  • 历史故事——关乎南宋命运的襄阳之战(上)

    金庸先生在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把郭靖.黄蓉夫妇守卫襄阳城(即襄阳之战)写得荡气回肠.精彩纷呈.在襄阳之战中,我们看到了郭靖夫妇的侠义,也看到了金庸先生"侠之大者,为国为民&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