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人与巴格达
【老何史地杂记】
据中世纪阿拉伯帝国著名地理历史学家雅古特说,巴格达城之得名与中国商人有关:
巴格达曾经是阿拉伯河及底格里斯河上重要码头。巴格达城跨底格里斯河两岸,距幼发拉底河仅30多公里,处于黎凡特及小亚细亚和埃等西亚北非地区通向东方、阿拉伯湾(今波斯湾)和印度洋的交通要道。来自阿拉伯湾和阿拉伯海以及印度洋的船舶运载着来自中国的大量商品于此地集散和交易。
商人们因与东方、中国的贸易而获利颇丰。每当他们前往中国的时候,他们常会说“巴格达德”——巴格的意思中国国王,巴格达的意思就是:为我们的获利而感谢中国国王。
据雅古特说,巴格出自波斯语,是关于中国皇帝的称号,意思就是天子——天神之子。
中东地区连接欧亚非三大陆,所谓两洋五海及亚非欧三大洲的结合部枢纽地区,在世界地理交通和贸易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理战略意义。
而伊拉克和巴格达自古以来就是中东的中心。
伊拉克是著名的两河流域之地,是广大中东干旱缺水地区中一块最大的绿洲。
伊斯兰教兴起后,巴格达是延续500年历史的阿拉伯帝国阿巴斯王朝的首都。
巴格达在哈里发时期不但是阿拉伯帝国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是经济中心。
巴格达的建城据说有中国工匠的参与,阿拉伯人把巴格达建设成为一个惊人的财富中心和具有国际意义的都会,号称“古代世界几座最强大的首都”,“一个举世无匹的城市”。
巴格达商业贸易十分繁荣。巴格达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城里甚至有专卖中国货的市场,以满足人们对于中国商品的狂热追求——中国的丝织品乃是当时上层阶级的优雅时髦的穿着;市场里有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有从中亚突厥人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和织造品;有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和毛皮;有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和金粉。帝国的各省区用驼队或船舶把本省的物产运到首都:从埃及运来大米、小麦和夏布,从叙利亚运来玻璃、五金和干果,从阿拉伯半岛运来锦缎、红宝石和武器,从波斯运来丝绸、香水和蔬菜。
杜环在他的《经行记》里记载,当时中国的绫绢机杼已经流入阿拉伯帝国,他在巴格达还亲眼目睹一些唐朝工匠(金银匠、画匠及纺织技术人员)在当地工作,例如京兆(长安)人樊淑、刘泚为“汉匠起作画者”,河东(今山西西南部)人乐陵、吕礼为“织络者”。
【丝绸之路:巴格达和中国的陆路交通】
出巴格达东面的呼罗珊门,在著名的呼罗珊大道(这条大道基本上是“丝绸之路”的中段)经伊朗、中亚,通过撒马尔罕直至今吉尔吉斯共和国境内的奥什,更自奥什东南行,过特列克山隘至中国新疆的喀什——当时西域南道的商业中心,循“丝绸之路”至长安。
阿拉伯商人最初大多经陆上丝绸之路到达中国。哈里发朝廷在商路上为客商设置了宿舍和驿站,开掘了水井,设立换马站,无数商队涌向东方,陆上丝路一时响彻驼铃声。仅根据汉文史料的记载,从公元651年(永徽二年)到798年(贞元十四年),来到长安的阿拉伯帝国(大食)使节先后就有39批。
【海上瓷器之路】
古代中国传统的外销商品,除了丝绸外,另有瓷器。唐代中国瓷器制造业有显著发展,且中国瓷器一经出口即受到海外各国人民的欢迎,从而成为中国一项新的大宗出口品种。瓷器的主要产地却在远离西北陆上丝绸之路的华南地区。瓷器是一种沉重又易碎的商品,传统的需要翻越崇山峻岭的陆上丝绸之路,及以运力有限的骆驼为主要交通工具的运输方式,已无法满足瓷器出口的需要。
海上运输与陆上运输相比,具有行驶平稳、载重量大等优势,因而对于瓷器出口贸易而言,海上运输比陆路运输更为适宜。
唐代中国造船业有了新的发展,所造船舶不仅载重量大大提高,而且坚固性增强,适宜远洋航行,以致一些外商为安全计也情愿搭乘中国商船往来贸易。唐代人们对季风、潮汐的规律的掌握,对海洋地貌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加强。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使海上航行的风险性大大降低,从而为中国人利用海上运输方式开展大规模对外贸易活动提供了可能。唐代中国的造船能力傲视世界,造船工场遍布各地,仅扬子(今天的江苏仪征)一地就有造船场10所。唐代的中国商船大者可载600—700人,载重万石。其船舶之庞大、坚固以及运输量之多,都是当时的洋船无可比拟的。时人盛赞,“只有庞大坚固的中国海船,才能抵御波斯湾的惊涛骇浪,而畅行无阻”。
成书于8世纪末的《新唐书》记载的“广州通海夷道”,详细记录了中国海船从广州启航,穿过马六甲海峡至印度南部,又沿印度南部海岸西上,再沿海岸线西行至波斯湾,航行到波斯湾的尽头,全程最短时间仅仅需惊人的89天。
巴格达是陆上丝路的中央枢纽,也是海路交通中心。
来自北方的中国商品经小亚细亚、阿美尼亚在底格里斯河上游的阿米达(今土耳其境内迪亚贝克尔)用木筏装载下运。
从海上来的东亚和南亚的贵重商品经波斯湾在巴士拉登陆或转载上行,波斯湾上航行的轻载的船甚至可以一直开到巴格达。
地中海方面的商品经今土耳其的安塔基亚,取陆路,经叙利亚的阿勒颇到达幼发拉底河畔的拉卡,船载顺流而下,在安巴尔,转入伊萨渠。
那是一条通航运的运河,引幼发拉底河水东南流,经西巴格达注入底格里斯河。西来的货物就由这条运河运载到卡尔赫。据中世纪阿拉伯作家记载,巴格达在底格里斯河的码头长达数英里,停泊船只成千上万,有巨舰、游艇、木茂、牛皮舟,还有中国帆船。
地处巴格达以南,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交汇处附近的巴士拉,因成为大批来自海路的中国货物通向巴格达的中转站,而被阿拉伯史家称为“中国商港”。
作为中世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主要出海口(但因地理变迁海岸线淤塞外推,现已远离波斯湾),《一千零一夜》中充满了有关巴士拉的故事。巴格达是“广州通海夷道”中的中国船舶通往波斯湾航线的终点。
当装载着唐朝陶瓷的船只经印度洋驶抵巴士拉时,这些精美绝伦的陶瓷给当地工匠以启发,鼓励他们尝试自己的新创造。虽然当地缺乏基本原料又没有高温的烧窑技术,但工匠们就地取材,采用伊拉克南部的黄色黏土,模仿中国陶瓷的形状和颜色创造出自己的产品。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非常注重视觉效果,努力用黄色黏土制造出不透明的白釉碗,从而根本性地改变西亚陶器的状况及其作用。
最先,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古陶器在700℃—800℃下烧制,而巴士拉工匠曾仔细观察了中国陶瓷,然后模仿其形状,采用了中国的制坯成形技术,将窑温提高了近200℃,从而制作出自己的产品。工艺的交流并不是单向的,阿拉伯工匠不是简单的模仿者。早期巴士拉饰有蓝钴的陶器传到远东后反过来给中国工匠以启发,他们尝试着将白色、青色联合运用在陶瓷上。直到14世纪,工匠们克服了技术上的困难,能在高温下使用蓝钴,最终成功地制作出精致的青白瓷,给陶瓷世界增添了一朵奇葩,也诠释了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东西方工艺的双向交流对人类艺术产生的深远影响。
【附注】雅古特(Yaqut,1179~1229)
雅古特,中世纪阿拉伯著名地理学家、文学史家。全名雅古特·本·阿卜杜拉·哈迈维。生于小亚细亚的希腊人家庭(何按:我考证指出过,真正的古希腊不是在雅典半岛,而是在古代的小亚细亚即所谓“东方罗马”地区)。
雅古特幼年时,在阿拉伯人与东罗马的战争中被掳至巴格达,作为奴隶转卖给哈马的一位穆斯林商人,放弃基督教改宗伊斯兰。他曾随主人到伊拉克、叙利亚和波斯等地经商,熟识了各地的商道和风土人情。成功帮助主人赚到大量财富,于是被主人释放获得自由。中年以后雅古特到中亚和西亚各地游历考察,寻师求学,以抄写文学名著和出售古误为生。曾长期在花剌子模及波斯木鹿的图书馆潜心攻读史地、文学作品,积累了大量珍贵资料。成吉思汗西征时,他逃离木鹿,到了伊拉克的摩苏尔。
1224年,雅古特在摩苏尔完成了他的名著《地名词典》(Mu‘jam al-Buldan)4卷的初稿。
1228年,雅古特在阿勒颇完成该书最后版本的编纂工作。
此书是阿拉伯历史上一部最重要的历史地理著作。全书记述了从新几内亚到大西洋的山川、河流及各国的主要城市、商道和名胜等。该书所收地名,按字母次序编排。记述文笔生动,内容广泛,除地理学的知识外,还涉及当地历史、历代名人、人种、自然科学及文学艺术,故堪称为“名副其实的百科全书”,“集当时地理学之大成”。它所据的古籍多已遭焚毁和散失,书内引用而保存的资料极为珍贵。
雅古特还编有阿拉伯第一部《文学家词典》(Mu‘jamal-Udaba’,一译《文豪列传》),书中收录了7~13世纪初约1100名阿拉伯文学家的传略及主要作品介绍,并引有大量的第一手史料,是研究阿拉伯文学史和人物传记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