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这座祠堂 有罕见的太极拳实战秘籍 是全球太极拳习练者朝圣地
河南温县陈家沟,南临黄河,北依太行,是闻名中外的太极拳发源地。自17世纪中叶,陈王廷创编太极拳以来,陈家沟英才辈出、大师云集,不仅成为当之无愧的武林圣地,还是一处生态休闲游的理想之地,每年都吸引着众多太极拳爱好者前来拜师学艺、参观旅游。
对太极拳习练者来说,来到陈家沟首先要拜谒的地方是太极拳祖祠。这座占地200余亩的宏大建筑群,系陈氏后人为弘扬太极文化,彰显太极名师,在陈氏祖庙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山门左右两侧的砖雕分别为河洛太极图和伏羲太极图,寓意着太极图说与太极拳理之间的密切关系。
太极拳祖祠共分为三进院落,主要由山门、东西碑廊、拳谱堂、东西配殿、祖师堂组成。走进第一进院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西碑廊。碑廊两端的半亭内是当代太极大师为纪念太极先祖,请书法名家篆写,碑刻名家雕刻的功德纪念碑。碑廊内的20余通石碑,是诸家弟子为自己的恩师们敬立。
穿过碑廊,就到了拳谱堂。堂前矗立着一座高达6米、由2000公斤黄铜铸造的太极拳始祖陈王廷铜像。据记载,当年陈王廷依据祖传拳术,吸取民间优秀拳种精华,结合导引、吐纳术、中医经络学,创编出一套既能实战又能强身健体的新内功拳种,因理根太极,故名“太极拳”。
在铜像身后有两块青石碑,分别刻着“武”、“德”二字,其中的“武”字由魏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所书,“德”字由宋代大文豪苏轼所书。中国作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文求文风,武讲武德,太极拳的武术理念也是“拳以德立,德为艺先”。
走进拳谱堂,墙壁上绘有太极演武图、太极拳套路的壁画。大殿正中供奉着一座高3米的八面经幢。经幢的八个立面分别刻着太极拳始祖陈王廷的《陈式太极拳拳经总歌》、太极拳大师陈长兴的《太极拳十大要论》和《太极拳用武要言》等珍贵的太极拳秘籍,堪称太极拳的理论精髓。
《陈式太极拳拳经总歌》全文共七言二十二句,阐述了攻击与防御的战略、战术,是太极拳较为古老的拳论。值得一提的是,《拳经总歌》所叙述的古拳法是从实战中来,攻击的部位与战术目的和当今“体育竞技”大不相同,技击性非常强,习练者须从陈氏太极拳法中反复实践,细加揣摩,方能正确认识。
穿过拳谱堂两侧的青石板小路,就进入了太极拳祖祠的后院。这里也是太极拳祖祠主殿——祖师堂的所在地。堂前有五座陈家沟人为杨、武、吴、孙、和等五大太极拳流派所立的纪念碑。400多年来,太极拳历经陈家沟和各地太极拳习练者的传承与发展,目前已有陈、杨、吴、孙、和等诸多流派,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为传播,习练者达4亿之多。
祖师堂内供奉着太极拳始祖陈王廷和历代太极拳大师的牌位。端坐于大殿正中神台上的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塑像,高2.8米,他的两位弟子陈所乐、陈汝信侍立左右两侧,塑像的身后是一幅春、夏、秋、冬四季习武仿古雕屏。在长年不断的香火青烟中,每位来访游客都能够感受到太极拳始祖的威仪。
在祖师堂的东西两侧还各有两组塑像,其中东侧为陈长兴和陈清平,西侧为陈有本和陈鑫,他们都对太极拳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特别是陈氏太极拳十四世祖、有着“牌位大王”之称的陈长兴,打破了太极拳不传外姓的门规,将太极拳传授给杨露禅,使得太极武术被发扬光大,成为国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