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7十佳草木之书
回望2017年,书看得不多。今年的业余时间,两部书稿占去了大半。上半年忙于广东科技出版社的《认识中国植物》(华东册、海岛册)四十多篇文章的撰写、修改和配图。下半年,则将不少精力花在《甬城草木记》的补写、修改、配图和校对上。出书是一件颇有成就感的事情,但的确也耗时费力,好在11月4日正式发行的《甬城草木记》反响不错,颇感欣慰。
其他业余时间,要么在加班,要么在陪孩,要么在刷山,要么在写草木记,阅读时间几乎被压缩到了极限。上下班路上,因为有喜马拉雅,每天多出来两个小时左右的听书时间,今年聚焦在王阳明、苏东坡及黄帝内经三个专题系列,反复收听,启迪颇多!因为与草木无涉,不赘述。
翻了一下日记,今年所读草木之书只有区区20多本,且大多是在出差或者旅行途中读完的。等候、行程中那些时间,没有了日常琐碎的纷纷扰扰,意外成为难得的安静读书时间。现按照个人喜欢程度,列举一下2017印象较深的十本草木之书:
1、[英]理查德·梅比,陈曦译,《杂草的故事》,译林出版社2015年版
一部人类与自然的博弈史,同时也是一幅庞大的杂草迁徙与流浪的图景。《杂草的故事》是个人至今为止所读植物书中最有阅读欣悦感的一部。本书既有植物种类前世今生的生动描述,也有不同物种生态意义上的科学考察,更有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哲学思考,再加上译笔优美,情节性强,读起来很畅快,2017年读过的最震撼的书。
2、[美]南茜·罗斯·胡格 著 罗伯特·卢埃林 摄影阿黛译,《怎样观察一棵树—探寻常见树木的非凡秘密》,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梭罗说,大自然经得起最细致的观察,本书就是一个例证。作者选取了北美最常见的十种树木,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述,不仅仅叶、花、果实,甚至苞芽与叶痕、树皮与树枝都在观察之列,通过这些细节,精确感受生命的律动和季节的变化。本书文字优美,图片精致,看完这本书,发现以后草木记的题材更加广泛了,终我一生也写不完身边的树木花草。同一系列还有一本《如何观察一朵花》,图片为同一位摄影家所摄,但是观察著述者变了,作者对所述之花,只是大致介绍,并无长期深入观察,不如树木这本打动人心。
3、刘华杰著,《博物人生》(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五月底去美加出差,来回的国际航班,都超过十多个小时,在那么一个狭小空间,无处可逃,睡觉之外,不是看电影,就是读书。带了两本书,一本是《美国自由的故事》,发现读不下去,还是本书读起来亲切有味。在来回飞机上,从头至尾认认真真读了两遍,划重点,做标注,对刘华杰教授倡导的博物人生的理论体系有了一个更加整体的理解和把握,尤其是“博物学视角下的人类知识”这一章,有反思有开拓有分析,启发最大。
4、汪曾祺著,《人间草木》,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
汪老这本书,一直是枕边之书,闲暇之余,就会翻几篇。六月底,带这本书去深圳出差,旅途之中从头至尾逐字逐句重读了一遍,新发现了更多的信息,草木之间,有家世,有情感,有文革,有抗战,有国内,有国外,读汪老的草木,居然读出了一点点历史的感觉,这是以前跳读的时候所没有感受到的,好书真是常读常新。
5、[英] 托比·马斯格雷夫 威尔·马斯格雷夫 著,《改变世界的植物》,希望出版社2005年版
个人比较喜欢历史,近年来又痴迷植物,这样一本从植物视角切入世界大历史的著作,特别符合我的胃口,许多年前就读过,时间一久,却基本上忘光了。为了在读书群分享,最近重读了一遍。本书视角非常独特,从七种代表性植物入手,深入解读英国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老牌海上强国的此消彼长关系,以及英国与美洲、非洲和亚洲各块殖民地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关系,信息量非常大,涉及内容非常广泛,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更多介绍请点击:植物虽小,却可改变世界 。
6、[美]沙曼·阿普特·萝赛著,钟友珊译,《花朵的秘密生命:一朵花的自然史》,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版
这是一本在深圳机场偶遇的书,一看书名就喜欢,正好在航班上读。本书主要讲述花朵在传粉方面与生物协同进化的故事,从不同角度展现花儿的多彩生命,是植物学、科学史和回忆录的综合体,阅读的时候需要调动多方面的知识,有点专业,读起来微微有点吃力,但很喜欢。
7、[美]丹尼尔·查莫维茨著,刘夙译,《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长江出版社2014版
正如林海伦老师所言:“用‘植物人'来指称没有认知能力的人,是对植物最大的误解。" 其实,在作者看来,植物能看能闻,有感觉有记忆,是非常具有智慧的一类生物。在本书中,我们能看到,它们的茎尖能看见光,它们的根尖能感受重力,它们还有记忆能力,菟丝子能闻到番茄的味道,含羞草和捕蝇草能感受触碰,书里面有许许多多这样一些改变我们固有观念的生命奇迹。
8、胡宗刚著,《笺草释木六十年—王文采传》,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国庆期间,陪父亲去宜昌旅行,带了这本书。王院士是一个性情谦和勤勉努力的学者,和胡先骕一样,也在一个孤儿寡母的家庭长大。本来在北师大当助教,后来因为人事关系不愉快,被胡先骕推荐到了中科院植物所,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学术生涯。王文采院士最可贵的品格,就是踏实肯干敏而好学,很多前辈喜欢将任务交给他,他总是毫无怨言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故能得到很多大师的青睐,所以王院士相当于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之后能在学术上成为集大成者,就不奇怪了。他先后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毛茛科的研究领域,达到世界级水平。作者胡宗刚对中国植物学代表人物及机构史之熟稔,似乎国内无出其右者,这几年读了胡宗刚先生不少著作。
9、半夏著,《看花是一种世界观》,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5月版。
今年加入壹木自然学院读书会,受益匪浅。在该社群分享过两次,更多的是听其他老师分享,在社群里遇见的自然或者博物方面的书不少。本书就是在社群里听大家谈论而收入囊中的,是2017年读的最后一本草木书籍。令我感兴趣的有两点,一是书名很有意思,把看花上升为一种世界观,颇有深意;另外,本书是中国博物学领军人物北大教授刘华杰的传记,读过刘华杰教授四五本书了,一直很想了解一下刘教授本人,所以买来一读。作者半夏毕业于云南大学生物系,中国作协会员,从他者的专业视角来解读刘教授的学术思想,非常精当到位。在评说刘华杰教授的博物人生时,常有自己思想火花闪耀其中,对于理解刘教授其人及著作颇有助益。
10、年高著《四季啊,慢点走—北京自然笔记》,三联书店2017年版
和本书的相遇挺有意思,本来和作者年高女士素不相识,但我们却不约而同在11月4日同一天举行新书发布会,北京宁波,一南一北,同时推出我们个人的自然观察记录。后来发现我们居然在同一个自然笔记社群之中,于是加了好友互赠新书。这本书到手,正好去西安出差,是来回飞机上好伴侣。年高以北京城市内外的草木为观察对象,按照时序记录其四季物候变化,观察细致入微,文笔简洁清新,尤其是插图很有特色,都是自己的手绘与写生,表现力极强,轻轻松松之间跟着作者走过了北方的四季。
2017读过的其他草木之书
11、孙小美著,《咫嗅芬芳—二十四节气探花之旅》,江西美术出版社
12、廖亮 万慧霖主编,《庐山植物野外实习手册》,科学出版社
13、谭策铭著,《庐山旅游线路常见植物》,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4、胡宗刚主编,《庐山植物园八十春秋纪念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5、李根有等著,《宁波珍稀植物》,科学出版社
16、陈征海等著,《宁波滨海植物》,科学出版社
17、[美]罗伯特·卢埃林 摄影 特里·邓恩·切斯 著周玮译《怎样观察一朵花》,商务印书馆
18、[美]理查德·洛夫著,《林间最后的小孩》,中国发展出版社
19、沈胜衣著,《书房花木》,上海书店出版社
20、周小兜著《花花果果枝枝蔓蔓》,新星出版社
21、汪小凡主编,《神农架常见植物图谱》,高等教育出版社
22、蔡靖等著,《秦岭野生植物图鉴》,科学出版社
23、[英]沃尔夫冈·斯塔佩等著,《植物的异色世界》,时代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