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的主要特征.
景泰蓝作品或是名贵的珐琅彩作品上的“款识”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的鉴定依据,通常一个简单的款制就能直接的将一件景泰蓝古物直接断代。
明清两代,景泰蓝在宫廷皇 族中兴盛了三四百年,是两朝帝王专享的御用工艺。制作工序细分起来有100多道,相当耗费人力心力,无处不体现皇 家的尊严和奢华,因而,古时有“一件景泰蓝,十箱官窑器”的说法。
清代的景泰蓝工艺比明代有提高,胎薄,掐丝细,彩釉也比明代要鲜艳,并且无砂眼,花纹图案繁复多样,但不及明代的文饰生动,镀金部分金水较薄,但金色很漂亮。这一时期也开始出现了利用历代文人名画掐制的作品。
景泰蓝与雕漆、玉器、象牙被称为北京工艺品的四大名旦,更以悠久的历史、典雅优美的造型、鲜艳夺目的色彩、华丽多姿的图案、繁多的品种造型等使其成为工艺美术世界里一颗璀璨的明珠。
珐琅,在我国古代又被称为"佛朗""发蓝",因为制作工艺不同,珐琅的品种也很多,例如掐丝珐琅,画珐琅和透明珐琅等等。而我们所说的景泰蓝就是指的"铜胎掐丝珐琅"。掐丝珐琅的工艺并非我国本土工艺,而是在元代从阿拉伯传入我国的特殊工艺。经过明朝和清朝两代的发展,这项有着异域风情的工艺有了非凡的成就,在我国一代代匠师的钻研之下,景泰蓝成为我国工艺美术的"四大花旦"之一。
景泰蓝是在铜胎上利用掐丝技术做出各种繁复的图案,再使用珐琅颜料填充后反复烧蓝,磨光镀金之后制作完成的一种传统艺术品。
晚清到民国时期正是第四次收藏热,大量西方人来搜集中国的文物。西方人对景泰蓝的认识颇高,认为这是代表中国宫廷文化或者说贵 族文化的典型器物,所以大量景泰蓝都流往欧洲。受此影响,当时古玩店里不摆几件景泰蓝,显得档次低。换句话说,有品位的买家一看你店里连景泰蓝都没有,转身就出来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