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景+情”模式的起、承、转、合。
第六讲律诗“景+情”模式的起、承、转、合。
上一讲我们以白居易的一首七律《钱塘湖春行》,综合地给大家讲了律诗起、承、转、合,今天我们将分步骤地讲一下律诗“景+情”模式的起、承、转、合。
起句为景语,也就是准备物事来开始写作,那么怎么准备呢?
准备物事,说起来容易,其实也不容易。 说容易,是因为物事较多,写进诗里,并没有难度.说不容易,是因为:写的时候,所选择的物事,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那么在准备这个物事的时候,就需要先作一个判断。如同以前说的那样,所选择的物事,是不是符合主题,是不是能够正确表达后面的情,能不能与后面的情,合成完全的意境。因此,物事不是随便选的,更不可以随手就写,当选对了物事以后,起句选用的字,就显得很重要。
第一要素:须紧 “紧”的意思指的是:不要有多余的字,也不要有多余的其他物事。陪衬的物事,不可以喧宾夺主。围绕选定的物事,选择合适的动词,使其生动;选择合适的形容词,使其丰富;选择正确的陪衬,使其昭显。 所有这些选择,目的就是一个——为了主要的物事。这个,就是起句所需要的“紧”。
第二个要素:叫做“险” 险与紧的区别就是:险,与主题物事的关联,不如紧的关联密切。 险与主题物事的距离,相对于紧来说,更远一点。在具体的写作中,所取的物事,要考虑到它所包含的基本“格调”。比如,写春风,自然这个格调就不太可能是伤心。物事选定以后,这个物事往哪个方向去,也是需要考虑的。这个方向,将决定承句的展开方向,也就是说,后面承句的方向,是跟着起句的方向的。 所以,起句说简单,是因为谁都可以写出来,起句说不简单,是因为要考虑的因素不少。 “紧”之后,就是“方向”,引导整体格调的方向。
这是今天说的起句的两点:紧和险另外,可能有人问,那起句可以直白吗? 其实,起句直白不太可能。一是我们有说过用兴之手法;二是为我们一直就不是写“叙述体”,对事情进行叙述,而是带了某种情绪在里面。(律诗的赋比兴手法,我们一会讲详细讲解)既然是景先情后,直白的可能性就不大,因为要求景不能与情无关。 我们以前讲过,承句是承起句之景,承句这个景,与起句的景,不同的是: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重要性在于,为全篇的第一过度,非常重要的过度,在起句的基础上扩展。 这个扩展,要注意把握“度”,需要注意的是:1、不扩展是肯定不可以的。2、扩展的无边无际,同样是不可取的。
承句一定要生动,那生动就得靠动词来完成,如果说起句靠的是物事(名词),那么承句,靠的就是动词。 而承句的物事,承起句而展开,那和起句有关联是必须的。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使其动起来,生动而不呆板。因此,句意须“寥”,“寥”就是开阔;句意须“淡”,清楚明白;句意须“通”,通贯全篇。 那么,承句的字,就必须注意剪裁,仔细剪裁,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炼字”。 这个炼字,不是指名词,名词是死的,不用炼,在承句里的炼,指的是,选择最佳、最合适的动词。这几个动词是不是合适,就决定了承句是不是生动、是不是更具美感。
刚才已经说了,炼字,就是选择最合适的动词,那么,在句子中的具体表现,就是:七律第四或第五字的位置,五律第二第三字位置。今天之所以强调承句的动词,是因为这是最捷径的提高路线,承句的展开是一个动作,这个过程,动词当然就非常重要。
转句,按我们以前要求的手法,以情语来表达。这个情,也有要素需要把握:
一、这个情它是平稳的,这个叫“平”,这个平,也有真的意思,真实的情感。
二、这个情,必须符合“律”。所谓律指的是,符合我们所遵守的道德规范、符合我们所遵守的法律、符合正常的情感。不是神经质的、不是莫名其妙的、不是精神错乱的情,总之,要符合大众接受的、大众认可的情感。
三、写作的时候,情要求“细腻”,哪怕是写某人粗旷,那么,表现的时候,也要细腻的表现。不能够因为他性格粗旷,写作的时候,就连下笔也粗旷。
以上这三点,具体写作的时候,可以轻轻的抛出,也可以着力掷出,豪放的时候,就着力,婉约的时候,就轻轻。以便配合全诗的情绪。而这三点所表现的“意”,也有要求:1、不疏远,2、不脱离。无论轻轻或着力,都不可疏远、不可脱离,不疏远主题、不脱离主题。
最后我们看合句的注意点 :
第一点:要把握的是“速” 这个速意思就是不要拖泥带水的、紧接转句,干净利落的合。这就要求,不要继续还停留在转句的意境上扭扭捏捏。以一字或两字接转句,使其连接、不断裂,但不可过多用字连接转句,否则就是扭扭捏捏、拖泥带水。因此,要“速”,就是速度,尽快进入合。
第二点,合,以意为上。这个意,可以明示,也可暗示,可以是正意,也可以是反意。意,应为无尽之意,不要把意一下子写完、写尽,不能写得没有想象的空间,要留有余味。如:西出阳关无故人 既然无故人,那么有什么呢?那就留给读者去想吧。这个就是不尽之意,这个意,是绵绵悠长的,最好是潜移默化之意。
许多优秀的诗作无一不是给读者留下极大想象空间的。潜移默化,指用景语来表达,目的,当然不是给读者看一幅景,而是通过这个景,来表达情。表情,才是真正的目的。
大家可以简单记忆成: 起句:注意“紧”和“险”承句:注意动词的使用 转句:平稳、合律、细腻 合句:“速”和意味无穷
例诗来具体体会一下起承转合的例子
送友人 李白
(起句)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承句)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转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合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起句:在我们习作律诗的起句中,很容易犯的两个毛病:第一个毛病(1)下笔千般景,朦胧眼前过。如果把我们的眼睛当成摄影机的镜头,那么很容易出现的做法是扫镜头,这种扫镜头就会让读者看不清你所要拍摄的主题;这就是律诗写作中所提到的“景物多而杂”的毛病。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寻找拍摄中的定格。这个定格是实景,而其他的都是虚景;实景才是你安排下面事物的基础,虚景只不过是一个衬托,是你对定格景物的一些衬托,而在你继续审视(承句)这个实景过程中可有可无的。
第二个毛病(2)景物未看清,笔端先带情。按照初学律诗的写法,起句和承句要先是景语。我们在习作中往往出现景物尚未描述完成,就把个人的主观情感夹带进来了。这样就会让读者被动地接受你的情感,因为我们写东西大多是给读者阅读的;当然自娱自乐的作品我不去乱说。打个比方,写一个运动会的热烈气氛,我们首先应该让读者看到的是彩旗飘扬,听到的是场面喊声雷动。然后再去描述比拼激烈的比赛项目。这样就达到了一个热烈气氛的烘托,是用你所描述的热烈场景,很自然地在读者头脑意识中营造出一种热烈氛围。根本就无需去主观地标示出“这场运动会真热烈啊”。
举例: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这句的东城就是实景,而山和水就是虚景。实景给人物的出场搭建的场地,虚景为实景的延伸或扩张营造的空间。
第二是承句我认为承句在整首律诗中起到的作用是承景起情,也就是说,承句是在衔接起句之后把景语发挥到一个极致,让读者的眼光完全集中到景物的一个点上,如同一个特写,让读者的赏景注意力更为集中。只有这样才会使得读者的思维力萌动。我们初学习作中往往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景物的叠加。这种景物的叠加,不仅使起句的造景模糊不清,而且会分散读者赏景的注意力,这样就不利于启发读者的思维力。
一个好的影视作品,在镜头切换上很下功夫的,即要转换场景,又不给观众以断裂的感觉。这样才能让观众的眼睛和思维保持同步效应。那么写诗呢,也是这么一个道理,也是这么一个过程。你要是把句子安排的好,安排的恰当,读者就不会感觉断裂。如果把承句分为前半句和后半句来看,那么前半句就是一个收缩场景的过程;后半句就是特写场景的释放,是用场景给读者营造思维空间。因为我们给读者的观察力不应该是局限的,是让读者在观察力发展到一个高度后转为思维力的。举例: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从这句的前半句,我们仿佛看到两人依依惜别的场面,这就是一个特写。那么后半句就是把这种惜别的场景发展到一个极致,船起锚了,朋友走了,这个景就会渗进李白的心里去了,写到一个景尽意未止的深度。同时,船又映衬了起句的景“白水”。
第三是转句转句是难点吗?不是。转句的情是从起句、承句中的意象生发出来的。是把你看到的景物由内心消化后,生发出来的情感语言,是你对景物的见解或者期望。这就是一个从景语转化为情语的过程。是主观意识上的衔接承句。
我认为转句的技巧是从承句的来的。承句的景尽是引发转句续情的重要条件。如果说起句和承句是片林子,那么转句就是林子上空的一层云彩。它是来自于景语却超出景语的一层意识。有了这层意识,我们何愁不会给读者一个思维力的空间呢?所以,初学者,往往在转句中发生断裂,后来,我就想,转句既然是情语,是表达感情的句子,但是我们表达出来的情感是来自何方呢,难道不是来自于我们起句和承句的景物吗?所以,我认为转句就是对景物的一种心情。
举例: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这就是转句了。转句衔接了承句中的“孤蓬”。不过在转句中李白巧妙地使用比拟的手法,把“孤蓬”拟为“游子”,但是“游子”也不能更好地抒发情感,于是李白又从“游子”处使用了一个比喻来伸发出另一个意象,这个意象就是“浮云”,这样,在承句与转句之间就形成了这样的变换模式“孤蓬—游子—浮云”,大家看,“游子”这一层客观存在的现实是不是暗中被引向了“浮云”这种意象了,所以,这种利用暗转景境的过程就是抒情的开始,也就是说诗句从景语过度到情语的过程。但是,这个过度要有内在的联系,是由景物而生发情感的联系。所以说由景转情,其实就思维转换的过程,是吸纳眼前的景再通过思维方式转换成情感的过程。
初学者,转句要多多考虑考虑,你可以继续按照景物的顺延推理,多写一联,这个多写的一联,就是承句与转句之间隐去的部分,然后通过分析“承句——多写的联——转句”之间的内在关联是否紧密后,再把“多写的那一联”删去。当然,我说的只不过是一个方法,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第四是合句合句就是合一篇始终之意。要根据前面交代的内容,确立一个中心,以什麽为主。可以以自己为主,可以以景为主,也可以以情为主。
我认为合句是一个“省己、省人”的收场。这个收场可以是对上面景与情的收场,也可以对上面的情再作延伸,就是语言尽了,但是由语言所制造出来的意境未尽,让读者读完全篇后,会根据个人的情况往更深处感悟。是情景抒发到一个极致后的感悟。其实,合句就是合题,就是包容,包容起来了才是一个整体。如果诗的题目是全诗画面的一个标注,那么合句就如同标注的立意体现。
例如: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这个合句就是充分体现《送友人》这个立意上,来表现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挥手告别时候,连马匹都依依不舍,何况人的心情呢?这个合句就是合题了,题目是《送友人》,当然要挥手告别了,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吻别,那玩意更刺激一些。所以说,学好律诗远不仅如此,平时多读多练是最好的办法,主观上给自己创造一个学诗的环境。多学多问,逐步地提高练字凝词的技巧,是写诗的必要条件。
学诗心得
学诗心里一幅画,赏曲眼前几根弦。万物笔端匆匆过,裁枝现花看本源。
我们再请出白居易的七律《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大家看“水面初平云脚低。”这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云脚”就是把云彩在水中的倒影比喻成为云彩的脚。 这就如同张三照镜子,把镜子里面的成像比喻成张三的照片一样。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低”的含义。你照镜子时,镜子里有你的成像,你与镜面之间的距离有多远,那么成像与镜面之间的距离就有多远。这是一个物理常识。那么如果以镜面为参照物的话,成像是远于镜面的;同理,白居易是把水面当做一面镜子,那么,云的倒影与水面就有一定的距离了,既然有了这个距离。那么白居易就认为“云脚”是低于水面的。
这首“景+情”模式的律诗,是如何实现景语、情语之间转化的。我们知道“景+情”模式要求,首联、颔联是景语;颈联、尾联是情语。那么这首诗,是如何实现颔联的景语向颈联的情语转换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