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故事]儿时纳凉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2017-08-21 10:27

  梁正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姐弟随父母下放在农村,那时乡村的老百姓生活艰苦,除了有线广播外,没有冰箱电视,没有电风扇,更没有空调,户外纳凉是人们度夏的唯一选择。

  夏日的傍晚,太阳刚落山,家家户户都忙着给屋前滚烫的泥地泼水,一是降温,二是减少地面灰尘的飞扬。等地面阴干,水分带走了热气,就忙碌着搬运躺椅、竹床、板凳、小餐桌。有的人家为了驱赶蚊虫,还会在不远处的上风口点燃一堆篝火,再覆盖一些刚割下的青草使之烟雾袅袅。

  夏日午后4点半一过,太阳还高挂在天空,奶奶便会早早地做晚饭。晚餐比较简单,一般将中餐剩余的锅巴烧成一锅稀稀的粥,或是熬上一锅大麦粥,再烙上几块蒜泥油饼。

  等到爸妈下班回来,这时晚饭也凉了,全家人团团围到小餐桌边,一边呼啦啦地喝稀粥,一边放松身心,享受太阳落山后大自然恩赐的徐徐凉风。收拾碗筷是大人的事,我们小孩子丢下饭碗抢先洗澡,因为洗完澡就将步入我们的快乐时光。

  那时,我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抓萤火虫,捉迷藏。累了,再躺到自家用门板临时搭建的凉床上,在奶奶芭蕉扇的摇曳下,仰望天空,看星星眨巴眨巴眼睛,看牛郎星、织女星和北斗星的变化,父亲还会给我们讲《掩耳盗铃》《盲人摸象》等成语故事。

  那个年代,书籍匮乏,连小人书都难得一见,所以晚上能够一边纳凉,一边听故事、猜谜语,是一天中最开心的事。

  母亲在每年的夏季到来之际,都会为我们添置一把崭新的芭蕉扇,晚上纳凉,她会时不时地提醒我们拍打拍打身子,驱赶蚊子。记得我使用的一把芭蕉扇上,除了写上自己的姓名外,还端端正正写过一首扇子歌:扇子扇凉风,扇夏不扇冬,扇过七八月,藏在我家中。后来,为了响应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扇子歌的内容又进行了改编:扇子扇凉风,扇夏不扇冬,谁要跟我借,我就学雷锋。

  现在,每到夏天,全家人都待在凉爽的房间里,读书、看电视、上网,儿时纳凉的场景成了难忘的记忆。

(0)

相关推荐

  • 徐德培 | 芭蕉扇

    [往期回读] 蒋勋细说红楼梦合集 收长头发   二八大杠 我的最后一届高三生 三伏天做豆瓣酱  面子 芭蕉扇 江都   徐德培 作者徐德培先生:1947年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66年高中毕业 ...

  • 【古风雅韵】俞思义︱忆儿时纳凉(外三首)

    忆儿时纳凉  庭院四方方,宽宽青石场. 黄昏浇井水,入夜睡凉床. 仰望繁星座,遥寻织女郎. 朦胧闻鸟语,公冶话同腔. [注]公冶长,复姓公冶,名长.据说是孔子的弟子和女婿,懂鸟语. 南京林荫路 风过法 ...

  • 夏日故事

    今天入伏,异常的闷热,出去走走一会儿就汗流浃背. 网络上流传着各种调侃天热的段子,冷色的笑话,依然不能驱赶酷热,躲在开足了冷气的房间里,听着外面传来的知了的叫声,看着花园里的树在太阳下无精打采的样子, ...

  • 想到就去做 两个老顽童的夏日故事

    北京呼风唤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2021年的这个夏天,也许会被当作商业航天历史上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想到就去做, 两个老顽童的夏日故事 文 | 刘语霏.农燕 北京时间7月20日晚间21时10分许,在美 ...

  • 【杨再申】夏日故事

    如果你现在 无 趣 请看看<文学顾事> 夏游凌云茶山金字塔 作者:杨再申 漫步在茶山巅峰 眺望云海边际的夕阳 似乎燃烧了 那艳红色.深紫色.鹅黄色 仿佛进入了五彩斑斓的世界 远山不时传来叽 ...

  • [夏日故事]三伏天趣事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2017-08-21 10:27 邱朱灵 热热热!想不出第二个词来形容这窗外的天气了,只能感叹三伏天果然威力十足!同样也记不清江城高温天气连续"坐庄"几 ...

  • 儿时纳凉@李明君‖投稿

    儿时纳凉 作者:李明君 虽然还没有进入盛夏季节,但已感觉酷暑难耐.周末回乡下老家,夜晚坐在院子里喝茶,茶水进了肚里,汗却从头上.身上拼命地冒出来,简直可以说是汗流浃背了. 看着眼前熟悉的老屋,看着灯光 ...

  • 五台故事 | 儿时的记忆 扑捞树叶~ 刨茬子

     作者简介:缘又园 出生五台 儿时的记忆 一一扑捞树叶-刨茬子 每到秋天,冷空气过后,城市的树林.公园都会堆积一些凋零的落叶,每当看到这满地金黄的落叶,被环卫工人倒入垃圾车后,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

  • 美食故事(音频)丨汪会芝:儿时的记忆-摊煎饼(山东平邑话)

    后来, 吃过很多美食, 可记忆中的味道, 总是无可替代的 提起山东的特色吃食,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煎饼卷大葱.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山东人都爱吃煎饼,也不是山东所有的地方都爱吃煎饼.但是,巧了,俺们就是那部 ...

  • 卞阿根 | 夏日纳凉

    夏日纳凉 大桥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后调到镇建安公司工作. 晚饭一吃,天一擦黑,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走上三里五里或七里八里路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