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一位哲学家的文学梦

主题:朝内166文学公益讲座——萨特:一位哲学家的文学梦

时间:2020年6月21日14:30

主讲:董强(北大法语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转自人民文学出版社公众号 ID: rwcn166

主持人(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主任欧阳幍):尊敬的各位读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再次来到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朝内166文学公益讲座,本讲座的宗旨是邀请国内最好的专家,讲解古今中外最好的作家和作品,在喧嚣的俗世里,用纯净的文学来宁静心灵,让美永存。今天我们特别荣幸邀请到董强教授,为我们讲授萨特,欢迎董强老师。

董强教授,北大法语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国文学研究专家、翻译家、诗人、书法家,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1988年赴法留学,旅居巴黎12年。1992年-1994年在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师从于米兰昆德拉。1995年在法国协助创办了中国蓝出版社,1997年以研究超现实主义诗人、画家亨利·米修的论文获法国文学博士学位,2001年回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任教。2008年主持翻译顾拜旦的《奥林匹克宣言》,2009年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教育骑士荣誉勋章。2009年起任傅雷翻译出版奖评委会主任至今,2012年起任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2013年12月获“法语国家联盟金奖”。

董强教授有译著专著30余部,主要有《梁宗岱——穿越象征主义》,插图本《法国文学史》、《中法双语诗集》,以及《西方绘画大辞典》、《小说的艺术》等。董强老师不但是文学研究家,也是著名的书法家,他在中法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董强老师也是朝内166讲座的老讲师,早在2014年10月25日董强老师为我们讲了“废墟之花:莫迪亚诺的文学世界”,今天董强老师再次光临,将带领我们领略萨特的世界。

下面我再简要介绍一下人民文学出版社萨特的出版情况。2000年我们出版了《萨特文集》(七卷本),2005年出版八卷本,增加了萨特写给波伏娃的书信《寄语海狸》,2019年出版了十卷本,增加了《波德莱尔》、《马拉美》和一些文论,这套《萨特文集》由艾珉、沈志明老师主编,由罗大冈、桂裕芳、丁世中、袁树仁、施康强、郭安定等翻译家共同翻译,单行本我社出版了《文字生涯》,我们最近出版的新网格本“外国文学名著丛书”里面也收录了《文字生涯》,此外我们还出版了一套小书“萨特代表作”有三本,包括《墙》《死无葬身之地》《什么是文学?》。

下面把时间交给董强老师。

董强:大家好,感谢欧阳老师的介绍。我今天很高兴,正如他所说的,时隔六年我又回到朝内166,在中国现代文学非常重要的场所,再次给大家讲一个法国的重要作家。我记得上次讲的是莫迪亚诺,他当时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讲萨特跟讲莫迪亚诺很不一样,所以我今天也有点忐忑,为什么呢?因为知道莫迪亚诺的很少,所以我稍微介绍一点信息,当时大家的反映就很热烈,场面非常火爆。但是萨特真是大名鼎鼎,可以说人人心目中都有萨特,也许我讲的这个萨特跟大家心目中的萨特并不一样,如果听到不一样的时候,可能有人会觉得董老师是不是在给我们传递不同的信息。文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作为一个一直受到萨特滋养的人,今天特别高兴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的看法,我并不要求大家都认同我的观点,但是我希望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热情。

6月21日是萨特的生日,我们今天的讲座时间完全是随机的,我当时因为各种原因将讲座定在这个礼拜天,根本没有想到是萨特的生日。而且今天又是父亲节,又是夏至,大家一会儿会听到一个细节,萨特很不幸的是他从小没有见过他父亲,他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在这么一个场景下讲萨特,今天确实也有很特别的地方。作为这么大的一个作家,我们面前这么多书,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十卷本《萨特文集》只不过是他众多作品中的一部分,看上去已经那么壮观了,这只不过是他的文学作品,也可以说是他文学作品中的一部分,因为他有的作品,比如晚年写福楼拜的《家庭的低能儿》,光那一本书就好几千页,还不说他那些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辩证理性批判》等等。所以萨特的作品如果排出来的话,这个桌子也摆不下。今天怎么跟大家讲?我主要是在这个时间内跟大家分享一点,作为一个切入点,就是萨特说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人是处境中的人,从这点理解萨特特别重要。

什么叫处境中的人?就是说不存在一个抽象概念的人,一个人总是在一个历史背景下,在他的社会环境中,他在那成长、在那思考、在那行动的一个人。所以我想先通过对他的这些生平的介绍,慢慢地引入到他的文学世界,大家就会看到萨特的文学作品跟他的人生经历,跟他整个所处的环境以及他所谓处境是非常非常相关的,如果我们理解这一点,也许比较容易进入萨特的世界。

先给大家看一个小小的视频。

刚才看到的是1980年萨特去世的时候,他的灵柩从医院出来,到蒙帕纳斯墓地,都在同一个区,巴黎十四区。短短的路程当中,巴黎市民在没有任何人组织的情况下自发为他送行。这个短片在法国当时晚间新闻的头条连续放了两分多钟,法国没有一个作家能够在二十世纪有如此殊荣。这段录像里面提到,如果想看到类似的盛况,只有在1885年雨果去世的时候才有过。从这里大家可以感受到萨特在二十世纪法国文坛的地位,有些人甚至把二十世纪的法国称为萨特的世纪。萨特生于1905年,1980年去世,他在几乎整个二十世纪,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触及到文学、艺术、哲学、思想、实践、“介入”,等等,使得他成为无处不在的一个人,而且萨特也影响了全世界很多国家,包括中国。就是这样一个人,我们今天要进入他的世界,我尽量带着大家去感受萨特曾经经历过的,他为什么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写出他的作品,接下来我跟大家一起分享。

萨特出生地,RueMignard

萨特出生在他母亲这一边的外祖父、外祖母家,这个地方是巴黎的十六区米涅亚街,这个非常重要,萨特后来一直跟他的外祖父、外祖母、母亲一起生活,因为他的父亲是海军水手,后来得了黄热病,很早就去世了,所以萨特没有见过他父亲,这使得萨特一直跟他的母亲这一边,跟他的外祖父、外祖母生活到12岁,直到他的母亲改嫁以后,他接受不了他的继父。这一点特别像著名的十九世纪的《恶之花》的作者波德莱尔,萨特后来还专门写过波德莱尔。这个经历对于萨特来说非常重要,他后来在1964年写过著名的文学作品,中文翻译成《文字生涯》,法文直译的意思就是词语。这本书非常重要,一会儿我们还会谈到。

萨特出生在他母亲这一边外祖父、外祖母家,这个地方是巴黎的十六区米涅亚街,这个非常重要,萨特后来一直跟他的外祖父、外祖母、母亲一起生活,因为他的父亲在海军服役,后来得了黄热病,很早就去世了,所以萨特没有见过他父亲,这使得萨特一直跟他的母亲这一边,跟他的外祖父、外祖母生活到12岁,直到他的母亲改嫁以后,他接受不了他的继父。这一点特别像著名的十九世纪的《恶之花》的作者波德莱尔,萨特后来还专门写过波德莱尔。这个经历对于萨特来说非常重要,他后来在1964年的时候写过著名的文学作品,中文翻译成《文字生涯》,法文直译的意思就是“词语”。

萨特《文字生涯》

这本书非常重要,一会儿我们还会谈到。他在这里回忆了他自己一直到11岁、12岁时候的生活,这本书对很多人来说都很惊讶,因为萨特后来一直给人特别严肃的印象,是写出很艰深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文学家,但是《文字生涯》这个作品让人看到萨特的另一面,特别幽默、特别温柔的一面。

这张照片我很喜欢。有人说萨特特别丑,他的丑成为他的一张名片,但是这张照片真不丑,从这个照片可以看出他母亲把他当作女孩一样去抚养。所以他在《文字生涯》里面写了非常生动的一段:他到了7岁的时候还是那个样子,后来他的外祖父实在看不下去,说你是一个男的,要长成男子汉的样子,他说我们要偷偷摸摸地给你妈一个惊喜,然后带他到理发馆,把他的长头发剃掉,弄成像北京人的板寸一样。等回去他妈看到他的时候也不拥抱他了,转身就哭了。他说那一下子突然意识到自己原来是丑陋的,为什么?他当时头发剪掉以后,他的眼睛天生有点残疾,尤其是右眼往外鼓出一点,头发全部没了以后,一下子把自己的丑陋全部展示给别人,从他母亲当时的目光当中,他突然感觉到,原来我的丑能够通过母亲的目光折射给我,所以“他人的目光”这个概念也在萨特哲学里面不断地发展起来。后来别人画萨特漫画的时候,也把他画成很丑的样子。他当时在《文字生涯》里说他的外祖父也吓坏了:一般童话故事里头是蛤蟆变成王子,他说我把小萨特从王子或者公主变成了蛤蟆。所以你们看,萨特写自传的时候,那时候他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作家,他写自传的时候这么自嘲,可以看到萨特跟大家心目中想的不太一样。

萨特到12岁的时候,因为他母亲改嫁,从巴黎离开去到法国海边的一个城市拉罗舍尔。拉罗舍尔也是很漂亮的城市,但是萨特在那很痛苦,一方面他生活在继父那里,另一方面他觉得自己作为一个有志向的人,应该在首都巴黎待着。所以他每次只要到了外省都会很痛苦,就会想尽办法回到巴黎,每次他在外省的时候都会埋头写书,把自己的苦闷、焦虑写出来,后来我们读其他作品的时候也会感受到他这种心情。

亨利四世中学

后来他老在那儿闹,父母亲就把他弄回到巴黎。他在巴黎两所著名的中学,一个是蒙田中学,还有一个是亨利四世中学,这都是法国最好的中学。所以萨特有一个特点,受的教育是法国的精英教育。而且他跟外祖父生活的时候,他的外祖父是非常有学问的一个人,是著名的德语专家,还写过德语教材,外祖父让萨特在读书之前就已经自学了很多东西。所以他可以说是一直接受着最好的精英教育,这也是萨特的一大特点,萨特是法国人文教育最好的结晶,虽然他后来越来越走近民众,但是他整个生活状态是高级知识分子的状态,所以他永远都在这么一个环境中。

巴黎高师

后来他进入了著名的巴黎高师,巴黎高师是法国人文精英的最好的学校,比如法国大名鼎鼎的、很多人都喜欢的总统马克龙,他很聪明,但是他没有考上巴黎高师,为什么?巴黎高师很难进,巴黎高师出了很多诺贝尔奖得主,法国的很多思想家、文学家都是从巴黎高师出来的。他在巴黎高师开始真正自己思想的创作等等,他在那非常活跃,人们都很喜欢,有时候调皮捣蛋,但是他特别活跃。

左:尼赞;右:阿隆

在巴黎高师他认识了几个对他一生都有非常重要影响的人。比如这里有两个人对他非常重要,图片左边这个人是保罗·尼赞,保罗·尼赞是他的同班同学,是著名作家,他写的东西特别漂亮。我们看尼赞当时的样子,他跟萨特长得有点像,最有意思的是两个人眼睛都有点斜视,但是斜视的不一样,萨特是朝外斜视,尼赞是朝内斜视,所以他们两个特别配的,形影不离。旁边另外一个人是雷蒙·阿隆,他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非常厉害的一个人,他们两个也是同学。他们两个曾经走得很近,有一阵子两人闹翻了。萨特一辈子有很多朋友,后来也跟很多人闹翻了,最有名的是跟加缪,他跟加缪曾经是特别好的朋友,既是战斗伙伴,又是真正的友谊,但是后来俩人彻底闹翻。他跟阿隆晚年的时候重归于好,这张照片非常有意思,因为那一刻,他们两个作为从小的好友,中间闹翻以后又重归于好。

这是著名的西蒙娜·德·波伏娃,波伏娃也是在他高师的时候就认识,一辈子成为他终身的伴侣。最左边的照片很有意思,后面是巴尔扎克像,这是著名的罗丹的雕塑。他们经常在咖啡馆里工作,当时接受著名记者朗斯曼的采访等等。

这些都是巴黎高师带给他的,在这个氛围当中,他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当时有一个著名的说法,萨特问他的哲学老师,他说我认为自己不存在——他后来写了《存在与虚无》——他说我认为我这个人不存在,你觉得我是不是有问题?哲学老师回答他说,你能够怀疑你自己存在,说明你是存在的。这就说明萨特在这个氛围当中慢慢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

这是在巴黎十四区,在蒙帕纳斯边上的小街有一个酒店,他高师毕业以后跟西蒙娜·德·波伏娃居住在那里,他们也没有想到去世的时候,居然就在这个酒店对面的墓地,而且永久的葬在一起,下面这个牌子上有一句话的意思是,他们两个人非常独立,住在这个酒店里也要分着住,两个房间,但是蒙帕纳斯墓地让他们两人住到了一起。

从巴黎高师出来以后,一般高师出来以后都会到中学当老师,萨特到勒阿弗尔做了哲学老师。他离开巴黎就很苦闷,他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外省的、前途渺茫的中学老师,这时候他开始思考,开始写东西,他写出了著名的短篇小说《墙》,这篇小说对他来说非常重要,其实真正让他出名的不是这个《墙》,而是后来紧接着写的长篇小说《恶心》。

《墙》这个短篇小说非常重要,因为他得到法国最重要的作家安德列·纪德的欣赏,纪德把它发表在《新法兰西杂志》上,而且称这个《墙》是杰作,就因为纪德一句话,使得萨特终于得到鼓励,而且使得他的《恶心》能够被伽利玛出版社接受。《墙》整个短篇小说集的出版晚于《恶心》,但是《墙》这个短篇小说早于《恶心》,所以对他来说很重要。然后他开始写一些戏剧,比如《隔离审判》(或者叫密室、禁闭),这是他著名的戏剧作品,我们一会儿还会提到。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所有欧洲的年轻人基本都被卷入这个战争,萨特也不例外。但是萨特是一个高度近视的人,尤其他的右眼,几乎是失明的,他不可能直接被派去打仗,所以萨特入伍以后一直在气象部,不是在前线。但是即便如此,1940年,也是6月21日,差不多80年前的今天,他被德军俘虏了。这个对他来说非常重要,萨特被德军俘虏关起来以后,那个地方一共关了两万多人,这个经历彻底改变萨特,他自己也说有一个在二战之前的我,还有一个在二战之后的我。在二战之前的,他写了《墙》《恶心》,他是一个非常极端个人主义的,强调个人自由等等。但是二战中被抓起来,跟别人关在一起以后,他突然意识到集体的重要性,在被抓起来以后,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团结,要跟他人在一起,要跟他人一起共存。而且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他在被关起来的时候,1940年圣诞节,他因为有文学才华,所以写了一出戏,演给其他的犯人看,甚至包括演给当时德国的军官和士兵看,结果他非常受欢迎,所以他一下子感觉到自己是戏剧天才。这个对他来说很重要,就是因为他写这个戏,他后来觉得自己可以在这方面发展戏剧才华。

另外一方面,因为他表现的不错,他又是高度近视没什么用的人,所以1941年他被放了,这时候他进入另外一个阶段,他跟波伏娃等其他人进入抵抗战士的阶段。这个阶段比较模糊不清、模棱两可,到目前有人怀疑萨特当时是不是积极的抵抗战士,这个到现在还有争论,这个我们不管,他至少在慢慢的、一步一步的进行着抵抗方面的事情。到了1943年他写了著名的《苍蝇》,紧接着有《密室》等著名作品。而且1943年因为《苍蝇》认识了加缪,并且成为好朋友,加缪邀请他进入当时著名的抵抗杂志《战斗》,所以那时候萨特以真正的抵抗战士的形象出现,因为他在加缪的《战斗》杂志写东西。1941年到1942、1943年阶段,很多人怀疑萨特没有真正进入抵抗,甚至他继续在中学教书,他甚至顶替一个犹太的老师,因为有个犹太老师,因为是犹太人不能教书,所以有人接替他,他就去接替那个位置,很多人后来就这个事情还在纠缠萨特那个阶段不太清楚,这个我们知道就行了。

这段期间他跟加缪在《战斗》杂志上不断的写一些跟抵抗有关系的戏剧,这时候他的名声越来越大。

等到巴黎解放,萨特已经名气很大,尤其解放以后美军邀请法国著名的知识分子去美国,萨特在被邀请的名单上。正是因为他被美国人邀请,作为法国重要的抵抗的知识分子代表到美国,所以他一下子在全世界名声打出来,所以是美国人让萨特在全球出了名,这个很重要。后来美国越战以后,萨特成为坚定的反美的人,甚至他反美到什么程度?美国的FBI一直派人偷偷的监视萨特,甚至FBI的人抢过萨特的手稿,想看他里面有什么反动的东西等等。所以这段是萨特很特殊的一个时期,他就是因为1944年年底去了美国,所以他成了全世界著名的知识分子。

他回到巴黎以后就住在了著名的、人人都知道的圣日尔曼,他在圣日尔曼生活了很多年,从1945年开始一直生活到1962年,可以说有十几年他一直在这里。人们都知道著名的Flore花神咖啡,其实萨特住在圣日尔曼小广场的楼上面,底下有一个咖啡馆叫波拿巴(波拿巴就是拿坡仑的名字),他在咖啡馆的楼上住了十多年,就在那时候形成著名的圣日尔曼的文化,他跟波伏娃、鲍里斯·维昂(鲍里斯·维昂今年也是诞辰一百周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作家)等等形成圣日尔曼存在主义的全球有名的氛围,这种有名到了什么程度?由于他在美国名气很大,不断有全世界的游客都去看他,使得它成为二十世纪巴黎最重要的风景,取代了十九世纪末印象派给人的巴黎形象,所以这一点非常重要,萨特和波伏娃的写作、生活方式成为巴黎最好的代言人,成为法国文化最好的代言人。这是他很重要的阶段,也可以说是萨特生活最好、最舒服的一个阶段。

同时由于他在战争时的经历,他进入一个全新的萨特,就是所谓提出介入文学,他认为他要去实践。这时候有一个著名的演讲,名字就叫《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这是他在1945年的演讲,1946年出版。这本书据说是法国现代文学史上卖得最好的一本书,当时人们去听萨特成为一个风尚。他的同学阿隆是非常有名的思想家,但是当时有一句著名的话,“宁愿跟着萨特走,走错路,也不愿意跟着阿隆走,走对路。”可见萨特当时多么知名,哪怕他走错路,我们也愿意听萨特。

加缪

围绕着萨特还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就是加缪,他跟加缪之间有战斗的友谊,两人同时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两个支柱,对荒诞进行思考。但是跟加缪不太一样的是,人们喜欢加缪是因为加缪的作品干净利索,比如说《局外人》这么一部名作就让你知道加缪了,包括疫情期间很多人读的《鼠疫》。萨特的问题是什么?那么多全集,但是你问一个人读过一部萨特的作品是什么,可能很多人说不出来,他可能看过这个,都知道这个,但是萨特没有一部作品特别让人一下子就可以知道的,没有像《小王子》《追忆似水年华》能够一下子把你像标签一样贴上去的,没有。真正让萨特贴上标签的是“存在主义”这四个字,是一个思潮。你要了解萨特,你得把很多书都读一下,而且他很多书的重要性都是差不多的。萨特还有很多戏剧作品,使得他当时的名声很大,同时又有很多哲学作品。所以萨特是一个无处不在的人,你很难把他集中到一点上。你说加缪,可能给你讲一个《局外人》,你好像感受到整个加缪。但是萨特,给你讲一部书,你可能感觉还不是萨特。所以萨特是一个全才,他有多方面才华

这里还要讲一点萨特跟中国的关系。萨特跟中国很有缘份,萨特在1950年代来到中国,甚至在天安门还有过观礼。后浪出版公司正在翻译布列松在中国的一个影像集,是萨特写的序。所以萨特跟中国很有缘份。

这种缘份更多的是八十年代很多人翻译萨特,萨特成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心目中真正的偶像,他的很多思想影响中国很多学者,包括学生,我是1983年进入北京大学学法语,我为什么说今天觉得欠了萨特什么,就是因为那个时候无论是学法语的,只要进了大学读东西,你就会受到萨特或多或少的影响。对我来说尤其特殊,因为我收到人民文学出版社《萨特文集》的时候,第一册,我打开看到小说卷,桂裕芳、王庭荣译,王庭荣是我学法语时候的第一个老师,桂裕芳是我毕业时候论文的指导老师,所以看到这个,我就知道这个讲座一定要来,因为确实唤起我很多回忆,而且萨特后来一直伴随着我。

等到六七十年代以后,萨特的影响渐渐没有当时那么厉害,他好像被其他人给替代了,尤其是著名的结构主义思想家列维·斯特劳斯、福柯、拉康(精神分析学家)、罗兰·巴特、德里达等等,等到六七十年代我们感觉萨特的思想已经过时了,好像被一些更加时髦的,当你说到法国理论的时候就会想到列维·斯特劳斯这些人在人类学方面的贡献,福柯和德勒兹的思想好像取代了萨特,拉康的精神分析、罗兰·巴特的符号学,以及德里达的结构等等,所以很多人觉得很时髦,张口就是福柯、德里达,好像这才是法国的。我这里为什么说“好像”,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萨特其实对他们的影响非常非常巨大的,在很多场合可以看到福柯跟萨特在一起,甚至我可以告诉大家,我回国的时候写了很多关于罗兰·巴特的文章,如果没有萨特就不会有罗兰·巴特,虽然他们两个人的思想听起来好像完全不一样,一个是强调主观性,一个是强调结构、强调决定论等等,但是你看罗兰·巴特早期写的东西跟萨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萨特对于意识形态的分析深深影响到罗兰·巴特。甚至在这些人身上,他们都是暗暗想着跟萨特较劲,他们心目中都把萨特作为或者是榜样,或者是要超越的人,才会有他们这些人的思想,所以这反过来证明了萨特的重要性。

这张图片我也很喜欢,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萨特为什么是非常重要的、无处不在的人。图片中间这个人是毕加索。低着头看狗的是加缪。旁边这个人叫米歇尔·莱里斯(著名的人类学家)。这个是西蒙娜·德·波伏娃。这个虚掉的就是拉康。所以萨特作为一个核心的知识分子,他触及了文化的方方面面,萨特对最先锋的东西最关注,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老觉得萨特是一个过时的,由于他的文学显得很古典,萨特写东西是很古典的一种法语,所以让人觉得好像他是被一代人淘汰的人,其实根本不是,他当时对一些先锋的事情都会最早关注,他年轻的时候,虽然法国人发明了电影,但是真正电影发展起来的时候,萨特是最关注电影的,他写了很多电影方面的文章,包括电影往前发展都起到很大作用,很多大的艺术家,包括毕加索、贾科梅蒂(著名的雕塑家)都是萨特的好朋友。所以他是一个无处不在,而且以思想、以文学成为巴黎文坛和艺术界核心的人物,这才是萨特真正的地位。

我们讲了萨特的人生经历,把大家带到二十世纪,给大家营造了一个小小的氛围,萨特是在这么一个环境当中成长、写作。一定要知道有两个萨特,一个是二战前的萨特,一个是二战后的萨特。

接下来我希望通过一些作品,把大家带入萨特的文学世界,看看这两个萨特有什么不同,或者说根本性的萨特的思想或者他的文学创作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最后再给大家讲讲萨特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包括我们今天读萨特还有什么意义。

讲完生平以后,接下来进入第二阶段,也就是对他作品的介绍,或者说他的文学特色以及基本思想。

首先萨特是哲学家,萨特在20岁左右的时候跟西蒙娜·德·波伏娃说了一句话,他说我一生的志向要做斯宾诺莎,以及司汤达。什么意思呢?我又要做哲学家,又要做文学家,这是萨特的一大特点。哲学与文学,就像索绪尔关于符号有一个著名的说法,说符号的所指和能指是一张纸的正面和背面,我们可以把萨特的创作看成哲学和文学就是一张纸的正面和背面。他的哲学作品有时候可以当文学作品看,他的文学作品可以当哲学作品看,如果理解这一点,你对萨特就走近了一步。但是同时要看到,文学作品使得萨特名声那么大,因为哲学作品毕竟有一定难度,很多人把他的文学作品看作是对他哲学作品的一个注解,如果那样说的话有点小看萨特了,为什么?你相当于忘却了司汤达,你觉得好像他只不过是给斯宾诺莎在做插图。萨特不是这样的人。这就是我为什么说“他的文学梦”。

我当时拟了这个题目后,觉得好像用在萨特身上也不是太合适:萨特这么一个人,你说他的“文学梦”,弄得像文学青年似的!但后来我还是决定保留这个题目,因为他确实就是一个文学青年,他从小就生活在文学梦当中,而且让他在全世界知名的,就是他的文学作品深入人心。1964年写《文字生涯》为什么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在里面看到一个活生生的萨特,而且萨特后来很多作品,他一直在跟法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些文人对话,他写福楼拜,他写马拉美,他写波德莱尔,这些人都不是哲学家,所以文学对萨特非常重要的,人们一提到萨特就说他的思想是什么、他提出了什么,其实他的文学是让萨特真正存在的方式,这一点非常重要。

他的文学作品里面分小说、戏剧、文论,主要是这三种。戏剧是让他名声最大的,戏剧有时候也不太好讲,但是我先从戏剧入手,尤其是著名的《隔离审判》(或者叫禁闭、密室),法文就是封闭的地方,你出不去的地方。这个作品每隔几年就有人去演,在全球不知道有多少人演过萨特这个作品。在法国有著名的阿维尼翁戏剧节,阿维尼翁戏剧节几乎每几年就会有人演萨特的作品,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萨特过时了,就是前几年在著名的阿维尼翁戏剧节还有人在演萨特。为什么这个很有名?它里面有一句话当时最风行、谁都说的一句话,就是“他人即地狱”,或者倒过来说“地狱即他人”。这句话让人觉得萨特太阴暗了,他人怎么会是地狱呢?其实萨特后来也解释过,不是说把别人的存在看作是地狱般的存在,而是他人的存在对你来说太重要了,这是萨特的一个根本思想。《存在与虚无》那么厚,大家看不下去,你如果不知道萨特思想的话,你会很简单的觉得萨特的存在和虚无,存在是好的,虚无是不好的。绝对不是这个意思,萨特的《存在与虚无》里面提出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比如自在、自为。自在是什么?比如一样东西、一件物体、一块石头,它就这么存在着。自为,人是一种自为,但是人作为有意识的、有主体性的人,他生下来以后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所以某种程度来说,人的存在是一种虚无,他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时候需要他者,他者会告诉他,你是什么样的人,或者会引导你变成什么样的人。

所以萨特的基本思想,自己生下来以后作为一个存在,一个实在的人,其实我这个实在的人就是虚无,我不知道我要干什么,没有任何东西命定必须让我做什么,所以他有另外一个著名说法,叫做存在先于本质。什么意思呢?一个人生下来是没有本质的,我不知道我是什么。本质是什么呢?大家以前看过一部著名的印度电影《流浪者》,里面有一个拉兹和丽达的故事,里面有一句著名的话叫作:“法官的儿子是法官,贼的儿子是贼”。这就是命定的,实质的,你只要是贼的儿子,命定你必须是贼。这个正好是萨特的反面,萨特说我存在先于本质,我生下来,我父母是谁我不管,他无法命定我成为什么。而后来是,我生下来就是虚无,我作为一个人,我是虚无,是我个人的选择让我成为了什么,这之前是没有一个本质的。你理解这一点以后基本理解萨特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人对你的目光,他人的存在,这个非常重要,因为他人通过他的目光、通过他对你的态度等等,他会决定你往哪个方向走。

回到《隔离审判》,里面三个人物,一个男的,两个女的,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到了地狱。中国人说,到了地狱以后要下油锅,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惩罚。西方也一样。这三个人物下地狱以后,还纳闷说怎么没有刑罚?他们还去找,有没有施行酷刑的东西?没有。结果发现地狱是什么?他们三个人必须永远在那共存,出不去,对他的惩罚就是他的存在永远在那,为什么说他人即地狱?就是他总是在那儿。他为什么必须在那儿?因为他的存在使得我才能存在,如果没有他的存在,没有他告诉我我是谁,我就不知道我是谁,我无法存在。所以他人即地狱或者地狱即他人是这个意思,在整个舞台上他们谁也出不去,一旦一个人出去以后,那两个人就塌下来了,存在就没有变成虚无了,靠着那个人的目光使得他能够存在。

这一段主要有三个人物,开始有四个人物,最前面是一个接待员,他告诉完大家这儿的规矩就走了。这个《密室》是一个独幕的,有五场,但是前面四场特别短,第五场可以看到一些情节冲突。主要讲什么呢?他们三个人物都有犯的错、犯的罪,否则他们不会到地狱里面。一开始他们都不肯承认,但是三个人在一起互相讲述,慢慢讲自己干了什么。比如那个男的出卖了战友,所以有一个女的说你是一个懦弱的人,你活该。后来另外一个女的说,你不是一个懦弱的人,你有你的存在理由。本来那个男的有机会出去,他突然发现,如果没有那个女的跟他说你不是懦弱的人,他就无法生存,他会不断的被愧疚所引导着,所以他需要那个女的存在。他们三个人每个人都有机会出去,但是发现一旦出去以后更可怕,所以他们必须在对方的目光当中才能够继续的并存,存在下去,这构成了萨特存在理论和目光理论,就是他人的眼光导致或者决定你的所谓身份,或者给你引导的某种走向。

萨特的作品还有很著名的《死无葬身之地》,这也是他最悲观的作品之一。

《死无葬身之地》是发生在一个阁楼上。一群主要人物被抓了,有的甚至被酷刑,让他们说出战友和首领在哪儿。整个群情围绕着说与不说。所以战争对萨特的影响非常大,很多的戏剧情节都可以看到他对当时的回忆,很多人觉得他亲身经历过这些东西。尤其是战争。他被释放出来以后曾经写过一句话,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他说在德军占领我们的时候,我们是最自由的时刻。别人觉得,怎么可能呢?德军占领的时候我们不自由。但是萨特想说什么呢?人处在极端状态当中,他突然面对自己所有的命运。你们大家可以想像,比如我们看电视剧、看电影,看到国民党对于共产党员进行酷刑的时候,会说“你说还是不说!”萨特作为一个文学家,对这个尤其敏感:说与不说,原来在这个时刻能够彻底改变一个人,因为你说了,就成为叛徒,你不说,可能就被枪毙了。所以人的话语——为什么他后来写《文字生涯》(法语原名叫《词语》),他从这个极端经历下感觉到了词语的重要性——就是说与不说,能够改变一个人。而且你作为一个有尊严的人,你既不想死去,又不愿意出卖战友,这时候怎么办?所以《死无葬身之地》围绕着这个问题。他们最后想了一个办法,某种程度来说就是欺骗一下,给敌军提供假情报,能够先释放我们,我们出去以后再想办法去抵抗。结果等到他们自己想好,互相都说好了,各种都说通了以后,最后德军还是把他们全部枪毙了。所以这为什么是他所有作品中算比较黑暗的,死无葬身之地。但是他提出这个问题,跟其他的作品都是相关的,就是个人的选择问题,你选择什么,这个选择可能会给你带来的后果。

刚才给大家看的两个是萨特的戏剧,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萨特过时了,尤其是《死无葬身之地》,前两年还在阿维尼翁戏剧节上演。

现在回到萨特的小说,萨特的小说里面非常丰富,如果大家只能看一两部萨特的小说的话,长篇的应该读《恶心》,短篇的读《墙》,后面萨特还有很多好的作品,《自由之路》三部曲。其实《自由之路》非常有得讲,《自由之路》可以看出萨特把当时文学最先锋的东西都揉进去了,尤其是《自由之路》的第二部《缓期执行》,里面运用蒙太奇等各种电影手法。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萨特是非常传统的作家,他是对先锋文化敏感的人。他的书都很长,我们今天集中给大家讲《恶心》和《墙》。

《墙》,收入萨特代表作《墙》《恶心》

《恶心》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书,你如果第一遍读很可能进不去,因为《恶心》的哲学意味非常强,《恶心》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存在与虚无》的准备,它里面把存在与虚无的问题提出来。但是他真正探索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人的随机性,人生下来没有必然性,这是他最大的苦恼,人是一个偶然的、随机的产物。《恶心》里面的主人公罗康坦35岁,也见过一些世面,到很多地方旅行过。他在一个叫布维尔的地方准备写一个人的传记,他留下一个日记,把每天的接触,包括咖啡馆老板娘、他见到城市的各种各样的人等等,他不断的感到非常难受的东西,老觉得很奇怪,那段描写特别像卡夫卡《变形记》里面各种各样的感官,具有超现实的描写。里面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大的情节,所以一般人第一遍读的时候可能觉得不知所云,但是你越读越觉得《恶心》是非常伟大的作品。从某种程度来说,《恶心》这部小说就是萨特的《局外人》或者萨特的《鼠疫》的级别。如果你想了解萨特,这本书是最适合。

这本书其实他很痛苦,因为他写完以后当时没人要,包括伽利玛出版社也不觉得它好。而且他一开始名字也不叫《恶心》,他取的名字叫《忧郁》,忧郁这个主题是欧洲文学非常古老的主题,有非常著名的丢勒的一幅版画,就叫《忧郁》。但伽利玛出版社看完以后,不知所云,而且“忧郁”这个题目也没有什么独创性。结果因为《墙》被纪德认可,所以后来伽利玛出版社接受了,而且伽利玛出版社的老板加斯东·伽利玛劝萨特说你改一个名字,他说我读完这个小说以后,觉得应该叫《恶心》。所以《恶心》这个名字不是萨特取的,而是出版商给取的,所以有时候你不要小看出版商,出版商有时候感觉很准,这个名字一下子把这本书打响了。

罗康坦总觉得哪儿不对,最后他在一棵栗子树下发现了为什么。佛教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突然悟出来了。罗康坦在一棵栗子树前面,看到这棵树的树根,他也突然悟出来了。他说真正的问题就是人的存在的随机性。人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和真正的意义,人是没有目的性的,跟其他生物相比,他的存在完全是随机的东西。所以他不断的感觉到被他称为恶心的东西。这里面虽然很阴暗,但是他不断的通过人跟世界的接触,通过这种描写,把强烈的对存在的随机性表达出来。但是这里有一个时刻是比较积极的,有一个亮的时候,给大家听一段音乐。

这就是萨特在一个咖啡馆里听到的一个黑人女子唱的爵士,《Some of these days》。唯一这段音乐能够让他从《恶心》的状态走出来。后来他渐渐意识到,音乐作为一个有秩序的体系,也许能够让他走出感觉到随机性的世界。这也对他后来的创作非常重要,文学创作让他看到无意义的东西当中能够找到一些意义,所以这段爵士乐对他非常重要,而且萨特是非常棒的音乐欣赏家,他自己也会弹钢琴。他是一个多面手,大家如果仅仅把他看作哲学家或者很严肃的探讨存在问题,那就大错特错了。我极其推荐大家读《恶心》。

还有就是《墙》,这个短篇小说集非常有意思,它是由很多短篇小说组成的。《墙》这部短篇小说,跟《死无葬身之地》很有关系,但是《墙》讲的不是二战,因为他是1938年就写的。《墙》讲的是西班牙内战,所以读萨特的作品,你发现他有一种预见性,他里面写的很多东西后来真的发生了。比如《墙》里面讲一个人也是被抓起来,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他后来遇到的事情,他也面临着如果他出卖谁可能就不会死,所以后来那个人随便编了一个故事,后来没有被枪毙。但是没想到他编的瞎说,随便编了一个地址,结果住那儿的人被抓走枪毙了,主人公自己都没有想到瞎编的故事居然成真。所以可以看到《墙》里面的萨特以及《恶心》里的萨特,是一个极端的、茫然的、不知道生命意义的追寻生命意义,甚至觉得自己完全虚无的状态当中的人,一个极端的个人主义,追求个人自由的人。

二战以后差不多快40岁的萨特,完全变成介入的、积极的投身于革命的、投身于改变世界的人,这一点是第二个萨特。第二个萨特里面的作品就是《自由之路》,他最后解释为什么自己有这个变化,讲他自己早年文字对他多么重要,就是《文字生涯》。所以萨特的小说作品,首先是《恶心》,然后是《墙》,然后是《自由之路》,最后是《文字生涯》,这些作品如果你读下来可以看到两个萨特,一个是极端个人主义,一个是相信集体、相信团结、相信人可以改变世界的、非常激进的萨特。往往我们知道的是单面的萨特,其实萨特是非常完整的全面的人。有的人甚至说萨特是很矛盾的人,但是正因为他矛盾,所以他是一个人。正因为他是一个人,所以他矛盾。如果不矛盾,那就是神了。一个人正因为是人,他遇到很多问题产生这些矛盾,这都是人所遇到的问题,这也就涉及到接下来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萨特最大的特点,他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人”这个主体

萨特整个的思想是,人之外的东西对他来说不存在。你可以想象一个客观的世界,这个客观的世界,如果一个风景里没有一个人放进去,那个世界或者是无序的,或者你不知道它的秩序。但是当一个画家进去以后,文艺复兴时候的画家把它画成三维空间,你的眼光会顺着画家的眼光看世界,其实你是透过这个艺术家看世界。中国古代绘画通过三元论,他把这个世界风景构建起来。这些都是靠人的力量,所以你必须通过一个人的眼光感受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可以没有人,但是没有这个世界,人就不知道去面对什么,所以人跟世界的关系,一直是萨特所思考的问题。

这就涉及到萨特的另外一面,这个另外一面也是萨特非常博大的一面,就是萨特的文论。他的文论,从我个人来说,我是最喜欢的,为什么?对我们研究文学的人来说,萨特随便一篇文章都比不知道多少的大学教授讲得好,萨特真的一下子能够抓住最重点的东西,我看过多少理论作品,你看萨特讲一个作家,他能够一下子让你感觉抓住这个作家。而且萨特对所有先锋的东西都非常感兴趣,你看萨特写福克纳,你看萨特写美国小说,写多斯帕索斯,你看萨特写欧洲其他国家的一些作家,你看萨特写一个艺术家,别人老觉得萨特过时了,我翻译过德勒兹写的《论培根》,但是德勒兹写培根写这么好,我个人认为也并没有超越萨特写别人。其实他们都是以萨特作为榜样,萨特可以说为所有后来人做了铺垫。

《什么是文学》

所以对文学稍微感兴趣的人,建议读萨特的《什么是文学?》,这本书我每隔几年都要看一下,《什么是文学?》一直被人们认为是过时的书,因为萨特在里面提出介入文学,他认为文学是为这个时代写的,后来好多人认为这个已经过去了,尤其到结构主义以后。但是你要真正去看他里面写的这些东西,就会发现萨特对文学真是睿智。里面随便一个注解就够你琢磨很长时间,你要读很多书才能理解他里面的一个注解。所以这本书是密度很大的一本书,里面讲什么是文学,他从几个角度来讲,比如为什么写作、为谁写作这些基本问题,最后落到作为1947年的法国文学应该怎么办等等,这本书很好,里面包括他著名的演讲《存在主义是人道主义》。所以你要理解文学的一些基本原理,读萨特这本书非常好,而且萨特涉及到每个论点的时候都有非常强的历史概念,他在分析浪漫主义到十九世纪文学发展过程,对二十世纪一代一代作家的分析,他把自己看作是二十世纪法国第三代作家。所以萨特谈论问题从来不是抽象的看问题,萨特永远是一个处境中的人,这就是萨特源源不断的源泉所在。萨特是扎根于他自己所属的历史时代。我们读文学或者艺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到了后现代、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经常有一个说法是历史都不存在了。但是,很快历史会打你的脸,因为我们都生活在历史中,你认为历史已经终结了,这是不可能的,我们总是在一个处境中的人。作为处境中的人,你就写出处境中的文学。所谓处境中的人就是历史中的人,我们总是受到自己所处的现实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你作为一个作家,如何在这种制约下寻找自己的自由和自己的选择。所以萨特提出的问题是常新的,因为他扎根于这个“处境”。当然他这个源头来自于现象学,来自于胡塞尔、海德格尔,但是萨特把它完整地,以他自己的实践、以他自己的思想、以他的创作、以他的实践完整地表现出来,这是萨特的伟大之处,而且我觉得萨特永不过时就在这里。

时间关系,接下来给大家讲讲萨特的现实意义。我们由于接受很多新的东西,我们觉得八十年代读萨特,到后来再读萨特好像有点不时髦了,我们会去读福柯、拉康、德里达,现在连他们好像都过时了,现在又有一些新的法国的哲学家、知识分子,我就不说他们的名字了,因为太多了。但是你在读的时候总觉得没有萨特那么透彻,你总觉得有些人说的有道理,但都是一块一块的道理。你读萨特的东西,好像他真的把一个东西说透了。而且我经常想,如果萨特现在还活着的话是不是过时?我觉得萨特面对任何一个问题写出的文章,很可能超过我们心目中觉得很了不起的那些知识分子或者哲学家写的东西,因为萨特对时代、对他所处的处境最敏感,所以他面对新的处境总是能够提出新的观点。有些东西我们可能觉得陈旧了,其实他是因为当时的环境,在当时他总是最敏感的感受到。我给大家看一个视频短片,看萨特是怎么样介入的。

刚才这一段视频可以看出典型的萨特的思考方式:他不断地抽着烟,然后回答问题。这一段是讲,他反对美国入侵越南,人家问他,你作为一个法国人,这跟你有什么关系?他就说我为什么反对这个,他觉得跟我们是有关的,作为知识分子为什么介入等等。所以这里可以看出,萨特很清楚自己所处的时代,他对二十世纪的分析,使得他的所作所为相对于其他人是走在前面的。比如他从尼采说的上帝已死开始,对他来说神的问题不考虑了,而且在这一点上,他的外祖父也很重要,他的外祖父是一个清教徒,跟天主教徒不一样,清教徒往往强调个人的努力。萨特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既然是无神论者,他马上探讨,我在这个世界上有意义吗?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一旦是有神论者,上帝给你考虑好了。一个无神论者,我纯粹是一个物,或者跟物差不多的东西,我的意义何在?他慢慢从《恶心》开始,《存在与虚无》,他突然发现意义在于自己的选择,人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所以存在先于本质,你选择了什么你就是什么。你往前走,你做的任何一件事都会有后果,而这个后果就是你。萨特的基本思路就是这一条。由于是无神,所以我面对的是一个偶然,我是一个随机的东西,作为一个随机的东西,我怎么让这个随机的东西变得有意义?那就是通过我做的事情决定我是谁。所以没有一个先天的、命定的你的本质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西蒙娜·德·波伏娃顺着同样的思路成为女权主义者,她的著名说法是女性也是选择的,或者社会让女性变成什么样的女性。女性不是生物学的、必须的、实质性的东西,而是社会的选择。所以他们的思路是一致的。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萨特作品当中的一部分,也是希望引起大家对于萨特的重新重视。回到我们的主题,萨特作为一个文学家的一面是他非常重要的一面,千万不要把萨特简单概括为几个所谓的基本思想、他的一些基本思路,这个当然是萨特很重要的部分,这相当于一张纸的正面和背面,不可区分。但是文学的萨特是很可爱的萨特,由于他是一个处境中的萨特,所以你读萨特的任何一部作品,都会让你接近法兰西,接近法国文化,接近法国历史。萨特是非常渊博的人,也是非常睿智的人,所以他的任何一本书都可以给你带来对于法国文化、文学的理解。其实二十世纪很多大的批评家都受到萨特的影响,比如著名的日内瓦学派批评家们都受到萨特的一些影响。你到国外读书,你读到很多文学理论都是受到萨特影响。萨特之后因为结构主义,尤其一些“文化研究”,文化决定一个人等等,大家觉得跟萨特所说的个人选择好像很遥远,其实你仔细研究的话,它们都是连在一起的,都有连续性,并不是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割裂或者破裂。所以萨特对人的根本性的专注,他对文学创作、对文字、对文学的爱,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再给大家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短片,从略)
这段文字我非常喜欢,这是萨特对写作、对作家的感受。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大家津津乐道的事情,就是萨特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萨特这个拒绝绝对不是作秀,萨特当时怎么拒绝的?当时说他得诺贝尔奖的时候,他和西蒙娜·德·波伏娃正在餐厅吃饭,是别人告诉他说你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好像连头都没抬,他说你告诉人家,我会拒绝的,不会去领奖。接着他说我的甜点在哪儿,怎么还不上甜点。如此轻描淡写的,对一个作家来说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当时绝对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作秀的东西,他是从心底觉得应该拒绝这个奖。人家很奇怪你为什么拒绝这个文学奖,这不是一个作家最大的文学梦想实现了吗?这就涉及到萨特对写作的看法,他不认为作家有什么特别的天才或者说特别的才华,写作是一个人选择了这个东西,他认为这种选择跟别人做另外一个事情一样,是一个人在社会上自我实现的手段而已。同时他又觉得一个活着的人,不能因为得了诺贝尔奖突然成为圣人一样。他认为自己没有任何时候需要成为圣人一样,他就是一个普通的人、正常的人。他甚至认为,诺贝尔奖的那些评委们,他说都是一些老头、老太太,自己也没有写过一些杰作,竟然来评判我,给我一个奖,这是什么意思呢。所以从他拒绝诺贝尔奖的行为当中可以看出萨特这个人的率真,而且他始终如一的姿态,他是1964年得的诺贝尔文学奖,也是在1964年他的《文字生涯》出版,在《文字生涯》最后是这样说的,他说“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具有天才的幸运儿,我赤手空拳身无分文,唯一感兴趣的事是用劳动和信念拯救自己,这种纯粹的自我选择,使我升华,但并不让我凌驾于他人之上,我既无装备又无工具,只不过全心全意的投身于使我彻底获救的事业。如果我把不现实的救世观念都束之高阁,那剩下的是什么呢?就是赤条条的一个人,无别于任何人,具有任何人的价值,不比任何人高明。”
这就是萨特对自己的一个定位,他认为自己所做没有任何独特的地方,他跟所有人都一样,所有人都能够做他所做的事情。这一点也是他的一个信念,人都是平等的,都是靠自己,由于人都是自由的,所以他可以靠自己的选择成为自己,这使得他没有任何必要去拿一个高于别人的奖,这是萨特可爱的一面。萨特这个可爱的一面,我强调的不够,我研究那么多作家,很多作家是很矫情的,萨特不矫情,萨特有一种真诚,当时1968年的时候任何学生去找他,他都会很自然的接待,没有任何的架子,询问他们有什么问题。萨特一直对年轻人、对学生特别关怀,他总是跟他们在一起聊的非常好,而且非常慷慨,萨特是一个非常慷慨的人,有的人甚至说他去世的时候几乎破产,为什么?他的稿费可以使他成为亿万富翁,但是他完全把钱都给了别人,救助别人、帮助别人。所以他自己的写作与行为完全如一的人,所以萨特身上有很多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同时萨特一直对这个世界带有非常坦然的态度,我想最后以萨特在年轻时候写过的一首诗作为结束。萨特的作品里头没有诗,好多人说萨特不懂诗,写不了诗,就是写点论文。不对,你们读萨特的《什么是文学?》,里面有一大段讲诗歌的,写的比很多诗人都好,很多诗人批评家都没有他写得好。萨特在高师的时候写了一首诗送给雷蒙·阿隆,雷蒙·阿隆一直珍藏着这首诗,在萨特去世的第二天,雷蒙·阿隆把萨特这首诗发表了,今天我的讲座就以他这首诗作为结尾,大家先听一遍,我一会儿再把这首诗翻译给大家,这个是在中国独一无二的,你在别的地方都找不到的。(播放视频短片)
这首诗是在萨特1980年4月15日去世的第二天,他的好朋友雷蒙·阿隆发表的。这首诗非常有意思,大家都知道牛顿研究了一辈子物理、天文,也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物理原理以后,他说自己经过这么长时间以后,觉得自己像小孩子在海边游戏,萨特的这首诗让我们想起牛顿像小孩子一样。
这首诗的名字叫做《我是一个不想长大的小男孩》。
  哦,嘿!我是一个不想长大的,小男孩。
  游戏。树间风的游戏。树叶在风中的游戏。
  大海在大海中的游戏,太阳在白色石子上的游戏。
  还有大自然,那可是我最喜欢的游戏。你以为我会抛弃它们,
  就像抛弃被开了膛的洋娃娃,仅仅为了品尝成为大人的乐趣?
  我是一个不想长大的,小男孩。我所知道的事情,
  别人也知道。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跟这些事情一起玩耍。
  他们被事情奴役了。他们跟我一样知道真理,
  但他们是真理的奴隶。他们让人举起扁平的手,在法庭上发誓,
  难道那就是真理?
  但当我制作肥皂泡,肥皂泡的真理就是它们的色彩:
  绿色或紫色。以及透过肥皂泡看到的美好事物。
  以及每个气泡如何以惊人和独特的方式,让真理破裂。
  当我自言自语,真理就是我思想的绿色或紫色。是我透过思想看到的美好事物:
  宫殿,神灵,小女孩,在泡沫中跳舞。以及它们突然破裂的奇特方式。
  而真理游戏是我最喜欢的游戏之一,
  因为我是一个不想长大的,小男孩。
  一切都是游戏。对于我来说,世上的一切都是游戏。
  我在土地上玩耍,听任风的漩涡,带着暴风雨的盲目,卷着我在任何地方滚动。
  但我永远像他们带走我的时候一样纯洁,
  尽管连续几天,我都只有最肮脏的尘埃作为伴侣。
  因为吹在我身上的风,以及我身体内的动荡,
  都只是游戏。
  哦,因严肃的事而堕落的成年人啊,如果你们想知道我是多么的纯洁,
  那么就请看着我的嘴,它纯净得像一片蟋蟀吟唱的田野,
  它还会生出温柔的微笑,因为它是为游戏而生。
  请看着我的眼睛,它们是阳光的窃贼,又带着嘲笑将阳光还给太阳,
  太阳这座父亲般的古老星球,会告诉你,盗取它的窃贼的种种游戏。
  请欣赏我的卷发,它们在迷人而滑稽地摇摆。
  而当失去童年的遗憾让你我在我面前泪流满面,请想一想,
  我的灵魂比我的脸还要纯净十万倍。
  因为我是一个不想长大的,小男孩。
这就是萨特,他一辈子活了75岁,写出那么多作品,思考那么多严肃的问题,但是归根到底他把这些都看作是一个小孩子的游戏,就像牛顿在海边游戏一样。谢谢大家。
主持人:观众有一个问题,想问董老师如何看待萨特和梅洛-庞蒂的关系。
董强:这个问题很专业,我刚才说到的很多人当中没有把梅洛-庞蒂放进去,因为梅洛-庞蒂在中国的知名度没有那么高,相对来说专业性比较强。但是确实梅洛-庞蒂是对萨特哲学思想的形成或者发展有很重要关系的一个人。如果在教科书上写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尤其萨特跟现象学的关系,就不能不提到梅洛-庞蒂。
但是梅洛-庞蒂跟萨特最大的区别,萨特是一个实践的介入的,他是做什么事情比想什么事情还要重要的。梅洛-庞蒂纯粹是思考的,而且他跟萨特最接近的地方就是,他们俩共同对眼光、对目光的思考,就是主体和并不真正存在的客体之间的关系,梅洛-庞蒂纯粹是现象学思想家,从胡塞尔过来的。现象学最根本区别是跟笛卡尔思想的区别,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外面有一个客观世界,由于我思,所以我能够去理解世界,但是这两个是二元,是分开的。胡塞尔的现象学说这两个不是分开的,因为意识,作为我思,“思”永远是某种东西的“思”,“思”是不单独存在的,所以你跟这个世界是混在一起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刚才提到萨特二十多岁的时候说我想成为斯宾诺莎,以及司汤达,司汤达是他在文学上想达到的高峰,斯宾诺莎是和当时笛卡尔不一样的,因为斯宾诺莎反对二元论,所以斯宾诺莎跟现象学的关系连接比较紧。梅洛-庞蒂在意识,跟世界的二元关系上,跟萨特可以说是如出一辙,但是他没有萨特的那种实践,所以萨特到后来在这方面走的相对孤独,因为他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介入,所谓介入以后变成实践者,所以后来萨特跟共产主义、跟马克思主义都走得很近,因为他认为实践才能改变人,改变世界。梅洛-庞蒂更多的是纯粹思辨性的,在现象学基础上可以说这两个人有很多共通的地方,而且梅洛-庞蒂很多思想会帮助萨特,尤其萨特跟艺术家对话的时候,他会用很多梅洛-庞蒂的思想。我们可以把梅洛-庞蒂看作是一个更多的纯粹现象学在法国的思想家,他探讨更多的是美学问题、艺术问题等等,这是两人之间的差别。萨特后来完全进入这个世界,他要投身于政治,那一面是梅洛-庞蒂没有的。
主持人:有人评价巴塔耶的影响被萨特的光芒掩盖了,事实上他对结构主义等现代思潮的影响比萨特更大,您怎么看这个?
董强:这又是专业的问题,乔治·巴塔耶也是当时法国思想界起到很多作用的。我个人认为,提出这个问题的不管是老师也好,同学也好,你下的这个论断稍微有点截然。因为巴塔耶影响确实挺大的,但是巴塔耶的影响绝对没有直接影响结构主义者。我把巴塔耶的思想更多放在超现实主义和神秘主义之间,所以巴塔耶是很难进入的,但是他的东西非常有意思。可能让你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巴塔耶创办了一本杂志《批评》,福柯和罗兰·巴特都是这个杂志的编委,由此你觉得巴塔耶的思想直接影响他们,但并不是因为他们一起编杂志就影响了结构主义。巴塔耶更多是探索内在世界,我的博士论文写的是亨利·米修,亨利·米修著名的思想就是内在世界,巴塔耶更多要往那边靠,超现实主义、神秘主义、内在世界。这个跟结构主义不完全一样,结构主义探讨的东西相对是客观的东西,比较外在的一些东西,他觉得这些东西对于人、对于人产生的影响。结构主义跟萨特的根本差别在于,萨特老觉得自己是自由的,结构主义认为你是不自由的,结构主义是一种决定主义者,某种东西决定了你某种结构,像拉康认为思想结构控制你,列维·斯特劳斯认为你在的生活样态里面最基本的家庭结构,这些东西从一开始就制约你,而萨特是不接受这些东西的,这是根本差别。萨特1980年才去世的,萨特从七十年代,70年-80年基本是结构主义不断上升、影响越来越大的时代,萨特那时候干什么去了?萨特因为两个原因,第一,萨特的眼睛基本瞎了,他的身体很差,脑溢血等等,眼睛也看不见,所以相对来说身体这么差,他无法去加入这些探讨。第二,萨特进入了跟前人的对话,他写福楼拜,《家庭的低能儿》,他知道他们在研究什么,但是他作为一个相信人的自由和选择的人,他对决定的东西不感兴趣,所以不是谁替代谁的问题。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有读者请董老师讲一下萨特和拉康的关系。
董强:这又是一个专业问题,其实萨特跟拉康的关系更应该提问萨特和精神分析的关系。整个欧洲,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两个思想,一个是马克思主义,一个就是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的思想曾经一度让萨特非常感兴趣,但是后来他排斥了,他相信自己选择的,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又是一种决定论,他反对这种决定论,所以他后来放弃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但是他后来对精神分析概念还是接受的,因为“精神分析”这个词是很美的,对精神进行分析,对一个知识分子来说是很诱人的,所以他放弃弗洛伊德那套东西,但是对人的主体,包括他写福楼拜《家庭的低能儿》,都在做这样的分析,某种程度上他在分析福楼拜的精神。所以他跟拉康之间,如果真要说相似的东西,就是对主体的重视。但其他的我不认为有什么特别的。拉康对语言的分析,跟萨特所探讨的语言很不一样,相对来说萨特确实对语言的看法比较古典、比较传统一点。
主持人:谢谢董老师,今天下午两个小时的时间,董老师给我们上了非常精彩的课,从萨特的生平到他的文学创作,后来有些热心读者又跟董老师探讨哲学问题。萨特确实是影响了二十世纪直到今天的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文学家,萨特也是说不尽的,今天董老师给我们非常多的启发,也非常让我们享受,在这么一个美好的日子,在一年中最长的一天,又是父亲节,恰恰是萨特老先生115岁生日,也是他被俘80周年纪念日,非常感谢董老师。各位读者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在微信平台留言,谢谢大家。
(0)

相关推荐

  • 傻蛋

    ​让·保罗·萨特 出生于法国巴黎,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法国哲学家.作家,存在主义哲学大师 他被誉为二十世纪 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其代表作<存在与虚无> 是存在主义的巅峰作品 他曾获得诺 ...

  • 14位哲学家的智慧精华

    有思健康 专业.有趣.真实.有思健康,新时代健康养生.教育启迪.生活方式的大众媒体.每周六,如约而至. 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01 1.你担心什么,什么就控制你. 2.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不要一下 ...

  • 西方哲学史中49位哲学家的核心思想

    西方哲学史中49位哲学家的核心思想

  • 15位哲学家语录,让思想更深邃

    苏格拉底 前469年~前399年,古希腊哲学家 1.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够借助别人的智慧,来使自己不受蒙蔽的人. 2.最简单而高贵的方式不是压榨别人,而是提高你自己. 3.智慧是唯一的美,无知是唯一的 ...

  • 14位哲学家的思想精髓

    来源:哲思优选(ID: PhilosophyU) 欢迎将本号星标.置顶,不要错过管理好文 01 1.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2.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 ...

  • 一文尽扫50位哲学家的配图金句

    公元前2000年 1. 亚伯拉罕(约公元前1900年) 不争不是糊涂,乃是处世的智慧: 不争不是懦弱,乃是为人的胸怀. 公元前1500年 2. 印度的<吠陀>(约公元前1500年) 去做方 ...

  • 7位哲学家的沉思录: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苏格拉底曾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黑格尔说,"追求真理的勇气,相信精神的力量,乃是哲学研究的第一条件.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 "回到内心 ...

  • 15位哲学家的至理名言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哲学,离我们很远又很近. 它看似晦涩.冰冷,实则全然是生活的总结. 当然,哲学并非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不过从下面这些哲学家的名言中,我们或许也能悟出某些生活的真谛. 1.我只知 ...

  • 14位哲学家的生命观

    14位哲学家的生命观

  • 14位哲学家对生命的所思所感

    14位哲学家对生命的所思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