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秋书院的前世今生

锦秋书院于康熙五十七年初建于锦秋湖畔,后移建于老县城书院街东侧,是博兴最早的学校,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了解挖掘书院的办学历史,可以知兴替、向未来,对于研究总结博兴教育的发展历程有重要意义。

以湖得名 因义而成

康熙五十五年(1716),李元伟任博兴知县,康熙六十一年(1722)离任。在任期间,“治城垣,饬学校,济河渠,建衙舍”,数年之间,百废俱举。百姓感念他的恩德,商议在锦秋湖边为他修建生祠,李元伟婉言拒绝。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百姓趁他兼管益都政事的时候,自发组织建设书院,为体念李公辞谢之意,命名为“李公书院”。李元伟辞掉益都的政事后,召集百姓说:“我有何德何能,怎能接受这么大的荣誉?我曾经考察过,博兴的水源发自申位,流入巽位。巽位象征着文明方位,应该砥廻澜集束灵气,使这里人文兴起,科甲蝉联。我曾经在锦秋湖边建有锦秋亭、郑公祠,现在你们修筑院子,我借此建成你们讲学的地方,不也是很好的事吗?”于是在堂后开辟地基,修建五间长廊,东边建三间书房,同时建三个厅堂,西边建厨房和厢房。“外更缭以修廊飞檐广槛,可凭可眺,天光云影,鸢飞鱼跃,悉于是湖得之,遂改名为锦秋书院”。书院是当时博兴唯一的应试科考场所,也是官办的教育机构。

因义而成,锦秋书院自建立之初即有尚德弘文的传统。民以官善政而感念,官以民期待而图治,李元伟在《锦秋书院记》中描绘了书院的办学前景:博兴“皆故文学地,如倪宽、任昉诸先贤,卓然千古者,不可胜记,于今稍陵彝矣,余思所以振兴之。而前此实拮据弗及。今幸三河底绩,户庆盈宁,正宜发箧横经,上之继微续绝,俾斯文之不坠;下亦振翮秋风,跃鳞桃浪以为宗族闾里光”。

以湖为名,让锦秋书院更加富有生机和灵气。诸生于书院学习之余,“凭栏绕砌,笔架山头,锦秋亭畔,春草青青,夏荷菂菂,秋月澄潭,冬山满雪,与夫云霞之歛散,鱼鸟之飞潜,四时百物之景,一皆读书乐也,其必有人焉,继倪任诸君子,勃然而兴起者乎!”

易地重修 科考空前

乾隆四十二年(1777),因书院倾圮,知县攸万春购买博兴城里西隅村李捷住宅的正屋前后六间、瓦厢房九间、草屋和门楼二间,作为义学,后改名书院。自此以后,书院地址一直未变。

道光二十年(1840),书院房屋倒塌,知县周壬福重修书院,重新改名为义学,费用由县里捐赠。《立博兴义学记》记载:“邑在明时有锦秋书院,康熙间李令元伟迁之城内,今惟遗址三楹,因改修之为义学,延师以教来者。众不能容,则又择北关北极庙间屋数楹为关外义学,而以庙田为之租。苟广斯义以复社学之美,斯邑虽瘠,奚不可与益都、乐安并乎?”重修后的书院改为官办义学,束脩由县捐,扩大了招生的范围,规模随之扩大。

光绪十六年(1890),天津进士李铨就任博兴知县,上任伊始,正值科考,因旧义学房舍倒塌,苦无广厦以栖多士,决心对锦秋书院进行扩建。为使教学、扩建两不误,李铨进行了统筹安排:一是每月一课,奖励好学。与县中百姓约定,每月进行一次测验,根据士子的文章,张榜公示甲乙等次,费用从田税中出,奖励从自己微薄的俸禄中出。几年后,县里百姓都知道向学。二是委托王彤一管理书院的款项。王彤一是笃行君子,善管理,懂经营,在其集中管理下,地租每年收入四百多缗,到壬辰(1892)春共积蓄四千多缗,可是要想筹齐工钱还不够。三是相机而动,分步实施。庚寅年歉收,李铨既不想用捐款的方法增加百姓的负担,又不想扩建书院的提议半途而废,于是带头捐款,并与王彤一商量,多购买木头、石头和砖瓦,以表必建书院的决心。次年,庄稼获得丰收,乡绅和富户踊跃捐纳,十来天就筹集一万多缗钱,李铨嘱咐王彤一选择吉日开工。壬辰(1892)三月书院启建,甲午(1894)九月完工。

扩建后的书院焕然一新,“外为迎壁,及西向辕门内为大门三楹,内板门随时启闭。两侧为斋舍各三楹,由甬路北进二十四步为讲堂五楹,堂东西为号舍各四十间,备岁科县试考校文童之用。堂后为主讲内院,正厅五楹,颜曰‘育贤堂’,两掖建士子肄业室各五楹,大门外东南隅建高阁,设朱衣神位于其中,以扶文运。其下筑室三楹,仍名义学,以符其旧”。

书院为学子提供学习休憩的场所,但没有经史古籍来巩固他们的根底,没有子集陶冶他们的性灵,容易孤陋寡闻,更不用说造诣。李铨深知读书的困难,要想看到善本更不容易,于是从旧存的经史子集中选择若干种放在书院,供那些有志于学习的士子前来翻阅,但不能拿回去,以免流失。书目有《阮刻宋本十三经》十二函,计一百八十二本;《皇清经解》四十函,计三百六十本;古香斋《史记》四函,计二十四本;《前汉书》二函,计十六本;《后汉书》二函,计十六本;《三国志》一函,计八本;《二十二子》八函,计八十三本;《古文词汇纂》一函,计十二本;《唐宋文醇》二函,计二十本;《唐宋诗醇》二函,计二十本;《汉魏丛书》八函,计六十四本。

书院的扩建,将博兴科举推向辉煌。癸巳年(1893)恩科,山东例取举人五十一名,就读于锦秋书院的栾凤书、曹紫庭、李士田、李义田四人同时中举。其中,李士田在次年又联捷中了进士。自明朝景泰年间开始按省定额取举人,山东定额自四十五名起,累朝迭加至九十名。按县平均,此科两县才取一名,而博兴在此年全省的乡试中,出现一科取四名举人的科考盛象,李氏兄弟联镳科举,可谓空前!

逢此盛事,知县李铨心潮澎湃,光绪二十一年(1895),李知县亲自撰文书丹,立《锦秋书院碑记》、《书院图书碑记》于院中,以激励后人。“诸生朝夕于斯,相与讲其德行,习其文艺,以优游乎仁义之途。其遇也,鼓吹休明,备国家任使之用;其未遇者,亦敦诗说礼,使乡党之中皆薰其德而善良焉。是则余建置书院之意也”。重德行、习文艺,为国家储备人才,为乡闾培育善良。李铨的办学理念,历经百年,仍然熠熠生辉!

博兴县城旧有龟城之说,城四周的城隍庙、火神庙、药王庙、天齐庙是神龟的四足,北关村的真武庙是龟尾,南门外大道两侧的两眼水井,是龟的双眼,县城最高处的老隅头是龟背的中心,整座县城就是一只伸着脖子到锦秋湖中喝水的神龟。因风水极佳,当年选城址的风水先生曾告诉县老爷,说这个地方将来会出一斗小米数量的官员。现在看来,风水只是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博兴人才辈出,真正的原因应该是重德兴教、尚文好学所致。据南隅、西隅的老人回忆,每到夜深人静时,锦秋书院就会传出朗朗的读书声……

莘莘学子的勤奋好学、积极上进才是博兴最好的风水!

革命摇篮 薪火相传

光绪三十一年(1905),光绪帝通告全国,次年废除科举取士,以广学校。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博兴知县王炽昌于书院旧址改办官立锦秋高等小学堂。1912年1月,中国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明令全国,原有学堂一律改为学校,并对原教学内容和有关条规进行调整,博兴官立高等小学堂易名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中共博兴早期的革命家张静源、刘顺元等都曾就读于该校。张静源1910年入学,赵炎周1912年入学,刘顺元、张福林1914年入学,马千里1916年入学,王绍堂1920年入学,王苇塘1922年入学,宋永韬1927年入学。他们革命思想的形成与当时学校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1914年,刘顺元入博兴县立高级小学读书。当时的博兴县立高级小学在孙中山创办的国民政府领导下,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直到晚年,刘顺元还能清晰记得当时演唱的一些歌曲,如“四亿人,俱是兄弟。今被那,倭奴国,侵夺我权利。一心呀,一意呀,结一个好团体。夺还我的所有权,一雪我国耻。”等。在刘顺元入学的第二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巩固其在山东地区的殖民统治,要求在胶济铁路沿线设立民政署,建立从属于日本占领军的伪政权。有爱国情怀的博兴县县长便以《反对日本在胶济路设民政署》为题,组织县城两所高级小学的学生进行作文比赛。刘顺元将自己的爱国激情倾注到这篇作文之中,经评审,他的作文名列榜首。从这时开始,少年刘顺元就有了国家观念、敌情观念,心底埋下了爱国、救国的种子。

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民国十七年(1928),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和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合并,易名为县立第一小学,蔡秉虔任校长,这是当时博兴县唯一的一所完全小学。之后曾易名为“书院街高等小学堂”“书院街小学”。

蔡秉虔,1931年2月入党,是博兴县城第一个加入共产党的知识分子。1931年8月,中共博兴特支成立,蔡秉虔充分利用自己国民党县党部委员和县立第一小学校长的职务,积极推动革命活动,县立第一高级小学成了博兴党组织传播马列主义的主阵地。他对县立第一小学进行了整顿,将一部分思想落后的教师辞退,换上王苇塘等思想进步的知识分子任教;聘请刘顺元在一小开办大龄青年训练班,培训农村进步青年,公开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1932年初开学时,又聘请冯毅之、周苛峰、孙蓬南(刘鼎铭)三名共产党员入校任教(当时,县立第一小学的13名教师中有5名是共产党员,其他也大都是思想进步的知识分子)。蔡秉虔还利用筹建学校图书馆的机会,购置了大量小说、杂志和社会科学等进步书籍,指导学生阅读。他筹办了周刊《初步》,支持曹得中老师创办《蓓蕾》,鼓励教师和学生投稿,进行共产主义宣传教育。他支持孙蓬南、冯毅之主持建立了党的外围组织“小学教员救国会”,吸收乡村小学教员参加。

蔡秉虔任校长期间的县立第一小学成为博兴革命的摇篮,也是博兴党组织与上级党组织的联络场所。刘顺元、张静源、张福林等多次到县立一小传播革命信息、传达上级党组织指示。上级党组织的文件、传单等大都先由专人送到县立一小,再从县立一小发往全县各地,蔡秉虔和孙蓬南曾多次深夜在宿舍中印刷宣传品。1932年3月,省委巡视员张福林借到鲁东巡视和返乡探亲之际来到博兴并住在县立一小,听取了中共博兴特支的汇报,指导帮助建立了中共博兴县委。

这一时期县立第一小学的学生运动也蓬勃发展。1932年春,县立一小学生刘九津回校时遭国民党民团大队门岗毒打,蔡秉虔暗中支持孙蓬南、冯毅之、王苇塘等领导发起由300多名学生参加的学潮,通过罢课、向县政府请愿、走上街头游行示威等,揭露国民党政府对日本屈膝投降的卖国行径,痛斥国民党当局对内实行独裁、镇压革命、横征暴敛、残酷剥削人民的反动政策,迫使县长答应学生提出的处理打人凶手等条件,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1932年“八·四”农民暴动失败后,博兴革命暂时处于低潮,此时,窦笑生来到县立第一小学任教。窦笑生是共产党上级组织派到博兴的县委书记,他以教员的身份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革命的薪火继续在县立第一小学相传。

县立第一小学为博兴乃至中国革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以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并培养了干部。笔者查阅了《博兴党史人物传》,粗略统计如下:曾任山东军区后勤部政委的付敦吾,付桥村人,1929年入县立第一小学读书;曾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的王锐夫,相公堂人,1930年进入博兴县立第一小学学习;曾任中央军委工程司令部作战处处长,被授予大校军衔的郝子乔,寨郝人,1930年考入博兴县立第一小学学习;原温州地委书记、浙江省人大副秘书长李铁锋,西关村人,1931年入县立第一小学读书;曾任海军司令部潜艇部副部长的孙涛,西关村人,1931年7月考入博兴县立第一小学;曾任中共惠民地委工委副书记的刘作衡,屯田人,1931年初考入了博兴县立一小;曾任上海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的张竹天,贤城人,1931年考取了博兴县立第一小学;曾任福州军区炮兵司令部副政委韩枫,柳桥人,1932年入县立一小读书;曾任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部长的伊觉非,陈户赤尹人,1934年考入博兴县立第一小学。

1939年,日军侵略者占领博兴县城,将书院作为司令部的兵营。抗战胜利后,1946年秋,人民政府在废墟上又恢复了学校,定名为“城关完小”。 书院旧址再次传出朗朗读书声。

此间,学校曾举办带有中学性质的青训班,后因国民党军队进攻县城而停办。1948年“青州会议”后,在北关恢复城关完小,1949年复迁回旧址。

普惠大众 均衡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书院迎来了新的春天。

1951年3月中旬,博兴中学筹备就绪,暂借城关完小部分校舍招收初中一年级新生50名。

1951年秋,博兴师范初建时,曾借该校招生(城关完小暂时迁往城北董高村)。

1952年,县委相应“培养百万教师的号召”,决定兴办县立速师,地区统一命名为惠民专区第五速成师范,借用城关完小部分校舍招新生50名,学制为一年。古老书院为博兴高中教育和惠民地区师范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953年暑假,博兴师范新校建成后,城关完小迁回原址。1954年,该校有七个教学班,学生340人,教职工14人;1958年10个教学班,学生510人,教职工20人。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1960年此地确定为博师附小,成为全县重点学校,招收老县城机关子弟及城关服务区的学生(1973年,五七小学成立后,非农业户口学生转入五七小学)。1961年,学校有10个教学班,学生490人,教职工20人;1966年,发展到12个班,学生580人,教职工22人。 1970年暑假,这里招收初中班,学校易名为城关联中,中小学一校,8个教学班,学生500人,教职工27人。1982年改为城关镇中学,1984年改为博兴镇中学。1985年该校有中小学8个年级,30个教学班;1989年小学班迁出,成为纯初中学校,共三个年级,学生640人,教职工54人。

此间,古老的书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社会主义办学方针的指引下,学校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由个别教育转向普及教育,由原先的科考转向素质教育,由服务全县转向区域引领。学校在普及的基础上,注重均衡,促进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处于全县一流水平。

曾在该校任教的一些老教师,对学校怀有深厚的感情。李继和老师1969—1976年在此任教,他说:“当时县里要求小学教师回本乡任教,我从屯田小学来到城关联中,学校的外地教师纷纷离去,对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当时在校任教的有南隅的王修道、李继和、王其福、王怀敏,西隅的王保华、崔振国、王玉凤,西关的王树民、李红卫、顾志亮,东关的高炳林、张春光、王爱英、王士欣、王洪铸,疃子的孙庆生、李秀峰,一中的邵长蕴、杜兰英,共19人。在张春光校长的带领下,学校迅速组建了领导班子,老师们利用课余时间到学生家中家访,教学秩序恢复正常,上午四节课,下午两节课,之后开展学工、学农活动。”

李继和老师接受采访

栾相震老师, 1976—1996年在该校任教。他说:“这个学校历史悠久,教学质量高,在县里是挂号的,1980年,有18人升入博兴一中,这一年,全县中专招生共6人,城关镇中学考上4人,副取1人。”

盖学文老师,1980—1989在该校任教,他说:“学校管理规范,成绩不错”。

作者采访王修道老师

1993年,博兴镇中学取得全县第一名的中考好成绩;1994年,中考全县第六名;1995年,全县中考第一名,来兆庆、李希杰评为市级优秀教师;1997年,博兴镇中学获得滨州市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学校称号。冯黎明、宋珂、冯曙光、任晓明、张继明、李洪波、杨文成、王新厂、王晓兵、李永盛、宋光青、顾青……都曾在这里学习生活过。

建国后,先后在此担任学校领导的有:许文清、蔡剑泉、赵侃、赵博民、张雪芦、郑成久、张武奎、赵钜、韩巨波、李锡永、张春光、尹玉祥、王允森、来兆庆、王建光。

2000年,因发展需要,“博兴镇中学”撤销,同年8月,博兴镇成人中心校迁入。2001年9月,新建中学因改建教学楼,大部分学生迁入该校,2003年撤出。2003年9月由西隅小学、西关小学、南隅小学、疃子小学、西赵小学合并后,改建为博兴镇城关小学,共有12个班,486名学生,教职工38人。2007年7月,因行政规划调整,改为锦秋办事处城关小学,2009年9月,因条件所限,学校没有操场,无扩容用地,城关小学全部并入新建立的博兴县第三小学。

曾经的教学楼

学校撤并后,西隅村村委借用该校部分校舍,在此办公。昔日学校的办公楼改为村委办公室,“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校训仍然矗立在办公楼的楼顶,却再也听不到郎朗的读书声了。

砌在墙上的锦秋书院碑记

当年李铨知县亲自书写的《锦秋书院碑记》,文革期间被打碎砌在了老教室的墙上,现在字迹斑驳,爬满了荆棘。

昔日繁华的校园沉寂了。

延续了三百多年的书院荒废了。

但是,重德兴教、尚文好学的进取精神不会消失,仍将在博兴大地上绵延、传承……

作者探访锦秋书院碑

特别感谢

李锡琛老师、李继和老师、栾相震老师、王修道老师、盖学文老师、李希杰主任、郭云涛主任、赵文明老师、来兆庆校长、王建光校长接受采访、提供资料,感谢挚友王晓振的鼓励与支持。

参考资料

1. 民国二十五年《博兴县志》。

2.《博兴文化统览》2012年2月第一版。

3.《博兴教育志》1993年5月第一版。

4.《博兴文化大观》2016年1月第一版。

5.《博兴党史人物传》2015年2月修订版。

6.《百年老校,光辉历程》博兴城关小学校本课程读本第一辑。

作者:孙长军,山东省博兴县人,中学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