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不通篆,难以高古—— 图解《祭侄文稿》的篆籀笔法

颜真卿墨迹《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堪称“国之重器”。这几天因为收藏方台北故宫博物院出借此帖给日本东京博物馆展出,引发热议。如果要总结网络评论的关键词,那就一个字:!如很公众号所共转的标题:网民怒了!

不过,此事也有一个发酵过程:2018年下半年,有一些公众号推出日本东京这个大展的消息,用的标题是“碾压”上海博物馆的“董其昌大展”,甚赞日本这个展览的展品规格。2019年元旦过后,风头转向,借助台湾岛内媒体的抨击,开始质疑“出借”的正当性、安全性、必要性等。14日,人民日报微媒体发声:“谁干的!”网络媒体的讨伐口标由程序正义转向,开始出现定义为“政治献媚”的字眼。15日,台北方面正式做出回应:“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重申,因应特定展览主题出借典藏文物,并于展期内限期展出,属国际博物馆间常见的馆际合作形式。”

关于此事引发的舆情动向,有待进一步观察。

书法人珍爱“国之重器”,可见拳拳赤子之心。

趁着此帖上“热搜”,我们也拿来高清图像逐字细看,找到一些例字。寻找颜鲁公的“篆籀”笔意。

|解读例字|

现在有一种观点解释说:

所谓“篆籀”,一是颜鲁公“笔笔中锋”源自篆书的书写方式和线条形式,二是有“金石味”的笔画形态与先秦的籀书相接。

果其然乎?!我们今天来看一些《祭侄文稿》中的例字——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墨迹真迹的价值由此体现,它们真的能“纤毫毕现”的展示古人的笔法。

但凡有一个正确的“笔法”意识,临习过隋唐之前的碑帖,不难理解这些“篆籀”之笔来源何处、如何落笔。

用一个简单的读帖方法,大家自会明白——

|看笔尖|

现在的高清图像能够有效的帮助我们看到细枝末节。在线条中注意笔尖(锋尖)的指向,以及笔尖(锋尖)的调整变化。用这个简单的办法,稍加观察,我们可以很清晰的总结颜鲁公的笔法:

1、侧锋用笔。

非常明显的字例如图一“承”字、图二两字。看清楚笔尖(锋尖)的指向,即可明白侧锋用笔的特性。

2、并非笔笔中锋。

侧锋用笔带来的线条特征,必然不会“笔笔中锋”。用“笔笔中锋”的教条来临颜鲁公此帖,显然离题万里。(但是,如果用南宗“中锋脊”来解读,会是另一番新天地。)

3、“篆籀”。

颜鲁公用笔,以圆转为主,即使是横画、竖画,也没有完全的横平竖直,而是带弧度的曲线;更不用说是转折之处了。这一点很重要,此帖会刷新我们对颜鲁公书法的认识:乃“使转”耳!

关于“篆籀”之笔,古人有很多论述。明人丰坊《书诀》:“古大家之书必通篆籀,然后法标淳古,使转劲逸。”一个“使转”点明了书旨。不过,问一句用心的书友:颜鲁公此帖所传达的“使转”,与当代书法培训班所讲的“绞转”是不是一样呢?

再来看几个字,用上述的方法解读:

图五

“父”字最后撇捺,源于章草,在皇象《急就章》中存在大量的这种笔势,当然,颜鲁公在此处增加的用笔上的变化,更为凸显了“一波三折”的波磔笔味。

图六

“每”字的连续圆转用笔,即为“使转”。记住这种侧锋使转所带来的线质特征,比当代中锋绞转出来的线条更凌厉苍朗。

图七

“祸”字横折钩,一笔使转完成。注意出钩线条处的“内圆外方”特征,这是典型的魏晋笔法,这种笔法,在南宗里是有单独专门笔法训练的。

图八

“开”字,如上所述,使转半圈出来的线条,更显苍古。多加注意的是,第一笔的“笔尖(锋尖)”在左还是在右?

上面对几个字进行了笔法解读,或有人会嗤之以鼻:“颜鲁公在当时的情绪下,根本就不会考虑这些细节。”这话没错,但你要明白,他的随手一挥,源自于长期正确笔法的条件反射。

不搞清楚这些问题,会被傅山骂的:“不知篆籀从来,而讲字学书法,皆寐也。”

(“篆籀”中更为隐秘难察的“方圆结合”——方笔与圆笔兼备,限于篇幅,这个以后我们再聊吧。)

|结语|

针对此次舆论事件,与其现在义愤填膺,不如早早潜心研究。不要“好东西”虽然存在在家里,但你学了一辈子书法,到老却还是一句“一团糟”打发了它,还是看不懂,那才真的丢人了。

颜鲁公的笔墨真迹,和碑刻《多宝塔》、《颜家庙》还是有区别的。学习者要小心碑刻“失真”,而要珍视墨迹的价值。如果只懂对碑刻“临得像”,死路一条。

中国古代法帖,尤其是颜鲁公《祭侄文稿》一类的真迹,堪称“宝筏”。我们的先辈代代相传,正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宝筏”是可以渡人的——告诉后世的人们如何抵达书法的彼岸。这也是我们需要不断挖掘这些笔墨真迹的价值所在。

木心说:

日本的书法,婢作夫人,总不如真。

中国当代的书法,婢婢交誉,不知有夫人。

这话骂日本人挺狠的。反之,如果中国人对自己家“丑夫人”也看不进去,那挺让人脸红的,就会听到千年前颜鲁公的一声叹息:呜呼哀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