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力本无限,你可用多少?
金成阅读第1041天
最新消息,确诊病例达到9066例,最近三天也可以明显感觉到人数在爬坡。越是此时,不应恐慌,从上到下,都相信我们可以打赢防疫这一仗。原理何在?无他,众志成城而已!前面说过“心不唤物物不至”,再到今天所说,你要做成一件什么事情,至少你已经投入尽自己所能的努力。全国的各类应急处理措施,人民的广泛配合,无一不在彰显这个古老的东方古国,正在逐渐爆发他的小宇宙。
以此,同时根据自己所学和近期的感悟,主要分析两个点:
一、有目标的努力
在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中,第一条就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在前面我已经说过这个话题。不是问句:你努力了吗?努力了,我尽力了。不,也许还不够,也许,还可以更多点!
我也不知道自己现在能否被定义为工作狂,至少在前三年肯定是这种状态。基本上除了一定的睡眠之外,就是在忙工作。我想了下,为什么要付出小宇宙的全部能量呢?怎么去保持这种能够努力的状态呢?
首先谈一点,你有过后悔的感受吗?如果有,请回忆下,为什么后悔?一般来说,要么觉得不应该做什么,要么就是其实可以做到更好。反悔的事情也许有多样,但却是“殊途同归”的感觉:你还没有拼尽全力。
我和朋友聊天说到,我不会有什么后悔的感觉,不是不可能,也不是我没有思想感情。只是在做事情的时候,尽力做好;如果真的没有那么好的结果,反省自己,做好下次。后悔又有何用?除了心魔卡在这里,你还能时光倒退吗?往事随风过,也是一笑泯恩仇罢了。
这件事情做不好,你有没有试过“向神灵祷告”?当我看到稻盛先生这句话的时候,真的忍不住笑了一下。并不是觉得这句话搞笑,而是让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尽人事,听天命”。切记一点,不是说你做了事情之后看天意,而是在此之前你有没有拼命全力。有时候你真的不知道“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
如果有过健身的人,应该都有过类似的体会。我开始去健身房的时候,有朋友告诉我,前面几天不要练的太猛,会肌肉拉伤,我没有听。好嘛,接下来一个星期,手臂的酸爽难以想象。当适应这种状态之后,我每次健身一般都是一个小时,做拉伸每次12或者16个。
朋友提醒道:如果你真的要锻炼自己,那你每次应该拉到你真的一点点力气都没有了!
我很奇怪:那这样,我不会肌肉拉伤吗?对我有什么作用呢?
朋友说:经过前面的适应,你的肌肉不会那么容易拉伤;而且如果你真的要让自己达到健身的目的,每一次必须要让自己能够爆发的力量都展现出来,这样才能达到锻炼自己的目的。
自那以后,开始按照这样的套路去训练,发现拉伸每次可以做到的数量其实不止16个,可以达到20个以上,最多的时候可以到24个。如此训练,加上合理饮食搭配,在两个半月瘦掉17斤,确实是自己没法想象的。
可是我们真的拼尽全力,付出了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之后呢?怎么办?前面又该怎么走?我想起这样的一个故事:记者采访一位马拉松冠军,问他为什么可以赢得第一。他回答,每次比赛前,他都会把赛场过一遍,然后隔一段距离选中一个参照物。比赛的时候,以第一个参照物为标准,告诉自己,以百米赛跑的速度跑到这里就可以;到达之后,稍微调整下,再以第二个参照物为标准,继续冲刺,如此循环往复。
我在很早的时候看到这个故事,有点感触,但是没法描述。等到自己长大,工作之后,再次看到这个故事,如同一道闪电划过我的脑海。我们自己也许会有一个人生大目标,或者没有,这都没有关系。接下来,能够在自己的前方的道路上设置一些阶段性的小目标,每一段,都能拼尽全力地去冲刺。每一个小目标被你超越的时候,就离你真正想要的更近。
也许有人奇怪,这样去跑会不会累死啊?而且真的很痛苦的感觉。我很理解。只是,我们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我们现在不是想痛不痛苦,累不累这个问题的时候,因为我们现在已经在人生的马拉松赛道上。不努力,毋宁死!
二、潜意识的激发和作用
去年年初,开始研究心理学。看《白熊实验》的时候,就已经对“潜意识”这个词在进行思考。后来又拜读了《社会心理学》、《思考:快与慢》等书籍后,对于潜意识认识稍微清晰一点点。潜意识也许属于我们没有专门有意识去做的部分,但可以进行改造。
潜意识和条件反射有一定的相关。有人拿支笔向你眼睛戳来,一般就是躲并且会闭眼;有人拍下你肩膀,你会侧头看(一般会被捉弄);正在开车同时想着事情,一只小狗突然跑到路中间,你还没来及反应,脚已经踩下刹车了。这些,都是没有专门经过大脑思考,自然而然产生的行为,那为什么说它可以是被改造的呢?
我们应该承认一点,潜意识它其实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先天和后天。先天部分,是绝大多数人生下来之后,在神经系统中自带的反应机制。比如膝跳反射。随着慢慢长大,很多后天的行为会在大脑深处留下一个烙印,从而在接下来的日常行为中不自觉会有所反应。比如看到突发状况的刹车,还有巴普洛夫实验,也是如此。在这里,有一点很有意思,后天的某些行为,是会影响先天的。比如一个人被别人捉弄多了之后,你拍他左肩膀,他就会是向右看;你提醒他鞋带掉了,他只会甩你一个白眼(正常人会低头看,哪怕穿的凉鞋,主要是身边的人已经不吃我这套了)。
我现在所说的潜意识,主要是后天形成的部分。它对我们生活工作会有什么用呢?我觉得这里就会涉及到一个词:刻意练习。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能背诵中学时期的那些唐诗宋词和各类古文?如果记不住,这是正常现象。但是我发现自己记得还比较多,在有时候和学生炫一波的时候,我会语速很快地背下来,这时候大脑根本没有时间思考。
我知道自己不是天才。之所以过了十多年还能记得,原因很简单。我自己从小就是一个反应比别人要慢点的人,这会造成一个什么情况呢?别人背一篇文章一小时就可以,我两小时也不一定行。可是文章还是要背呀,怎么办?那就是不停地福,不停地读……我背课文很少按照正常学生的那种背诵模式,看一下书,关起来背,我没有那个能耐。在这种不停读的过程中,文章慢慢背下来了,在考试的时候也会记得比较清楚。同样,多年之后,由于肌肉记忆,自己不需要思考,也会把很多背出来。
同理,在我们工作中的刻意练习,也是激发我们的“肌肉记忆”,增强我们的潜意识。为什么凯库勒会在梦中见到蛇首尾相接的样子,进而得到苯分子结构?因为那段时间他一直是投入在这方面的研究,整个人的脑海中都是在想这个事情。牛顿被苹果砸中的故事也是如此(虽然这个故事现在被说是虚构的),普通人被苹果砸中,要么啃掉,要么再等掉下来更多,再要么走开点,也许可能直接被砸晕。之所以老牛能够从中对万有引力进行研究突破,是因为这位大哥那段起来一直待在乡下对物理方面的各类问题在进行重新整理。
很多时候,我们会羡慕有些人的“灵光一现”,除了少数真的有一定天赋的人以外,其他的都是必然导致所谓的“偶然”。每天你的精力和大脑都投入在眼前的工作,才有可能因为一件看似不相关的事情让你思如泉涌,有如神助。神,不会无缘无故帮你,定是因为见到你的辛勤,才会赐福于你!天道酬勤,至少自己能够对的起这个“勤”字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