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那么多书和讲座,看了那么多书,却感觉没学到什么?为什么?
导读:为什么听了那么多书和讲座,比如得到、樊登读书等,却感觉没学到什么?怎么办?
这就像仅仅把《新概念英语》四册课本全背下来,但无法和外国人正常交流一样。
只通过阅读和学习,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通过建立自己的知识逻辑体系和大量的实践和练习来实现。
著名高考钉子户梁某,参加了24次高考,他的总结就是,拿起书来什么都会,拿起卷子,原来会的还会,不会的还是不会。和没有学习过一样。他就是缺少相配套的练习,所以,无法取得更大的进步。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主要分为二部分,一是建立自己的知识逻辑体系,二是多练习,多实践。这二样都做到了,就知道自己学什么有用,学到手知识和经验可以沉淀,让自己的进步越来越快。
一·要建立自己独立的知识逻辑体系。
自己独立的知识逻辑体系就像一个人的骨架,其它学习内容就像人的肌肉,皮肤,都是附着在骨骼上的,都是为了补充骨骼,让人的整体显得更丰满,漂亮。
在学习方面也是这样,如果没有骨骼,学到的东西就没有整体性,也没有方向和积累,形不成整体的效果,感觉就像没学一样。
1.自己独立的知识逻辑体系是什么?
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的,像坐标系一样结构的,用来区分事物性质的实用体系,
可以把自己面对的事物和要学的知识区分为:知道,不知道,知道又可以区分为正确的,不正确的,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大家的事,总之,是一个区分事物性质的一个标准。
2.为什么要建立自己独立的知识逻辑体系。
首先是只有建立了自己的知识逻辑体系,才能判断遇到的事物的性质,然后才会有相应的对策,才知道自己学习哪些可以补充在自己的知识逻辑体系上,哪些知识根本不用学,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节省了学习时间。
其次为什么要建立独立的知识逻辑体系呢?
因为每个人的地位不同,经历不同,人生走过的路不同,看到的风景也不同,那么遇到事物的时候,区分事物性质的标准就不同,只有和自己经历匹配的,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比如,一件羽绒服2000元,在高收入者眼里,就很便宜,在低收入者眼里,就比较贵了。到底贵不贵呢,不同的人标准也不同,所以要建立自己独立的知识逻辑体系。
3.怎么建立自己独立的知识逻辑体系呢?
每个学科和知识点都有一个合理的形成逻辑,我们要找到这个逻辑形成起点,研究整个历史过程,找到事物背后的核心主线,构建起这类学科的逻辑体系,再学习起来,就很轻松了。
比如学习理科,数学是核心,主要是逻辑推导分析,数学思路清晰了,理化生物都不会差。文科更是史地政不分家,学历史记忆事件发生在哪年是不是很麻烦?如果哪个地图找到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再记历史事件发生在哪年马上就容易多了,
这些城市分别号称13朝,6朝古都,5000年历史这四个城市就超过了3500年,再根据这四个城市展开看一下这四个城市的历史和政治事件,完全就可以串成一部长篇小说,看小说是不是就比看史地政容易多了?
二.多练习,多实践。
1.为什么要多练习,多实践呢?
在《如何读一本书》中讲到,单独学习和阅读是解决不了实际应用问题的,这些问题需要通过练习和实践才能解决。
练习和实践多久呢,有个一万小时定律,认为只要在一个领域认真练习一万小时,就可以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大家到医院试着挂个专家号,一般是抢不到的,知道专家有多牛了吧,所以,多练习,多实践,让自己早日成为专家。
2.具体怎么做呢?
陆游在诗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学习在纸上来得还是不够,想真正地学好,还要亲身体验,多实践才行。
具体怎么练习和实践呢,这就和学习的行业有关了,如果学习的是计算机,那上机在电脑上亲自操作就很重要,如果是其它技术类工种,那实际单独完成几件作品就很重要,总之一句话:绝知此事要躬行。练习和实践,要自己亲自动手。
听了那么多书和讲座,却感觉没学到什么的主要原因是缺少自己独立的知识逻辑体系,缺少练习和实践,有了自己独立的知识逻辑体系才能判断学习哪些知识更有效果,多练习和实践才能把学到的知识结合在自己独立的知识逻辑体系上,让自己变得更强大,进步更快,学习效果更好。
文/老夏分析师
如果我写过的一篇文章,讲过的每一话,做过的一个举动,
曾在你的心里荡起涟漪,那至少说明在逝去的岁月里,
我们在某一刻,共同经历着一样的情愫。
有时候,虽然素未谋面。
却已相识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