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老师看猪病 30期 ▏疫苗注射技术与针头标准
防疫是猪场的第一生命线
在什么时间接种何种疫苗,又是猪场免疫上最为关键的问题。因此,制定的免疫程序是否科学合理就显得至关重要。
最好的做法是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考虑本地区的疫病流行特点,结合本猪场的饲养管理、母源抗体的干扰以及疫苗的性质、类型等各方面因素和免疫监测结果,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
但是,目前,有不少猪场在疫苗免疫上存在一个误区,以为只要打了疫苗就不会发该病了。不过现实比较骨感,像我国已经过关的疫苗却时常出现免疫效果不明显的情况,其实,有些就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的。比如疫苗的贮存温度,运输温度、注射技术等。下面就其中‘注射技术'这个因素进行一下重申。
除非猪场里负责疫苗注射工作的人员了解他们的工作性质,否则他们会严重伤害自己和猪只,他们可能会打错部位,他们可能在注射部位引入人工感染源,造成免疫效果不理想,因此,掌握完善的注射技术是必要的。
注射用的疫苗产品一般建议采用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滴鼻、胸腔注射、后海穴及饮水免疫略),请仔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
在经产母猪、后备母猪及公猪,进行肌内注射时,最好选用16号,3.8~4.4厘米长的针头,以正确的角度刺入皮肤,体重较轻者的适宜针头长度与规格,见表1。
表1 肌肉注射时针头长度与规格标准
猪体(公斤) |
针头长度(厘米) |
规格值 |
10以下 |
1.2~1.8 |
9号 |
10~30 |
1.8~2.5 |
9~12号 |
30~100 |
2.5~3.0 |
12~14号 |
100以上 |
3.8~4.4 |
16号 |
正确的注射部位位于耳后5.0-7.5厘米,靠近耳根部最高处的松皮皱折部与紧皮交接处。
如果注射部位太靠后则有可能将疫苗注入脂肪组织的危险,如将疫苗注入脂肪组织,则可能减慢疫苗的释放,因为脂肪组织中的血液供应很少;或可能被脂肪组织包被从而使免疫应答很差。
如果注射部位太低,则有注入腮腺的可能,由此所致的疼痛可使猪痛得废食。注射技术不当通常会造成注射部位肿块、发炎甚至出现坏死﹗效果当然不佳(即疫苗完全没有效果时),也可显示此时有必要检查注射技术。
一般建议用比较短的针头(9或12号,1.2~2.5厘米)。正确的注射部位位于耳后凹陷处疏松皮下。以食指及拇指拉高皮肤,另一只手将注射器针头呈现一定角度插入,将注射物注入皮下。一个正确的皮下注射通常较肌内注射困难,一般皮下注射需要把猪保定好并要求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