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国斯文第1200期 “刚好就好”与“够用就好” 平闲养生谈(4) 斯舜威
“刚好就好”与“够用就好”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处世哲学,也是一种养生方法。“养生”是为了求得“好”,这个“好”如何求得?“刚好”与“够用”,或许是“不二法门”。
普陀山道慈大和尚有一句口头禅,叫做“越来越好”,他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也写成书法条幅,给人与许多鼓励和启迪。我曾经多次当面聆听他的“越来越好”的开示,获益甚多。去普陀山,在轮渡码头的候船大厅,就挂着大和尚亲笔写的“越来越好”。听说后来他又加了四个字:“越好越来。”这是一个关于“好”与“来”之间的关联,其中的禅意,相必大家都能领悟,无需多言了。
我的好友、钢琴大师孔祥东不约而同,提出“乐来乐好”的观念,我还为他写成书法条幅,也是很有趣味,意味深长的。一位音乐至上的艺术家,一位视音乐为“声命”的钢琴大师,“乐来乐好”表明了他对音乐的一往情深,和“越来越好”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更引发我思考的是另外两种关于“好”的见解,一种是“刚好就好”,一种是“够用就好”。
“刚好就好”出自一位农村妇女之口,她是我一位好朋友的母亲,我当时听了,就大为赞叹,此语听起来极为平常,实质极有深意,或者说极富禅机。“刚好”是一种程度,一种态度,一种心平气和的生活哲理。生活在世上,谁不想过得“更好”?然而,万事都有尽头,有止境,这个“更好”的尽头是什么?止境是什么?如果没有“见好就收”的意识,一味贪求,一味求好,最后恐怕难免事与愿违,或者令自己大失所望。社会上许多出问题的人,都出在无休止地追求“更好”上。
那么,什么叫“刚好”呢?“刚好”是一种知足,是一种惜福,是一种适可而止。就拿吃饭为例,一个人吃了浅浅一碗,想到还要留一些给别人,哪怕只是几分饱,就把碗放下了,觉得已经“刚好”;另一个人面对满桌大鱼大肉,吃得肚子鼓鼓囊囊,还意犹未尽,恨不得把桌上的美味佳肴全部装进肚子里,对他来说,根本没有“刚好”的概念。两人如果各自长此以往,可能身体还远远不如前面那个人健康。
再比如对待金钱,根据“刚好就好”原则,够吃够用,也就差不多了,过多的钱财,也是累赘,身外之物,身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要太多干什么?一味追求金钱,不但人太累,也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如果是当官之人,或许一不小心会涉嫌贪腐,经商的也可能会涉嫌偷税漏税之类。哪怕是锻炼身体,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过犹不及,太过分了对身体也是有害的。比如走路太多就会损害膝盖。
总之要把握“度”,离开了这个“度”,变成“无度”就不好了,攫取无度、享乐无度、挥霍无度,其后果都是不可想象的。
“刚好就好”的核心,在于不追求做生活的“强者”,不追求做“大赢家”,但一定是要做一个“稳健者”,稳稳当当、平平安安过日子。人生一辈子,能够做到稳当、平安,就是“赢家”。只是要做到“刚好就好”真的也很不容易,所以我一听到这四个字,就拍案叫绝。
“够用就好”也很通俗而经典。看到网上有个顺口溜:“房不在大,够住就好。遮风避雨,亲情围绕。友不在多,真心就好。钱不在多,够用就好。急危救困,心急火燎。人生在世,知足就好。”这便是老百姓的智慧了。
但是,我听到“够用就好”,却是出自一位艺术大师之口,谈的是文化艺术。
一位曾经得到潘天寿先生亲炙的书画界老前辈和我谈论学问和艺术时,说过潘先生曾经有“够用就好”之论。
潘天寿先生作为绘画大师,书法自然也是十分了得,但他并不以“书法家”自诩,他在六十年代初期创立书法专业并亲自讲授草书,就很谦虚地表示“我不是书法家,只能讲讲草诀歌”。他说的“够用就好”,指的是画家也应该会书法,但也不必过分追求,能够在题跋时“够用就好”。诗也一样,潘先生的诗也是高格调的,但他不会宣称自己“诗第一”,也不以诗人自诩,但是觉得画家应该学会写诗,能够在题跋诗自如地运用,当然,他也觉得不必在诗上面耗费过多的精力,“够用就好”。潘先生的“够用就好”,我只是听他的弟子(当然现在已经是老先生)转述而已,不过多展开,但我是非常赞同、欣赏这一观点了。
每一个人,生命有限,时间和精力非常宝贵,都有“主攻”和“兼及”之分,对“兼及”的,抱着“够用就好”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刚好就好”和“够用就好”,其内涵是相通的,都极富哲理,如能领悟并付诸实践,必将受益无穷。
这样的哲理,也是养生所需要的。“养生”的关键在于清心寡欲、淡然处之,对生活、对人生不要追求太多,适可而止,而身心始终处于一种从容不迫的状态,绝不超过自己的能力负荷,也不超过自己的需求。比如健身锻炼,也不能太过,运动不能过量,减肥不能过量,节食不能过量,凡事皆有“度”,“刚好就好”。
如此则一定能够心情舒畅,健康长寿。
“刚好就好”“够用就好”可以作为座右铭。
2021年11月1日
“养生”一览:
吾国斯文第1199期 以意养心 以意养生 平闲养生谈(3) 斯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