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国人断发文身,是继承了良渚文明?为什么出现文明倒退呢?
作者:鲁速
配图:鲁速 / 编辑:清懿
良渚文明是距今距今约5250~4150年,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最有力的证据,放在历史的长河里,良渚文明是独立于中原的文明存在吗?战国时期的越国是不是继承了良渚文明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要从浙江地区的文明传承脉络来梳理。目前考古发现的遗址中,大概的文明传承脉络是这样的:
良渚文明-广富林古文化-好川古文化-马桥文化-越国
接下来我们就一个个分析一下。这些文明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有交叉重叠的,良渚文明和中原地区的夏朝是有重叠的,根据史书记载的推测,夏朝应该存在于公元前2070~前1600年,此时正处于良渚时期的中晚期。
根据史书记载推测,夏禹应该是见过良渚古城的王,夏禹治水成功之后,曾经在浙江的会稽山会见部落联盟的首领,对这些首领进行封赏,可以说这是学黄帝在泰山的封禅。那么大禹为什么在会稽山进行封赏呢,可能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良渚的玉器非常的精美,比较适合宣示权力,另外一点就是震慑良渚古城这个政权。
广富林古文化遗址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广富林街道广富林路附近,经过三次挖掘考证,广富林文化遗址早于马桥遗址,又略晚于崧泽文化遗址中层,为良渚文化遗存。在广富林文化一直的生活区发现的一条壕沟内,出土了许多良渚文化的陶器碎片,从这点上证明,广富林文化是在良渚的统治之下,或者说是有所交流的。
好川古文化遗址位于遂昌县城西12公里的三仁畲族乡好川村,经过专家考证,年代上限在良渚文化晚期,下限至夏末商初,约距今4200~3700年,而在发掘的70座墓葬中,玉器仅在7座大型墓葬中发现,发现了大量的陶器和石器,与良渚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应该是良渚文化的遗存。
马桥文化发现于上海马桥遗址,从年代上来讲,马桥文化紧接着良渚文化,但文化面貌上截然不同,良渚文化在马桥文化中不占主导地位,良渚文化中大量的精美玉器并没有在马桥文化中发现,相反出现了文明倒退的现象。
从这几个遗址我们可以看出,广富林古文化、马桥文化位于上海,而好川文化位于遂昌,分别在良渚文化的北方和南方,而且有良渚文化的一些特征,联想起同处于良渚文化中晚期的大禹治水这个事件,我们初步可以这样推测,良渚文化的衰落的原因可能就是大洪水,大洪水的到来,让良渚人无法生存,于是他们被迫迁移,有部分人往北,有部分人往南,而且由于洪水的破坏,他们的玉器制作技术以及文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留,这也是为什么这三种文化晚于良渚,却出现文明倒退的原因。
大禹治水成功以后,留下来的良渚人已经不复当年的强盛,于是臣服于大禹,而大禹为了能够震慑强悍的良渚人,死后葬在了会稽山,其后少康将自己的庶子无余于会稽,号曰“禹越”,这便是越国的起源。
其后越国与当地的良渚人民不断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一些民族特色,比如断发文身等在中原诸侯国看来是野蛮变现的行为,这也是良渚文明倒退的一种表现吧,亦或者良渚文明的本身就有这样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