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和铸造厂兴衰记
〓 第 1337 期 〓
小时候,听说公社里有个铁木合作社,铸犁铧、灶火门子,后来也能翻砂铸锅了。木工做铁犁把手、犁底、修花车、修扇车、做家俱等等。
我上初中的时候,铁木合作社就开始西迁到公社所在地村的西边。那里,占地百十来亩,厂房、车间、办公室,一应俱全。全部落成竣工,投入使用。厂门口写着厂名,左边写着国语:段家村机械厂,右边写着蒙文……
原来的铁木合作社,正在供销社饭馆,门市部后院。
人家搬迁走了,人们用镐锹、抓子搜寻,刨挖埋在泥土下面的铁块儿。我的几个同学也参与其行列。每天中午、下午放学后,就去刨挖捡。总共还卖了六七块钱。
后来厂房院子都卖给了供销社。
铁木合作社,搬迁了,规模也扩大了。改名为机械厂。又招了一批工人,学徒工每人每月十八元。还招来了不少能工巧匠。其中有翻砂的高砂匠,做模子的赵砂匠,高砂匠还兼管看炼铁炉。车床工、电工等,基本配全了铸造行业人才。
万事俱备,开炉生产。生产出的产品有各类大小锅、火炉子、犁铧、犁面子、灶火门子等等,还有白铁车间,小至炉筒、拐弯、铁簸箕、铁撮子等,焊工车间,火星闪烁,焊扇车、铁犁等部件。规模扩大了,效益提高了。机械厂成为公社的就业用人大户,成为公社的纳税大户。
名声大了,效益高了。县委政府决定将该厂收归二轻局管理。
更名为兴和县铸造厂。招聘工人基本是二轻局说了算,书记专管工人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厂长专抓生产管理。人事的任用、招聘基本是二轻局拍板!
生产项目又增加了稀土铸锅。生产四季炉子、保温炉子,花样繁多。还引进铸造洗澡盒、喷釉面上搪瓷、压铝制品、焊接铁梁铁柁等。
炉火通红,焊枪火光闪闪,机床旋转切割不停。工人挥汗如雨,加班加点,忙碌不停!汽车进进出出络绎不绝。进原料源源不断,出送产品日夜不停。产品销往全内蒙以及周边各省市。稀土锅参与北京铸造行业展销会。
工人干劲大,生产超进度,产品畅销不脱销。工厂盈利大,工人奖金高。
该厂一跃成为全县的纳税大户。
老厂长老左升了二轻局,副厂长老朱扭正夺红旗。全县各厂矿企业竞技竞盈利,兴和铸造厂夺第一。……
朱厂长退居二线后,新上任的原副厂长王进义,不甘落后保第一。
对工人加强主人翁责任教育,加强技术培训,走出去,请进来,招贤纳士,高薪聘请,专门人才。更新设备,产品换代。工人干劲足,干部作带头。厂子盈利逐年提高,工人工资水涨船高,奖金高福利好。
难怪人们都说,砂猴子挣钱多,漂亮姑娘当老婆。
正当王厂长雄心勃勃,大展雄风,要创造新产品,销到全国去。然而,壮志未酬厂先死,破产迫卖大风起。
我曾听朋友说,截止迫卖当年不生产,够发二百工人工资十几年。
县委政府借东风,拍卖该厂伤人心。私人购买乱了营,工人逃生出外工。张北地震用火炉,库存炉子全卖尽。发了购厂人,单用卖炉子钱就足够买厂子的钱了。
因此,这位李老板,将厂子降价再卖,也赚了个盆满钵满。别上票子包头行!
铸造厂又回到当地几个工人手中。
工人离了群,小铸造厂如雨后春笋。几年后又有三家铸造厂诞生。
时代变迁,产品不断更新。数字经济,智能时代网络化。旧产品市场逐渐萎缩,不去开拓创新,将很快被淘汰,自然倒闭。
原来四家小铸造厂,倒闭了一家,迫卖了两家,还有一家维持着……
铸造行业,由起步,发展,扩展,壮大,再到政府干预迫卖,衰落,令人思绪万千。
作者|王万荣
编辑|王成海
喜欢本文就在最后右下角点个“在看”让更多朋友看到!
【作者介绍】王万荣,兴和县赛乌素镇小学退休教师。1978年参加工作,2016年退休。爱好文学,有时写些散文、打油诗、小说之类的东西自娱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