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阿根 | 远去的货郎鼓
【往期回读】
远去的货郎鼓
大桥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后调到镇建安公司工作。
“卖针头线脑、草帽、绒花哟!”在50年前,那些做小本生意的人,肩挑货郎担,走村窜庄,嘴中不停地吆喝着,手中的货郎鼓摇的更是“咚咚”地响,招揽起生意来。
村上的人听到这叫卖声和鼓浪声,就知道挑货郎担的进村了,家中需要什么东西,马上赶过来买,省了跑街头的功夫,多做些家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如今卖货郎的叫卖声和那摇的“咚咚”响的鼓浪声,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半个世纪,但在那个年代,这流动的货郎担,确实便利了村民们购物。
挑货郎担做小本生意的人,农村人很少,大都是居住在小镇上的人,因为他们没有田地耕种,为了养家糊口,不做点小生意难以维持家庭生计。每天一早他们就挑着货郎担出发,一路沿村走庄叫卖,不停地摇动着手中的货郎鼓。
那时候,货郎担上的货物,大多是针头线脑、草帽、绒花、鞋底鞋帮纸样、桃红粉、红头绳、毛线、雪花膏、百雀羚、歪歪油(一种用河蚌壳装的防护霜)、鞋带、雨伞、食盐、瓶装的酱油和醋等物品。
一天奔波下来,也能赚上几块钱。这钱赚得也不容易,纯粹是辛苦的跑脚功夫。每天晚上回家后,还要清点卖出的货物,缺什么再给补上,将备好的货物,装进货郎担,这样就不会耽误第二天一早外出的时间了。一年四季,他们顶着炎炎烈日,冒着风雨严寒,把方便送给了农村乡里的村民。
时序进入上世纪六十年代,一些供销部门,为了多做生意,增加销售营业额,便组织营业员送货下乡,起先他们采用的形式也是货郎担,叫卖手持的也是货郎鼓。由于货郎担只能装些小件头货物,一天外出流动卖货下来,收入微薄不说,也不能满足村民的需求,便逐步采用了独轮小木车和板车送货下乡,这样不仅多装了货物,而且一些农用工具,如钉耙、锄头、铁铲、镰刀、花生钩、犁头、毛竹柄、木头柄、雨伞、笤帚、扫竹(用竹枝编成的大扫帚)、食盐和桶装的酱油醋之类。货物多了,每天的营业额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也丢弃了传统使用的货郎鼓,用起了铁皮喇叭筒,进村后车子一歇下,就拿起喇叭筒喊起来。喇叭筒聚声,声音也很大,前后村上的村民们都能听到,需要购买物品的村民,都会及时地赶来购买。
供销部门送货下乡,货物比较齐全,直接冲淡了挑货郎担人的生意。他们生意清淡了,赚不到钱,只好搁做小生意的货郎担,寻求干其他事了。从此,货郎鼓的声音也就消声匿迹,离农村人远去。
供销部门送货下乡销售,经历的时间不足十年,农村中不少地方都办起了供销点,当地群众购买生活用品很是方便,加上平时农村集场(农贸交易)又多,耕农们要买农具,到集场上随便就能买到。供销部门送货下乡销售,生意也逐步衰退,不得不鸣锣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