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60年代某中医手抄本

摘自60年代某中医手抄本,都是一剂知两剂已的奇效即愈方

胆结石

【秘方】:斑蝥0.06g,芒硝6g, 鸡内金6g,石决明60g。
【用法】:鸡内金炮炙后语斑蝥、芒硝共研为细末。石决明水煎送服,每日两次分服。
【方解】:本方治疗胆结石有较好的疗效,亦可用于肾结石、膀胱结石。
【疗效】:碎石一剂即可排出

治疗小儿口角流涎特效外敷验方:

天南星30克,研为细末,醋调为稠糊状,睡前分敷两脚心的涌泉穴,外罩保鲜膜,并以布条缠扎固定。

每次敷12小时后即可揭掉。

治60例,首次显效,一般敷2—4次即获痊愈。效果显著

一剂药治愈慢性气管炎:

二丑、杏仁、白胡椒各七粒、木鳖子9克、公鸡胆4个(干的)、研细、混匀、用蛋清调匀、敷在涌泉穴上,24小时后去掉。一般均能一次治愈------------

耳鸣

我在网上搜集了一个治耳鸣的方,也记不清是哪位高人的博客了,只记得介绍一副见效,三副治好。曾与几个中医好友讨论过这个方,一致认为这方按理说不治耳鸣。我按方抓了三副药,只花了九元钱,结果彻底治好了。处方如下:
主治:耳鸣
  处方:党参10克、生地20克、白芷10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饭后一小时各服一次,一般情况下,首剂显效愈,建议连用三剂

胃病

人丹12包,香附子半斤,共研成细面,分为20包备用。

每日服3次,每次1包。

一剂显效,连服两剂即可痊愈。(陕西省:王瑞石 供方)

乳腺炎

处方     当归1两   穿山甲3钱   川贝3钱    花粉3钱    通草3钱    公英1两    甘草3钱

用法     水煎服 出汗即愈

治验     黄廷  女  38岁  乳腺红肿  冷烧不止 疼痛难忍  服此方一剂而愈

王得花  女  32岁  患乳腺炎  发冷发烧 红肿硬痛   昼夜难眠  服此方一剂痊愈

多汗症

本人白天特别多汗,汗多在足太阳膀胱经,从颈,背,腰,屁股处多汗,平时衣服湿透,吃饭时跑步时更严重,还气短.这个现象已十多年了,在论里看了一个多汗症,有很多高手出了方法,但我觉得有个方子很合适我的,是谁提出来的也记不起了.这个方一剂就基本了止住了汗,以前我也试过很多的方法了.基本了上能用的全用过了.都没有效,现在把这方送上来:
山茱萸60,(保证无核的),麻黄根20(保证是根),生甘草20,北五味子15.这个方对我很有效,不知对其它人,吃了2剂就没吃了

肾结石、尿道结石

用生田螺三只捣碎,(到任何一间药店**如下几种中药)金钱草50克、鸡内金30克、桔核15克、冬葵子30克、金沙牛10克、海金沙15克。一齐用三碗水煲成一碗水服。日服一次,连服五日。如花生大的结石溶解后可排出体外,此乃中药古方排石法。此方又叫“金和化石汤”,已治愈无数患者,万试万灵,屡用屡验。

止喘:

对于哮喘和痰厥病人,白矾3-5克,打碎加开水50毫升溶化,徐徐饮下,片刻喘止,呼吸改善

治疗干裂脱屑型唇裂和唇疱疹特效验方:

熟石膏50g,过80目筛,另取蜂蜜50g,与石膏粉混合调匀,配制成糊状剂,装瓶备用。

用时取1g涂抹患处,一涂即效,每天涂抹2—3次。

治疗200例,均速获痊愈。未见不良反应

蜈蚣咬伤
秘方:银花、连翘、白芷、威灵仙、五灵脂、大黄、木通各10g,细辛、没药各3g,吴茱萸、甘草各6g。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加水适量,头煎三十分钟,二煎四十分钟,两次煎液混匀,分早晚两次服用。
肩周炎

秘方:蜈蚣3条,浙贝母10g,炙山甲15g。

用法:共研为极细末,制成散剂。每剂分为8包,每日两次,每次一包,温开水或温黄酒冲服。

方解:本方具有祛风通络,散结止痛之功。对适实症臂痛麻木疗效独特临床应用本方治疗多例,一剂见效三剂痊愈,疗效显著。献方人:马永泽

治伤风感冒头痛、发烧头痛、头风痛立愈方:
鲜鸡屎藤一斤炒干如茶叶状,用干毛巾包好敷头痛处,头痛立止。如头风痛、偏头痛者,需每天一次,连敷三天,根治头风痛。

 治贫血立愈方:
仙鹤草50克,任何一间药店有售。红枣十粒,三碗水煲一碗水服。日服一次,连服七日,可痊愈

《伤寒论》说有八大厥证,你知道都有哪些?如何辨治呢?

张胜兵:武汉知名中医,中医研究生,成名代表作《医门推敲》五部,《攻癌救命录》,《张胜兵解读温病条辨》。

厥的含义有多种,

有指发病形式,“忽为眩仆脱绝”,“突然昏运,不省人事”;

有指病理机制,“厥者,尽也”,“厥者,逆也”,言其气血败乱,或气机上逆;

有指临床表现,四肢逆冷、手足不温者。

《内经》论厥甚多,含义、范围广泛,

有以暴死为厥,有以四末逆冷为厥,

有以气血逆乱病机为厥,有以病情严重为厥。

概括起来可分为两类表现:

一种是指突然昏倒,不知人事,如《素问·大奇论》说:“暴厥者,不知与人言。”;

另一种是指肢体和手足逆冷,如《素问·厥论》说:“寒厥之为寒热也,必从五指而上于膝”。

后世医家多在此基础上各有发挥和深化,《伤寒论》《金匮要略》论厥,继承《内经》中手足逆冷为厥的论点,而且重在感受外邪而发厥。

此类厥证在《伤寒论》中有大量深入的研究,属于外感病中的发厥,对于由外邪而致厥者有重要临床指导价值。

《伤寒论》中共提出八大厥证,包括寒厥、热厥、水厥、痰厥、气厥、血厥、蛔厥、脏厥等。其病机是阴阳之气不相顺接。

一、寒厥

寒厥是少阴阴寒内盛,阳气虚衰不能布达四肢,故手足厥逆。

本证多见于急、慢性疾病的危重阶段。

但随着阴寒之轻重,阳虚之微盛不同,临床上寒厥又有手足寒冷、手足厥冷、手足厥逆等程度上的差异。

故论中有“四逆恶寒而身倦,脉不至”,“吐利,手足厥冷”等多种论述。

一般而言,寒厥的临床特点是:手足厥冷,爪甲青紫,手足心冷,无热恶寒,或恶寒身倦,吐利,汗出,口不渴,舌淡苔白而润,脉沉微细等,治当以急温之,宜四逆汤主治。

四逆汤是回阳救逆的首选方:“甘草之甘温,温养阳气,姜附之辛温,助阳胜寒,甘草、姜、附,鼓肾阳,温中寒,有水中暖土之功;姜、附、甘草,通关节,走四肢,有逐阴回阳之功;肾阳鼓,寒阴消,则阳气外达,而脉自升,手足自温。”

同时,寒厥还可用灸法,助阳消阴,常用穴以关元、气海着肤灸,与姜、附之温相得益彰。但必须指出,由于寒厥为阴寒内盛,阳虚于里,肢厥于外,多为疾病临床之危候,论中提出手足逆冷,四逆头眩,时时自冒,烦躁者不治或死,此乃是告诫医者,阳有外越之势,审证应精确,当积极救治,不然则有稍纵即逝之虞。

二、热厥

热厥是阳气独亢,热邪深入,而致阳气郁结,不能通达于四肢所致。

《伤寒论》说:“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此即热邪内伏,热深厥亦深的意思。

“脉滑而厥,滑为阳脉,里热可知,是热厥也。”尤在泾提出,脉微而厥为阴邪伤中,寒在里;脉滑而厥,阳邪所伤,热在里。

从临床实际来看,热厥四肢虽冷,而胸腹扪之灼手,或见扬手掷脚,恶寒口渴,烦躁不宁,甚或神昏谵语,小便赤涩,目合而赤脉灌睛,脉沉滑实有力,舌黄苔燥,或舌焦黑甚起刺等症,故用白虎汤达热出表,使之热去厥回。

但应注意,临床上出现热厥,多属病深日久,因热邪内伏,亦可见腹满拒按,不大便等里热结实证,则当用承气攻下腑实,釜底抽薪,泄热以治厥。故不能拘泥于用白虎汤的成规。

总之,热厥的热是本,厥是标,热是病机的着眼点,厥是外候假象,即可谓真热假寒,应当细辨。

三、水厥

因水致厥,是水邪内停,阳气被遏,所以四肢厥冷。

论中有"厥而心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

由于水气内停心下,水气凌心,以致心悸。

与《金匮要略》"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和伤寒太阳病篇"饮水多者,心不必悸"等合看,水厥是属水液不布,必停蓄心下,阻遏胸阳,故而心悸。

因而可以认为,水厥是厥由水致。

心悸原于水厥,二者互为因果。

仲景用茯苓甘草汤,以桂枝、甘草温通心阳,茯苓甘淡利水,生姜辛以散水,水去厥回,治水即所以治厥。

但从全论的水气病来看,本证虽因水而厥,其病因病机,又与水饮、痰厥密切相关,应互文见义。

临床上水饮停聚,痰阻胸阳,亦可见心悸、头眩、背恶寒、肢厥等症,用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调治,亦不失其治水之意。

四、痰厥

痰厥是有形之痰,壅聚于胸膈,郁遏阳气,不得外达以至作厥。

《伤寒论》说:"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此即论痰厥的证治。

对本证提出了脉证的鉴别,认为手足厥冷,脉微细者是虚寒,当温补治之,今脉紧劲,为寒实,是宜温吐。这种以脉论证的鉴别方法,可供临床参考。

不过,还应将水厥与痰饮的特征,详细审证以资区别,不能随意吐之。如李士材治秦景明素有痰饮案,先用补益,后用涌吐,竟七补七涌,痰之窠囊始尽,继之以六君、八味竣功。这样补其虚,涌其实,使攻补各建其功。

临床上用吐法者甚少,虽然说痰饮壅阻胸膈,因其高者可以越之,是因势利导的权宜大法,然此法毕竟攻伐伤正,尤以损伤胃气为甚,故具体运用必须十分慎重。

五、气厥

气厥是阳气郁结于里,不能通达四肢,所以逆冷。

《伤寒论》说:“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本条冠以少阴病,但实际病机是阳郁不伸,气机不宣。且条文中未有恶寒、脉微细、神疲嗜睡等阳虚里寒证。而是因其有四逆,并举诸或然证以示鉴别,故不能误认为少阴虚寒证。

李士材认为:“此证虽云四逆,必不甚冷,或指头微温,或脉不沉微,乃阴中涵阳之证,惟气不宣通,是以逆冷.”

《医宗金鉴》亦提出:“四逆而无诸寒热证,是既无可温之寒,又无可下之热,惟宜疏畅其阳,故用四逆散主之。”

此证之临床,其脉多弦而兼数.四逆散方是肝脾同治方,不仅阳郁肢厥可治,用于气机阻滞,肝脾不和的腹痛,每能获效。

六、血厥

血厥是寒凝血滞而厥。伤寒有手足厥寒,脉细欲绝,用当归四逆汤例。

本证只是手足厥冷、脉形细小两症,它既不同于阳微阴盛的四逆汤证的寒厥,亦不同于热深厥深的白虎汤证之热厥,而是属于血虚寒滞作厥。

其辨证要点是,脉细欲绝,细为血少,由于血虚寒滞,不能荣于脉中,四肢失于血的温养,故手足厥寒.临床常见的冻疮、脱疽、痛经,属于本证范围。

凡此类病者,又多平素血虚,复感外寒之邪,气血被寒邪所遏,血行不畅而罹患本病。故用当归四逆汤散寒行滞,温通血脉。血为肝所藏,血虚则肝寒,肝寒则血滞。

王晋三说:"本方寓有治肝四法,如桂枝之辛以温肝阳,细辛之辛以通肝阴,当归之辛以补肝,甘枣之甘以缓肝,白芍之酸以泻肝,复以通草,利阴阳之气,开厥阴之络。"此说对当归四逆汤之剖析,可谓尽善。

七、蛔厥

蛔厥是因蛔虫动扰而致厥。

一般情况下,蛔虫寄生体内,人体温度衡定,虫不动扰。若因内在环境不适,蛔上入膈而烦,或闻食臭而出,其人当吐蛔,所以吐蛔是蛔厥的临床标志之一。

其病机要点是:上热下寒,寒热夹杂。故有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主方乌梅丸,是一个苦酸辛寒热并用的复方。

尤在泾说:“蛔得甘则动,得苦则安”,“蛔闻酸则静,得辛热则止,故以乌梅之酸,连柏之苦,姜辛归附椒桂之辛,以安蛔温脏而止其厥逆。”

本方功效在于调和寒热,借其苦酸辛的寒热复合性能,起到安蛔定痛的作用。蛔既伏,厥自回。临床用于治蛔厥,俟其蛔静厥回,还须继以驱蛔。用于胃肠道疾患,出现寒热夹杂的病机,其效多验。

八、脏厥

脏厥是指内脏真阳极虚而引起的四肢厥冷。

本论“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是肝寒及胃,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这是肝寒而致的脏厥,可用吴茱萸汤温肝散寒而止厥。

还有肾阳虚衰,手足厥冷,多有吐利、汗出(特别是鼻尖上出现汗珠)等心肾阳衰之证,其手足厥冷多过肘膝,烦躁则伴有无意识的动扰,故应大剂参附破阴救逆以回阳。

伤寒厥证,涉及病种多,病机复杂,变化速疾,应结合其它兼证,仔细审辨,务求立法遣方恰到好处,不然则后患无穷,难得化险为夷,以竞全功。

伤寒八大厥证-陈瑞春《伤寒论》中的八大厥证,包括寒厥、热厥、水厥、痰厥、气厥、血厥、蛔厥、脏厥等。厥证是外候,其病机是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本篇就论中的厥证,归纳整理如下。
一、寒厥
寒厥关乎少阴,是少阴阴寒内盛,阳气虚衰不能布达四肢,故手足厥逆。本证多见于急、慢性疾病的危重阶段。但随着阴寒之轻重,阳虚之微盛不同,临床上寒厥又有手足寒冷、手足厥冷、手足厥逆等程度上的差异。故论中有“四逆恶寒而身倦,脉不至”,“吐利,手足厥冷”等多种论述,一般而言,寒厥的临床特点是:手足厥冷,爪甲青紫,手足心冷,无热恶寒,或恶寒身倦,吐利,汗出,口不渴,舌淡苔白而润,脉沉微细等,治当以急温之,宜四逆汤主治。本方是回阳救逆的首选方,《医宗金鉴》说:“甘草之甘温,温养阳气,姜附之辛温,助阳胜寒,甘草、姜、附,鼓肾阳,温中寒,有水中暖土之功;姜、附、甘草,通关节,走四肢,有逐阴回阳之功;肾阳鼓,寒阴消,则阳气外达,而脉自升,手足自温。”同时,寒厥还可用灸法,助阳消阴,常用穴以关元、气海着肤灸,与姜、附之温相得益彰。但必须指出,由于寒厥为阴寒内盛,阳虚于里,肢厥于外,多为疾病临床之危候,论中提出手足逆冷,四逆头眩,时时自冒,烦躁者不治或死,此乃是告诫医者,阳有外越之势,审证应精确,当积极救治,不然则有稍纵即逝之虞。
二、热厥
热厥是阳气独亢,热邪深入,而致阳气郁结,不能通达于四肢所致。〈伤寒论〉说:“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此即热邪内伏,热深厥亦深的意思。《医宗金鉴》认为:“脉滑而厥,滑为阳脉,里热可知,是热厥也。”尤在泾提出,脉微而厥为阴邪伤中,寒在里;脉滑而厥,阳邪所伤,热在里。从临床实际来看,热厥四肢虽冷,而胸腹扪之灼手,或见扬手掷脚,恶寒口渴,烦躁不宁,甚或神昏谵语,小便赤涩,目合而赤脉灌睛,脉沉滑实有力,舌黄苔燥,或舌焦黑甚起刺等症,故用白虎汤达热出表,使之热去厥回。但应注意,临床上出现热厥,多属病深日久,因热邪内伏,亦可见腹满拒按,不大便等里热结实证,则当用承气攻下腑实,釜底抽薪,泄热以治厥。故不能拘泥于用白虎汤的成规。总之,热厥的热是本,厥是标,热是病机的着眼点,厥是外候假象,即可谓真热假寒,应当细辨。此外,还必须指出,临床上小儿高热,虽病不久,亦可出现“脉滑而厥”的热厥证,如小儿肺炎,热邪聚肺,气粗喘息,但手足厥寒,指纹青紫而滞,亦属于厥证,治当清热宜肺,达热外出,其厥自复。他如急性菌痢、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急性传染性疾病,均可出现热厥,当明确辨证,因证施治。三、水厥
因水致厥,是水邪内停,阳气被遏,所以四肢厥冷。论中有"厥而心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由于水气内停心下,水气凌心,以致心悸。与《金匮要略》"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和伤寒太阳病篇"饮水多者,心不必悸"等合看,水厥是属水液不布,必停蓄心下,阻遏胸阳,故而心悸。因而可以认为,水厥是厥由水致。心悸原于水厥,二者互为因果。仲景用茯苓甘草汤,以桂枝、甘草温通心阳,茯苓甘淡利水,生姜辛以散水,水去厥回,治水即所以治厥。但从全论的水气病来看,本证虽因水而厥,其病因病机,又与水饮、痰厥密切相关,应互文见义。临床上水饮停聚,痰阻胸阳,亦可见心悸、头眩、背恶寒、肢厥等症,用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调治,亦不失其治水之意。四、痰厥
痰厥是有形之痰,壅聚于胸膈,郁遏阳气,不得外达以至作厥。《伤寒论》说:"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此即论痰厥的证治。《医宗金鉴》对本证提出了脉证的鉴别,认为手足厥冷,脉微细者是虚寒,当温补治之,今脉紧劲,为寒实,是宜温吐。这种以脉论证的鉴别方法,可供临床参考。不过,还应将水厥与痰饮的特征,详细审证以资区别,不能随意吐之。如李士材治秦景明素有痰饮案,先用补益,后用涌吐,竟七补七涌,痰之窠囊始尽,继之以六君、八味竣功。这样补其虚,涌其实,使攻补各建其功。临床上用吐法者甚少,虽然说痰饮壅阻胸膈,因其高者可以越之,是因势利导的权宜大法,然此法毕竟攻伐伤正,尤以损伤胃气为甚,故具体运用必须十分慎重。五、气厥
气厥是阳气郁结于里,不能通达四肢,所以逆冷。《伤寒论》说:“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本条.冠以少阴病,但实际病机是阳郁不伸,气机不宣。且条文中未有恶寒、脉微细、神疲嗜睡等阳虚里寒证。而是因其有四逆,井举诸或然证以示鉴别,故不能误认为少阴虚寒证。李士材认为:“此证虽云四逆,必不甚冷,或指头微温,或脉不沉微,乃阴中涵阳之证,惟气不宣通,是以逆冷.”《医宗金鉴》亦提出:“四逆而无诸寒热证,是既无可温之寒,又无可下之热,惟宜疏畅其阳,故用四逆散主之。”李氏之见,《金鉴》所云,足以看出本证的特点。证之临床,其脉多弦而兼数.四逆散方是肝脾同治方,不仅阳郁肢厥可治,用于气机阻滞,肝脾不和的腹痛,诸如胃窦炎、肠炎、阑尾炎、胆囊炎、肝炎等,以四逆散加味,每能获效。六、血厥
血厥是寒凝血滞而厥。伤寒有手足厥寒,脉细欲绝,用当归四逆汤例,,本证只是手足厥冷、脉形细小两症,它既不同于阳微阴盛的四逆汤证的寒厥,亦不同于热深厥深的白虎汤证之热厥,而是属于血虚寒滞作厥。其辨证要点是,脉细欲绝,细为血少,由于血虚寒滞,不能荣于脉中,四肢失于血的温养,故手足厥寒.临床常见的冻疮、脱疽、痛经,属于本证范围。实践证明,凡此类病者,又多平素血虚,复感外寒之邪,气血被寒邪所遏,血行不畅而罹患本病。故用当归四逆汤散寒行滞,温通血脉。血为肝所藏,血虚则肝寒,肝寒则血滞,故王晋三说:"本方寓有治肝四法,如桂枝之辛以温肝阳,细辛之辛以通肝阴,当归之辛以补肝,甘枣之甘以缓肝,白芍之酸以泻肝,复以通草,利阴阳之气,开厥阴之络。"此说对当归四逆汤之剖析,可谓尽善。但必须指出的是,柯韵伯认为,本证应以四逆汤加当归,井谓既名四逆,岂能无姜、附。此说是不无疑议的。因为本证的手足厥冷主要责之于血虚寒郁,与阴寒内盛阳气虚衰的厥逆,其病机病因绝然不同,不能相提并论。进而言之,本证在原文中明确指出,内有久寒者,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尚且不用姜、附,恐其燥劫阴气,变生津涸液亡之证,只取吴茱萸从上达下,生姜从内达外,再以清酒和之,以期阴阳自和,四逆得温。所以,柯氏对本证的注释,笔者深感疑惑,实不可从。七、蛔厥
蛔厥是因蛔虫动扰而致厥。一般情况下,蛔虫寄生体内,人体温度衡定,虫不动扰。若因内在环境不适,蛔上入膈而烦,或闻食臭而出,其人当吐蛔,所以吐蛔是蛔厥的临床标志之一。其病机要点是:上热下寒,寒热夹杂。故有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主方乌梅丸,是一个苦酸辛寒热并用的复方。尤在泾说:“蛔得甘则动,得苦则安”,“蛔闻酸则静,得辛热则止,故以乌梅之酸,连柏之苦,姜辛归附椒桂之辛,以安蛔温脏而止其厥逆。”本方功效在于调和寒热,借其苦酸辛的寒热复合性能,起到安蛔定痛的作用。蛔既伏,厥自回。实践证明,乌梅丸驱蛔的效果并不明显,故程郊倩说:“名曰安蛔,实是安胃,故又主久利。”这町说是经验之谈。临床用于治蛔厥,俟其蛔静厥回,还须继以驱蛔。用于胃肠道疾患,出现寒热夹杂的病机,其效多验。八、脏厥
脏厥是指内脏真阳极虚而引起的四肢厥冷。所谓“脏厥”,具体是指何脏?对此历来的注释家说法不一。喻嘉言认为,脏厥者,正指肾而言。柯韵伯认为急灸厥阴以救之,言外之意是指肝寒。他还指出,肤冷不烦而躁,是纯阴无阳,因脏寒而厥,不治之症。如果以柯氏的论述前后互参,明显是先有肝寒,而后才是肾寒。再结合本论“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的胃虚肝寒而逆冷之证,互相印证,那么,脏厥可以从两者来推论,一是肝寒及胃,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这是肝寒而致的脏厥,可用吴茱萸汤温肝散寒而止厥。一是肾虚阳衰,躁无暂安,是真阳浮越,阴盛格阳,当用通脉四逆加猪胆汁,回阳教逆而扶危于顷刻。从临床实践来看,前者肝寒犯胃,手足逆冷,多有干呕、吐涎沫等胃气上逆之证,虽手足冷,但不至于冷过肘膝而呈厥逆.其烦躁多因干呕、吐涎沫的苦楚而感不安,故只需温肝散寒即可;后者肾阳虚衰,手足厥冷,多有吐利、汗出(特别是鼻尖上出现汗珠)等心肾阳衰之证,其手足厥冷多过肘膝,烦躁则伴有无意识的动扰,故应大剂参附破阴救逆以回阳。应当细辨,不可有失。此外,脏厥与寒厥两者又有内在联系,其病因病机、治疗大法,又有不可分割之处,应当彼此参酌,在同中求异。
总之,伤寒厥证,涉及病种多,病机复杂,变化速疾,应结合其它兼证,仔细审辨,务求立法遣方恰到好处,不然则后患无穷,难得化险为夷,以竞全功。

厥证中医治疗古秘方详解    厥者,逆也。气逆则乱,故忽为眩仆脱绝,是名为厥。经曰∶暴厥者,不知与人言。谓卒然厥逆而不知人也。又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血气并走于上,则上实下虚,下虚则阴脱,根本离绝则暴死。若气极而返,则阴必渐回而可复苏,故此症最为急候。后人但以手足冷为厥,其说本于仲景。《伤寒论》云∶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然岂可谓厥症止如此耶?虽《内经》厥论亦以手足为言,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其论寒厥之因,则谓其人自恃质壮,于秋冬阴盛之时,纵欲以夺肾中之精气,阳气衰不能渗荣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又云∶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其论热厥之因,则谓其人醉饱入房,脾肾之阴俱伤,热盛于中,故热遍于身,内热而溺赤,肾气日衰,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景岳谓此《内经》辨厥之将发,以手足寒者,是为寒厥,以手足热者,是为热厥,注解甚明。寒热二厥,皆由酒色致伤真元。故寒厥当益火之源,热厥当壮水之主,与伤寒厥症治法不同。他如怒气伤肝,则为气厥,恶血冲心,则为血厥;热痰逆闷,则为痰厥;饮食过伤,则为食厥∶卒中恶邪,则为尸厥;此皆暴眩仆绝之厥,当有之病,学人详其症以施治,则寒热攻补,不致有误。厥症之名甚多,不能悉数。《内经》厥逆诸篇,有志深造者,所当究心焉。
    独参汤
    治暴眩仆绝,喉无痰声,身无邪热,阴虚阳暴脱之症。
    人参〔一两至三两。〕一加熟地〔责之阴虚,孤阳无附而欲脱。〕一加竹沥〔责之虚而有痰。〕一加童便〔责之虚而有火。〕一加附子〔责之虚而无火。〕此治诸虚气弱危急之神方。景岳言厥逆者,直因精气之内夺。丹溪言厥症多属气血虚,气虚脉细,血虚脉大如葱管,并宜补剂。虞天民云∶其人必本体原虚,或老年人,或大病后得之则可,若实人得此,当急治其标可也。虚实寒热之间,最当明辨。
    五磨饮
    〔见胃脘痛。〕治暴怒伤肝,牙关紧急,手足厥冷,面青身冷,〔气为人身之阳,一有郁则阳气不能四布,故肢冷身寒。〕六脉沉伏,〔经曰∶无故而喑,脉不至者,虽不治自已。谓气暴逆也,气复则愈。〕名曰气厥。
    此治气厥之方也。经曰∶大怒则形盛气绝,而血郁于上,使人薄厥。大怒则气血皆逆,甚至形气俱绝,血逆妄行,郁积上焦,相迫曰薄,气逆曰厥,气血俱乱,故为薄厥。宜本方加降香、三七、郁金、羚羊角之属。
    犀角地黄汤
    〔见伤寒。〕治恶血冲心,令人昏晕,四肢厥冷,名曰血厥。
    原方宜加降香〔降气最效,行瘀如神。〕三七童便〔行瘀不峻,止血不凝。〕羚羊角〔祛恶血、下逆气。〕甚者加花蕊石〔能使瘀血化为黄水。
    研调服。一、三、五钱。〕此方血厥者宜之。方书云∶有人平居无疾苦,忽如死人,身不动摇,目闭口噤,或微知人,眩晕移时方寤。此由出汗过多,荣血衰少,阳气独上,气塞不行,故身如死,气过血还,阴阳复通,故移时方寤,亦名血厥,又名郁冒。妇人尤多此症,宜白薇汤〔白薇一两为君,当归、人参、甘草〕治之。
    顺气开痰饮
    〔见中风。〕治热痰壅盛昏冒,四肢厥冷,名曰痰厥。
    此方热痰厥逆者宜之,若系肥人湿痰壅盛厥逆者,则宜二陈汤合星香散,加枳壳、竹沥、姜汁之属。
    保和汤
    〔见泄泻。〕治饮食醉饱之后,或感风寒,或着气恼,食填太阴,胃气不行,须臾厥逆,昏迷不醒,名曰食厥。〔晚村云∶胃气不行,阳并于上。其症上半身热,腹闷,或心烦头痛,自脐以下,至足冷如冰铁,拥炉不热,误以为阴寒而温补之,必死。〕本方宜合五磨饮加减。如食在上脘,急以盐汤探吐之。
    此方食厥者宜之,随症加减。
    驱邪散
    〔自制。〕治卒中邪恶,头面青黑,口噤眼闭,昏不知人,手足厥冷,肌肤粟起,或错言妄语。或直视握拳,或遍身骨节疼痛非常。
    犀角羚羊角龙齿虎头骨〔俱为末。〕木香沉香檀香降香〔各净一钱。〕麝香〔邪气着人,则关窍闭塞。麝之辛香走窜,引芳香正气辟邪诸品,自内达外,则毫发骨节俱开,邪亦从此而出。二分。〕雄黄〔二钱。〕牛黄〔亦最辟邪之物。二分。〕朱砂〔同茯神、枣仁、远志镇心神。二钱。〕羊肉〔二、三两。胃弱者不用,〕茯神枣仁远志〔各五钱。〕煎汤调药末,〔三钱。〕日服二次。
    此仿嘉言驱祟之法加减,以治中恶症,大效。
厥证   案例    一一妇方食时,触暴怒,忽仆地,气遂绝。用皂荚灰吹鼻不嚏,汤药灌之不受。延至半夜,皆谓不治。庄一生视之,六脉尚全,而独气口脉沉伏,细寻之滑甚。曰∶此因暴怒,怒则气逆,冲入胃中,胃素有痰,夹食壅闭胃口,气不得行而暴厥也。但历时久,汤药不入矣,急宜吐之可活。令以鹅翎蘸桐油,探入喉中,吐出痰与食才一口,气遂通。再探吐至二三口,便觉油臭,以手推翎,但不能言。一生曰∶无妨矣。知其体怯,不宜多吐,急煎枳、橘推之剂灌之,尽剂而苏。后以平肝和胃药调理,数剂而安。

二一闺女病多年,食减肌削。诊脉时,手间筋掣肉颤,身倦气怯。嘉言用茯神、枣仁等补药,数剂不应。因疑处女素无家,惟其神情浑似丧败之余,此何故也?问其面色,曰∶时赤时黄,每晚睡去,口流白沫,战栗而绝,以姜汤灌之,良久方苏。嘉言曰∶此症确有邪祟附入脏腑,吾有神药驱之,一剂可愈。乃用犀角、羚羊角、龙齿骨、虎威骨、牡蛎粉、鹿角霜、人参、黄等药为末,以羊肉半斤,煎浓汁三盏,尽调其末,一次服之,果得安寝,竟不再发。

四肢厥逆辨

一、厥逆的病机与证候特点
【原文】337条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提要】本条论厥的病机与临床表现
【讲析】
本条统一切厥证而言。所言之厥,均指手足逆冷,是一个可出现于多种病证中的症状。按照中医病证命名的惯例,也可将主证作为证候称为厥证。致厥的原因很多,从病机而言可以概括为阴阳气不相顺接。阴阳气的含义可以是阳气与阴气,也可是表里之气。由于阴阳气不相顺接,导致阳气不能正常布达温煦,四肢失温则厥。阳气不能布达温煦四肢的原因,大抵可分为阳气不足与阳气被阻两大类。
【疑难点击】
《内经》吉厥,有两类三种。两类为肢厥与昏厥。而肢厥在《素问·厥论》则分为“阳气衰……,阴气独在,手足为之寒”的寒厥和“阴气虚,阳气独在,手足为之热”的热厥。张仲景为了使临床症状描述规范统一,给肢厥下了一个简明的定义,从此以后凡称四肢厥,就是指“手足逆冷”。
对本条的“阴阳气”,注家意见不一,主要有三种理解:一为陈修园《伤寒论浅注·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等认为是指阴气、阳气;有人认为阴阳气是指营气与卫气,也属于阴阳之气之大类。二为陈平伯等偏向于为表里之气,认为阴阳气不相顺接,实际就是内脏之气与四肢之气不相顺接。三为不详论阴阳之气,实则认为这是一种泛指。
二、厥逆辨治
(一)热厥
1.热厥的特点与治禁
【原文】335条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提要】本条论热厥的特点与治禁
【讲析】
1、热厥的特点
伤寒初期一二日至四五日即见厥冷,多为实证、热证。作为实证、热证多有其征兆,在厥冷中伴有热象。其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厥先有热:一般说来由热致厥有一个发展过程,故在厥发生前有一个发热过程,还有一个热势渐增的过程,而后才可能转化而为厥,这就是“前热者后必厥”的含义,而不是说发热一定要成为厥。
②厥中有热:既然本质是热,常常有所表现,四肢虽厥,但胸腹灼热,可以看作是“厥者必发热”的含义。
③厥间有热:热为阳邪,阳主升散,一有便利,则即外行,故《阴证略例》说“阳厥,爪指有时而温”。热邪脉当有力,若热邪深伏,也可出现伏脉,这时更应仔细鉴别。热厥属阳厥,是因阳热太甚而致,故阳气郁伏越甚则厥逆就越重,即“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之义。
2、热厥的产生机理
阳热致厥,原因大致有三:
①邪气壅遏,气机不畅,阳气不布
②热炽津伤,阳失运载
③热邪炽盛,与糟粕结为燥屎,或炼血成瘀,阻滞阳气运行。
这三者常互相交错为病,总在阳气郁伏。
3、热厥的治疗
热厥属里实证,以清泻为主,特别是兼有燥屎者更当攻下;切不可因其阳伏,而图用汗法宣透。汗法以驱除表邪为主,因表闭而阳郁,才可用汗法;热厥误汗,必更伤阴助热,即使能令厥冷解除,也必伤阴动血,出现口伤烂赤等证。
2.热厥轻证
【原文】339条
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提要】本条论热厥轻证及其转归
【讲析】
1、热厥轻证的表现及病机
伤寒热少微厥为热厥轻证,故仅见指头寒,范围小,程度轻。严格说本证重在阳郁,默默不欲食、烦躁都是阳郁所致。从后文“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提示当前还有小便黄赤,此证可视为有热,但并不重。
2、热厥轻证的转归
因为证属热厥轻证,故有自愈的可能。若假以时日,正确调养, 阳阴自和,气机运转,三焦通畅,小便清利,指头寒当自去,烦躁自解,食欲亦恢复正常。当然热厥轻证,也有转为热厥重证的可能,由指头寒变为厥,由不欲食发展为呕,由烦躁发展为胸胁烦满;热邪郁伏,还可波及血分,出现便血之类。
3.热厥重证
【原文】350条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提要】本条言里热炽盛致厥的证治
【讲析】
1、热厥重证的表现及病机
伤寒脉滑,知非虚寒,而为里热。因滑为阳脉,动数流利,性质属阳而主热,此脉滑与厥冷同见,是为热厥。这里是热邪壅滞于里.阴阳气不相顺接,阳郁不达四末,故手足厥逆。“里有热”,概括了本病病机的关键。
2、热厥重证的治疗
滑脉还提示本证虽热邪壅滞,但并未与有形实邪结聚,治宜大清气分之热,方用白虎汤。
【辨证提要】
辨证要点:四肢厥逆,躯干发热,以腋下与腹股沟最为明显,伴口渴心烦,小便短赤,脉滑,舌红苔黄。
病机:郁热内伏,阳不外达。
治法:辛寒清热。方用白虎汤。
(二)寒厥
1.阳虚阴盛厥
【原文】
(353条)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354条)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提要】此二条论述寒厥证治
【词解】
①内拘急:腹内拘挛急迫。
【讲析】
1、353条为阳虚寒厥兼表证治
阳虚证见大汗出、腹内拘急、四肢疼、下利、手足厥冷恶寒。阳虚卫外不固,则大汗出,而大汗出又加重阳气阴津的损伤;阳气不足,阴津亏损,筋经失于温养,则内见腹内拘急,外见四肢疼痛;阳虚不能正常腐熟水谷,水谷杂下,故为下利,下利又可进一步损伤阳气、阴津;阳衰阴盛,四肢失于温煦故手足厥逆而恶寒。本证热不去,是表证不解。表里同病,阳虚为甚,自当先里后表,故先用四逆汤回阳救逆。
2、354条沦阳虚寒厥证治
大汗大下,均能伤阳。若大汗或大下利之同时见有四肢厥冷,是阳虚失温之明征,也是寒厥最基本的病理和表现,故以四逆汤扶阳治厥。
【疑难点击】
关于发热。柯韵伯认为是表未除;陈平伯则认为是虚阳外越。从353条原文看“热不去”是热持续存在,这种情况应是原有的热未解,故以作表未解为宜。正因为表未解,虽里有阳虚,也说明其人正气尚能抗邪,故仅投四逆汤,而未径投通脉四逆汤。
2.冷结膀胱关元厥
【原文】340条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提要】本条论冷结膀胱关元证
【词解】
①膀胱关元:指小腹部位。
【讲析】
1、冷结膀胱关元证的表现及治疗
病者手足厥冷,小腹满,按之痛,自述无结胸,说明其上焦无病,病在下焦,为沉寒内伏,凝结于小腹所致。本证之厥是沉寒痼冷所致,阳虚不甚,可视为寒厥之变。本证还可见喜温怕寒,小便清长,苔白脉迟等。《伤寒论》未出方治,可外用灸熨,内服药物。灸可选关元,药物可酌选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温经散寒。
2、小腹硬满的辨证
小腹满硬拒按可见于多种病证。结胸证可出现从心下致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本证没有结胸的表现,且小腹疼痛并不剧烈。太阳蓄水证,也可出现小腹瞒,但伴有小便不利。太阳蓄血,也可有小腹满硬,疼痛拒按,但一般不出现四肢厥冷,且有如狂发狂等热象和瘀血证。
【辨证提要】
辨证要点:四肢厥冷,小腹硬满而凉,恶寒脉沉紧或沉弦,舌苔白滑。
病机:沉寒痼冷凝结少腹。
治法:温散寒结。可选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等。

(三)痰厥
【原文】355条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提要】本条论痰厥的主证、病机及治疗
【词解】
①脉乍紧:乍,忽然,指脉忽然出现紧象。
②邪:此指痰邪。
【讲析】
1、痰厥的证候表现及病机
“病人”泛指患伤寒杂病之人。病人手足厥冷的同时,脉忽然变紧者,是由于“邪结在胸中”所致。紧脉不仅主寒主痛,亦主内伤饮食,《金匮·腹满寒疝积聚篇》即明确指出,“脉乍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痰食之邪内阻,气血不畅,故脉乍紧。胸中即胸脘,痰食有形之邪阻遏胸中阳气,不能充达四末,故手足厥冷;宿食停痰阻滞,胸阳被郁,浊阴不降,而见心下满而烦。邪结在胸中,故病人知饥,但因实邪壅滞则不能食。
2、痰厥的治疗
因其病在胸中,病位偏高,病势向上,故用瓜蒂散因势利导,涌吐胸中之实邪。即《内经》所谓“其高者,因而越之”。待实邪得除,阳气得通,则厥逆可愈。
【辨证提要】
辨证要点:四肢厥冷,剑突下满而烦闷,饥而不能食,脉时见紧象,舌苔白滑腻。
病机:痰食阻滞胸中,阳气不能外达。
治法:涌吐停痰宿食。方用瓜蒂散。
汤证辨析:166条为痰阻之大阳病类似证,为痰停胸中影响卫气运行,故出现类似表证的现象。本证同样为痰阻胸中,但主要影响胸中阳气的布散,故出现颗逆,共同点都是痰停胸中,故都用瓜蒂散吐之。
(四)水厥
【原文】356条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而,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提要】本条论水厥的证治
【词解】
①却:然后。
②不尔:不然
③渍:水浸。
【讲析】
1、本证的证候表现与病机
伤寒厥而心下悸,为水停心下胃脘所至。太阳病篇127条云:“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金匮·痰饮咳嗽脉证并治》篇曰“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可见心下悸是水饮内停的主证之一。胃阳不足,不能化饮,水气凌心则悸;水饮内停,阳气被遏,不能通达四末,故手足厥冷。
2、本证的治疗
由于本证厥与悸皆因水饮为患,故宜先治水,水饮得去,阳气得通,厥逆可愈。若饮去厥仍不回,再议治厥。若不先治水,却治其厥,不仅悸与厥不得愈,水饮还可渗入肠中,续发下利。本条充分体现了治病求本的原则。
【辨证提要】
辨证要点:本证总为水饮停于心下而致。辨证要点是肢厥而伴见心下悸或伴背寒冷如掌,脉弦,苔白腻或白滑等。
病机:阳虚饮停。
治法:温化水饮。方用茯苓甘草汤。
三、厥证治禁与寒厥灸法
【原文】
(330条)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347条)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
(349条)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提要】此三条论述厥逆的治禁及寒厥灸法
【词解】
①虚家:身体素虚之人。
②腹濡:腹部按之柔软。
【讲析】
1、330条论以寒厥为代表的虚寒厥证不可用下法,而应当采用温阳扶正的方法
“诸”这里特指虚寒性厥证,因后文有“虚家亦然”相对参。对于“虚家”而言“下”可扩展为攻邪的泻法,意在一切泻法对于寒厥和虚证均当慎用。
2、347条论亡血之厥慎不可下
伤寒五六日,多为邪气内传之期,病人上无结胸,在下腹濡,说明不是有形病邪阻滞的实证。腹软、脉虚是体虚的明证。气血亏虚,阳气不足,或血虚不能运载阳气布达,四肢失于温煦则厥,气血不足,或因推动无力,或因肠道失润,可见大便难,对此也不宜用下法。
3、349条论脉促厥逆可用灸法
伤寒见脉促,当辨其寒热虚实。脉促有力,为阳盛主热;促而无力,为阳虚主寒。本条所述脉促与手足厥逆同见,多为阴盛阳虚之证。阳虚阴盛,导致阴阳气不相顺接则四肢厥逆。洽宜温灸,以通阳散寒回厥。至于温灸何处,有医家主张灸太冲穴,亦有主张灸关元、气诲穴者,可酌情选之。亦可灸药并用,据脉证而适当选用回阳救逆之剂,如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