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鹏 | 岁月深处的故乡书院

文学百花苑

  第四届         【百花园杯】        全国文学大奖赛正在火热征集中……

岁月深处的故乡书院

▲啸鹏
我的故乡叫东园,过去是个小村庄,如今已有近百户人家,位于吉水阜田墟镇北面约三公里一处缓丘上,村名改叫王家陂了,邻近村庄里只有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才知道我的故乡过去叫做东园,方言中称为东园上。
其实王家陂是东园对面的村庄,原是王氏开基的废村,村庄位于修建有水陂的小江旁边,因而叫做王家陂,也简称王陂。王氏因为风水不顺而他迁,留下一座败落的废弃村庄,当地民间仍然称呼为王家陂。
北宋初期,大约仁宗时期,我的祖先由吉水泥田迁来开基,基祖周昭在此开派,称为乾塘坑派。乾塘,又称乾坤塘,是两口大小不同却紧密相连的水塘,大的叫日塘,又名乾塘,小的叫月塘,又名坤塘,至今仍在。乾坤塘周边,过去长满了高大的槐树,浓荫遮蔽,因此我们又称之为槐荫树下塘里或槐荫树下。如今,可惜的是槐树早已不见,水塘也淤塞变小,近似烂泥田了。
王氏当年败落时,我的祖先由宗族出面将此地收购,开辟为庄田,与西面相距十来里远的另一处庄田对称,称为东园,另一处庄田称为西庄,如今衍称为泥庄,谐音黎庄,民间俗称为野黎庄。
祖先开基王陂百来年后,家族也开始败落,族人遂依风水而离开,纷纷迁至西面一里多远的斜坡上居住,新居仍叫东园,王陂旧址遂称老屋,作为家族的阴宅之所。但王陂这个名字却随着人口的迁移也迁移,东园新居依然被人们称作王陂或王家陂。王家陂这个名字竟然逐渐取代了东园的名字,东园这个名字逐渐被遗忘,仅有春节期间舞龙灯时,才在彰显族望的灯笼上醒目地标明“东园”。
东园与西庄虽然对称,但我的祖先将地名雅称为乾坤塘。然而,民间可不管你雅称不雅称,依然按照过去的习惯叫法,称为王家陂或王陂。至今,乾坤塘只保留在族谱中,东园则保留在口头或灯笼上,而王家陂却成为了法定名称。到清朝雍正丙午年,族人经泥田宗族批准后,在新居东园兴建众厅,代替宗祠供奉祖先牌位。
小时候的故乡甚是美丽,坐西向东,蜗在缓坡下方。村庄前面是十分开阔的田野,由西向东缓降而下。田野中央两条小溪自北而南蜿蜒流来,向东南角上的石桥汇涌而去,溪的两岸长满青绿芦苇、荆丛和众多树木。
整个村庄依众厅而起,众厅居中,是为核心,左右后三旁立起住宅,其右侧住宅即我的祖居,称之为“老屋里”。众厅门口一块平地,平地拍建有晒场,春晒麦子,夏晒稻谷,秋晒花生,冬晒蕃薯干。平地前方一口扇形水塘,宗祠与村庄内的屋檐水均汇入水塘之中,水塘恰如一个聚宝盆,容纳万水归川的财气。池塘与晒场之间,植有两排柏树,剑一般直指苍穹。柏树内侧、晒场外侧东北角,原有旗杆墩一个,旗杆与旗杆石已然不见。伙伴们幼时常在墩上攀爬嬉戏。
村庄依地势往后依次递高,三排房屋整齐划一,横巷直弄,一望到底。村后即是后龙山,称作屋背龙上,高大树木密匝蓊郁,枫树、樟树、梓树、椴树、枣树、楮树、乌椿树,不胜枚举,是我们淘气时的最美去处,在树底下卧树蔸小憩,刮树脂燃火,爬到树上去掏鸟窝,捕知了,折树枝,或干脆向上攀爬,比试谁爬得最高。最爱还是那棵椴树,方圆几十里绝无仅有,三人合抱,四季常青,东南北三个方向伸展着长长粗枝条,宛若招手欢迎远来的客人,椴子的青涩味道至今仿佛还在舌苔上回旋。如今梦里时常回到那时的村庄,与伙伴们在村巷里撒欢奔跑,玩着抓特务、打游击的游戏。
当时最不敢去的地方,是第三排房屋中那无人居住的一栋青砖大瓦房,那是后代没落了的家族留下的遗产,走进去总有一种阴森之感。父亲说,那是他小时候读过书的地方,叫做书院里。当时,我却感觉不像书院,有若鬼宅,若真是书院,应该像我们就读的小学那样,孩童跻跻,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怎么会有那种静谧到毫无声息的阴森感呢?集体时代,这里竟然开办过养猪场,叫做猪场下。
父亲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私塾就办在村庄上这座青砖房里,习惯称之为书院。那时候的父亲很是调皮淘气,常惹得私塾先生气愤不已,祖父祖母便常常得到私塾先生的告状,因此父亲小时候没有少挨祖父的戒尺和祖母的训斥。祖母在世时曾告诉我,当时那个私塾先生叫做“志仁斯老”,真正的文弱书生,四十来岁,很是敬业,极为讲究礼仪规矩,因此看不惯父亲的淘气捣蛋,曾愤懑的责骂父亲是“二流子”,父亲遭此责骂之后竟然痛改前非,由志仁斯老眼中的无良少年变成了“金不换”。离开书院后的父亲先后就读于阜田高等小学和阜田初级中学,后来考入吉安农校,1962年转入井冈山大学农学院成为一名光荣的大学生,可惜命运不济,竟然遇上井冈山大学解散,从此回乡务农直到去世。
但是,祖父生前告诉我,他就读过的书院,却不是那栋给我阴森之感又做过养猪场的房子,那里只是真正的书院倒塌之后的暂时安置之所,真正的书院位于“书院塘”的右下方,即东南角上。
书院塘,是故乡村庄左后方的一口小水塘,依泉眼挖掘而成,常年不涸,至今如此。小时候的书院塘,仅有如今面积的六分之一左右,水极冰凉,夏天依然。常常到水库里去洗澡游泳的我们,从来不敢到书院塘去,传说常有大蛇从泉眼里面窜出来吞噬生物。长辈们嘴里的书院塘,面积是“四铺簟大”,仅此而已,被其西北角上粗壮高大的一棵樟树、两棵枫树以及其他小树和荆丛棘蓬的浓荫遮盖,深幽如墨,看不到底。
书院塘是族里划拨给书院的资产,连同塘下方的十多亩田土,“田十斗,土三斗”,其收益即为书院开支之用。塘为泉源,养鱼灌溉,田为水田,种稻种麦,土为旱地,种瓜种菜。有了收益支撑,书院自然办得长久,直至祖父也在其中读过私塾。
我不知道书院是什么样子,但书院的废墟却亲眼见过,一如普通住宅。因为十分巧合的是,我家的自留地就是在书院废墟上开辟出来的,小时候随父母去种菜,墙基赫然可见,常常从泥土里挖出废弃的砖石、碎瓦与瓷片来。从地形上看,书院坐西南向东北,面朝万华山,山峰呈笔架状,取吸纳文风之意。书院后面是高墈,墈坡上同样是高大粗壮的树木,一棵二人合抱的空心驼背樟树是幼年时期我们的最爱之一,伙伴们经常分为里外两方,比试哪一方先爬上树的驼峰。驼背树下是茂盛的荆棘篷,书院废墟的滋养,让它们长得特别细嫩缠绵,长长的荆条有如藤蔓一般,密集而纠缠,高耸而柔顺,挺起厚实的藤墙。有一回,比我大四个月的堂兄从驼峰上掉下,恰好落在厚实的荆篷上,身体没有任何损伤,精神却吓得“三魂悠悠,七魄渺渺”,在地上躺了几个时辰才恢复过来。旧时候书院的孩童们是否如我们一般,去钻过那驼背樟树的树洞、登过它的驼峰呢?
书院叫什么名字?开办于什么时代?已无可考,如同村庄的开基时间不可考一样。族谱上记载的村庄开基时间,并不是村庄真正开基的时间(只是众厅兴建的时间),因为在那个有记载的开基时间之前,村庄就已经存在了几百年,众厅的兴建就是占用原有庄屋的地基。全村族人的身份都是佃农,佃租的土地都泥田周氏宗族的土地,土改划分成分时,所有农民的成分前面都冠以“佃”字,祖父即为“佃中农”成分。
过去,我的故乡属于泥田乡管辖,族人析于泥田周氏长房,属乾塘坑派,在泥田周家冲十八门头(牌坊)之内。泥田周氏,唐朝长庆元年开基,早在宋初就繁衍为本地大姓望族,素有“三世分房,八世开派”的说法,发达起来的家族四处购置或开辟田产,在远离祖居地十多里、二十多里甚至更远的地方辟有庄田。那时候,一庄田约五百“斗”,家族需要派人前往庄田建房筑屋值守,于是就有东园、西庄(也叫东园、西园)、南岭、北坑之谓。西庄,如今叫黎庄,民间唤做“野鸡庄”,书面也有称为泥庄的,属阜田镇振兴村委会辖内,与我村有共同的祖先,两村几乎同时开基,都是族中派人看守庄田而肇立的。
有了村庄,自然就有书院,这是我们泥田周氏祖先遗风所致。泥田周氏始祖周沂滨,名周墀,自庐陵乌东来到泥田,在叶家村开办泥田书院,担任书院山长,后娶叶氏女子为妻(即为泥田周氏始祖婆)。教书出身(业儒)的祖先,自然传给后代读书求知的遗风流韵,因此有周氏的地方几乎就有书院的开办。只是,历史长河浩浩汤汤,荡涤了多少浮世繁华与物事印迹,我村书院的开办时间已然湮没于历史的风尘之中,无从查考。
自求学至今几十年间,多次听长辈们说过:过去宗祠里悬挂过“进士”牌匾,为旌表洪武十八年进士周从善所立,可惜在“文革”时候被焚毁。周从善,谱名志正,生卒年无考,元朝至正年间举人,明太祖做吴王时征辟任吴江县丞,洪武元年(1368年)擢仙游知县,奉制改仙游县尊道堂为明伦堂;二年,奉制重建仙游县署,改建大成殿;四年,倡建县前、沙溪、石马3处邮铺。志于功名的他,洪武十七年再次投身科举考场,十八年考取进士。后因年迈而告老还乡,兴书院课责子弟,其九子均有所建树,第九子周敏学(讳九郎)于永乐十三年考取进士,曾任礼科给事中。他们考取进士后,族中均在众厅里悬挂了彰显荣耀的“进士”牌匾。
1981年我考上大学的时候,族中有人提议做一块牌匾悬挂到宗祠中去,上面刻上“大学”二字,虽然最终没有悬挂这匾,但已让我颇有春风得意之慨。
查阅族谱发现,清朝嘉庆、道光时期,我东园周氏还出过几名“国学生”(就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同治时期还出过典史、候补巡检之类的官员,想必他们都在村中书院挨过教鞭、受过戒尺。想想就自豪:一个靠佃租土地谋生的村庄,能够在自己的书院里培养出这样出类拔萃的人才,实在不易,可谓奇迹。
如今书院已杳,故地犹在,书院塘在微风吹拂下,泛起粼粼微波,似在向世人昭示:我书院塘三个字,即是古书院存在的最好见证!

周小鹏,笔名啸鹏,江西省吉水县人。

·改稿荐稿群启事

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写作水平,为了更好更快地满足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发表愿望,为了文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文学百花苑》杂志社特创建“文学百花苑·改稿荐稿”群。具体事宜如下:

1、凡是具有一定写作基础且具有创作热情者均可参加。

2、每人每月递交两篇文章给改稿荐稿老师点评批改。

3、优秀作品和具有较强点评价值的文章将在“文学百花苑·改稿荐稿”群里共同讨论。

4、每期保证每人在《文学百花苑》杂志至少发表两篇作品,在《河南科技报》至少发表一篇作品。

5、入群者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参加《文学百花苑》杂志社举办的其它各类文学活动。

6、入群费用为每人每期600元,每期6个月,不再续群费者亦可在群内继续停留9天。

7、“文学百花苑·改稿荐稿”群随时欢迎各位有志于文学创作者入群,时间顺延至6个月。

8、凡入群者均赠送半年《文学百花苑》杂志。

联系电话:13343811328 微信:shuai_pengju

《文学百花苑》杂志社

河南科技报社·科教周刊

2019年5月30号

  

参赛或杂志征文必加微信:shuai_pengju

第四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启事

为活跃文坛气氛,发掘文坛新秀,河南科技报·文学百花苑板块决定举行第四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活动,此次大赛由微信平台《文学百花园》独家首发;参赛内容要积极向上,主题不限,题目自拟,即日起正式启动。

1、作品要求:每篇作品字数2000字内,每首诗在40行内,作品要求原创,且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发表过,可多篇文章参赛(只取最高奖)。

2、来稿需注明【参赛】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3、参赛唯一邮箱:1403384853@qq.com

4、本次大赛以综合点击量取胜;自然点击量×0.1,打赏资金不返还(1元折合2个点击量)一个有效评论(五十字以上针对作品点评)折合3个点击量(有效评论一个ID只选一次)。

5、最终评奖办法:综合点击量占百分之七十五,评委占百分之二十五。(75+25=最终点数),原始综合点数在500点以下者,不纳入最终评奖范围。

6、本此大赛设大奖一名,奖金:2000元(现金);二等奖三名,每人奖金1000元;三等奖六名,每人奖金500元;优秀奖五十名,每人奖金50元。

7、本次大赛杜绝恶意刷帖,一旦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并发帖公布其不当行为。

8、收稿时间:即日起(五月一日开赛)到2020年2月1日止,获奖信息在最后一贴推出后的第10日公布 。

9、获奖者颁发证书,一、二、三等奖作品入选河南科技报·文学百花苑专栏,500点(折合)以上优秀作品皆有入选《文学百花苑》杂志资格,具体视个人意愿而定。

10、2020年4月上旬在河南郑州市举行颁奖典礼(暂定),每位与会者在河南科技报选登一篇文学作品。届时将邀请文学界名流参与颁奖活动与互动,会前会后安排两场文学交流活动。邀请河南电视台制作新闻和专题报道,穿插部分获奖者发言。

主办:文学百花苑

联办:河南科技报·科教周刊

后期事务:文学百花苑全国征文大奖赛组委会

2019年5月20日

《文学百花苑》编辑部公告

本刊从第十期起,与河南科技报联合办刊,杂志名称不变,刊号为:CN41-0019,具备全国发行和刊登广告的资质。刊出的作品可作为申请各级作协的依据,是在职公职人员评职晋级的重要依据。

联系电话:13343811328     15926594970

《文学百花苑》纸刊杂志征稿正在进行时
投稿注意事项

1、来稿需注明【征文】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2、小说、散文、故事、随笔等作品2000字以下为宜,诗歌不超过30行。

关于赞赏返还新规定

即日起,每篇作品七日内打赏金额20元以内者不返还,20元之外全部返还。

              普通投稿:1258873875@qq.com
作者必须主动索取打赏细目及稿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