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的原理六十三(怎样看素质形成)

素质形成的过程,就是内因和外因矛盾对立统一的过程,正是有了矛盾的对立统一,才有了必须经过一定刻苦努力而达到某种素质的可能,且必须与一定艰苦的文而化之结合起来才能完成对素质的修养。

这个过程既是形成本领的过程,也是形成支撑本领的道德过程。本领是客观的,对谁都一样,努力记一记,背一背,练一练,就能拿起来用,道德则是让本领带有真正人性意义,以保证有的放矢,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符合全人类或一定社会要求和需要并为此服务。

这两方面,都是素质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意味学习,后者意味教化,缺少前者,素质无以承载,缺少后者素质无以体现。两方面若只有前者,则是文而不化,有了后者才是文而化之,哪个都不少才是真正的修养,也才能成为素质。

在这样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和接受教化是内因性质,外来的对学习和教化的提供是外因性质,正是在这样的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人的素质才形成了。

内因是内在的矛盾依据和条件,是本质性质,没有内因,外因便如同乌有,外因是内因所在的周围世界,通常指对内因的影响,包括偶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例如,常说的“环境造人”,“大环境使然”,就是从潜移默化讲的,实际是指内因发生了变化,如果内因不发生变化,外因怎么影响也是枉然。

同时,任何因素一旦和素质联 系起来,要考虑“素质”的使用色彩。比如,干坏事的因素很多,不能把这种“因素”,也说成是素质因素,单说“素质因素”,永远是指好的方面,这也是文而不化不能看成素质的原因。

打个比方,一个大学生,或者他的一个教授,该有很多可炫耀的素质吧?像学到的知识和为此孜孜不倦的情感,总该是大可津津乐道的,但是在做事情时,如果仅仅会生搬硬套,只懂得搞知识搬家,这就说明还不懂得具体情形具体分析,是以死的知识对待活的事情,于是非但做不好事情,反而给事情留下了一大堆隐患,那么又以什么本领和修养来证明素质?

这时,自然就不能把他们热衷炫耀的东西,看成素质因素,因为这些东西实际没有贡献给素质。也就是说,把文而不化的东西看成素质,是张冠李戴,偷换概念的,改变不了应有的素质依旧是空空如也的。

这提示了,素质的空空如也怎么都是掩盖不了的,即使博闻广识,书读五车,只要不能同时服从于相应道德教化,就说明还没有及时消化而内化成素质,就还处于知识与人性修养仍是两层皮的状态,而且这类问题不在外因,外因毕竟已经干预了,再怎么样也不可能代替内因起作用,很显然是内因问题。

有内因问题,就一定是素质问题,这也从实际表现上证 明了,文而不化的东西是不能看做素质的。素质永远是内因发生了变化而体现出来的结果,而且专指好的结果。

事实观察,内因是以个体而存在的一种矛盾现象,一旦存在便定然与外因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没有好的联 系,也有坏的联 系,不存在折中联 系。折中联 系意味个体矛盾不存在,也就意味内因是死的,说不通的。

外因是普遍存在,不以个体而转移,个体的有无影响不了外因的有无,任何外在影响即使称不上某一个体存在与否的外因,也是其它个体的外因。

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决定了,内因与外因的联 系一定要有中间媒介,这个媒介就是认识。因为只有认识才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才可充当这个媒介,所以认识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了内因与外因的联系是否合理。

凡不合理,自然与修养素质形成矛盾,只要对这样的矛盾不能及时解决好对立统一问题,就不可能带来应有的素质。

这提示了,文而不化也不可怕,不过是在对立统一上出了问题。这个问题,或出于矛盾割裂现象,或出于对对立统一的认识不清,实际都是认识出了问题,只要解决了认识问题,就能解决修养问题,也就不愁解决文而化之的素质问题。

认识形成观念,进而表现为态度,态度决定行为。当一系列认识问题解决了,人就不可能不遵从内心态度而有所作为。有作为就是修养的表现,长期坚持下来,就一定能呈现为一定的素质。

也要明白,认识既来自知识,也创造知识,终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内化了的刻骨铭心的知识,只有这样的知识才称得上认识,也只有这样的认识才能见诸修养并变成素质。

像贪官污吏那样,台上一套,知识满嘴,认识一大片,背后却另搞一套,实际是把外因的东西从一处到另一处地搬到了嘴里,并没有跟内因发生联系,就还是两层皮的,外因没有促使内因变化,又怎么能成为人的素质?

认识是可以用语言表述出来的,但绝不是简单靠嘴说一说的,而是靠实际行为证明出来的,没有实际证明便见不到素质从哪里呈现,光用嘴说出来有什么意义?

但是,如果过分强调人的内因,若属于“从我做起”还好,这是重视自身修养的表现,如果是对他人的要求,任何情况下只要没有以身作则跟着,就是彻头彻尾的虚伪和居心叵测,是主观主义和小聪明的“手电筒”照人不照己的心理,不仅是认识出了问题,更有着严重的思想感情缺陷,简直就是人性扭曲之恶。

不要以为这是小题大做,恰恰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这样说,也正是有些人所害怕的,尤其是少数人最害怕,贪官污吏最害怕,没有自知之明而想借他人登天者最害怕,因为这些一旦揭穿,如果没有了安于上当受骗的人,主观主义和小聪明的市场也就没有了,一切变成了亮堂堂,手电筒再怎么自以为是,同样非枉然莫属。

不过,这是理想的说法,不光主观主义和小聪明没不了,安于上当受骗的人也没不了,二者是互相依存关系,安于上当受骗本身就是主观主义和小聪明的制造者,主观主义和小聪明也是拿安于上当受骗的人当靶子的。

人为什么安于上当受骗?除了因懒惰无能,又贪图安逸,主动选择迫于无奈而趋利避害,所谓“能忍则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一面,还有宁上当受骗,也摆脱不了主观主义和小聪明的一面,如阿谀奉承,趋炎附势,为虎作伥等,这本身就藏着很深的欺下媚上的狡诈心理,同是一批时刻准备给他人做套的人。

也就是说,人不想上当受骗,自然就不接受来自外因的欺骗,也不可能欺骗别人,而且有时刻的警惕,既用来保证修炼自己,也用来敏锐于观察外因。相反,除了有强大做人实力而有充分自信的人,无须特别加防就能战胜一切来自外因的不利影响,哪个人逃得出愿意甚至幻想上一点当,而能以小博大呢?

以小博大是赌 博心理,恰恰是当今的普遍心理,这实际就暴露了人的恶的一面已经压过了善的一面,导致全社会的人,不是在所谓“贪小便宜吃大亏”,就是在所谓“舍不了孩子套不着狼”的双重魔咒之中。

莫说这是因为致富才造成的,致富本身是人类发展必然规律,无错之有,而是错在了致富的方法和过程背离了应有的规律,让致富变成了单纯以成王败寇论英雄,而疏忽了对不择手段致富的防微杜渐,以及给予最彻底的严厉周密坚决有效的打击。

这之中最不应该的是,中断了保持良好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为人民谋幸福的干部作风,反而代之以大面积率先腐败,这才是最要紧迫汲取的教训。

(0)

相关推荐

  • 是什么地方出问题了导致特发性震颤手抖

    相信有一些朋友对特发性震颤还不是很了解,这是一种神经系统性的疾病,其所导致的症状表现是能够给我们造成一定的影响的,对自身的工作.生活等方面都是有很大程度的困扰. 编辑 中医认为特发性震颤的病因不外乎内 ...

  • 腱鞘炎怎么治疗效果好

    一般来说腱鞘炎吃药短期内不会有效果. 腱鞘炎的病因有内因和外因,内因往往是内分泌因素,如果要吃药也要具体辨证,如肝肾亏虚,阴虚抑或阳虚,血虚抑或气虚,还是气滞血瘀等,应用不同的中药,另外疾病不同阶段药 ...

  • 怎么保证生下的羊羔全活了?放羊大爷有心得,内因外因都讲了

    养羊的道理人都懂,为啥羊羔质量不一样?观察力和行动力不同.

  • 写诗的原理六十九(怎样看现实与修养的联/系)

    什么是现实?现实就是一切已经存在和正在发生的客观情况.其中,社会制度是最大的现实,其次才是有利于此和无利于此的各种实际. 简单讲,制度是社会的保障,现实就是制度本身和社会的种种情况,包括主要矛盾和次要 ...

  • 写诗的原理六十八(怎样看合理认识与智慧的联/系)

    只有合理的认识,才能让素质因素,或自内而外,或自外而内,同样合理地联系起来.自内而外是主动的,如学习,自外而内是干预的,如教育,不管哪种联系都是修养不可少的,都会促成应有的本领和修养. 合理认识就是人 ...

  • ​写诗的原理六十七(怎样看可造就)

    六十七.怎样看可造就 观点即看法,也称见解,见识,见地,论点,这些都是概念实质大体一样,而表述角度和层次略有差异的词,既可并列,也可相互替代.观点是认识的结果,代表观念.观念形成于学习和经验,并通过思 ...

  • 写诗的原理六十四(怎样看以什么为素质)

    六十四.怎样看以什么为素质 语言表达的确是一种能力,但能力归能力,可以是素质的一个因子,但素质有好多因子,绝不会因一个因子就能以偏概全, 又如,录音机也可到台上讲话,人工智能也有一定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

  • 写诗的原理六十(怎样用洞察力看问题)

    六十.怎样用洞察力看问题 尽管知识本身没有社会属性,但怎么用起来不能没有社会属性,实际是想没有社会属性也不可能,毕竟人总是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只要有人在,再怎么客观的东西都有可能不客观了. 客观世界 ...

  • 写诗的原理八十三(怎样从反自私自利体会修养)

    八十三.怎样从反自私自利体会修养 自私自利当中既没有修养,也体会不到修养,只有从反对自私自利当中才能体会出修养.如何反对自私自利?靠的不是空口白牙,口说无凭,而是靠真正对个人义务的付出. 个人义务即个 ...

  • 写诗的原理七十三(怎样从劳动体会修养)

    七十三.怎样从劳动体会修养 劳动是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与生俱来的生存权的一部分,而且劳动是支撑起生存能力的唯一倚仗,没有劳动,人就无法生存. 正因如此,劳动才是人的天经地义的权利,是永远不可放弃的权 ...

  • 写诗的原理六十六(怎样认识人的修养)

    六十六.怎样认识人的修养 修养和素质其实是一回事,修养的目的是形成应有的素质,素质的形成过程就是修养.修养强调长期性.持久性和系统性,素质强调稳定性.坚定性和表现性,故一曝十寒,浅尝辄止,漫无目的都不 ...

  • 写诗的原理六十五(怎样形成素质)

    六十五.怎样形成素质 归根结底,人的素质不允许残缺不周,必须体现完整的修养,有完整的修养,才能证明各个因子对素质总的贡献,也才能对素质有指代价值. 指代是用一部分性质代说全部性质,修辞上也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