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林黛玉和薛蟠有一个共同点,是他们身上的闪光之处
林黛玉和薛蟠,一个是“心较比干多一窍”的“世外仙姝”,聪明绝顶且超凡脱俗;一个是“性情奢侈,言语傲慢”的“呆霸王”,心智愚钝且俗不可耐。这二人,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怎么可能相提并论呢?
然而,精读原著,我们会发现,作者曹雪芹先生有意为这两个有着云泥之别的人赋予了同一种品质,而且是世间最为难得的品质。正是这个难得的品质,让林黛玉和薛蟠的人格都闪耀着光芒。
这个品质就是懂得及时反省并改过。
林黛玉的可取之处,不是她的“咏絮才”,而是知错能改。
提到林黛玉,人们想到的就是她的“咏絮才”以及与宝玉的爱情,以为这是她最值得歌颂的地方。其实,只要认真精读原著,深入文本,就会发现,在原著的后半部分,从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开始,作者对黛玉诗才和她与宝玉的互动描写非常少。后半部分的黛玉,也不再“孤高自许”,不以才高傲世,而是更愿意钻进热闹堆里聊家常,更喜欢关注贾府的经济状况。
这正是作者的刻意为之:先贬后褒。前期着力写黛玉的刻薄小性、不近人情,后期突出她的巨大转变。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巨大的转变?原因就在于黛玉知错能改。
第四十二回和第四十五回,林黛玉和薛宝钗有过两次深谈,一次是“蘅芜君兰言解疑癖”,一次是“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这两次深谈,对黛玉的触动非常大。
一方面,她解了心里的“疑癖”:“谁知她(宝钗)竟真是个好人,我素日只当(宝钗)藏奸。”一直以来,对宝钗的怀疑深深折磨着她。通过“解疑癖”,黛玉变得阳光且心胸开阔。
另一方面,正是因为心胸变得开阔,又有宝钗这个不计前嫌推心置腹的君子在身边,让黛玉有了见贤思齐之心,努力改过以向宝钗靠拢。
从背负人命到主动学经商,薛蟠经历了知错就改的蜕变。
正如读者对黛玉的印象总是停留在她刻薄小性爱哭的阶段,读者对薛蟠的印象也喜欢停留在他打死冯渊阶段。其实,作者对薛蟠这个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刻画黛玉采取了同样的方式:先贬后褒。前期的薛蟠有多可恨,后期的薛蟠就有多可爱,其原因和黛玉一样,都是经历了知错就改的蜕变。
黛玉的知错能改,是源于宝钗的推心置腹,而薛蟠的知错能改,则因为柳湘莲的一番痛打。
情形不一样,但性质是一样的。
宝钗对黛玉推心置腹的劝导,是黛玉之前十年的人生从未有过的,“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得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宝钗)前日的话教导我”。这话的意思很明白,黛玉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主要是没人教导,如果早有人像宝钗这样教导她,她就是醒悟并改过了。
薛蟠也是如此,因为母亲的溺爱,他长期生活在称王称霸中,从来没有人敢拂他的意,更别说敢打他了。但是,就因柳湘莲的一顿拳头,让薛蟠醒悟“长了这么大,文不文,武不武,虽说做买卖,究竟戥子,算盘从没拿过,地土风俗,远近道路又不知道”,于是决定“打点几个本钱,和张德辉逛一年来”,去苏州“贩些纸札香扇来卖”。
由此可知,薛蟠的知错就改,是由被打引起的。如果早一点让他受点挫折,受一些打骂,他也能早一点改过自新。
林黛玉和薛蟠都知错能改,但又有区别。
知错能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而且其中有着两种不同的难。一是知难行易,知错难,也就是意识到自己的错很难;二是知易行难,知道自己错了,但想改正很难。
林黛玉是知易行难,薛蟠是知难行易。
为什么说林黛玉是知易行难?林黛玉聪明绝顶,领悟力极强,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响鼓不需重敲”。所以,宝钗只是对她稍加点拨,她就意识到了“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
聪明人容易知错,但很难改,尤其是像黛玉这么清高的人。聪明人知错难改,因为无法面对自己的错误:我这么聪明,我怎么会错呢?清高之人知错更难改:我竟然错了?我还有什么脸面见人?
林黛玉既聪明又清高,让她既认错又能改,实在是件难之又难的事。但是,林黛玉做到了,不但做到了,而且改得快速而彻底。从她“因把说错了酒令起,连送燕窝病中所谈之事,细细告诉了宝玉”来看,她丝毫不避讳面对和承认自己的错。
这就是林黛玉最为了不起的地方,她能突破心理障碍,勇于改错。
薛蟠和林黛玉不同,他是知难行易。薛蟠心智愚钝,领悟力弱。但这种人行动力强,不像黛玉那样的聪明人心思重,只要意识到了,马上就会去做。所以,薛蟠的问题就是如何能让他知错。
柳湘莲的那一番痛打,力度够强,薛蟠被打得“衣衫零碎,面目肿破,没头没脸,遍身内外,滚的似个泥猪一般”。从没被打骂过的人,突然挨一顿重打,心理上就像变了天一样。所以,这次重打,让薛蟠醒悟了,知道自己一直以来都活在错误中。
这就是作者的深意,他刻意用林黛玉和薛蟠两个天差地别的人,来说明知错能改的重要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哪怕聪明如黛玉,愚笨如薛蟠,都会因无人教导缺乏正确引导而误入歧途。
但是,错了没关系,知错且能改,同样能成为闪亮的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林黛玉如是,薛蟠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