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红楼 | 抄检大观园,都是亲戚,为何抄黛玉不抄宝钗?

如果把红楼当故事会来读,会读出很多疑惑来,再根据这些疑惑,能推理出一系列的阴谋与暗算。故事会的特点是只用情节来吸引人,而且是个认字的人都能看懂。

《红楼梦》不是故事会,除了有情节,还有大量的细节描写,只有关注这些细节,才能读懂人物性格,以及作者的写作主旨。比如抄黛玉不抄宝钗这样看起来“欺弱怕强”的细节。

为什么能确定不是欺负黛玉?读懂黛玉的人都知道,黛玉是个“不平则鸣”的人,只要受了委屈,一定会发出来,比如周瑞家的送宫花,她要发一句牢骚“不是别人挑剩下的,也不会给我”。抄检大观园这么大的事,如果真是受了委屈,怎么会事后一点表示都没有?

既然不是欺弱怕强,都是亲戚,又为什么抄黛玉不抄宝钗呢?

我们先来还原一下现场。

抄检小组抄完宝玉院后,“一径出来,因向王善保家的道:我还有一句话,不知是不是。要抄检只抄咱们家的人,薛大姑娘屋里,断乎抄不得的。王善保家的笑道:这个自然,岂有抄起亲戚家来?”

正是王善保家的这句“岂有抄起亲戚家来”让黛粉们有了想法:黛玉也是亲戚,为什么也要抄?然后就生了情绪:这不是欺负我们可怜的黛玉吗?

这可真是千古奇冤,黛玉是不是亲戚,为什么整个抄检小组的人没有发出疑问?

初读时,我也有同样的想法,直到深读过程中,读到了一些细节。

第二十二回,贾母给宝钗过生日,“就在上房排了几席家宴酒席,并无一个外客,只有薛姨妈、史湘云,宝钗是客,其余都是自己人。”(注意,湘云、宝钗都是亲戚。)看清楚,亲戚名单里并没有黛玉,黛玉在“自己人”的序列里。这里有一句脂批:将黛玉算为自己人,奇甚。为什么奇甚?因为这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到的,别人家的孩子,总难免带有分别心。

在若干次类似的宴席上,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排位法。贾府是诗礼传家,在礼节上很讲究的,每次把主位和客位分得很清楚,黛玉则排在贾家姐妹中。

再回到黛玉进贾府,回目名是“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收养,即为自己人了,不是来做客,也不是暂时寄居,也许户口都已经迁过来了。

黛玉被收养,贾府上下都已经当她是自己人,谁都不把她当亲戚看待,只是不细读原文的读者,很难转过弯来。

这也是为什么红楼一定要多读才能读懂的原因,作为初读者,很难去关注这样的细节,往往是不走心地跳过了。

既然黛玉不是亲戚是自己人,当然就和三春同等对待了。对此,黛玉也是清楚并认可的,所以她并没觉得不公平或是受欺负。

只有太爱黛玉的读者,容易忽略细节读出不公平来。

转换这样的认知思维,对我们理解全文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对黛玉的性格发展的分析。她从一开始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到后来全身心地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也经历了一个“从客人到家人”的心理成长过程。

真懂黛玉的人,会发现,越到后期,越难看到她的“尖利”和“小性子”,她在这个大家庭里,找到了爱和温暖,唯一让她还觉得不安全的,是宝玉摇摆不定的感情。黛玉是专情的,宝玉是多情的,这也注定了黛玉将为宝玉流干眼泪,绝望而逝。

注重细节,是对作者及原著最大的尊重,因为,细节中所隐藏的,才是作者最想表达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