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新市东栅故事——新市耶稣堂第一位牧师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纪念包孔嘉先生

暨新市耶稣堂成立一百五十五年

当我们重温与赞美新市历史文化,有没有想过,有一个人曾经轰轰烈烈地为新市历史文化作出了一生的贡献,而他如今默默无闻地睡进时光的尘土里,我们却浑然不晓。而当我们了解到这样一段历史之后,有没有让我们每一位新市人低下头颅,为他默祷纪念,感谢他的一生付出。这位先贤的名字,就是新市耶稣堂的首位牧师包孔嘉先生。
众所周知,新市不仅有着绵长的历史,更是精英擢出,特别是近代历史内,当年通过多位优秀牧师的传道启蒙,对地方风俗气象进行努力改进。自公元1865年新市正式启动“长老会宁波差会新市支站”起,直到今年,已累有一百五十五个春秋。作为新市耶稣堂缔造者的包孔嘉牧师,当年来新市传教艰苦创业,不辞辛劳,为新市风俗文化的发展与进步,立下了汗马功劳,值得我们追忆恩典,寄予深切缅怀。
非常感谢杭州李志平牧师给我的帮助,这几天,让我有幸了解到新市耶稣堂最初的创业情况。李志平牧师知识渊博,却若谷虚怀,他是“杭州基督教两会”(“杭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与“杭州市基督教协会”之合称)常委领导,百忙之中,李牧师关注到本人文字涉及到的一些新市基督教历史文化,并就新市耶稣堂建立初期发生的人与事,提供一些珍贵的历史记载文字信息,特别是给我提供了新市耶稣堂第一位牧师包孔嘉先生的创业事迹,让我探寻到新市基督教历史文化的源头,令我醍醐灌顶而涣然冰释。
据清末民国初的著名基督教学者陈金镛牧师1918年编的《中国布道近史》中内容记载:
新市实为德清之巨镇,有“小上海”之名称,东西南北四栅,藉为屏藩。有包孔嘉牧师经营缔造。包牧师原藉上虞人,太平革命时,曾被掳至宁波,闻道信主,擢任是镇牧师。其计划甚为精密,其教导极有方法,教导劝人,恳切诚挚,新市教会,稳固发展,实赖其功。嗣为喉病,辞去牧职,调任杭州育英教席。
上述文字中,确认包孔嘉牧师经营缔造了新市的耶稣堂,是受当年“宁波北长老会总会”的委派,而担任新市支站牧师。孔嘉牧师在新市任职期间,薪酬相当微薄,克勤克俭,生活非常艰苦,而工作日理万机,在复杂的传统文化封闭环境下,学习掌握中医与西医知识,为本地老百姓排忧解难,行善积德,宣传现代科学健康知识,宣传新生活方式,创出一片新文化的天地。他的工作深入细腻,与群众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机会通过调查与攀谈,宣教信仰,让新生活文化深入人心。由于他的循循善诱,使本地很多人成为了基督徒。
根据大量历史资料分析,无法推定包孔嘉牧师立牧时间,大致应该是在公元1868年以后,他是在新市按立牧师这一圣职。关于包孔嘉牧师如何走上了信奉耶稣的道路,这应该从当时的历史时代背景说起。公元1861年(咸丰十一年)十一月,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部将戴王黄呈忠攻克上虞,乘胜袭下管、岭南、大岚等地。当时上虞难民很多往宁波避难,包孔嘉先生是上虞人,他就是作为一名难民逃往宁波,与难民潮一起颠沛流离。当时有位外国传教士叫葛莲,他是1859年冬天,身怀救苦救难赤胆壮志,受美国北长老会委派,来到中国宁波,参与耶稣教传教工作。太平天国战争时,他适逢在宁波,面对难民潮的涌入,他积极投入难民的救援工作,帮助难民逃离困境,治病救人,对枪林炮火中受伤难民进行医治,对产妇人员帮助接生,肩背手携,发动社会赈灾活动,为灾民解决衣被居食,可谓是仁至义尽。
当时难民潮中的包孔嘉先生也是得到了葛莲牧师的亲手帮助与照顾,使他脱离险境,并在葛莲牧师的帮助引导下,受洗成为了基督徒,由于包孔嘉先生智慧多识,不久就在葛莲牧师的培养下逐渐成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牧师。据1873年的《教会新报》记载,葛莲牧师是在公元1864年腊月,从宁波往杭州方向沿途新市一带进行发书传教,并建立传教支站:
甲子春,杭州克复。先生慨省恒居民多未闻道,辄于是岁十二月,偕教友数人,买棹赴杭,赁皮市屋开讲主道。至除夕步行回宁赴。数日冒雪来杭,邀老教师金鳞友同赴德清新市镇,沿途分书传道。
上面文字是说在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的春天,清军收复杭州。葛牧师感觉浙江的省行政机关所在地的居民,大多不了解耶稣教情况,急需扩大传教活动。这一年的十二月,葛牧师邀了教友,买了船往杭州开拓传教地域,并在皮市巷一带租了房子,开堂讲道,一直到了除夕夜,才匆忙步行回宁波。过了几天,又邀了朋友一同往德清新市,并一路发书传播教义。据说,葛牧师之后便经常往来于宁波到杭州之间,可谓坎坷劳顿,沿路还进行传教工作。这个时候已经成为牧师的包孔嘉先生必定是葛莲的得力助手,经常随葛莲牧师一起往来于宁波与杭州之间,随着“新市北长老会传教支站”的建立,包孔嘉牧师就作为“北长老会宁波差会”的派遣人员赴驻新市,担任新市支站传教事务的负责人。
据杭州著名耶稣教的“思澄堂”历史资料显示,1868年(同治七年)12月,来自杭州、新市、瓶窑等地信徒40人,对张澄斋先生进行了按牧典礼,成为杭州丰乐桥堂(思澄堂前身)第一任华人牧师,杭州成立了“北长老会杭州分会”后,新市便成为了这一分会的支站。根据这一资料,笔者认为当年新市派往杭州的教徒,应该是在包孔嘉牧师的带领下同往的。
新市成立支站后,刚开始时仅有教徒二三十人,而且人员较为分散,有的教徒家庭距离教堂远有二十多里地,但在包孔嘉牧师的组织下,教会组织得到稳固发展,队伍很快壮大起来,在浙北地区有很大的影响。据记载,新市耶稣堂的这些教徒心地特别虔诚,每逢有活动必定是早来晚归,自己带着米饭过来,包孔嘉牧师为他们略备蔬菜,大家同炊共食。有一位姓杨的教徒,年龄高达七十多岁,却终年挑水度日,但精力非常充沛,每当教会捐款非常踊跃。每次作礼拜时,他也将平日积攒的数百文钱,捐给教会,从无间断。可见包孔嘉牧师对教徒的教育引导非常深入动人。
作为新市耶稣堂开创者的包孔嘉牧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传道者,他把自己最有价值的生命时间献给了新市,他在新市耶稣堂工作时间比较久,从这段历史时间分析来看,估约有二十年左右的新市耶稣堂从教工作时间。后来,由于包孔嘉牧师患了严重咽咙炎,身体严重不适,无法继续进行群众宣讲传道工作。经过上级批准,在1884年左右调离新市,往杭州育英义塾(浙江大学前身)担任讲课老师。任课若干年,包孔嘉牧师的喉病越来越严重,也不适合讲课,只能告辞回到上虞老家,一边给人治病行善,一边颐养天年至终。
身世飘蓬,福音永存,远去的岁月如花事。新市耶稣堂第一位牧师的包孔嘉先生,呕心沥血二十年,惨淡经营新市耶稣堂的牧道工作,这样的付出,令后辈为他肃然起敬。正因是包孔嘉先生打下了如此稳固的牧道基础,这样一座新市耶稣堂,新市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后来居然走出了两位惊天动地的人物,他们便是中国基督教自立会主席俞国桢先生,和中国神学家赵紫宸先生。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

(0)

相关推荐

  • 北京飞来的“尚贤堂”

    淮海中路358弄叫"尚贤坊",它是上海众多的里弄中保存较好和建造较早的里弄之一.和上海许多弄堂会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一样,"尚贤"是一个很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名称, ...

  • 【每天老照片】-1万-4277-晚清时期台湾老照片 马偕牧师见闻录

    这是一组清末台湾老照片,主要记录的是马偕牧师在台湾生活传*教的见闻录. 乔治·莱斯里·马偕(George Leslie Mackay,1844年3月21日-1901年6月2日),将生命奉献给中国台湾的 ...

  • 新市东栅故事——仙潭书院的第一任“院长”

    在新市东栅的"尤家潭"南侧,晚清时期这里建有一座"仙潭书院",当时首任该书院的"山长"便是晚清著名学者.经学家.哲学家沈善登先生. 一 .沈 ...

  • 浙北新市东栅故事——大名鼎鼎的“平桥”

    每一位新市人,可能不会对本地这么多古桥弄得太清楚,但"东栅平桥"却是人人皆知.这座桥不仅是名字简单,造型平朴,更是历史上周遭文化荟萃,商市繁华,是一座令新市人骄傲的古桥. &quo ...

  • 浙北新市东栅故事——光照千秋的“旌贤坊”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在中央纪委和国家监委"两委"的官方网站上,以<慎勿以富贵为念>为题,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明朝新市东栅的民间劝廉 ...

  • 浙北新市东栅故事——陆修静选择隐居“谢家园”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在新市历史上,南朝陆修静是一位绕不过的人物,虽然他在方志的文字中处于神话传说一类,没有确切的考证,尽管在我们所见的新市地方志中,有许多旁证 ...

  • 浙北新市东栅故事——基督教神学家赵紫宸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说起新市,总会被那浩瀚如烟的历史文化所吸引,它不同于周边任何一个古镇,历史文化独有模式,规模宏大,令人不敢相信的厚实感.20世纪初,基督教 ...

  • 浙北新市东栅故事——耶稣堂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新市是一座历史文化绵延不绝的古镇,文化代有出新,自儒.道.释之后,十九世纪中叶,新市便成了浙北西方宗教的重要传教之地.随后,新市东栅就开始 ...

  • 浙北新市东栅故事——东庙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新市古镇是浙北地区的历史文化重镇,到目前为止,它所留存的重量级文化遗迹依然有一定的数量,其中"东庙"便成为这所有留存宝 ...

  • 浙北新市东栅故事——千古悬谜“谢家园”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新市河流众多,站在河岸上看,溪河滔滔奔流东去,正所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不舍昼夜的河流,流的是水, ...

  • 新市东栅故事——纪念英雄姚琯的“报本堂”

    在新市东栅,位于"东庙"西侧,有一座祠堂,名曰"报本堂",这是一座让后人牢记先贤业迹,为英雄姚琯先生而立的纪念馆,而祠堂所在位置则是姚琯先生祖地.姚琯先生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