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吴越国王建造的寺院——新市慧通寺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一座吴越国王建造的寺院——新市慧通寺
作者:张明儿
作为自己,有幸成为一个地域籍贯与文化籍贯双重注册的新市人,常常引为骄傲。自己面对如此众多的文化遗存而表现出无尽惊叹之外,对那些错过视野而消失在茫茫时空里的历史文化事物追湮时,也会表现出巨大的扼腕艳羡。像史志上记载的新市慧通寺就是一例,它是一千多年前,由吴越国王亲临赐建的,带着阿育王宝塔风情、美丽别致的浙北大寺院。
事物一旦离开现实,存在于文字记载的史卷中,即便最雄伟、最宏大的建筑也难以具体描述可辨。所以,对于慧通寺,笔者也化费很大时间,在众多史志中穿越贯通,辨认方位,俯仰凝视,才可以获得比较清晰的印象。慧通寺是新市历史上,值得深入研究的一座寺院,它带给我一种光,照亮记忆深处的背景,庄肃而又绝美。它所引发的动力,必然会让新市后辈奋发向上,砥砺前行。
新市古镇历史上祠庙、道观、寺院林立,儒道释三教依序进入本地,都有极致的文化成果。从唐朝开始,佛教传入新市,便出现大的寺院,像觉海寺,慧通寺,明因寺等。其中慧通寺,因建有阿育王塔形象的两座砖塔,故又称“双塔寺”,是一座“规制宏广,冠邑诸刹”的大寺院,系后晋天福年间(公元936年——947年)吴越国的国王钱元瓘所建。
由于年代久远,新市慧通寺在史书上的记载也雪泥鸿爪般地留了一些文字,所以,有诸多内容没法揭示。关于新市慧通寺的史料,主要来源于明朝有一位卫府长史的官吏叫金实,曾经为慧通寺写过一篇《重建慧通讲寺记》,另外《仙潭志》、嘉靖《德清县志》上的条目上有一些记载。
这里首先要弄清楚关于慧通寺的地址,因为慧通寺已经湮灭将近500年,所以,根据史料考证出它的遗址,应该有“原址”和“新址”两个地方。明朝金实所撰的《重建慧通讲寺记》,写到了慧通寺的原址与搬迁之后的新址。新市西栅“塔院”,就是初创所建的慧通寺坟庵之地。
原址:后晋天福年间(公元936年——947年)吴越国王初创慧通寺院,当时建在新市“镇西关”,“马公桥”迤西,“觉海寺”北一带。后来到了元朝毁于兵灾。明朝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在此设巡检司,此时,慧通寺寺基已全部湮灭。
新址:明朝永乐年间,本地人想重新在此建寺,发现了旧的匾额。有一位叫古愚的僧人,在北栅菩萨桥之南,积善桥之北处,买到了南宋丞相吴潜的祖基,重新建寺,恢复旧的匾额名称:慧通寺。古愚僧人死后,他的继承人又在寺院的旁边,买了一部分土地,修成三门佛殿,再造了大堂、阁楼、长廊、舍宅,寺基扩大。并且在三门佛殿正中央上方挂了榜匾:仙潭第一山。
关于慧通寺的寺名称呼,变化较多。通览《仙潭志》记载,可以看出以下变化:
慧通寺在初创时,只有俗称:双塔寺。因为吴越国王钱元瓘建造时,寺前建有双塔,所以俗称:双塔寺。这样的建筑风格符合吴越国对阿育王塔的崇拜心理,后来,这里称“塔院”,应该与“双塔寺”之名有关。
北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被朝廷赐名“法华院”。到了北宋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才正式改名为:慧通寺。但无论怎样,民间还依然称为:“双塔寺”。
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慧通寺在北栅丞相吴潜祖地之处移地重建,寺名仍为:慧通寺。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1年——1566年)被盗僧全部烧毁,从此之后便湮灭。
慧通寺湮灭在历史时空长河里,迄今也接近500年,但它对新市古镇的文化影响巨大,无论从寺院初创的级别上,还是当年形成规模的大小上,或者它所存在的历史时间,都值得研究。从某些方面来看,它的影响力超越了觉海寺,这些影响可以从以下方面得到证实:
慧通寺的初创人是当年建都于临安的吴越国国王,堪称国宝级寺院。这在新市古镇乃至湖州地区也并不多见,在新市的历史上,也是唯一的一座由当朝国王钦建的寺院。在十世纪时期,中国南北纷争, 五代更迭, 十国割据, 而吴越国占据着美丽的浙江,奉行着“休兵息民, 社会安定, 国富民强”的治国政策。 钱氏吴越国“三代五王”都是崇释礼佛, 大力提倡佛教。他们到处建塔,安抚民心,倡导习佛风气,这有别于历代帝王的治国方略。当年号称“东南佛国”的吴越国国王,对新市小小弹丸之地如此青睐,也可一窥当年新市的人居繁华与崇教风盛的气势,绝对领先于浙北运河流域。
慧通寺院的建筑特色别开生面,是新市历史上唯一的一座塔寺。新市慧通寺是由吴越武肃王钱镠的儿子,后来任吴越文穆王的钱元瓘(公元887年―公元941年),他在位10年期间内所建。钱元瓘对佛教非常崇敬,从即位当年开始,便开始塑造释迦如来佛丈六金身像,之后陆续兴建杭州重要佛寺——上天竺寺和昭庆寺,还有净空寺、甘露寺、化度禅院等,在他任职十年内,总创建七十三座寺院,其中新市“双塔寺”便是其中一座,塔寺设计理念源自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塔形式,反映出钱元瓘对佛教的虔诚之心与对百姓慈爱之情。由于钱元瓘如此尊佛,他的第九个儿子钱弘俶,在担任吴越国最后一任国王时,造了八万四千座阿育王塔,以示佛心永存。
慧通寺院改名最多,从最初的俗称:“双塔寺”,逐步由官方赐名为:“法华院”,后正式改名为:“慧通寺”。这样一寺多名的情况也很少见。
慧通寺院的寺基地址有两次变化,本地移建的寺院唯有慧通寺。先从“西关”,然后迁移至“北关”,从西到北的迁移间隔时间,约为500年左右。
与慧通寺院有关的重要历史事项也特别多,在“西关”的慧通寺,因为毁于元代的兵灾,而最后成了明朝洪武年间成立的巡检司,相当于政府公安机关。当迁往北栅时,是买了南宋吴潜祖地才有了迁寺的可能。后来慧通寺被一次意外失火毁灭后,官方就建了一座“常平仓”粮库,用于调节当地市场米价的粮食实物储存。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