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首需教育自信——从校长不让女儿上名校说起
这两天有个很热的帖子火爆朋友圈,说的是常州市朝阳中学校长殷涛,家中有一个独生女,小学在常州名校解放路小学就读,成绩全优,每年都是三好学生。殷涛的爱人在常州一所热点初中教书,按照该校政策,教职工子女可以直接升入这所学校,且学费全免。但殷涛却做出了一个让人震惊的选择:放弃选择名校,让女儿就近入学,进入施教区对应的初中念书,也就是自己当校长的朝阳中学。而朝阳中学,外来工的孩子占到了大多数。
这是空穴来风吗?如何看待殷涛的英勇和掀起的波涛?我觉得对一个人有适当的了解就会明白他为何要这样做,为何敢这样做。
不是教育工作者,就是家长。两个身份至少要领一个。当两个身份竞合时,有时完美,有时则会发生矛盾。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子女不在自己学校,绝大多数是因为自己学校不是名校。虽有心让孩子待在身边却奈何不得教育氛围,虽个人用心却不能保证整体教育质量提高。有更好的学校去,绝大多数人是千方百计要把孩子送过去。有的小学名校和中学名校甚至玩起互给名额的游戏。而自己学校是名校的,确实鲜见子女不在本校的。总之,上名校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追求。
殷涛就有两个身份。他当教育工作者时,喊过不少教育公平,为此也献计献策无数。但轮到自己时,他为什么依然选择了对理想的尊崇和对昔日诺言的信守呢?
需要说明的是,同在一个城市,但笔者并不认识殷涛。知道殷涛的时候,他是常州市著名公办初级中学第24中学的副校长,看到他在常州日报发表了大量有关教育的文章。他的文章针对教育的方方面面,有本地的、本校的,也有外地的教育事件,甚至还有中考作文讲座,不论什么他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的感觉是:有感而发,有的放矢,有血有肉。
从报纸上的署名身份变化可以看出,2015年秋学期,他开始担任另一所在常州人看来很普通的学校——朝阳中学校长。当了“一把手”,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就不再写文章了。反而文章更有高度,更有激情。这显然与其所处的领导角色变化有关。连续两个秋季开学,我都看到他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表面上,那都是一篇激情澎湃的演说稿。实际上,那就是一个教育工作者自信的声明。
1.殷涛的自信源于他对本校学子的看重
把他们当成自家的孩子,相信他们会跟自己的女儿一样成才。第一次开学典礼,他不是以威严的校长,而是以“涛哥”的身份与学生见面,让孩子们十分感动。在题为《左手和平,右手未来》的演讲稿中,他首先从校名“朝阳”讲起,正如他在此次将女儿送至本校时所说,他当时就将第一个字念为:zhao。她说女儿跟他们一样迎着朝阳上学去,“我的女儿也是兴奋地抚摸着新书,嗅着油墨香,小心翼翼地把它们逐一包好。”从这一刻开始,他就将朝阳中学的孩子当成自家的孩子,他也想象着自己的女儿明天也像他们一样茁壮成长。
父母的爱,是他与孩子们交流的触发点,他也藉此流露真情。他通过战争年代与和平年代的不同事例告诉孩子们: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有一批人舍弃自己的孩子,只是为了天下孩子能够依偎在母亲的臂弯里听摇篮曲,让后来的孩子能在教室里放下安静的课桌,在操场上让足球篮球画出优美的弧线,在体育馆里让欢笑尽情流淌,就像今天一样。
一个教育工作者就应当这样,如果不能视自己学校的孩子为宝贝,不能够呵护他们,不懂得欣赏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整天哀叹自己学校的生源不好,羡慕他校有良好的待遇,他怎么有心事教育好?生源好谁都能沾光说那是自己的水平高,把一般的生源教成优质生源,那才是教育的最大成功。一个对自己的学生缺乏信心的人会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吗?地球人都知道。殷涛把学校当自己的家,这就是走向成功的开端,我要为这样的教育工作者喝彩!
2.殷涛的自信源于他与学子牵手的庄重
牵手的最好方式就是先牵心。教育者当身体力行,与学子融在一起,共同成长。殷涛在他的文章或演讲中比较注重将自己的自信潜移默化地传输给学生。今年秋学期,朝阳中学开学典礼的主题叫做:跨越60年的牵手。殷涛从首届校友毕业60周年回校牵手说起,将校友精神、朝阳精神、女排精神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联系在了一起。让学生们懂得要赢得的不是金钱不是权力也不仅仅是分数,而是一个自己向往并适合的生活方式。懂得要像中国女排一样“我们不看比分,我们只需要一分一分地拿,一分一分地拼”。老校友与孩子们的牵手、校长老师与学生的牵手、理想与现实的牵手,都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庄重。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这位校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很庄重的,他的每一句话都饱含着真情,每一件事都是真情流露的结果,每一次牵手都会将他们拉到一个新的平台。因为心相牵,所以手相连。因为牵得紧,所以走得快。给这位校长3年以上的时间,相信我们会看到一个惊喜!
3.殷涛的自信源于他对教育细节的注重
在家庭看来,教育是一件天大的事。但是对校长来说,做教育要善于做杂事。只有把杂事做得越合理,才能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校长的身份使他有机会将长期积淀的教育理念化为实践。从新闻媒体报道看,殷涛教育理念丰富,创新动作频繁。两年来,媒体不断报道朝阳的“变革故事”,引起广泛关注。
去年开学伊始,他就跟一千个孩子玩了游戏。一次千人抢答,让很多孩子在学习和思考中“抢”到了礼物。他现场承诺学校要为大家安装纯净水系统,在校园内打开水龙头就可以喝到有点甜的“朝阳山泉”,在每间厕所配备卫生纸、镜子,并在冬天来临前安装烘干机。他还号召大家一起在楼顶开辟空中农场,称“再也不用到别人田里'偷菜’了。”有人统计,“涛哥”的礼包涉及10多项“民生工程”:学生自主社团、图书“裸奔”、朝阳讲坛等。这些很有创意的动作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今年的春学期,朝阳中学的开学季如同一个游园会,一个大Party。他用三个关键词涵盖了“朝阳”的特质——温暖、快乐、励志。温暖,如承办“爱在后备箱”义卖活动,成立“一加爱心社”分社,揭牌“暖阳”爱心超市;快乐,如举办元宵游园会,猜灯谜,玩游戏,品元宵;励志:以“大圣归来”创意开学典礼,用江流儿追寻大圣的情节贯穿,既有颁奖典礼,也有人物访谈,还有抢红包,在快乐中让孩子们明白,大圣就在身边,大圣属于目标坚定、百折不挠的人,每个人都能成为大圣。
当细节做好,教育的质量也就潜移默化地提高。“感人心处,莫乎细节。每个细节做好了,教育就好了。”从这个学校的师生风貌变化上,人们相信,殷涛的素质教育探索必将结出累累硕果。
4.殷涛的自信源于他对成长托付的郑重
不得不说,《校长的孩子都去择校了,谁会相信我的教育理想》是一篇非常有勇气的战斗檄文。他不怕别人怀疑和嘲讽,因为他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朝阳这块土壤一样能适合女儿的成长。文章告诉我们一个简单不过的道理:如果家长非要择校,那不是家长的错,是教育出了问题,是教育工作者没有带好头。你把教育搞好了,谁愿意费尽心机、花费大量钱财去择校?
成长托付,是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没有谁在这件事上开玩笑或者不尽力。对唯一的女儿的学校选择,他是很慎重的。对3年后的升学率他比谁都懂。他也知道自己学校与热点学校之间的不同,有些事情也不是一朝一日就能改变,更不是一人之力就能扭转。但一年来的实践使他看到了教师队伍的活力,使他有了呐喊的勇气,当别的家长把孩子托付给他,他也有信心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自己学校的老师们。有人说,殷涛在拿自己的孩子开玩笑。要知道,你可能仅仅是将孩子托付给一所知名的学校,而他则是将孩子托付给自己。谁更负责不言而喻。
“我只是万千普通父母之一,我要的也是其他父母想要的。”“我爱自己的孩子,就像别人的爸妈。别人能来,凭什么我的孩子就不能来呢?”他很感动于一位家长的话:“知道你女儿在,我们就不走了。”女儿在此,他会扎根于此。他是一面旗帜,他扎根了,更多的人便纷至沓来,安心驻扎。”
5.殷涛的自信彰显教育公平话题的凝重
殷涛这样做了,其他教育工作者呢?殷涛会是唯一的英雄吗?常州市教育局局长丁伟明认为殷涛校长此举是“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丁局长告诉记者,常州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通过几年的努力,已经成果初现。大家就拭目以待吧!
其实殷涛的做法具有非常的示范意义。目前各地都存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状况,有的还非常严重,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广大群众非常希望他们那里也能有更多的殷涛出现。
有人说,殷涛一下子出名了。其实作为家长,我们都需要出了名的校长。一个善于以教育成果出名的校长必定是一个用心教育的人,一个敢于出名的校长必定是一个对自身教育成果有底气的人。
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包括官员们大胆地喊出“我的孩子也在家门口的学校。”如此,不仅择校会降温,交通会通常,房价也会趋于平稳,甚至家庭矛盾也会随之减少,整个社会都能更趋和谐。
本号鼓励不同见解,但禁止人身攻击!违者将追究责任。
评论是一种态度,评论是一种思想,评论应该是一种正能量。
亚波评论,做有温度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