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效应推动中国私募基金 美国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
纵览全球,银行理财、保险理财已经成为了老掉牙的过去式。在大数据的互联网时代,私募基金则异军突起,成为受人欢迎的“小鲜肉”型理财方式。无论是运动健将还是娱乐名人,都纷纷选择入主私募基金,进军金融界。
曾效力于NBA休斯顿火箭队并成功架起中美篮球文化桥梁的“小巨人”姚明在退役后转行当起了姚老板。2016年1月,他与凯雷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韩大为等4人共同创立了曜为资本(Yao Capital)。借助大姚的名号,专注体育投资的曜为资本目前共筹得人民币20亿元的资金,在私募界混得风生水起。
不止体育健将这么拼,演艺界人士也在投资领域相当卖力。早在2015年,中国女演员杨颖(Angelababy)就与丈夫黄晓明共同成立创投基金AB Capital,入股轻断食果蔬汁品牌HeyJuice。此外,26岁的流行歌手鹿晗也与新希望集团等合作创立清晗基金,寻找受中国“90后”年轻人欢迎的投资产品。
不知究竟是私募基金风头正劲吸引了明星,还是名流大咖为私募基金带来了更多的投资者。
最新私募基金备案登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5月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19112家。已备案私募基金54541只,认缴规模12.79万亿元,实缴规模9.22万亿元。私募基金从业人员22.53万人。
别看“舶来品”私募基金在中国的发展势头如此强劲,其实在美国,私募基金更是华尔街的心头好。根据美国证监会最新发布的私募基金统计报告,就私募基金规模来看,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进行登记的私募基金共有27,020只,总资产值(GAV)达到10.669万亿美元,净资产值(NAV)为7.056万亿美元;从私募基金类型上看,数量最多的是私募股权基金(PE基金),共有9719只,其次为对冲基金,共8947只;
在基金注册地方面,美国仍占大头,占比50.8%;开曼群岛紧随其后,占比37.2%。再看基金管理人办公地址,主要仍在美国,其次为英国,这与当今国际金融格局基本吻合。投资者构成方面,私募基金为最大的私募基金投资者,规模为1.321万亿美元,占比18.7%;州或市政府养老金计划排名第二,为9310亿美元,占比为13.2%。
显然,中美两国在私募基金领域仍有一定差距,这其中更有许多大相径庭之处。
美国的私募基金行业是一种超越投行和共同基金等传统金融机构的高级金融业态,所以被誉为华尔街王冠上的明珠;反观中国,“全民私募”的趋势使得很多公司带有浓厚的“草根”味道或根本就是“草台班子”。私募基金行业在中国已基本被定位为次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的初级金融业态。
美国对私募基金分类主要是针对基金进行分类,而不是对基金管理人进行分类。私募基金主要集中在PE基金和对冲基金;除此以外,美国证监会对私募基金的分类还包括流动性基金、资产证券化基金、房地产基金等。中国则多基于管理人对私募基金进行类别划分,主要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和私募创投基金管理人等类别。这样的操作在实际执行中经常难以自洽。
美国私募基金的第一大投资者还是私募基金,几乎五分之一投资资金来自私募FOF;其他主要投资者包括政府养老金、企业养老金、基金会等等。而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主要是长期资金。中国私募基金的投资者结构与美国有很大不同,呈现散户化、短期化的特点。私募基金主要通过银行、券商、信托、第三方销售机构等渠道销售,导致私募基金的持有人高度分散,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目前,中国私募基金行业方兴未艾,仍有一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