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凶宅难觅真相,《北平会馆》拉响恐怖片复工的二胡

前几年囤儿住在北京的虎坊桥区域,经常坐车经过一个叫湖广会馆的地标。当时觉得这个保留了古风的宅子,在现代高楼丛林中反而显得颇为洋气。后来内陆上映了一部叫《京城81号》的恐怖片,科普了一下老北京的四大凶宅。囤儿才发现这个自己时不时去排队买炸糕的宅子,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四大凶宅之一的北平会馆。

既然朝内81号已经被搬上银幕,那比之更大更玄乎的北平会馆,自然也不会缺席。目前定档8月21日全国上映的《北平会馆》,正是取材自这座老凶宅的诡异传说。由于该片原本定档在2月,只是因为疫情才没能与大家见面,所以影院复工后,本片的运作方立即提枪上马,拉响了恐怖片的第一声二胡。

为啥要提“二胡”?因为二胡在这部《北平会馆》的故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剧作功能。二胡声是本片恐怖事件发生的触发机制。只要二胡声响起,就一定有毙命、失踪、流血、魅影出没、人偶复活等诡异事件发生。这就相当于一个恐怖预警,是电影内的“语言”。也许,你刚刚被《鬓边不是海棠红》建立起来的对二胡的好感,会被本片瞬间击碎哦。

很多取材于真实凶宅的电影,都喜欢讲述这个宅子为什么变成凶宅的缘起故事。也就是说,在影片开始的时候,这个宅子还是正常的、风光的。主人公对宅子将来的黑化戏码也是毫无准备无法预料的。《北平会馆》则另辟蹊径,并没有讲其“死亡之宅”称号的来源,而是讲述这个“死亡之宅”是如何运作滴。这很像美国《林中小屋》、韩国《昆池岩》那样的作死型凶宅探险片。

影片开始的时候,北平会馆就已经因为诡异的群体死亡事件而变得生人莫近。可是却有四个年轻人主动前来。这四个主人公也不像大多数恐怖片那样是同学or好友。他们互相之间并不熟识,显得更加各怀鬼胎。正因如此他们每个人的属性,都会引起观众的琢磨,比如其中一个是恐怖作家,观众立刻会想到戏中戏的玩法;又比如其中还有一个是海归女法医,观众也立刻会想到秦明里的诸多套路;还比如其中有一个是过气名旦,唱段虽美但配合宅中的阴森氛围,可就不那么让人巴适了。

这种主人公组合,带来了恐怖事件发生原理上更多的可能性。既然都是带着目的来凶宅的,那就没有谁是善茬。人物属性就是人物的武器,不仅用于被动自保,偶尔也会用来主动进攻。在这样的情况下,影片又拿出了一个“死亡名册”道具。原来之前群体死亡的亡者姓名都“榜上有名”。二胡是预警的话,名册就是个系统。只有凶宅的运作有系统可寻,主角们才有机会顺藤摸瓜嘛。

正所谓不入凶宅难觅真相,影院复工后的第一声恐怖尖叫,要不要来一起听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