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河西走廊人文之旅
天梯山石窟也称大佛寺,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城南50公里处的张义镇灯山村,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
武威,也称凉州,处于河西走廊最东端。魏晋时期,随佛教传入,西来东往的高僧大德多驻锡于此。在当地统治者的扶持下,凉州成为西北地区最主要的佛教中心。著名高僧竺法护、鸠摩罗什、昙无谶、昙摩密多等,都曾在此译经。公元412年,北凉国主沮渠蒙逊迁都凉州,称河西王。《十六国春秋.北凉录》记载:“先是蒙逊王有凉土,专弘事佛,于凉州南百里崖中大造形象,千变万化,惊人眩目”。此后,多个朝代均有开凿之举。至今有北凉5窟,北魏4窟,唐代3窟,不明朝代7窟。天梯山石窟对同时期周边或更远地区的石窟开凿具有一定的启蒙和示范作用,这就是相对来说不太知名的天梯山石窟在当今史学界享有“石窟鼻祖”“石窟源头”美誉,而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也不是莫高窟的原因。
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的代表,不但为佛教的传播培养了人才,而且为石窟的开凿造就了力量,形成我国佛教艺术史上有名的“凉州模式”。石窟建成后,世人仿此陆续开凿了金塔寺、马蹄寺、文殊山、榆林窟等。后来,北魏在大同开凿云岗石窟时,主持人也是凉州僧人昙曜,所用能工巧匠大都是凉州人。因此著名考古学者宿白先生将新疆以东现存最早的佛教石窟在风格上称之为“凉州模式”。
由于天梯山石窟地质结构松软,在历次地震中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仅1927年凉州大地震,就震毁洞窟10余处。1958年兴建黄羊河水库,因窟群属淹没范围(也有介绍一些搬迁的石窟实际没在淹没范围),除沿山大型石胎泥塑(大佛窟)外,其他窟内塑像、壁画等文物均被搬迁保护。部分造像、壁画搬迁至甘肃省博物馆,北魏、隋唐时期的藏文经卷、绢画等由敦煌文物研究所保存。
我们当天早上从兰州出发,走连霍高速,因连霍高速修路,途中下道走了一段徐古公路,在古浪县从新上到连霍高速。徐古公路两侧的景色还是比较漂亮的,特别是路边种植的成片的万寿菊,在阳光下特别的娇艳。
到天梯山石窟景区,景区大门至石窟处需要步行1公里左右。前方有围堰处,就是大佛窟所在地。
P05
通往石窟的步道边是澄澈翠绿的黄羊水库,另一边靠山,山体有些丹霞地貌的特征,山水相融,景色秀美。
P06
P07
P16
P17
两侧从里到外分别雕造二弟子(迦叶、阿难)、二菩萨(文殊、普贤菩萨)、二天王(广目、多闻天王)。为了充分体现大佛的宏伟形象,两侧雕像显得过于拥挤。
P18
在窟顶左右两侧壁上部,还残留有清代所绘壁画。北壁上部绘有青龙;中部绘有白马、墨虎、菩提树,马背上经卷闪闪发光;下部绘有牡丹花卉。整个壁画笔触清新,色泽艳丽,气势磅礴,形象逼真。
因天梯山石窟景区大佛窟底部正在进行维修施工,我们只能在佛窟围堰栈道进行参观。
P26
一佛二菩萨(第3窟)为唐代造像。中间佛通高105厘米,着通肩大衣,结跏趺坐,面型圆润,双耳垂肩,目光下视,神态凝重安详。两侧菩萨通高160厘米,高髻长发,神态安逸,上身裸露,披巾下垂,腰束锦群,褶纹圆顺流畅。是唐代“丰肌秀骨”的典型作品。(以下资料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P30
P30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