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知否》:智慧通达的盛老太太,这样的女人嫁给谁都不会幸福
每看一遍《知否》,我都特别羡慕明兰能有一个充满智慧的祖母,祖母能够护她周全,也能教会她披甲上阵,从明兰的角度来说,能有这样的一个教会她人情世故的祖母,三生有幸。
从明兰失去亲娘被带到祖母身边养的时候起,祖母就一直不断地安抚明兰的心,教给她很多人生道理,让明兰变成一个比其他姐妹都要出挑的人。
嫁人后,明兰用祖母交给她的智慧,很快就把那些在顾家混了几十年的老狐狸仆人们镇住,面对那千年白莲花婆婆,明兰也毫不惧怕,略施手段就攻破小秦氏的圈套。
不得不说,明兰能够得心应手地处理内宅的勾心斗角,有自己天资聪颖的成分,也有从小受盛家妻妾争斗的影响,而更多的是,祖母耳濡目染的教诲。
然而,人情练达,智慧通透的盛老太太的一生,却活得不幸福的,她教给明兰的这些智慧,是她用一生的不幸换来的。
她违背父母意愿嫁给如意郎君,却被辜负导致丧失爱子,半生疏离,留下一辈子的遗憾,而这样的结局,却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说实话,盛老太太这样的女人,嫁给谁都不太容易获得幸福。
1、高门低嫁,只图爱情和才华,与父母撕破脸
古代女子,婚姻一般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盛老太太作为勇毅侯嫡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若是她遵循命运的安排,父母一定会为她选一个门当户对,品貌俱佳的如意郎。
可是自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她,养出了一身傲气,是一个极右主义的人,生活在权贵之家,早已厌倦了勋爵之家男人的贪花好色。
于是在情窦初开的年纪,她爱上了盛家的探花郎,认为像这样靠自己的能力考取功名的男人,一定比那些等着荫封的纨绔子弟好得多,不顾父母反对,执意要嫁给探花郎。
盛家虽然姓盛,但其实原本一点也不盛,反而有些盛。直到盛家老太公抓住了改朝换代的时机发家致富,巴上了几个大官,走官商勾结路线,盛家才渐渐兴旺,修了祖庙,盖了宗祠,还在老家宥阳建了一座偌大宅邸。
大凡商贾出身的人都喜欢走文化路线,盛老太公发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重金聘了一位没落书香官宦家的小姐为妻,育有三子。
老大承袭家业却贪欢好色,迷上了一个歌姬出身的妾室,作出宠妾灭妻的闹剧,听说死时家产几被败尽;老二就是明兰的祖父,风度翩翩倜傥潇洒的探花郎;老三最极品,吃喝嫖赌却一直活到现在。
一个侯府嫡女,一个商贾出身,在地位上,相差十万八千里,可是烈性的侯府千金,对这个翩翩公子用情至深,为了嫁给他,不惜与父母撕破脸,最后父母妥协,盛老太太如愿嫁给心爱之人。
新婚没多久,盛老太爷就领了个美妾回来,还羞羞答答地解释说是上峰所赐,不好推辞,还希望妻子很贤惠帮他照顾妾室。
一朝之间,从勇毅侯千娇百宠的大小姐,变成一个要和别的女人分享丈夫的正妻,不能发作,不能发卖妾室,因为怕背上善妒的名声。
这种落差,换做任何人都无法接受,更何况是性子刚烈的侯门嫡女呢,可是自古以来就是三妻四妾,就算不满,又能如何呢?
2、妻妾成群,不屑于用手段,痛失爱子,夫妻决裂
盛老太太只能忍受与其他姬妾共事一夫,可是她怎是那种忍气吞声的人,她无法把一屋子妾室通房赶出去也不愿再与丈夫亲近。
好在她已经有了孩子,心里有了寄托,只希望把孩子生下了,平平安安养大,把他培养成一个有才之人。
深宅大院中,要想笼络住丈夫的心,无论是妻还是妾,都必须得有点手段,面对一屋子的妾室,盛老太太不屑于与她们争。
她本就是高冷之人,不会轻易地放下面子去丈夫面前乞求爱怜,只希望安心地守住自己的孩子,过好自己的日子。
美妾越来越受宠,地位也越来越高,盛家宅子里,若不是盛老太太身份尊贵,探花郎或许又是一个宠妾灭妻的男人。
美妾见没有办法动摇正妻的地位,于是把手伸到了盛老太太的儿子身上,用下作手段,把那襁褓中的孩子害死,这更加速了夫妻的决裂。
其实探花郎当初娶侯门嫡女,并不是因为爱上了她,而是看上了她的家世,古代商贾之家虽然有钱,但是地位是极低的。
就连孙秀才那样的人,都可以随意糟践有钱的盛家嫡女淑兰,可见,商贾之家除了钱多外,没什么特别优势。
即便是考了探花郎,无权无势,想在京城扎根,也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而且京城是天子脚下,寸土寸金,若是没有权势,就算再有钱,想在京城有个安身之所,几乎也是办不到的。
明兰的祖父能够在京城买下盛家的宅子,都是因为娶了勇毅侯府嫡女,才勉强打通关卡,买下了的。
而他对于侯府嫡女的爱情,也是短暂而经不起考验的,前一刻为了达到目的说尽骗人的话,后一刻就爱上了事事体贴又温柔可人的美妾。
刚性热烈的盛老太太觉得自己的爱情喂了狗,彻底对丈夫灰了心,夫妻决裂,反目成仇,再也不对这个贪花好色的男人抱任何希望。
3、丈夫死后,不愿再改嫁,守着庶子过“清苦”日子
虽说盛老太太是被背叛的一方,但是探花郎老爷也是这段婚姻的受害者,娶了一个样样他强,从不愿意低头的高门小姐,处处被压制,活得没有一个男人的尊严。
看着同僚好友们家里三妻四妾,还有百依百顺的妻子,他怎能不羡慕,于是就在这种情感极度渴求的情况下,爱上了温柔体贴的美人,急切地纳为妾。
这一举动,更是彻底惹怒了家里这个烈性的妻子,夫妻反目,妻子再也不愿意低头,自己身为男人,自然也不能放下面子去求妻子。
久而久之,夫妻情妇消失殆尽,或许是因为日子不好过,年仅三十岁,探花郎老爷就因为一场风寒丢了性命。
丈夫死后,留下一堆烂摊子,叔伯们争夺盛家的家产,良妾生的庶子盛纮孤苦无依,盛老太太拿出自己的嫁妆和叔伯打了一通官司,把盛纮记在自己名下。
因为被伤透了心,再也不相信世间有真情,便不愿意再改嫁,从二十多岁开始守寡,把自己关在院子里,每日吃斋念佛,一心只愿把庶子培养成才。
盛纮不负嫡母的期望,果然考取了功名,庶子功成名就,盛老太太功成身退,为儿子娶妻生子后,把自己关在自己的院子中。
免去儿子儿媳一日三请安的礼制,清清静静地守在寿安堂烧香拜佛,为自己早夭的孩子祈福,迟迟走不出悲伤。
寿安堂的丫鬟婆子都是家生子,虽没有人敢叫苦,但是在寿安堂当差实在不是个好差事,主人每日就吃一些粗食,下人们也不敢贪吃好的。
盛纮娶了一个高门妻子王若弗,按照古代礼制,媳妇得在婆婆跟前伺候,可是王若弗从未在盛老太太跟前伺候过,若是换做一般婆婆,定是要让媳妇站规矩的。
盛老太太不同,于她而言,这一生最苦的日子都熬过来了,就这点小事,也不足挂在心上,她直接免了所有的虚礼,选择婆媳不相见。
孔嬷嬷来盛家教几个女儿规矩时,对盛老太太说道:
我瞧着你家没规矩,第一个没规矩的就是你,盛老爷过世那会儿,你要钱有钱,年纪还轻,勇毅老侯爷和夫人都健在,再嫁不是难事,纵然金陵和京城不好待了,天高海阔找个远处过日子就是了。
男人一嫁,儿子一生,自己过小日子,岂不美哉?你偏要给你那没良心的守节,把庶子记到名下,撑起整个盛家,给他找师傅,考功名,娶媳妇,生儿育女,然后呢,你功成身退,缩到一角当活死人了?简直不知所谓!
你虽不是他的亲娘,可却是他的嫡母,对他更是恩重如山,你大可挺直了腰杆摆谱,有什么好顾忌的?告诉你,儿子都是白眼狼,娶了媳妇忘了娘,你若是自己不把自己当回事,他乐得把你撇一边!我朝以孝治天下,他但凡有半点忤逆,他就别想在官场上待了。你好歹把日子过舒坦些,就算不为了你自己,也得为了你的那个宝贝儿小丫头。
4、大彻大悟后,不再为难自己,用尽力量护住爱的人
其实早在明兰养在盛老太太屋里时,她的心情就逐渐地好起来了,胃口也好了,只是还有一些心结没有打开。
经过孔嬷嬷一番点拨后,盛老太太方才觉得,自己对养在身边这个孤苦无依的孙女,是何等的在乎。
此后,她打起精神,认认真真地过起日子,她把自己的嫁妆拿出来,各种食材补品地买回来,给祖孙俩补身体,明兰的身体越来越壮实,盛老太太的面色也越来越好。
她这一生,吃了太多的亏,明兰对她至真至纯,没有任何的隐瞒,不像别人那样,藏着满腹的心思,她知道,这个孩子是真心对待她的。
所以盛老太太看开了,人生不就这么回事,何苦自己为难自己,她不愿意孙女再重蹈自己覆辙,于是她教会了她安身立命的本事。
从前的盛老太太,从不屑于用手段去争夺什么,即使是自己心爱的男人,她也不屑去和别的女人争,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才输的那么彻底。
所以她不希望明兰像她一样,她尚且还有好家世护着,而明兰身为一个庶女,若是没有手段,想在深宅大院过好这一生,几乎不太可能。
所以在明兰很小的时候,她就教明兰人情世故,该低头时要低头,该用手段时要用手段,看着闺中好友余老太太把嫣然养成一个不经事的女孩,她对明兰要求更加的高。
她把明兰推出去管家,面对婚姻的选择,她给明兰机会去做抉择,她不希望自己心尖上的姑娘,被别人伤害。
有好几次,明兰算计了盛家的人,甚至算计到盛家的顶梁柱长柏的时候,害怕祖母骂她,但是盛老太太都没有怪过明兰,反而用道理安抚明兰。
想当初,手段,心机,算计,这些可是盛老太太从来不屑的伎俩,她也是经历了一辈子的苦难,才明白,人的一生,不能光做个好人,也不能活得太一板一眼,要学会适当迂回。
结语
盛老太太一生没有得到幸福,带着炽烈的爱奔向心爱的人,最后换来的却是背叛和失望,使得她对婚姻失去了信心,守寡几十年。
而她手里调教出来的两个姑娘,一个华兰,一个明兰,个个出挑,嫁到夫家知道如何为人处世,知道如何抓住丈夫的心,这些都是她们在闺中时,祖母一字一句教给他们的。
盛老太太年轻时候吃过的苦,她不希望自己的孙女再吃一次,所以她竭尽全力地去帮体面扫除一切障碍。
反观盛老太太年轻时,事事强势,从不肯低头,莫说是嫁给一个风流文人,就算是嫁给一个像余阁老那样的好男人,也未必能够幸福。
女人在婚姻中的禁忌,盛老太太似乎都占了,面对丈夫,她太过强势,凡事没有商量的余地,面对姬妾,她不屑于与她们争斗,最后被人暗害,方之自己错的离谱。
像她这样的女人,无论嫁给谁,都不太容易磨合感情,做母亲她是合格的,做祖母她是最好的,但是做妻子,她真的很失败。
盛老太太的爱情,就像原著中的那句话一样:爱的太热烈的人,往往不太容易幸福,容易灼伤自己,也容易烧伤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