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嗯?如果把“认知驱动”这四个字拿掉,会不会有人一看书名就开始喷:做成一件对他人有用的事?那么谁会为我做一件对我有用的事?我凭什么要做一件对他人有用的事?这对我有什么好处?
前两天,我对如慧说:“鉴于你最近的工作很忙,那么我就带你读一些轻快而有用的书吧。你先预习一下《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我备下课,然后再带你读。”可爱的如慧正处于职场上自我能力提升期,所以她欣然答应。
四年了,如慧从一个单纯的大学生转变成为一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职场女性。现在的她有目标,有梦想,而她也明白,要达成目标和实现梦想,是需要时间的。
她也明白,自己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也常常要加班,可是要让她放弃学习,用忙和累做借口堵住自己的上升通道,那是不可能的。我一边喜爱的与她说着计划,一边感叹:唉,如果我再年轻二十岁该有多好。
一个人,光有认知上的觉醒是不够的;同样,一个人光有认知上的驱动,也是不够的。
因为一个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自己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再好的方法最终也只可能让这个人兴奋一阵子,当他想要的结果迟迟不曾出现时,就很容易放弃。
在《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里,有几处观点我是非常认可的,而且也是最容易操作的。
一是“写下来”。我个人的实践方法是这样的: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写下来;把自己近期要达成的目标写下来;把自己每天做的事情写下来,做成手帐;把自己一年的目标写下来,分解成月、天计划;等等。
这些写下来的东西,一定要手写,因为在手写的过程当中,就会不由自主地会去想,在细化每一个目标或者问题时,也同样在“写”的过程当中就开始反思回顾以往的经历,所以我常常在把目标或者问题写完时,一个答案也就产生了。
在这里,我不太建议用电子文档来写,建议专门用一个笔记本来写,放在书桌上或者枕头边,每天写一点点,积少成多,一是形成一个小小的成就感,二是每天在学习时间或者起床时或者睡觉时就拿出来看看,自己完成了多少。
在这里,不建议一次写太多,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来,这样压力不大,也很容易完成。时间久了,慢慢地就知道遇到问题该如何去寻找解决的方法。
二是关于什么是真正的学习。
周岭说:“真正的学习绝不仅仅涉及思维这一个维度,它包含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所有感知维度。”在我看来,真正的学习就是行动,就是实践。如果不落实到现实的行动中去,再好的知识也不过是纸上谈兵,嘴上说的天花乱坠,一上手就什么都不会。
三是“借用”书中高人的假设原则。
周岭是这样说的:“如果你觉得别人讲的道理有理有据,而自己暂时无法反驳,碰巧自己又非常想做这件事,那就相信他们说的是对的,然后笃定地行动。在实践途中,你自然也要保持思考,用行动反复验证他们的理论,不适则改,适则用,直到自己真正做到为止。”
我还记得在很多年前,我很迷茫很痛苦时,就接触到了陈安之的成功学,一下子我就被他迷住了。但是,在这里我被他迷住的,不是他和他的团队的收入,而是他在进行成事的过程中那些成事的方法。
于是我就去学习他那些成事的方法,成事需要的品质。那个时候,我是非常清醒地知道一点,虽然我也非常希望拥有大量的财富,但我却没有拥有大量财富的能力。如果我想要,那我就必须去让自己获得这个能力。
当然,至今我也没有让自己获得大量财富的能力,不过我在学习方法和与家人相处方面的能力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个时期,一直被某些人记在心里,他们觉得陈安之是骗人的,却从来没想过,他的结果也许是为了赚取更多的财富而放大几十倍,但是成事需要的方法和品质,却是无论做事都需要具备的。
所以,一个人的学习,如果只盯着别人的结果看,那么就收获的就只会是傲慢与偏见,如果盯着一个人成事的品质与方法,那么收获就是无穷的自我成长的能量。
所以,确定自己的目标,学会在甄别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做事方法,不断调整自己的现实状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允许自己试错,这是我的成长方法,也是我在引导如慧成长的方法。